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3)
2023(16813)
2022(13943)
2021(12864)
2020(11027)
2019(24398)
2018(24118)
2017(46170)
2016(24710)
2015(26967)
2014(25694)
2013(25257)
2012(22487)
2011(19541)
2010(19145)
2009(17717)
2008(17414)
2007(15120)
2006(12745)
2005(10985)
作者
(66712)
(55614)
(55432)
(52338)
(35325)
(26597)
(24918)
(21696)
(21051)
(19388)
(18731)
(18644)
(17365)
(17329)
(16942)
(16917)
(16664)
(16599)
(15955)
(15914)
(13652)
(13527)
(13222)
(12760)
(12444)
(12267)
(12218)
(12196)
(10928)
(10872)
学科
(100127)
经济(100026)
(98323)
(89274)
企业(89274)
管理(86885)
方法(46856)
数学(37764)
数学方法(37316)
(33038)
业经(32903)
(30815)
(24721)
财务(24686)
财务管理(24658)
中国(24195)
企业财务(23403)
技术(22105)
农业(22001)
(19547)
(18802)
贸易(18789)
(18319)
(17975)
理论(17610)
(16899)
地方(16733)
(16731)
(15135)
环境(14936)
机构
学院(335219)
大学(328668)
(140851)
管理(139308)
经济(138501)
理学(121278)
理学院(120161)
管理学(118380)
管理学院(117763)
研究(101056)
中国(79735)
(66501)
(64175)
科学(61094)
(58053)
财经(51899)
业大(51152)
(49502)
中心(48401)
(48279)
(47469)
农业(45819)
研究所(43787)
经济学(42838)
北京(39938)
商学(39100)
经济学院(38939)
商学院(38764)
财经大学(38585)
(38472)
基金
项目(232597)
科学(186294)
基金(172429)
研究(167521)
(150459)
国家(149164)
科学基金(131105)
社会(110494)
社会科(105067)
社会科学(105042)
(92349)
基金项目(92069)
自然(85733)
自然科(83935)
自然科学(83911)
自然科学基金(82489)
(76359)
教育(76333)
资助(68238)
编号(65104)
(54353)
重点(51844)
(51013)
创新(50006)
(49890)
成果(49390)
(47999)
国家社会(46556)
科研(45129)
教育部(44374)
期刊
(148598)
经济(148598)
研究(88954)
中国(61212)
管理(56549)
(54136)
(52586)
学报(49928)
科学(47688)
大学(39077)
学学(37617)
农业(36032)
技术(30954)
(28685)
金融(28685)
业经(27481)
教育(27349)
财经(25772)
经济研究(23862)
(22387)
(22307)
问题(19684)
技术经济(18700)
财会(17087)
科技(17072)
商业(16777)
(16234)
现代(16189)
(15391)
(15217)
共检索到478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建江  熊智桥  石大千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新《环保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与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缓解效应共同促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新《环保法》对东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以及国有重污染企业均有显著的政策效应,但并未体现在中部地区、非高技术产业以及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因此,“双碳”目标下可适度提升环境规制水平,多措并举推动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芳静   谢远涛   刘小娇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重要话题。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1),根据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借助于“新《环保法》”这一准自然实验,将企业分为重污染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检验了“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发现:“新环保法”能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国企和绿色专利影响更大,能够激励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为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志斌  黄馨怡  
技术创新是企业追求持续竞争优势和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的实施为契机,在理论分析新《环保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新《环保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企业战略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环保法》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战略在新《环保法》与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中介效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新《环保法》施行价值的认识,同时对政府和企业强化环境管理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一群  徐赛兰  
近年来,中国政府正采取日趋严格的命令型环境规制政策试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对此如何响应?本文以新《环保法》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新《环保法》的实施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规模,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高研发强度和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新《环保法》对企业投资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协同,为异质性重污染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进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克服企业因经济动力不足造成对投资的抑制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新《环保法》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机制研究,更为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罡  
本文以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以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新环保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其后果。研究结果表明,新环保法实施显著减少了重污染企业的长期贷款,并且对重污染企业产生了信贷约束效应;相应地,导致了重污染企业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实施后,污染企业商业信用显著增加,这为短贷长投提供了融资来源;分样本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和大规模重污染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效应更明显。本文还发现,新环保法实施后,重污染企业规模投资显著减少,而研发投资并未明显增加,经营风险则显著上升。本文研究表明新环保法发挥了信贷资源配置效应,抑制了重污染企业投资规模,但目前还未能实现重污染企业技术升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国柱   吕杨  
环境规制和市场融资是影响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新《环保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是否产生影响?文章以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1年3 74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途径。研究表明,新《环保法》的实施显著缓解了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作用机制检验显示,新《环保法》的实施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而缓解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该研究结论为重污染企业制定环保战略提供了参考,有利于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友才  牛晓童  
本文将新《环境保护法》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析该法的实施是否符合"强波特假说"。研究发现:(1)新《环保法》作为史上最严的一项环境规制法律,显著提高了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效率,且在政策窗口期内随实施时间的延长其政策效果更加显著。(2)新《环保法》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创新,进而提高企业效率,即存在技术创新的渠道机制。(3)新《环保法》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企业受政策影响越显著;国有控股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受政策影响较不显著;该法的实施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影响较为显著。即新《环保法》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符合"强波特假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亮   姜海锋   郑军   张蕊   熊鹭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既依赖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也离不开国家生态法治建设的引领。以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双重差分法考察生态法治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显著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外部融资难度、优化环境战略决策和改善创新决策效率等渠道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地区法制发展水平低、利益主体监督需求高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差时,新《环保法》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惩戒机制占据主导作用,而且能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少林   胡兵   张明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竞争优势重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投”“扩量”“改质”及“提效”;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对内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对外缓解供应链集中度与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非劳动密集企业与领导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和效率,知识产权保护较强地区企业创新投入、质量与效率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影响均更为明显。为此,政府应全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需主动选择适用性数字化转型方案,同时也需重视发挥领导企业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示范作用,以此全面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少林   胡兵   张明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竞争优势重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投”“扩量”“改质”及“提效”;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对内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对外缓解供应链集中度与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非劳动密集企业与领导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和效率,知识产权保护较强地区企业创新投入、质量与效率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影响均更为明显。为此,政府应全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需主动选择适用性数字化转型方案,同时也需重视发挥领导企业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示范作用,以此全面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蔡海波   刘佳   秦臻  
本文将技术创新效应分解为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模型,探究重污染行业如何实现“环境效益-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绿色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9年重污染行业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趋势,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绿色转型升级,但部分细分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状态有所恶化;技术创新双重效应对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最大,双重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反且作用大小不同导致行业间绿色转型升级效果存在差异;进一步分解重污染行业碳排放脱钩弹性状态的诱因,发现技术创新双重效应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和交互影响作用方向不同。本文研究为重污染行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并为制定差异化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政策指明了改进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涌   林敏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抑制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具体表现为改善企业投资过度和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抑制投资过度与缓解投资不足。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和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效果在处于成长期、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基   许琪   贺灿飞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创新和政府信用在该影响机制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财政自给率水平的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债务结构来说,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以上结果在进行调整解释变量、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标准、门槛效应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保持稳健。笔者据此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思维,构建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外生性事件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环保法实施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有所增加,但结果并不显著。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发现除新环保法影响可能存在的时滞性特征以外,企业并没有在新环保法实施环境下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方案等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导致环保法的强制性作用无法快速、有效地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学慧   何铭文   毕茜   赵斌杰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正式出台,其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以新《环保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更严苛的环境规制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且其影响在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主要是通过加大政府干预程度进而影响企业投资。研究结果有助于扩展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和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