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5)
- 2023(9438)
- 2022(8147)
- 2021(7506)
- 2020(6709)
- 2019(15056)
- 2018(14944)
- 2017(29010)
- 2016(15847)
- 2015(17828)
- 2014(17535)
- 2013(17621)
- 2012(16528)
- 2011(14928)
- 2010(15256)
- 2009(14600)
- 2008(14837)
- 2007(13692)
- 2006(11668)
- 2005(10494)
- 学科
- 济(65152)
- 经济(65073)
- 业(51558)
- 管理(50170)
- 企(41552)
- 企业(41552)
- 方法(33154)
- 数学(29213)
- 数学方法(28942)
- 财(18998)
- 中国(18504)
- 农(17409)
- 技术(14575)
- 制(14313)
- 业经(13604)
- 银(13542)
- 银行(13517)
- 贸(12998)
- 贸易(12994)
- 行(12829)
- 学(12771)
- 易(12594)
- 融(12109)
- 金融(12107)
- 务(12051)
- 财务(12032)
- 财务管理(11997)
- 农业(11409)
- 企业财务(11327)
- 地方(11286)
- 机构
- 大学(230656)
- 学院(229414)
- 济(96766)
- 经济(94791)
- 管理(90527)
- 理学(76982)
- 理学院(76194)
- 管理学(74960)
- 管理学院(74517)
- 研究(72764)
- 中国(60469)
- 财(47777)
- 京(47735)
- 科学(43472)
- 财经(37600)
- 农(37388)
- 所(36827)
- 江(34931)
- 中心(34909)
- 经(33997)
- 研究所(33071)
- 业大(32918)
- 北京(30265)
- 经济学(30177)
- 农业(29448)
- 范(27898)
- 财经大学(27879)
- 州(27812)
- 师范(27647)
- 经济学院(27417)
- 基金
- 项目(147036)
- 科学(115788)
- 基金(107224)
- 研究(107094)
- 家(92556)
- 国家(91729)
- 科学基金(78917)
- 社会(69078)
- 社会科(65459)
- 社会科学(65439)
- 省(57330)
- 基金项目(56591)
- 自然(50687)
- 自然科(49506)
- 自然科学(49487)
- 教育(48910)
- 自然科学基金(48617)
- 划(47799)
- 资助(44112)
- 编号(43295)
- 成果(35003)
- 部(33160)
- 创(32539)
- 重点(32408)
- 创新(30690)
- 发(30463)
- 课题(29194)
- 教育部(28672)
- 科研(28490)
- 国家社会(28380)
共检索到34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涛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近年已经成为保险业乃至社会的热点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旧《保险法》均不能对保险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新《保险法》以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基本精神和保险监管的基本目标,将大大夯实保险业发展的基础,使保险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
保险消费者 权益 保险法 立法精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保险法,新《保险法》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内容是加强对消费者主要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整体利益的保护;二是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个体利益的保护。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分别体现了保险业监督管理法和保险合同法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是理解和贯彻执行保险法的出发点。
关键词:
《保险法》 消费者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以顺 陈夏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保险相对人①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直接影响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明确界定保险利益的范围,对于确定保险合同的效力至关重要。我国保险法在2009年的修订中虽然扩大了保险利益的主体范围、区分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主体享有保险利益的不同时间效力等,但是对于保险利益的规定仍有弊端。保险法应当在采取同意原则与利益原则兼顾的基础上,本着"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的理念,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保险利益,将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的范围予以明确界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新《保险法》在制度设计及规制完善上,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精神贯穿始终,成为本次《保险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艳 丁江萍 刘循循
本文首先综述了公司治理的多种涵义。从产权理论视角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方,所以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弱势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收益权。这为新《保险法》突显保护被保险人和投保人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从产权分析框架、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政府干预和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分析了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最后,在简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秦国辉
我国《保险法》的最新修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运营行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新《保险法》的实施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能够妥善地根据新《保险法》及时对自身作出适当的调整,那么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无疑会提升,这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战涛
《德国保险合同法》和我国《保险法》的最新修改都集中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保护。《德国保险合同法》订立原则放弃了保险单模式,采取申请模式或邀请模式;全面改进了保险人和中间人的指导义务和信息义务,增强了保险透明度;统一规定了书面的义务履行方式和保险人与中间人的文献资料义务,有助于减少证明困难;确立了投保人的撤回权,在归责原则上放弃了全有全无原则,采取比例规则,极大地提高了对消费者的保护。我国新《保险法》虽然改善了对消费者的保护,但不尽如人意之处仍然很多。《德国保险合同法》的具体制度规定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青婵
一、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合称,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林宝清,2006)。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使保险法并不与社会公德相冲突,以更好地保护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波
我国现阶段正经历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危机,为缓解此信任危机,2009年保险法修订时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由此引发了广泛的关于相关道德风险的争论。时至今日,该条款已施行了超过三年的时间,目前正是该类保险合同纠纷高发的时期。本文以代表性案例和社会实证调查材料为基础,分析了保险行业信任危机的实际情况,对相关道德风险的担忧作出了回应,肯定了不可抗辩条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推动该条款过程中的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启豪 金融
《责任保险法重述》可以说是美国保险法近年来发展的总结。《重述》以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中心展开,以亲保险人规则(Pro Insurer Rule)与亲被保险人规则(Pro Insured Rule)之间的冲突博弈为主线,在保险合同解释、不实陈述、抗辩义务、强制执行与救济等方面对规则进行了澄清。伴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兴起,我国保险法未来发展是更偏向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商法,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由于美国对我国保险法的规则制定和保险业务实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以《重述》作为我们观察的制度样本,不仅可以从规则内容上为我国保险法改革提供借鉴;而且还提供了以"美国"作为方法论,探讨《重述》经历项目性质变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与维护保险人商业经营之间所作的努力与妥协,为我们回答"商法"与"消费者法"之争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明革
在商业保险理论与实务中,往往较多地关注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时间,对于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则重视不够。然而,由于保险合同成立、生效时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并不完全重合,保险责任究竟从何时开始,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产生纠纷。新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责任的规定过于简单,对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在保险责任开始时间的认定上,应具体规定认定标准的种类,并将各标准按效力排序,为司法实践提供较具体的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包青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保险法》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建议引入保单持有人这一主体,同时期盼保监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关键词:
保险法 监管 保单持有人 保险资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焕
新《保险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保险公司合规经营,笔者着重分析了免责条款的告知形式不够严谨、退保的规定模糊不清、未限定保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投资比例、对保险业务分类标准与企业会计准则不一致、保险公估人被边缘化等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关键词:
新保险法 免责条款 现金价值 保险公估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祥武
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社会保险法》对我国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作出了系统性安排和原则规定。本文从立法技术、理念、策略等方面分析梳理了社会保险法的制度创新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
社会法 社会保险法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书高
受益权是受益人基于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一种保险金请求权。从性质上讲 ,属于财产权、请求权和期待权。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发生 ,法律对受益权的产生及行使受益权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财产请求权。我国《保险法》对受益权的规范从整体上说是合理的 ,但随着保险实践的发展 ,也出现了很多立法时没能注意的问题 ,均急需法律修订时予以完善。
关键词:
受益权 完善 保险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