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8)
- 2023(13889)
- 2022(11712)
- 2021(10702)
- 2020(9239)
- 2019(20589)
- 2018(20433)
- 2017(39589)
- 2016(21600)
- 2015(23950)
- 2014(23452)
- 2013(23164)
- 2012(21037)
- 2011(18612)
- 2010(19073)
- 2009(18240)
- 2008(18329)
- 2007(16877)
- 2006(14544)
- 2005(13282)
- 学科
- 济(93419)
- 经济(93314)
- 业(90707)
- 企(81612)
- 企业(81612)
- 管理(78816)
- 方法(42318)
- 数学(33385)
- 数学方法(33075)
- 财(31543)
- 农(30961)
- 业经(30588)
- 中国(22969)
- 务(22182)
- 财务(22155)
- 财务管理(22119)
- 农业(21872)
- 企业财务(20858)
- 技术(20400)
- 制(19022)
- 贸(16999)
- 贸易(16991)
- 理论(16885)
- 和(16702)
- 易(16510)
- 划(15989)
- 策(15806)
- 地方(15665)
- 学(14028)
- 体(13945)
- 机构
- 学院(308665)
- 大学(301948)
- 济(131320)
- 经济(128827)
- 管理(124510)
- 理学(106709)
- 理学院(105702)
- 管理学(104203)
- 管理学院(103606)
- 研究(94577)
- 中国(75447)
- 财(63200)
- 京(61810)
- 科学(55907)
- 农(51669)
- 财经(49610)
- 江(47978)
- 所(47448)
- 经(44873)
- 中心(44453)
- 业大(43654)
- 研究所(42370)
- 农业(40676)
- 经济学(40094)
- 北京(38312)
- 州(37626)
- 经济学院(36381)
- 财经大学(36268)
- 范(35736)
- 师范(35408)
- 基金
- 项目(197159)
- 科学(156724)
- 研究(147368)
- 基金(143427)
- 家(122740)
- 国家(121626)
- 科学基金(106331)
- 社会(95180)
- 社会科(90266)
- 社会科学(90242)
- 省(79368)
- 基金项目(75672)
- 自然(67142)
- 教育(67117)
- 自然科(65652)
- 自然科学(65634)
- 自然科学基金(64523)
- 划(64443)
- 编号(60502)
- 资助(57838)
- 成果(48010)
- 创(45717)
- 重点(43703)
- 部(43569)
- 发(42735)
- 创新(42081)
- 业(42014)
- 课题(40530)
- 国家社会(39155)
- 制(38378)
- 期刊
- 济(149393)
- 经济(149393)
- 研究(87777)
- 中国(59385)
- 财(54300)
- 管理(50078)
- 农(48622)
- 学报(41646)
- 科学(40529)
- 农业(32973)
- 大学(32181)
- 学学(30652)
- 技术(29187)
- 教育(27837)
- 融(27778)
- 金融(27778)
- 业经(27223)
- 财经(25186)
- 经济研究(23690)
- 经(21730)
- 业(20285)
- 问题(19368)
- 技术经济(18592)
- 财会(16147)
- 商业(15874)
- 贸(15562)
- 现代(15222)
- 统计(14772)
- 策(14460)
- 科技(14281)
共检索到459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舒晓惠 韩兆洲
本文讨论了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一步构建并分析了企业与雇员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出实施新法后相关可能的博弈结果,并基于此给出了四点启示。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博弈 混合策略 纳什均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陆义敏
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在劳动合同法约束下企业和员工的最优行为选择。在企业采取不同应对劳动合同法的行动后,首先分析员工依据贝叶斯法则的信念调整过程、其次讨论员工不偷懒条件的各种实现情况及企业在员工不偷懒条件约束下满足利润最大化时的各种行为选择,最后提出有效实现企业和社会、劳动者利益共赢的企业行为选择及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婧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劳资双方合约选择中的"短期化"现象日益明显。文章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机理,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劳资博弈跳出"低水平均衡陷阱"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合约选择 三方博弈 均衡陷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静
由于员工离职直接关系到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离职管理的不规范则极易引发劳动争议。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员工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的两种形式,分析了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员工离职管理的一般程序及在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合法防范员工主动离职的对策。
关键词:
员工离职管理 离职程序 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标和实施中发现,该法实质上是中央政府对企业自由协约权利的管制,其制度效应将是租金耗散;在该法律框架下,企业追求租金耗散最小化的行为选择导致农民工雇佣权益被弱化。此外,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证明,地方政府介入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率具有约束作用。本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在信息成本约束下,中央政府把监督《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但后者出于自身租金最大化考虑可能无动力介入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博弈中。企业为了减少因协约权利管制而产生的租金耗散,将对劳动者采取歧视性协约策略:跟谈判能力较强的技术和管理型员工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同时,与谈判能力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案的出台,对实施多年的各地劳动合同条例确定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将会有重大的调整,对企业人力资源现有管理方式,企业用工成本与用工模式等将带来全方位的深远影响,同时也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劳动合同法方面的专家为本刊撰文,通过实际案例,从立约、履约、解约等三个环节总结概括出《劳动合同法》下我国企业面临的十大挑战和风险,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供企业参考和借鉴。——编者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绍平
《劳动合同法》是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同时受到外部社会遵从和内部雇用成本、雇用灵活性和雇用方式的多重压力。主动调整是《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最优策略。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构建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评价与分享机制及制度化管理等是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动力模式。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雇用行为 劳动关系调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静 林朝阳
企业如何有效地防范和规避核心员工的流失,实现员工的有效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从选择培训对象、签订服务协议和服务期员工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的策略。
关键词:
员工培训 培训协议 有效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杭宇
《劳动合同法》一方面规范了企业用工,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用工的法律风险。本文通过调查来评价《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及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从政策层面对如何扩大企业用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实施 企业用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陈世来
本文分析2008年《劳动合同法》是否会降低企业投资水平,并在宏观层面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对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较弱;但是会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这些效应对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一个"阵痛"期。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劳动合同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投资占比高、民营经济提供就业多的区域。这表明,相对于具有雇员软约束的国有企业,以强化员工保护为目的的《劳动合同法》会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进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景胜
本文探讨并提出:劳动合同变更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应在变更的可预测性、员工对岗位是否胜任、企业经营实际的必需性、变更岗位与原合同岗位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考量;企业规章制度构建应考量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标准合理,条款可操作及充分公示公告。
关键词:
劳动合同变更 劳动合同解除 规章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平
对待《劳动合同法》,企业只有真正懂得了在合理、合法前提下趋利避害,而不是僵硬地执行或逃避,才能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求更细致和严密。本文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和人力资源外包二方面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转型。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人力资源 劳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春晨
劳动合同制度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动性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必将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劳动合同法》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用人单位能够提高法律意识,提升员工关系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思嫣
《劳动合同法》关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其出台和施行必将对企业用人机制带来全方位的深远影响。本文从企业对员工的招募录用、培训、薪酬、纪律管理、离职管理等方面探讨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将对企业用人机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用人机制 纪律管理 离职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陈世来
本文分析2008年《劳动合同法》是否会降低企业投资水平,并在宏观层面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对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较弱;但是会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这些效应对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一个"阵痛"期。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劳动合同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投资占比高、民营经济提供就业多的区域。这表明,相对于具有雇员软约束的国有企业,以强化员工保护为目的的《劳动合同法》会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进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就政府政策而言,要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替代性的政策,以对冲《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增加的雇员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