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6)
2023(14896)
2022(12564)
2021(11726)
2020(10120)
2019(23137)
2018(22822)
2017(44363)
2016(23486)
2015(26221)
2014(25416)
2013(25185)
2012(23251)
2011(20975)
2010(21079)
2009(19519)
2008(19423)
2007(17475)
2006(14915)
2005(12667)
作者
(65080)
(54596)
(54420)
(51897)
(34625)
(26486)
(24869)
(21331)
(20663)
(19281)
(18598)
(18356)
(17227)
(17135)
(17094)
(16695)
(16645)
(15940)
(15735)
(15706)
(13386)
(13376)
(13234)
(12583)
(12331)
(12247)
(12051)
(11950)
(11061)
(10874)
学科
(100069)
经济(99969)
(68787)
管理(67872)
(54985)
企业(54985)
方法(48565)
数学(43461)
数学方法(42942)
(34458)
(26974)
中国(25115)
业经(22760)
农业(22740)
(19610)
地方(19376)
(19132)
技术(17798)
(17466)
贸易(17456)
(16928)
(16421)
财务(16370)
财务管理(16324)
企业财务(15529)
(15102)
银行(15070)
(14641)
金融(14638)
理论(14452)
机构
学院(327439)
大学(327063)
(135766)
经济(133043)
管理(130453)
理学(113193)
理学院(112033)
管理学(110071)
管理学院(109439)
研究(105083)
中国(80545)
(66533)
(63382)
科学(63070)
(55390)
(51145)
中心(50891)
财经(50473)
(49062)
业大(48136)
研究所(46449)
(45889)
农业(42370)
(42260)
经济学(42196)
师范(41849)
北京(41027)
(39068)
经济学院(38323)
(38037)
基金
项目(223753)
科学(178008)
基金(164704)
研究(163155)
(142826)
国家(141639)
科学基金(123057)
社会(105844)
社会科(100316)
社会科学(100291)
(87860)
基金项目(87227)
自然(79149)
自然科(77403)
自然科学(77382)
自然科学基金(76014)
教育(75357)
(73353)
资助(66670)
编号(65760)
成果(52946)
重点(50258)
(49933)
(48369)
(47837)
创新(45352)
课题(44706)
国家社会(44396)
科研(43473)
教育部(43280)
期刊
(144971)
经济(144971)
研究(91617)
中国(61523)
(52936)
(50459)
学报(49795)
科学(46781)
管理(45958)
大学(38799)
学学(36570)
农业(34963)
教育(31778)
(30656)
金融(30656)
技术(29331)
业经(26308)
财经(24928)
经济研究(23189)
(21272)
问题(19392)
(17526)
统计(17065)
(16766)
图书(16749)
技术经济(16674)
(16043)
科技(15145)
理论(14976)
商业(14872)
共检索到475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秀义  刘伟平  
财政奖补后的新一事一议时期,村庄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合作迅速发展,但是不论是全国还是福建的数据仍然显示,在同样的奖补制度下还有不少村庄没有突破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集体行动困境。与开展了一事一议合作的村庄相比,没有开展合作的村庄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村庄特征如何影响村级公益事业供给?村庄人口数、自然村(组)数等特征变量对一事一议合作供给村级公共物品有正向而不是负向影响,因为调研显示没有开展合作的村庄不仅是村财弱,而且往往也是村组数量少、村庄人口数量少的弱势村庄。一事一议制度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村庄一事一议筹资的奖补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对不同村庄的不同需求的开放式回应机制,尤其是建立针对弱势村庄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密  张广胜  
"一事一议"是目前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于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18位村书记的调查,利用模型研究"一事一议"制度对于村级公共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一事一议"制度对增加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村级公共投资项目数与经济发达程度、外出务工人员比重有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虽然"一事一议"制度存在弊端,但应该不断完善该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废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莉  邱长溶  李大垒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事一议"成为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后税费时代中国农村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在梳理"一事一议"制度出台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实施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困境。指出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因事、因地而宜,方法创新;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强化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鹏云  刘祖云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回顾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变迁的历程,剖析了其主要特征并提出制度再变迁的路径选择,认为应剥离筹资筹劳,将"一事一议"变为村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进行供给项目决策以及有效执行决策的制度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丽燕  
"一事一议"作为当前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利用福建省98个村级调研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一事一议"制度实施的主要筹资相关者即村民、村"两委"以及政府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村集体投入和上级财政奖补对"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村民筹资筹劳行为的村庄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丽霞  张应良  刘魏  
借助IAD理论框架,将村庄特征分为物质属性、共同体属性、规则三个维度,基于CLDS2016数据,用熵权TOPSIS法对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水平、供给结构分别进行量化,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村庄特征、民主治理对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内宗族异质性越低、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越多,越有利于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也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人口规模越大、村庄距离县城越远,越有利于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行政村中自然村数量对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负向影响;民主治理更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且在村内平均受教育水平、村庄人口规模影响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丽霞  张应良  刘魏  
借助IAD理论框架,将村庄特征分为物质属性、共同体属性、规则三个维度,基于CLDS2016数据,用熵权TOPSIS法对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水平、供给结构分别进行量化,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村庄特征、民主治理对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内宗族异质性越低、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越多,越有利于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也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人口规模越大、村庄距离县城越远,越有利于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行政村中自然村数量对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负向影响;民主治理更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且在村内平均受教育水平、村庄人口规模影响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坚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事一议”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其在公共产品供给目标之外,还确立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目标的二元化及其内在冲突导致了制度绩效的低下。据此,“一事一议”在政策定位上应摒弃上述二元目标,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为主要载体,立足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长生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后农业税时代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困难重重。通过对"一事一议"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和基层实践的调查分析,本文指出财政奖补提升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公共品供给的效率。对此,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规模的同时,要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继续依托"一事一议"这一平台,推进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长效供给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启明  张立华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内生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资金和劳务不再固定向农民提取,实行“一事一议”,上限控制,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两年多的实践表明,各地执行情况有很大差别,有的按规定进行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有的反映议不起来,村内生产公益事业建设受到影响。针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存在的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存在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刘华  屈小博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获取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大创新。运用贯序博弈和嵌套博弈理论,分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于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并通过对辽宁省125个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该制度对村级公共产品供给项目数的影响。零堆积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1)在最近3年内,获得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比未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平均多提供约1.3项村级公共产品;(2)邻里关系越和谐、以往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质量越高、"一事一议"后期管护越完善、村干部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越强,提供的村级公共产品项目数越多;(3)没有发现农户人均纯收入和户数对村级公共产品提供项目数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刘华  屈小博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获取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大创新。运用贯序博弈和嵌套博弈理论,分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于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并通过对辽宁省125个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该制度对村级公共产品供给项目数的影响。零堆积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1)在最近3年内,获得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比未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平均多提供约1.3项村级公共产品;(2)邻里关系越和谐、以往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质量越高、"一事一议"后期管护越完善、村干部提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潭  刘祖华  
村庄公共决策是一个非契约化和完全信息状态下的迭演博弈过程,是当前村庄政治演化的活动场域。毫无疑问,理性有序的村庄公共选择建构着健康和谐的地方治理秩序。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剧场政治理论,探究"一事一议"场景下和压力型公共决策模式中的村庄集体行动逻辑。湘南村庄"一事一议"的案例启示,在受到非正式规则及其约束的乡村集体行动中,由于乡村干部在规则提供与空间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处于被动地位的村民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一种策略性表达和认可的行为倾向。同时,在存在利益分歧的村庄完全信息迭演博弈的场域中,人们的公共选择行动出现了与布坎南所论述的"一致同意"意义不同的"一致通过"的结果,村庄公共决策实质处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王宇  张林秀  刘承芳  易红梅  
"一事一议"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旨在鼓励村民参与村级公共投资决策的一项制度安排。笔者使用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村级调查面板数据,探究"一事一议"是否有助于村集体实施村民最需要的公共投资项目以及"一事一议"对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集资集劳数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行有助于村集体实施村民最需要的公共投资项目,且提高了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向村民所筹集资金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以及筹劳数量。笔者依据该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王泽强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机制运行却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两个非合作博弈,即"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中央和基层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从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化,培育多元的供给主体,确立公共财政理念等多方面入手,使基层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