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1)
- 2023(9490)
- 2022(7964)
- 2021(7667)
- 2020(6257)
- 2019(14332)
- 2018(14410)
- 2017(25220)
- 2016(14735)
- 2015(16355)
- 2014(15610)
- 2013(14463)
- 2012(13549)
- 2011(12209)
- 2010(12788)
- 2009(11563)
- 2008(11099)
- 2007(10454)
- 2006(9441)
- 2005(8694)
- 学科
- 济(44726)
- 经济(44683)
- 管理(41169)
- 业(34212)
- 企(28768)
- 企业(28768)
- 教育(20823)
- 中国(18990)
- 方法(15207)
- 技术(15019)
- 贸(14390)
- 贸易(14382)
- 农(14291)
- 易(14102)
- 财(13631)
- 数学(12712)
- 数学方法(12497)
- 地方(12235)
- 环境(12136)
- 出(11963)
- 学(11394)
- 理论(11259)
- 业经(10671)
- 制(10619)
- 技术管理(9986)
- 农业(9165)
- 教学(8909)
- 划(8739)
- 银(8543)
- 银行(8527)
- 机构
- 大学(185294)
- 学院(181524)
- 济(67177)
- 经济(65345)
- 研究(64347)
- 管理(63407)
- 理学(52972)
- 理学院(52262)
- 管理学(51408)
- 管理学院(51020)
- 中国(46728)
- 京(41670)
- 科学(36868)
- 范(34927)
- 师范(34767)
- 财(33648)
- 江(32227)
- 教育(31956)
- 所(30659)
- 中心(30656)
- 师范大学(28468)
- 研究所(27388)
- 北京(26969)
- 农(25595)
- 财经(25392)
- 州(25353)
- 院(24077)
- 业大(23153)
- 经(22831)
- 技术(22372)
- 基金
- 项目(116491)
- 研究(95220)
- 科学(93293)
- 基金(80430)
- 家(68645)
- 国家(67895)
- 社会(58897)
- 科学基金(57939)
- 社会科(55586)
- 社会科学(55571)
- 教育(50325)
- 省(47526)
- 基金项目(41823)
- 划(41210)
- 编号(40993)
- 成果(35911)
- 自然(34224)
- 自然科(33301)
- 自然科学(33286)
- 自然科学基金(32657)
- 课题(31721)
- 资助(31273)
- 重点(27335)
- 部(27055)
- 发(26967)
- 创(26898)
- 年(26619)
- 创新(25098)
- 规划(24978)
- 性(24562)
- 期刊
- 济(78235)
- 经济(78235)
- 研究(67141)
- 教育(55325)
- 中国(51493)
- 财(27524)
- 管理(23633)
- 学报(23544)
- 农(23095)
- 科学(22085)
- 融(19785)
- 金融(19785)
- 技术(19633)
- 大学(19445)
- 学学(16112)
- 农业(15154)
- 职业(14009)
- 业经(12485)
- 财经(12328)
- 图书(12074)
- 经济研究(11419)
- 贸(11070)
- 坛(10900)
- 论坛(10900)
- 问题(10795)
- 经(10714)
- 发(10121)
- 技术教育(9322)
- 职业技术(9322)
- 职业技术教育(9322)
共检索到30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惟予 肖萍
环境教育是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和引导友善环境行为的主要方式,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新《环境保护法》第九条作为我国环境教育的"宪法性条款",对推动环境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当前中国环境教育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缺乏资金和师资保障等困难。因此,新《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教育"条款的有效实施面临诸多阻碍。纵观国外的环境教育实践,是通过立法不断提升和推进的过程。未来中国的环境教育应当以立法为出路,构建完善的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以实现环境教育长期稳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 立法 生态文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古小东
运用金融机制助解环境危机是环境金融法研究的重点和价值所在。以土壤环境保护立法中的金融机制为例,我国亟需构建和完善绿色信贷、绿色风险投资、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环境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金融机制,运用于土壤环境保护的前端预防控制、末端治理修复、污染民事赔偿等环节,以引导激励绿色发展、预防减少污染、助解环保融资困难、保障污染民事责任的实现,进而助推土壤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霞 宋波 董邦俊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推动法律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状况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决策。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在全国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西部唯一的发展模式选择 ,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法律体系 ,并最终实现“立法的生态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建明
如何有效保护环境已成为事关我国能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局问题,而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又是有效保护环境的关键。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重对已有污染进行治理而轻对现有环境进行保护的缺陷,克服这一缺陷必须从加快转变立法观念、加强立法实践、改进执法与司法的方式、强化法律监督、加大对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宣传力度等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法制建设 立法观念 宣传力度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文 邱硕 张王飞
环境规制是政府遏制环境污染,强化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年~2017年434家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新《环境保护法》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创新活动有负面影响,对中央控股和地方控股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显著,但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补贴的加入能够弱化新法对创新活动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不支持"波特假说",为政府对重污染企业环境执法的同时如何兼顾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国平 孙洪锋
根据环境风险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和设计薪酬契约以提升高管风险承担水平和增强高管环境承诺,对于提高环境规制效果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借助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运用2009—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发现,新《环保法》实施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呈现出风险补偿效应;并且随着高管风险厌恶程度的上升和经理人市场的完善,高管薪酬的风险补偿效应越明显。同时,新《环保法》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薪酬黏性并弱化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这表明高管薪酬的风险补偿效应不仅在于提升薪酬的绝对水平,还在于增强失败容忍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新《环保法》实施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在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环境绩效较差企业以及高管职业忧虑度较高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显示,高管薪酬的风险补偿效应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本文结论不仅丰富了环境规制和高管薪酬领域的相关文献,还为相关部门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和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文 张王飞
基于合规成本理论,围绕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出台,采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截面回归实证考察了"史上最严环保法"的股价冲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发现:(1)"新法"颁布和实施均造成了显著的股价冲击;(2)"新法"颁布事件窗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加剧了股价冲击,上市公司外部的环境执法力度缓解了股价冲击;(3)"新法"实施事件窗口,盈利能力缓解了股价冲击,环境执法力度与股价冲击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法"颁布表现出政策冲击效应,而"新法"实施表现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文 张王飞
基于合规成本理论,围绕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出台,采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截面回归实证考察了"史上最严环保法"的股价冲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发现:(1)"新法"颁布和实施均造成了显著的股价冲击;(2)"新法"颁布事件窗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加剧了股价冲击,上市公司外部的环境执法力度缓解了股价冲击;(3)"新法"实施事件窗口,盈利能力缓解了股价冲击,环境执法力度与股价冲击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法"颁布表现出政策冲击效应,而"新法"实施表现出信息发现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决策的过程及影响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少敏 张云杰 赵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颁布的,反映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已经过时。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法》创制成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基本法,并对《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参22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目的 可持续发展 修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善信
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是人类与自然界对立发展的结果,环境的恶化使生态学重新凸现其科学价值并成为环境问题的事理基础。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保障社会发展与进步,环境立法已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的环境立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从法理学角度梳理环保法律中的若干关系,以利于司法中明确环保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大力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以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耘通 陈德敏
《环境保护法》为我国的环境改善、资源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环境理念的逐步更新,《环境保护法》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求。环境基本法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统领、整合等诸多功能,虽然《环境保护法》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但仍应当定位于基本法,按照基本法的要求来审视和完善《环境保护法》,既要在宏观理路上提升其基本法的地位,又要在基本制度上进行具体创新,以满足强烈的环境保护诉求,为环境保护起到全面协调的功效。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基本法 功能 定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晓芸
基于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实施事件,以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样本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和环境管理绩效对"新法"实施股价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事件窗口期间,样本上市公司的股价冲击显著为负;样本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越高,股价冲击越小;样本上市公司的环境管理绩效越好,股价冲击越小。本文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得到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可。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远芳 王翔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面最主要的立法,新《环境保护法》认真贯彻"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将其定位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性法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的基础性指导作用。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在立法上明文规定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显著而巨大的历史意义。就法理解释、立法技术而言,新《环境保护法》的定位及其规定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在未来的中国仍有进一步阐释和发展的必要。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环境基本法 环境法基本原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劲波 陈赛
建立良好、和谐一致的环境法律体系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变革与创新。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亟待上升为法律制度。因此,《环境保护法》扮演着整合性环境立法的角色,修订时应持资源、环境与生态的整体观念。基于调研和理论思考,提出6点建议:提升立法层次、增强法律权威;确立环境优先、追求社会至善;制约行政权力、明确政府责任;提倡环境自治、保障公众参与;突破诉讼瓶颈、鼓励公益诉讼;理顺权责关系、提高管理效率,以期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环境法律制度...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修改 环境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