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0)
2023(12247)
2022(9838)
2021(9249)
2020(7669)
2019(16771)
2018(16560)
2017(30082)
2016(17139)
2015(18928)
2014(18378)
2013(17211)
2012(15156)
2011(13379)
2010(13914)
2009(12964)
2008(12774)
2007(11741)
2006(10335)
2005(9578)
作者
(42236)
(35354)
(34848)
(33023)
(22551)
(16803)
(15952)
(13370)
(13300)
(12795)
(11812)
(11713)
(11256)
(10811)
(10710)
(10681)
(10673)
(10549)
(10257)
(9998)
(8724)
(8687)
(8330)
(8277)
(8171)
(7898)
(7758)
(7669)
(6959)
(6797)
学科
(79739)
(75453)
企业(75453)
管理(64897)
(61790)
经济(61625)
业经(27381)
方法(24886)
(24253)
(23497)
中国(21021)
教育(20759)
技术(20057)
(19383)
财务(19338)
财务管理(19325)
企业财务(18213)
理论(17823)
数学(16845)
农业(16728)
数学方法(16618)
(14179)
(14043)
(13318)
技术管理(12625)
(12564)
企业经济(12219)
经营(11791)
(11153)
(10386)
机构
学院(228441)
大学(222388)
管理(89916)
(87795)
经济(85955)
理学(76922)
理学院(76151)
管理学(74993)
管理学院(74534)
研究(68398)
中国(49985)
(46783)
(43051)
科学(37622)
(36831)
(36441)
师范(36261)
财经(33507)
教育(32475)
(32297)
(30922)
中心(30799)
(30284)
北京(29810)
(29017)
师范大学(28930)
研究所(28533)
技术(28044)
业大(27823)
职业(26626)
基金
项目(141946)
科学(116483)
研究(116461)
基金(100252)
(83301)
国家(82261)
科学基金(73818)
社会(73776)
社会科(69612)
社会科学(69600)
教育(60794)
(59493)
基金项目(52216)
编号(50560)
(49012)
自然(44443)
自然科(43507)
自然科学(43497)
自然科学基金(42770)
成果(41429)
资助(38786)
课题(37214)
(35098)
(33310)
(32529)
重点(32281)
(32040)
创新(31769)
(31601)
项目编号(31448)
期刊
(104695)
经济(104695)
研究(75149)
教育(56985)
中国(55062)
管理(39872)
(38408)
(30415)
技术(27799)
科学(25533)
学报(23600)
业经(21370)
农业(21317)
大学(20636)
(18486)
金融(18486)
学学(17988)
财经(17100)
职业(16810)
经济研究(16116)
(14921)
(13968)
技术经济(13061)
财会(12605)
问题(12245)
商业(11801)
(11661)
论坛(11661)
现代(11487)
技术教育(11097)
共检索到354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悦  王英州  
2022年4月修订并生效的《职业教育法》,增加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规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征。经过类案分析后发现,在不构成劳动关系的职业教育纠纷中,企业对受教育者的权利保障有待深化。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五十条虽增加订立实习协议和人身权利保护的规则,但没有精细化规定报酬支付标准、方式连同专门保险内容,有待各地方《职业教育条例》的出台。此外,还应通过转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财政支持,从而扭转社会“偏见”,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多元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仁鹏  
保障受教育权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基础,也是修订《职业教育法》和编纂教育法典的基本理念。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是一种具有复合属性的基本权利,其权利义务主体多元,权利体系内涵丰富,具有特殊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凸显受教育权的重要地位,通过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丰富受教育权实体权利内容、细化义务主体规定等方式强化权利保障机制,与相关规范性文件一同建构起权益保障网络。然而,新法亦有完善空间,其存在未直接明确受教育者程序权利、岗位实习阶段权利保护较为薄弱、国家给付义务体系仍需强化、教师义务与责任条款有待补充等问题。因此,在今后修法或编纂教育法典时宜对受教育权进行体系化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瑞平  
我国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技能、重就业而轻素质、轻人文,强调专业化、专门化而忽略人的个性发展的问题。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职教界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度,并提出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策略。职业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在强调服务功能、就业功能的同时,不能忘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吴晓梅  
作为一项法律授权,政府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必须满足义务教育的特殊需要。方便受教育者"就近入学",既是对受教育者的权利保障,也是对政府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行为的义务要求。政府应主动调整其行为,以夯实就近入学的物质基础,提高就近入学的方便程度,提升就近入学的综合品质和完善就近入学的制度配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松  
文章从哲学的意义上 ,探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师的社会形象应当是“执掌明灯者”。继之 ,从教育的真理性上阐述任何教育家都只是亲近真理过程中的普通人 ,必须具有谦和、批判精神。最后从学校教育扼杀学生个性的弊端论述中 ,呼唤优秀的大学 ;优秀的大学应具有创新的教育 ,以担当起选拔精英的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力  
新《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由原来的工具本位转变为权利本位,标志着教育的人权特性及其地位在我国的真正确立。教育人权是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实质之所在。无论从制度安排上,还是现实选择上,《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需要在均衡化、问责制和弱势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等方面不断地深化、拓展和完善:强化"均衡"这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价值追求;落实问责制,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问责机制——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切实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尹力  
受教育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面对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公民 (包括学生 )受教育权利被侵害却难以得到应有的法律救济的现状 ,当务之急是在从实体法上完善对受教育权利保障的同时 ,从程序法上明确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受教育权利真正从一种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实际享有的现实权利。这是 2 1世纪法治国家维护宪法的尊严和公民权利的优先性对教育、立法和司法领域提出的必然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忠  亓婷婷  
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除了企业自身积极参与以及其他社会条件支持外,还需法律予以确认。这种确认既是对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认可,也是一种倡导和规范。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法律保障,凸显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促使德国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实际效果以及法律的及时巩固与更新有因果关联。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萍  
学习兴趣有利于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根据成人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五种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即为成人受教育者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灵活选择和运用最优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学习激励机制以及让成人受教育者经常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云飞  
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教育质量、教育期望收益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人才的素质有一定关系;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受教育者供需变化,使受教育者需要有进行正确的教育投资决策策略。人才素质构成要素分为内在层面的修养、临界层面的能力和外在层面的核心能力,从受教育者角度考察,影响人才素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育成本、时间和环境,以此为变量构建了人才素质数学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技术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是,人才素质是多方面的,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合适的素质。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相同的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妙  
1986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法的制定及施行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心。然而,由于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时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立法技巧,全文只有18条,且对学校、教师、经费保障等的规定较为原则和笼统。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2006年《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2006年《义务教育法》与1986年《义务教育法》相比较,体例更为完整,分为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越  祁占勇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强调职业本身的工具性价值,也关注人本话语下“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氛围塑造,要求保障公民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使职业教育真正惠及全民、福泽社会。为此,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聚焦职业教育公平,对公民接受职业教育中的起点机会、育人过程、能力转化结果进行法治保障。起点平等涉及广泛的普遍性平等和关照弱势群体、特殊人才的相对性平等;过程平等涵盖高质量育人、多元评价机制、完善的奖励制度和成果的合理认证;能力转化的结果公平则包括公正充分的职业胜任和持续的职业发展。新法针对完整育人链的法治保障,对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鹏  
受教育义务是各国公民的一项普遍义务。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逐渐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对公民实施一定阶段的强制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既有受教育权,又有受教育义务,从而与国家形成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教育义务,是公民对国家所负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马光泽  
受教育的宪法规定使得受教育的权利义务特性被模糊化处理,不但造成理论上的困惑,而且也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梳理受教育义务产生、从义务到权利转换后受教育义务存在的合理性,受教育权利存在功能上的局限,即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反权利问题,未能涵盖社会维度的合理需求,这种功能上的局限为受教育义务的存在提供了外在的合理性。受教育义务的内在合理性来源于"法律家长主义"(Legal Paternalism)和"公民身份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Citizenship)。文章进而在对荷载权利义务的"受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