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7)
2023(10341)
2022(8935)
2021(8057)
2020(7173)
2019(16550)
2018(16575)
2017(32370)
2016(17176)
2015(19750)
2014(19766)
2013(20092)
2012(18887)
2011(17076)
2010(17443)
2009(16041)
2008(16118)
2007(14914)
2006(13001)
2005(11578)
作者
(51431)
(43057)
(43008)
(40889)
(27282)
(20414)
(19916)
(16791)
(16087)
(15584)
(14426)
(14400)
(13661)
(13645)
(13469)
(13444)
(13246)
(12781)
(12472)
(12402)
(10856)
(10705)
(10618)
(9715)
(9662)
(9643)
(9573)
(9487)
(8816)
(8565)
学科
(75732)
经济(75674)
(51641)
管理(51204)
(39984)
企业(39984)
方法(33425)
数学(28762)
数学方法(28468)
(20715)
中国(19326)
(18707)
业经(17166)
地方(16361)
技术(16184)
(15858)
(14998)
贸易(14994)
(14518)
(13728)
农业(13598)
产业(12403)
理论(12368)
(11314)
(11126)
财务(11085)
财务管理(11051)
(10584)
银行(10554)
企业财务(10435)
机构
大学(253074)
学院(251757)
(103666)
经济(101363)
管理(98949)
研究(84439)
理学(84206)
理学院(83304)
管理学(81947)
管理学院(81441)
中国(62870)
(54242)
科学(51884)
(46981)
(43366)
(43184)
中心(40230)
(39642)
研究所(39178)
业大(37837)
财经(36764)
北京(34231)
农业(34022)
(33178)
(33080)
师范(32814)
(31954)
经济学(31413)
(29813)
技术(29005)
基金
项目(165946)
科学(129192)
研究(123392)
基金(117635)
(102104)
国家(101292)
科学基金(86076)
社会(77194)
社会科(73216)
社会科学(73188)
(66242)
基金项目(62331)
教育(55737)
(54953)
自然(53668)
编号(52507)
自然科(52413)
自然科学(52396)
自然科学基金(51467)
资助(47572)
成果(43975)
重点(37378)
(36914)
(36180)
(34998)
课题(34812)
项目编号(32879)
创新(32692)
国家社会(31841)
科研(31409)
期刊
(113803)
经济(113803)
研究(70285)
中国(52842)
学报(40024)
(38522)
(38181)
科学(35067)
管理(34605)
大学(29363)
教育(27151)
学学(26953)
农业(26001)
技术(25796)
图书(22537)
(20057)
金融(20057)
业经(18942)
经济研究(18570)
财经(18044)
书馆(15990)
图书馆(15990)
(15716)
问题(15237)
(14926)
技术经济(14544)
理论(13163)
情报(12930)
(12875)
(12859)
共检索到38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吴艳  
目前,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公共服务领域要构建的平台和要具备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全行业及企业层面构建宏观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构建专门服务于企业具体业务、具备特定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从方案及应用案例层面构建资源库平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鲁成  王亢抗  吴菲菲  娄岩  苗红  
本文以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对象,在传统专利地图的基础上,结合专利授权率、研发能力、专利技术价值、技术机会、技术优势等分析方法,采用国内专利和国际专利数据,对北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定量与微观层面的分析,在与国内外地区专利情况的对比中明确了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发展新一代新兴技术产业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思路和分析方法对于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与对策也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欢芳  张幸  宾厚  何燕子  
基于对中国31个省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位熵和Moran’s I指数的测算,考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状况。结果显示: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体上呈现较高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中国东部地区表现显著,且其产业集聚的空间差异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信息技术应用等因素的影响。鉴此,建议开拓网络经济新空间,推动"互联网+"、发展信息技术新优势及深化信息体制改革等,以促进其产业集聚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殷俊杰  杜欣  
在梳理联盟组合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综述了联盟组合的内涵、涌现、配置以及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技术生命周期短、创造性毁灭、资源依赖程度高等产业特性,联盟组合是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以应对上述产业特性的重要组织模式。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还需围绕产业特征,深入探究联盟组合与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纪红  龚惠群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素芹  李群  
文章选取了分行业的年度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研究了科技人力资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协整关系,通过面板变系数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科技人力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科技人力资源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行业间差异,但是总体上来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俊程  谭君崇  王伟兵  李晓霞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三十多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取得成就(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以及两化融合愈益凸显等四个方面),进而深入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缺核少芯"、跨国大型骨干企业及国际化行业品牌缺乏、技术进步需求与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即实施核心技术超越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骨干企业,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健全人才支撑体系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纪红  龚惠群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纪红  龚惠群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欢  杨柳  
构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构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第一步是对存量信息资源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的关键是实现"分类"向"主题"的转换,传统信息资源组织基于分类,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据主题划分。从主题的角度筛选出JCR中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关的外刊资源,选择重点期刊的国内纸本收藏情况进行调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文章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采用熵值法分析不同地区外部融资生态的变化,并将其作为三阶段Super-SBM DEA模型中的环境变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不同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的股权融资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2-2016年间外部融资生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的股权融资效率变化趋势一致,前四年逐步下降,2016年有所回升,外部融资生态的变化对股权融资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整体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的股权融资效率平均下降了2.5%,主要是技术进步指数下降引起的;技术效率指数虽然大于1,但分解后发现纯技术效率仍有小幅度下降。因此,外部融资生态优化和内部股权融资行为规范共同作用才能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的股权融资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雪峰  王卓  杨蕙璇  
基于2010—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引用数据,利用度中心性与结构洞指标揭示网络结构演化对技术多元化的影响机理,并探究两者间联合效应对技术多元化两个维度(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非核心技术情况下,相对于能力获利策略,创新主体更倾向于控制知识外溢风险;核心技术情况下,创新主体不仅占据结构洞中介位置获取信息资源,还通过提高异质性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形成路径依赖,降低核心技术能力僵化性从而获得潜在收益。此外,度中心性对核心技术存在三重门限效应,对非核心技术存在显著双重门限效应。结构洞对非核心技术具有倒U型影响关系,对核心技术存在显著双重门限负向作用。最后提出加强核心技术识别与挖掘、非核心技术探索以及注重不同门限区间技术溢出调节作用等策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朱伟珠  李春发  
区域技术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两者的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探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全局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3年)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借助Geo Da空间分析软件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的高水平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自东向西即从东南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俊喜  刘元雏  
本文采用产出角度的DEA (MUILTI-STAGE)方法,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根据Fare定义的有偏产能利用率概念,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使用率,并运用随机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仅为0. 64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正常产能利用水平,沿海地区产能利用率高于内陆地区,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率远低于服务业;政府补助和金融支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沿海地区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的负向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樊宁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十三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的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三种核心能力:信息技术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分析了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路径:即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顶层设计,完善专业与课程设置,营造创新氛围,深化校企合作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