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3)
- 2023(4068)
- 2022(3296)
- 2021(3058)
- 2020(2538)
- 2019(5408)
- 2018(5304)
- 2017(9462)
- 2016(4977)
- 2015(5428)
- 2014(4773)
- 2013(4635)
- 2012(4234)
- 2011(3602)
- 2010(3859)
- 2009(3642)
- 2008(3725)
- 2007(3621)
- 2006(3061)
- 2005(2616)
- 学科
- 管理(20499)
- 业(18517)
- 企(17052)
- 企业(17052)
- 济(14732)
- 经济(14723)
- 技术(10367)
- 技术管理(8552)
- 制(7020)
- 银(6724)
- 银行(6709)
- 行(6465)
- 中国(5896)
- 融(5775)
- 金融(5775)
- 财(5736)
- 业经(5022)
- 方法(4666)
- 体(4474)
- 体制(4091)
- 农(4004)
- 数学(3635)
- 数学方法(3517)
- 务(3384)
- 财务(3374)
- 理论(3359)
- 财务管理(3348)
- 地方(3266)
- 企业财务(3167)
- 制度(3156)
- 机构
- 学院(62929)
- 大学(62562)
- 济(25916)
- 管理(25348)
- 经济(25298)
- 研究(21407)
- 理学(20916)
- 理学院(20722)
- 管理学(20418)
- 管理学院(20289)
- 中国(18607)
- 财(14431)
- 京(13133)
- 科学(12109)
- 中心(10550)
- 江(10546)
- 所(10371)
- 财经(10197)
- 经(9292)
- 研究所(9192)
- 农(9097)
- 州(8549)
- 北京(8358)
- 业大(8288)
- 院(8144)
- 省(8044)
- 经济学(7858)
- 财经大学(7624)
- 范(7086)
- 农业(7060)
- 基金
- 项目(41815)
- 科学(33460)
- 研究(31260)
- 基金(29937)
- 家(26619)
- 国家(26414)
- 科学基金(22847)
- 社会(20380)
- 社会科(19408)
- 社会科学(19402)
- 省(16990)
- 基金项目(15424)
- 划(14160)
- 自然(14158)
- 自然科(13896)
- 自然科学(13888)
- 教育(13682)
- 自然科学基金(13632)
- 创(12095)
- 编号(11661)
- 创新(11598)
- 资助(11199)
- 重点(9644)
- 成果(9533)
- 发(9232)
- 新(9034)
- 国家社会(8857)
- 部(8782)
- 课题(8775)
- 制(8702)
共检索到105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谦煜
新《预算法》作为财经领域的根本大法,其颁布实施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从各级人大的角度,要全面学习新《预算法》的背景任务、重大意义和创新之处,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提升预算监督水平。要重点加强全口径预算监督、加大预算公开透明监督、突出绩效预算管理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和决算监督、把关地方债务预算监督和做实违法问责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莉
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预算体制,具体来说,就是把资源分配增加与绩效提高紧密结合的预算系统。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重新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我国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贯穿预算活动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志敏 张新蕊
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而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的出台,是现代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重要基础,其在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信息公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新旧《预算法实施条例》对比为基点,客观分析新修订后的条例对财会监督的影响,系统阐明贯彻落实新条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从加强宣传与统筹力度、建立一体化内控机制、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培养财会人员专业性、创新财会监督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完善财会监督机制的应对策略及路径选择,以更好地融入现代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世辉
新《预算法》已从2015年1月起开始施行,与旧《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更加明确体现了预算改革"全口径、全过程、法治化、透明化、精细化、绩效化"的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一,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为体现预算资金的完整性,总结近年的预算实践经验,新《预算法》确定了全口径预算体系,明确要求我国五级政府的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世涛
实现公共财政的目标, 进行预算法的修改关键在于预算的法律控制, 具体包括预算法律监督的加强, 预算运转程序的健全以及预算责任控制的完善。
关键词:
预算 法律 控制 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功斌
新预算法的修改出台和实施,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又为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全面规范和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奠定了法治基础。新预算法的全面实施,必须建立起严密的监督体系。新预算法是依法治国方略在财政领域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全会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等五大体系。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亚亮
新预算法总结和继承了分税制改革以来预算管理创新与实践的经验,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立法宗旨、全口径预算管理、预算审查、预算责任、预算公开、债务监管等多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明确控制、约束政府的预算权,监督政府如何"花钱","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国家分配公共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笔者就如何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力平 邓秋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决定了人大监督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含义。新时代十年来,人大监督从其本质出发,按照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要求,将人大监督从预算审查监督、国资管理监督进一步拓展到经济监督,取得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成就。特别是,2021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赋予了人大经济监督更为深刻的内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结合十年来人大制度的发展,从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两个视角,归纳总结了包含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在内的人大经济监督的实践探索。今后,人大应当按照人大监督和人大经济监督的框架与要求,着力结合两个制度基础,密切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以人大经济监督的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人大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俊立
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现代财政制度以法控权,激励政府公正、高效率地履行公共财政受托责任的实质。新法对制度的创新性突破,在以下方面赋予了各级人大预算权力:全口径预算,预决算公开透明,人大对预算、预算调整、执行、决算的审查监督,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转移支付,跨年度预算平衡制度,法律责任问责机制。保障人大的预算权力,才能实现预算权力制衡,做到预算公开,依法预算,强化新《预算法》的约束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黎江虹
新《预算法》实施后,人大和行政机关间的预算权力配置将从文本走向现实,冲突也会呈现更为具体而又直接的状态。笔者根据我国的现实,认为预算权配置应以"人大和行政机关共同控制,偏重人大主导"的模式。在预算编制、审批等各阶段应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在审批程序中设置分项审批程序,人大预算监督应加强问责制的构建。同时要加快人大内部的机构改革,特别是资讯信息机构的设立,为做实"预算人大"奠定基础。
关键词:
预算法 预算权 行政机关 立法机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财政担负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职能。而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的重要职责与功能定位。新常态、新《预算法》背景下,财政监督是否有新的功能发挥空间、财政监督功能又是否有新的内涵定位?新常态、新《预算法》等历史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财政担负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职能。而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的重要职责与功能定位。新常态、新《预算法》背景下,财政监督是否有新的功能发挥空间、财政监督功能又是否有新的内涵定位?新常态、新《预算法》等历史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淑杰
根据使用监督工具的约束性强弱和数量多少,各国预算监督的能力相差甚远,世界银行对此进行了排名。为探究影响预算监督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分析各国使用预算监督工具的情况。鉴于当前我国预算监督能力比较弱,可以考虑从改善我国的宏观环境着手。
关键词:
监督 政府预算 监督工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完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依法治国、推行民主政治、规范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国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无论在技术层面仍是制度层面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本文建议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人大监督体制,特别是在短期内应以完善绩效预算监督作为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 监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乔琳 常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距离公众的民主要求和国际标准,我国地方人大整体预算监督仍不够理想。本文总结了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问题表现为预算监督组织乏力、预算监督信息不足、预算监督程序不完善、预算公开性不够以及决算监督不力等方面。本文提出了夯实人大组织建设、规范和充实预算信息、健全预算监督程序、提高预算公开程度和加强决算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