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2)
- 2023(15597)
- 2022(13593)
- 2021(12648)
- 2020(10669)
- 2019(23919)
- 2018(23888)
- 2017(45611)
- 2016(24744)
- 2015(27627)
- 2014(27069)
- 2013(26324)
- 2012(23913)
- 2011(21490)
- 2010(21634)
- 2009(20357)
- 2008(19621)
- 2007(17319)
- 2006(15235)
- 2005(13468)
- 学科
- 济(91703)
- 经济(91569)
- 管理(81251)
- 业(72725)
- 企(63482)
- 企业(63482)
- 方法(40192)
- 数学(33765)
- 数学方法(33346)
- 财(27530)
- 农(24681)
- 中国(24412)
- 业经(22755)
- 制(22013)
- 学(20961)
- 技术(19134)
- 环境(18525)
- 地方(17933)
- 务(17662)
- 财务(17591)
- 财务管理(17555)
- 理论(16970)
- 贸(16801)
- 贸易(16790)
- 企业财务(16646)
- 易(16302)
- 农业(15999)
- 和(15977)
- 划(15951)
- 银(15783)
- 机构
- 大学(344731)
- 学院(343941)
- 管理(136976)
- 济(133482)
- 经济(130418)
- 理学(118268)
- 理学院(116971)
- 管理学(115005)
- 管理学院(114372)
- 研究(112384)
- 中国(84030)
- 京(73255)
- 科学(69287)
- 财(64674)
- 所(55497)
- 农(51805)
- 财经(51074)
- 中心(50780)
- 江(50729)
- 研究所(50217)
- 业大(50175)
- 经(46265)
- 北京(46045)
- 范(45232)
- 师范(44835)
- 院(41528)
- 州(41034)
- 农业(40266)
- 经济学(39518)
- 财经大学(37918)
- 基金
- 项目(235543)
- 科学(185669)
- 研究(174778)
- 基金(170520)
- 家(147623)
- 国家(146379)
- 科学基金(126537)
- 社会(109937)
- 社会科(104072)
- 社会科学(104045)
- 省(92437)
- 基金项目(90629)
- 自然(81830)
- 教育(79910)
- 自然科(79829)
- 自然科学(79807)
- 自然科学基金(78341)
- 划(77054)
- 编号(71886)
- 资助(69039)
- 成果(58398)
- 重点(52328)
- 部(51426)
- 创(50608)
- 发(49505)
- 课题(49184)
- 创新(47244)
- 制(46328)
- 项目编号(44864)
- 国家社会(44844)
- 期刊
- 济(149758)
- 经济(149758)
- 研究(102000)
- 中国(67280)
- 学报(52917)
- 管理(51761)
- 财(50776)
- 科学(48859)
- 农(47500)
- 大学(40508)
- 教育(40198)
- 学学(38002)
- 农业(32742)
- 技术(29708)
- 融(29392)
- 金融(29392)
- 业经(25299)
- 财经(24773)
- 经济研究(23355)
- 经(21081)
- 问题(18953)
- 图书(18293)
- 科技(17827)
- 业(16865)
- 理论(16747)
- 技术经济(16383)
- 版(15867)
- 现代(15677)
- 实践(15349)
- 践(15349)
共检索到504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丽
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后,环境公益诉讼仍然陷入起诉率低、环保法庭"无案可审"的尴尬处境。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主要在于环保组织提起诉讼的意愿不高、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以及相关主体的参与能力不足。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不理想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缺乏与其配套与衔接的激励机制。因此,必须以激励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启动的利益引导机制,加强环境公益诉讼的资金保障机制,提升环境公益诉讼中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祝颖
与普通侵权纠纷相比,环境侵权纠纷具有专业性、侵害权益复杂性、纠纷当事人特殊性等特征。兼顾环境侵权纠纷的特殊性,保证环境侵权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应当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提高环境侵权纠纷的一审管辖级别至中级人民法院;并实行环境侵权纠纷专属管辖制度,由侵权行为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并可对水污染侵权纠纷进行集中管辖。
关键词:
环境侵权纠纷 特殊性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
农村环境保护之所以不见成效,原因就在于我国所制定的农村环保政策和制度中缺少激励机制,从而很难调动各利益相关主体去进行环境保护。因此,要想切实促进农村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使之达到激励兼容。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囚徒困境 激励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伊丹 董战峰 葛察忠 段显明 龙凤
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又一重要举措。与排污收费相比,环境保护税税率的征收标准变动不大,但增加了税收优惠减征的政策设计来激励企业开展环境创新,从而促进提升减排绩效。为了定量测量对减排的刺激效果,文章分析了税收优惠的激励机理,并以辽宁省2016年89家工业企业的实际排污数据,测算了大气应税污染物的减税规模及对企业的利税影响率,发现目前税收减税规模约占8%,且对企业利税具有一定影响。同时探讨了利用减税收益促进治理模式创新的可能性,提出了利用减税收入推进合同环境服务的概念框架,最后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税减征思路和利用环境保护税推进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胥楠 王育才
ENGO作为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方主体,在我国环境保护和监督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例如,自我国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公益领域40余起诉讼案件中大部分由ENGO提起。然而,与大量的环境侵害行为和潜在案件量相比,进入环境公益诉讼渠道的显然微乎其微。环境公益诉讼"叫好不叫座"现象的背后则是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理念的偏差和缺乏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我国的ENGO环境公益诉讼激励尚属于起步阶段,国外关于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经验可给我们以启示:从资金、组织、人员、渠道、监管等方面完善我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将激发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从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胥楠 王育才
ENGO作为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方主体,在我国环境保护和监督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例如,自我国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公益领域40余起诉讼案件中大部分由ENGO提起。然而,与大量的环境侵害行为和潜在案件量相比,进入环境公益诉讼渠道的显然微乎其微。环境公益诉讼"叫好不叫座"现象的背后则是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理念的偏差和缺乏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我国的ENGO环境公益诉讼激励尚属于起步阶段,国外关于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经验可给我们以启示:从资金、组织、人员、渠道、监管等方面完善我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学泸 黄恒孜 赵雯 朱晓艳
为检验我国第一轮输配电价管制政策效应,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3—2019年27个省级电网企业的效率,发现这些企业的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其中2017—2019年的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同时,借鉴英国输配电价激励性管制经验,结合省级电网企业效率的测算结果,设计基于相对效率和成本节约的输配电价激励性管制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迁 华春林
文章分析了农村环境共享和环境产权界定条件下的农户博弈行为,认为虽然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难以变更,但在环境产权界定条件下可以设计出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由此探讨农村环境产权分割重构和产权交易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产权 博弈 激励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辜明安 童列春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危机是我们面对的矛盾现实境况,然而既有的人类生态理性无法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反思唯经济发展的政策理性和物质中心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地球环境是人类的整体性利益,人在自然界中的利益份额应该设定边界,认识到自身对于自然力量的卑微地位,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等基本观点,为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生态理性 法律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古小东
运用金融机制助解环境危机是环境金融法研究的重点和价值所在。以土壤环境保护立法中的金融机制为例,我国亟需构建和完善绿色信贷、绿色风险投资、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环境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金融机制,运用于土壤环境保护的前端预防控制、末端治理修复、污染民事赔偿等环节,以引导激励绿色发展、预防减少污染、助解环保融资困难、保障污染民事责任的实现,进而助推土壤环境保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飞燕
在分析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对策。这对建立具体规范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改善农业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法制建设 环境公益诉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灿华 徐蒙奇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公司声誉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引入声誉激励方法以提高物流公司对下一期博弈中收益提升的期望,从而在显性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物流公司在本期的努力水平,形成一种显性激励与声誉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同时分析了物流企业声誉获得最优P值的确定依据,为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物流公司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况继明 陆为群
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断遭到污染、破坏的状况,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案例,论述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公益诉讼 立法 司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亚红
基于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外生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A股上市企业2010—2018年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重污染企业负债规模减少,资产负债率降低;从负债期限来看,非流动负债受到影响显著下降,而流动负债并未明显变化;从负债结构来看,金融性负债显著减少,而经营性负债显著增加。截面异质性分析发现,大规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位于中、东部地区企业的负债率减少更为显著;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区域的企业,金融性负债显著减少,经营性负债显著增加。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债务融资 重污染企业 绿色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