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2)
2023(8288)
2022(6934)
2021(6477)
2020(5290)
2019(11453)
2018(11062)
2017(21281)
2016(11214)
2015(12022)
2014(11032)
2013(10413)
2012(9024)
2011(7868)
2010(8085)
2009(7919)
2008(7582)
2007(6870)
2006(6097)
2005(5476)
作者
(28261)
(23453)
(23162)
(21987)
(14645)
(11052)
(10433)
(8762)
(8657)
(8238)
(7775)
(7757)
(7286)
(7179)
(7161)
(7073)
(7028)
(6929)
(6716)
(6636)
(5711)
(5570)
(5523)
(5359)
(5311)
(5202)
(5108)
(5084)
(4582)
(4460)
学科
管理(44253)
(43041)
(42393)
企业(42393)
(41861)
经济(41811)
(18337)
方法(16615)
(13992)
财务(13981)
财务管理(13957)
数学(13731)
数学方法(13605)
业经(13543)
企业财务(13460)
(12565)
技术(12439)
中国(11212)
(10525)
技术管理(9854)
(9558)
体制(8470)
(7943)
银行(7932)
(7526)
产业(7437)
(7120)
金融(7119)
理论(7074)
(7026)
机构
学院(147973)
大学(145146)
(60806)
管理(60279)
经济(59685)
理学(52005)
理学院(51539)
管理学(50858)
管理学院(50559)
研究(44403)
中国(36209)
(32587)
(28830)
财经(25233)
科学(24404)
(22884)
(21922)
中心(20705)
(20358)
财经大学(18885)
经济学(18611)
研究所(17954)
北京(17591)
商学(17575)
(17541)
业大(17436)
商学院(17406)
(17309)
师范(17135)
(16976)
基金
项目(97202)
科学(78760)
研究(74526)
基金(71514)
(61040)
国家(60531)
科学基金(53871)
社会(49810)
社会科(47381)
社会科学(47368)
(38809)
基金项目(37655)
教育(34159)
自然(33026)
自然科(32299)
自然科学(32292)
自然科学基金(31743)
(31578)
编号(29910)
资助(27395)
成果(24236)
(23749)
创新(22368)
重点(22173)
(21482)
国家社会(20867)
(20578)
课题(20401)
(20164)
项目编号(19613)
期刊
(69586)
经济(69586)
研究(44542)
(29067)
中国(28188)
管理(25538)
科学(18635)
学报(18457)
(15894)
(15451)
金融(15451)
教育(15085)
大学(14882)
学学(14154)
财经(13078)
业经(12924)
技术(12480)
经济研究(12213)
(11244)
农业(10585)
财会(9056)
会计(8491)
问题(8239)
科技(7681)
商业(7499)
技术经济(7468)
现代(7015)
(6818)
(6637)
理论(6169)
共检索到220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虎  徐建英  
新《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原则性的框架。在此框架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建立健全其内在的治理机制。本文从出资人组织(股东会)改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完善、经理人激励与约束的引导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宇  黄军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当前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健全和完善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所作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利民  周德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年志远  夏元琦  史册  
国有独资公司所处领域的特殊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权力机关、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三方面。在不同机关之间形成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治理结构缺乏制衡性,导致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决策机关缺乏独立性、公司内部监督乏力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重构。本文在提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四大原则的基础上,从公司整体层面、公司各机关内部层面、和外部法律支持层面,对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做出了科学的设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静芳  
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重要转折时期。股票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解决股权分置也并不能在短期内使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及消除股市的所有问题,但它确实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必要条件。它从根本上修正了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的制度扭曲,为上市公司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从这一点来说,股权分置后置时代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前景是乐观的。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提出了股改后置时期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中  
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基础上,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内外联动,综合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志平  
文章认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既要借鉴别国的经验,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此,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职工等方面的关系;二要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包括委托人的人格化,委托——代理关系的法制化,努力降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三要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艳春  
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加快,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保险公司作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主渠道,要想发挥其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必然要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认真进行改革,使其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本文分析了国有资本保险公司改革走入的误区,提出国有保险公司的经理要成为真正的老板;建立责权分明的体制,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和泰  
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股权多元化改革 ,实行国有控股制已成为一个方向。实行国有控股制 ,国家作为拥有控股权的股东 (委托人 ) ,一方面必须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代理人 (经理人 )并激励其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必须使委托人代表 (政府官员 )对监督公司经理人有积极性。但是 ,国有控股制下的国有股权代表 (政府官员 )是否有能力和积极性去选拔和监督经理人 ;经理人是否有动力和能力经营好企业。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 ,本文从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改革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军燕  张伟  朱伯玉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到现在已逾3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缺乏制衡、效率低下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股东的特殊性,公司制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改组进程中发生了异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绩效至关重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学泽  李欣  
我国已经加入WTO ,面临着开放促进改革的局面。保险是朝阳产业 ,又是幼稚产业 ,中资保险业面临着严峻考验。在这严峻的考验面前 ,国有保险公司首要的任务是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利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室相互制衡的体制 ,发展中资保险事业比什么都重要 ,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 ,首先进行股份化 ,改革产权 ,其次是加强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建设 ,最后是强化对内部人控制的监督 ,培育职业经理人成长。通过这样三步曲 ,才能使中资保险公司去“枷” ,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阎坤  杨元杰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已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其中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则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鉴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角度出发,科学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通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健全公司治理组织体系、合理配置职责权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健全外部治理等措施,实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富有成效的改革,促进金融部门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汪国银  林钟高  
本文首先就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二者的关系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公司治理框架下的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构建我国新型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