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8)
2023(14763)
2022(12281)
2021(11204)
2020(9706)
2019(21873)
2018(21408)
2017(41463)
2016(22729)
2015(25023)
2014(24504)
2013(24378)
2012(22366)
2011(19883)
2010(20047)
2009(19137)
2008(19675)
2007(18066)
2006(15629)
2005(14266)
作者
(67227)
(56411)
(56292)
(53244)
(35953)
(27125)
(25491)
(22018)
(21079)
(20022)
(19084)
(18749)
(17975)
(17864)
(17604)
(17305)
(17218)
(16707)
(16347)
(16318)
(14253)
(13869)
(13654)
(12784)
(12727)
(12694)
(12580)
(12576)
(11367)
(11247)
学科
(99254)
经济(99145)
(95174)
(84926)
企业(84926)
管理(80432)
方法(45875)
数学(36897)
数学方法(36634)
(32525)
(31897)
业经(31280)
(24330)
财务(24307)
财务管理(24272)
中国(23439)
企业财务(23075)
农业(22606)
技术(20710)
(20670)
(19096)
贸易(19086)
(18528)
(16811)
(16720)
理论(16708)
(16495)
(16065)
地方(15793)
(15651)
机构
学院(332268)
大学(328024)
(142515)
经济(139950)
管理(132898)
理学(114172)
理学院(113034)
管理学(111533)
管理学院(110917)
研究(107508)
中国(85424)
(67702)
(66966)
科学(65266)
(64873)
(55382)
财经(53304)
业大(52394)
农业(51570)
(51098)
研究所(49933)
中心(49876)
(48355)
经济学(43617)
北京(42139)
(39865)
经济学院(39691)
财经大学(39318)
(37832)
商学(37750)
基金
项目(216455)
科学(171054)
基金(158945)
研究(153721)
(139835)
国家(138588)
科学基金(119354)
社会(99910)
社会科(94792)
社会科学(94762)
(86035)
基金项目(84704)
自然(78471)
自然科(76745)
自然科学(76717)
自然科学基金(75467)
(71544)
教育(69305)
资助(63799)
编号(60197)
(49712)
重点(48685)
(47667)
(47392)
成果(46913)
(46605)
创新(45882)
科研(42084)
国家社会(41632)
课题(40899)
期刊
(158127)
经济(158127)
研究(93186)
中国(62051)
(59354)
(57005)
学报(54011)
管理(52578)
科学(49358)
大学(40154)
农业(39711)
学学(38599)
(33409)
金融(33409)
技术(28811)
业经(27847)
财经(27835)
经济研究(25250)
教育(25012)
(24385)
(23967)
问题(21050)
技术经济(19764)
(17178)
商业(17174)
(16575)
财会(16559)
科技(16021)
现代(15836)
世界(15505)
共检索到491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荣彦  朱为绎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合并》等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在充分考虑我国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借鉴了国际惯例,强调了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准则对上市公司合并会计处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规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本文对《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监管部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启佳  罗福凯  庞廷云  
创新质量提升已成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我国创新活动仍存在低质低效的问题。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探究资本市场环境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寻求企业高质量创新突破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非效率资本市场定价显著削弱企业创新质量,使其陷入创新困境。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股价高估会导致企业为迎合投资者而采取策略性创新,而股价低估会削弱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这两种倾向均不利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企业股权融资依赖度高、短期业绩压力大、信息不对称程度强和代理问题相对严重时,非效率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负面影响更突出。依据上述经验证据,政府可借助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企业应通过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环境的优化积极应对资本市场短期压力下的低质量创新诱导倾向,有效地增强高质量创新能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龙海  毕记满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等都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规定企业合并只能采用购买法。我国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仍然允许购买与权益结合的"二元格局"。文章将对我国的这一特色进行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丽霞  范奇芳  
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集团有着区别于一般企业集团的产权特性和政治特性,政府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具有推动和强化作用。而寻租、预算软约束会制约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掠夺,会异化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此外,内部资本市场的规模会强化以上因素,制约内部资本市场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由此,根据影响内部资本效率的因素,构建了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因素的综合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陈希晖  
基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数据,通过研究强制采用IFRS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发现分析师对强制采用IFRS的公司的预测准确性高于没有采用IFRS和自愿采用IFRS的公司。通过控制相关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提高与强制采用IFRS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相关,而与盈余管理无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明  周迪  董志勇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但现有文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关注较少。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2009—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基于沪港通准自然实验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改变企业信息披露行为和促进企业长期价值回归两条路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兼具策略性和实质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的数字化转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约束较高企业和管理层权力较大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本文剖析了“开放”与“转型”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放进程中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结论说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融入国际大循环,可以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以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嘉永  
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资本市场,可以解决实证研究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资本市场实验的设计除了要满足经济学实验设计的一般准则之外,还需考虑资本市场实验的具体要求。必须从交易制度的选择、实验室资产的设计、被试个数的确定、共同知识设计等四个方面探讨资本市场实验的若干具体的设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范依依  
在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弱式有效市场下,投资者仅能对会计净收益做出有限度的市场反应,但对企业盈余的构成、持续性,资产的质量和潜在盈利能力,企业未来发展空间、成长能力等信息,仍然无法做出深层分析从而影响股价。本文拟就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报表附注等层面对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贡献作出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田高良  
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引进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许多新概念、新方法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大胆引进了许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应用的新概念。新会计准则通过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使其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起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作用。新会计准则在体系的完备性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也更加注重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实质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峰  谢莹  毕秀玲  王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2003—2014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数据,检验了新兴资本市场中分析师的关注是否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分别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对企业做出盈利预测的分析师人数衡量企业创新和分析师关注,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的关注程度越高,企业后期专利产出越多。同时,相对于其他企业,声誉高的分析师所关注的企业创新产出更多。此外,分析师的关注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创新。以上结果表明,在中国,分析师的关注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分析师关注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中介市场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志平  
文章立足于“沪港通”的制度背景,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占比,显著改善企业专利结构,提高专利质量;第二,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通过增加监管机构和媒体监督产生聚光灯效应,进而减少通过策略性创新的市值管理行为;第三,动机分析发现,在资本市场开放下,企业出于防范崩盘风险和向市场传递特质性信息的目的,会减少策略性创新行为,提高专利质量;第四,资本市场开放对非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理强  陈少华  陈爱华  
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已经得到大多学者的认可,但鲜有关注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及其影响机理。我国独特的集团财务公司制度为剖析这一关系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本文以集团财务公司与成员上市公司信贷交易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多种方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1)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促进了成员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创新,体现为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多;(2)集团财务公司信贷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和流动负债规模;(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企业流动负债的增加是集团财务公司信贷影响企业创新的部分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集团财务公司信贷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公司中起作用,再次验证了集团财务公司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创新。最后,本文的研究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影响企业创新的运作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为产融结合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下我国集团财务公司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提供积极证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志平  
文章立足于“沪港通”的制度背景,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占比,显著改善企业专利结构,提高专利质量;第二,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通过增加监管机构和媒体监督产生聚光灯效应,进而减少通过策略性创新的市值管理行为;第三,动机分析发现,在资本市场开放下,企业出于防范崩盘风险和向市场传递特质性信息的目的,会减少策略性创新行为,提高专利质量;第四,资本市场开放对非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