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0)
2023(8531)
2022(7117)
2021(6504)
2020(5522)
2019(11915)
2018(11543)
2017(21201)
2016(11725)
2015(12650)
2014(11827)
2013(11528)
2012(10257)
2011(8972)
2010(9210)
2009(8714)
2008(9112)
2007(7946)
2006(6912)
2005(6099)
作者
(33646)
(27887)
(27869)
(26322)
(17722)
(13667)
(12358)
(10880)
(10571)
(9926)
(9553)
(9314)
(8991)
(8693)
(8676)
(8515)
(8427)
(8396)
(8228)
(7951)
(7275)
(6837)
(6718)
(6413)
(6343)
(6292)
(6214)
(6165)
(5606)
(5560)
学科
管理(40769)
(39980)
经济(39927)
(38923)
(33358)
企业(33358)
方法(17062)
(15653)
数学(14642)
数学方法(14446)
技术(13035)
中国(11735)
(11712)
(10912)
财务(10903)
财务管理(10883)
业经(10477)
企业财务(10167)
技术管理(10004)
(9991)
(9719)
(9031)
贸易(9022)
(8792)
(8638)
银行(8601)
农业(7951)
(7845)
地方(7427)
(6990)
机构
学院(157755)
大学(156993)
(62505)
经济(61287)
管理(61203)
理学(52965)
理学院(52403)
管理学(51513)
管理学院(51223)
研究(50352)
中国(40168)
(33147)
(32007)
科学(31937)
(31094)
业大(26456)
(25756)
(25466)
财经(25120)
农业(24570)
中心(24407)
研究所(22903)
(22586)
(19634)
北京(19549)
(18673)
经济学(18616)
(18254)
财经大学(18237)
(18115)
基金
项目(106841)
科学(83741)
基金(78125)
研究(73398)
(70270)
国家(69624)
科学基金(59538)
社会(48488)
社会科(46116)
社会科学(46105)
(42760)
基金项目(41793)
自然(39605)
自然科(38781)
自然科学(38765)
自然科学基金(38124)
(35660)
教育(33076)
资助(30165)
编号(27572)
(25562)
创新(24159)
重点(24089)
(22677)
(22228)
成果(21729)
科研(21106)
计划(20902)
国家社会(20582)
(20360)
期刊
(65711)
经济(65711)
研究(44889)
中国(33149)
(30440)
学报(29854)
(27027)
科学(24932)
管理(22603)
大学(22054)
学学(20950)
农业(17474)
(15500)
金融(15500)
教育(14313)
会计(13107)
财经(12449)
技术(11849)
业经(11455)
经济研究(11236)
(10559)
财会(10431)
(9764)
(9722)
科技(9338)
问题(8709)
技术经济(8089)
业大(7785)
商业(7465)
图书(7165)
共检索到237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竹  
一、新《破产法》对破产会计的影响破产会计是在破产法的直接指引下,以会计基本原理和方式为主线所形成的融合性学科,破产会计是指在对破产企业进行和解、整顿、清算的过程中进行管理、监督、会计核算与控制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破产会计是随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形成的。相对传统会计而言,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增加了很多新的制度设计,这必然会对破产会计产生深刻地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学军  
重整是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引入的一项预防性程序,目的是使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避免破产清算,恢复生机。新破产法立足中国国情,借鉴海外经验,对重整的适用范围、基本程序、保护措施,重整计划等内容作了规定,为企业重整设计了良好的"游戏规则"。但游戏规则的落实需要配套的会计规范,本文拟就重整会计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雪峰  
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相关模型,采用分阶段回归、单差分和双差分方法,实证检验新破产法实施对商业信用发挥破产威胁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破产法实施之前,商业信用难以发挥破产威胁效应,而新破产法实施以后,商业信用能够发挥破产威胁效应,即新破产法实施能够改善商业信用难以发挥破产威胁效应的局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破产法、一是(?)起草,脱稿后送修订法律馆共同商定,于光绪32年4月(1905年5月)奏准颁行的《破产律》。该律分呈(?)破产、选奉董事、债主会议、清算帐目、处分财产、有心倒骗、清偿进限、呈请销案,附则等(?)69条。该律颁行后不久,因上海钱业大亨所请,即宣布40条(即关于经手努力项公款的商家(?)暂缓执行。1907年11月,农工商部又奏请该律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迎霞  
新《企业破产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银行不良资产回收率的提高、有利于追回被恶意转移的财产、防止恶意逃废债;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担保债权有可能面临职工债权、破产费用等侵蚀、提前停止计息影响银行信贷计息系统和受偿数额、可撤销行为期限延长使银行清收保全工作风险加大、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将增大同业交易损失风险几率、破产企业重整制度对银行而言喜忧参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涛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和自然人破产制度之间存在的理论冲突及实践矛盾,分析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办理破产案件人员不足对自然人破产制度施行的阻碍,指出农村保障体系的缺失会影响自然人破产制度价值的实现,论证了我国目前还不适宜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怡  
一、《破产法》的实施,应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我国的金融机构处在转轨的变革过程中,现仍为国家经营,作为企业的血本之源,银行担负着为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使命。自“拨改贷”以来,国家每年拿出600个亿来支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靠着银行的贷款,作为自己积攒家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损失最大的无疑是银行。有报导记载,“1993年,吉林省32家破产企业中,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高达1.2亿元。”如此破产法成为了不善经营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堤  陈银泉  姜蕙若  葛文新  
《破产法》实施之后张堤,陈银泉,姜蕙若,葛文新辽宁是全国较早探索和实施企业破产的省份。自1986年沈阳市在全国率先对沈阳市防爆器材厂实施破产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正式实施以后,全省的企业破产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截至1994年6...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伟  
破产程序的价值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破产程序的目标是合理地利用和分配债务人资产,这是破产法中蕴含的经济原理。一个好的破产程序应该符合经济原理并保障其价值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程序作了多方面的改进,力求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使债务企业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振华  熊幸红  
相对于旧《企业破产法》而言,2007年6月1日施行的新《企业破产法》扩大了适用范围,明晰了破产条件,健全了破产法律责任追究制度,规定了跨境破产,调整了破产财产范围和债权的清偿顺序,新设了管理人、重整和撤销权等制度,新《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旧《企业破产法》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新《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正确选定融资对象,防范关联风险;严控贷款用途,关注借款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变化;全面掌握债务人财产状况;依法监督管理人行为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曙光  
新《企业破产法》在开始起草及制定过程中,对要不要规定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破产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极其敏感,也因为即便要规定金融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运根  辛虹  
破产是维护债权,优化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市场运行环境的有效手段。破产的适用范围,是各国破产立法的重要议题。我国现行破产法主要适用于企业法人,未创设个人破产制度,其适用范围显得过窄。合伙企业虽可参照适用,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设计,实践操作困难。而对金融机构的破产,作了限制性规定,与其企业定性不符,存在着主体的不平权性,有悖市场竞争规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强  
以《破产法》为主体的破产法规的颁布,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立法成果,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起到了积极的法律保障作用。但由于受当时立法环境的影响,破产法规的立法原则和法律规定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及与当前企业破产实践的严重不适应性。 一、破产法规的缺陷 1.债权人会议形同虚设,债权人难以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现行《破产法》第十五条规定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和解协议草案,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第三十七条规定“清算组提出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后执行”。从以上两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霖  
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修订、变迁,从个人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