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
2023(663)
2022(529)
2021(437)
2020(363)
2019(894)
2018(790)
2017(1250)
2016(513)
2015(474)
2014(393)
2013(406)
2012(401)
2011(356)
2010(392)
2009(390)
2008(383)
2007(310)
2006(317)
2005(330)
作者
(1377)
(1211)
(1193)
(1135)
(760)
(606)
(506)
(453)
(443)
(426)
(394)
(390)
(386)
(384)
(381)
(360)
(329)
(321)
(320)
(312)
(310)
(303)
(282)
(275)
(273)
(258)
(257)
(256)
(252)
(239)
学科
(3685)
经济(3685)
(1434)
地方(1288)
业经(1137)
农业(1112)
关系(1053)
中国(978)
对外(887)
经济关系(882)
(862)
农业经济(841)
管理(841)
外经(821)
对外经济(820)
(794)
发展(725)
(725)
地方经济(681)
(627)
贸易(627)
(614)
(610)
企业(610)
建设(604)
(554)
经济建设(519)
(479)
(474)
金融(474)
机构
大学(6996)
学院(6945)
(3270)
经济(3225)
研究(3168)
中国(2347)
管理(2256)
理学(1821)
理学院(1792)
管理学(1759)
管理学院(1745)
科学(1616)
(1554)
(1546)
(1494)
研究所(1339)
中心(1319)
(1176)
(1174)
(1170)
师范(1165)
(1161)
财经(1105)
北京(1075)
(1013)
(1006)
经济学(996)
师范大学(983)
研究院(935)
社会(935)
基金
项目(4570)
研究(3874)
科学(3558)
基金(3148)
(2765)
国家(2726)
社会(2498)
社会科(2355)
社会科学(2354)
科学基金(2252)
(1781)
编号(1626)
教育(1607)
基金项目(1528)
(1412)
成果(1344)
(1317)
(1212)
发展(1156)
课题(1156)
(1134)
自然(1115)
国家社会(1099)
自然科(1096)
自然科学(1095)
自然科学基金(1068)
重点(1067)
资助(1060)
(1038)
(974)
期刊
(4556)
经济(4556)
研究(2737)
中国(2176)
(1452)
教育(1355)
(1150)
管理(1118)
农业(1022)
学报(992)
科学(954)
业经(949)
大学(876)
经济研究(834)
学学(780)
(769)
金融(769)
技术(679)
(607)
国际(544)
财经(543)
问题(536)
(496)
改革(489)
(489)
农业经济(486)
(461)
(458)
论坛(458)
世界(447)
共检索到1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昌文  李晓华  李政  银温泉  杨荫凯  王佳宁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新思维、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措施,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2003年10月,最高层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经年累月,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增速分别为2.6%、6.1%和5.1%,均低于全国水平。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为促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国务院关于近...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李国祥  秦中春  蒋和平  周应恒  程国强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障。2008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突出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期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约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五位知名学者,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雨泽  汪鸣  梅新育  许利平  王义桅  史育龙  王佳宁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4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作了顶层设计。2015年2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自此,"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时期我国扩大对外开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继东  杨盈竹  
当前东北经济整体下滑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扭曲,深层次症结在于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振兴战略政策模式。因此,当前东北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实际上构成对振兴战略既有政策模式的重要挑战。本文通过总结和梳理2003年推行振兴战略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制度路径,探求东北经济整体失速背后的经济逻辑和体制约束,提出了新一轮振兴战略需要偏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制度路径,即政策模式上从注重投资拉动向强调供给侧改革转变、从强调规模效应向注重结构效益转变、从强调政府作用向发挥市场机制转变等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效益亏损、债务风险显现等所谓的"新东北现象",主流观点将其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事实上,体制机制问题是转型经济的通病,不单在东北存在。同时,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东北的体制机制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引发的所有制结构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效益亏损、债务风险显现等所谓的"新东北现象",主流观点将其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事实上,体制机制问题是转型经济的通病,不单在东北存在。同时,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东北的体制机制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引发的所有制结构问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我们要将民富、民强、民健、民智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人民的全面发展带动国家从富国之路走向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为全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又大力支援沿海地区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发展已明显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为此,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举措来力促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其中,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制约了东北地区整体竞争力的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水足迹从消费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利用与人类消费模式的联系,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的直接占用,是当前测度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影响的最有效的指标之一。本文基于2004-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SBM方法分别计算了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通过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来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借助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间,沈阳、大连、鞍山及盘锦的水资源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水平均较高,阜新和朝阳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均位于全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保奎  李爱民  
东北地区面临地缘区位上的先天劣势、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下降、区域政策优势不明显等空间发展困境。应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两大城市群、加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合作、优化内部空间关系和培育增长新空间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的新一轮振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保奎  李爱民  
东北地区面临地缘区位上的先天劣势、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下降、区域政策优势不明显等空间发展困境。应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两大城市群、加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合作、优化内部空间关系和培育增长新空间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的新一轮振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季   成丹   郭艳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采取了包括财政支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发展。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带动下,辽宁全面振兴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财政支持全面振兴的路径,找准财政政策发力点,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为此,本文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视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对辽宁全面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据此提出了财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的前进路径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春梅  
实现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是国家更是东北地区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其总开关是全面深化市场导向的改革。财税政策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着力点应是围绕市场和企业做好"加法"和"减法"。财税政策做"加法",就是为实体经济的企业增力、增智、增威,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服务、激动力、提实效、扩影响;财税政策做"减法",就是通过财税政策为实体经济和企业减负、减难、减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环境、排忧解难、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春梅  
实现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是国家更是东北地区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其总开关是全面深化市场导向的改革。财税政策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着力点应是围绕市场和企业做好"加法"和"减法"。财税政策做"加法",就是为实体经济的企业增力、增智、增威,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服务、激动力、提实效、扩影响;财税政策做"减法",就是通过财税政策为实体经济和企业减负、减难、减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环境、排忧解难、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荆新  王建英  陈勇  戴军  
2002年底,财政部起草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会计作为一个特定的分类已为我国官方所认可,也预示着预算会计新一轮改革即将开始。本文仅就这次改革的有关取向选择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