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1)
- 2023(8848)
- 2022(6920)
- 2021(6687)
- 2020(5177)
- 2019(11405)
- 2018(11123)
- 2017(18674)
- 2016(11474)
- 2015(12888)
- 2014(12047)
- 2013(10938)
- 2012(9760)
- 2011(8796)
- 2010(9049)
- 2009(7827)
- 2008(7809)
- 2007(7111)
- 2006(6094)
- 2005(5405)
- 学科
- 管理(29665)
- 济(27908)
- 经济(27888)
- 业(27096)
- 企(24062)
- 企业(24062)
- 教育(20659)
- 中国(15638)
- 技术(13450)
- 学(10975)
- 理论(10409)
- 方法(9543)
- 技术管理(9091)
- 财(8983)
- 农(8916)
- 业经(8777)
- 教学(7933)
- 数学(7386)
- 数学方法(7177)
- 发(6562)
- 制(6277)
- 农业(5934)
- 务(5757)
- 财务(5747)
- 财务管理(5733)
- 地方(5663)
- 发展(5595)
- 展(5473)
- 银(5457)
- 银行(5443)
- 机构
- 大学(140242)
- 学院(139598)
- 研究(51106)
- 管理(44247)
- 济(43129)
- 经济(41858)
- 理学(37844)
- 理学院(37239)
- 管理学(36301)
- 管理学院(35997)
- 科学(32397)
- 教育(32108)
- 中国(32107)
- 京(31160)
- 范(30099)
- 师范(29888)
- 所(25418)
- 师范大学(24437)
- 江(23473)
- 研究所(23192)
- 中心(22243)
- 技术(22188)
- 财(21932)
- 农(20278)
- 北京(20265)
- 职业(19560)
- 院(19473)
- 业大(18833)
- 州(18258)
- 财经(16882)
- 基金
- 项目(93400)
- 科学(76142)
- 研究(76086)
- 基金(63459)
- 家(55388)
- 国家(54722)
- 科学基金(46309)
- 社会(45005)
- 教育(43250)
- 社会科(42241)
- 社会科学(42233)
- 省(40041)
- 划(35852)
- 编号(33289)
- 基金项目(32726)
- 成果(29139)
- 自然(28301)
- 自然科(27602)
- 自然科学(27597)
- 课题(27586)
- 自然科学基金(27072)
- 重点(23486)
- 年(23227)
- 创(23179)
- 资助(22937)
- 发(22402)
- 创新(21455)
- 部(21135)
- 规划(20978)
- 项目编号(20230)
共检索到219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荷琳
《职业教育法》完成施行26年来首次大修,是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工作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守正创新的科学性和直面问题的现实性等特点,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理解此次修订的价值所在,理清新《职业教育法》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关键领域的执行路径,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主体角度表征施行成效,将有力推动新法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 修法价值 执行路径 成效表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霞 何少庆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助力,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基,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赋能。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驱动”专业建设范式变革,以数字资源“武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树立与教育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振宇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比较1996版职业教育法和2022版职业教育法的异同,从修法、立法、执法视角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从修法背景来看,增强适用性是提出修法的主要原因,吸纳各方意见是全面修法的主要方式;从立法视角来看,新法有法律地位提升、类型地位确立、发展目标明确、法律保障增强四大重要突破,以及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仍不够清晰、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仍不够明晰、职业教育研究仍不够重视、行业企业主体作用仍不够彰显四大现实局限;从执法角度来看,一是全员学法、营造法治环境,二是严格执法、执法守法并重,三是加强督法、严格执法监督检查,四是完善修法、形成定期修法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洋 张桂春
法的价值是立法的思想先导。依据韦伯的类型学,美国职业教育法的价值内容可以分为实质价值与形式价值。美国职业教育法的实质价值有服务个人生涯目标的生涯教育观,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新职业主义观,不平等补偿原则下的教育公平观;形式价值包括融入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新联邦主义",以追求合法性为目标的法律活动程序民主化,以追求合理性为目标的法律活动程序科学化。美国职业教育法的价值追求实质与形式的统一,融入美国的实用主义精神,共同支持职业教育法律目标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悦 周建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提高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增强社会契合度和适应性方面作出了规定。运用扎根理论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保障力度、社会参与程度、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程度、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公众认可程度五个维度。基于此,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路径有:构建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职业教育的格局,增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设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发展通道;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适应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多元传播主体,打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占营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于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深入分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主体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等举措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特色化、评价手段现代化和评价导向科学化等方面明确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成效的判断表征,对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职业教育应然视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类型,但仍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特别是对其意蕴外延、表征以及转变路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匠心育人为魂、服务为核和协调为要属于类型特色意蕴外延,文章通过审视其开放性、适应性、社会性、全民性表征,提出走构建独立、完善的理论和自组织结构体系,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转型升级形成品牌,让受教育者得到尊重和切实提高待遇,以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之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特色 意蕴 表征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楠
新《职业教育法》是新时期职业教育领域推行“良法”“善治”的重要举措。其“良法”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立法过程和立法依据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二是立法体系实现与相关教育法、社会法以及其他法律“法法衔接”;三是法律文本逻辑框架结构严谨、语言表达“软硬兼备”;四是立法内容紧紧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才成长客观规律;五是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实现对职业教育不同法律关系主体权责和利益的合理分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亚宇 冯用军
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需要及时调整与新法相冲突的地方职业教育政策。以H省43份地方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使用Nvivo12软件,依据公共政策学的利益团体理论与精英理论视角对地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综合评析,结合新法实施对地方职业教育政策修订的影响,分析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的废、改、立、释等问题,提出地方职业教育政策应以新法为依据落实关键政策,并体现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特色,而且需要适时推动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的清理与整合等建议,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为地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法律与政策供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鄢烈洲 陈绍华
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理阐释和政策释义,引发职业教育现象级的新热点,达成新法站位高、立意深、观念新、内涵广等跨界共识。但仍有研究偏重实践维度的阐释,理论框架嵌入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理论,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剖析解构与理性思辨,并对其价值取向和法律逻辑等进行再认识。据此提出,虽然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是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善治良法,但在实施层面,仍需借助地方立法、非均衡赋权政策试验等,重点完善省级层面职业教育中观政策生产供给,消除法律留白和政策叠加,使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落地生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目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窗口正在打开。2010年以来,我国共颁布100余份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21世纪以来,德国、美国、英国纷纷修订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内外政策探索,为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为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应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突破职校毕业生出口限制、健全职教监督和执法制度。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法》修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亚宇 李小球 雷久相
2021年6月10日,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公布了《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草案》)。通过对《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发现《修订草案》凸显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法律地位,具有浓厚的当代意蕴。但是,以法理学视角对《修订草案》的内在逻辑、修订目的、修订依据等内容进行审视,发现《修订草案》亟需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法》与其他教育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修订草案》还应克服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差,突显"权利之法"和"救济之法"的价值功能,对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保障作出切实有效的回应,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法》不断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仁鹏
保障受教育权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基础,也是修订《职业教育法》和编纂教育法典的基本理念。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是一种具有复合属性的基本权利,其权利义务主体多元,权利体系内涵丰富,具有特殊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凸显受教育权的重要地位,通过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丰富受教育权实体权利内容、细化义务主体规定等方式强化权利保障机制,与相关规范性文件一同建构起权益保障网络。然而,新法亦有完善空间,其存在未直接明确受教育者程序权利、岗位实习阶段权利保护较为薄弱、国家给付义务体系仍需强化、教师义务与责任条款有待补充等问题。因此,在今后修法或编纂教育法典时宜对受教育权进行体系化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