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1)
- 2023(10603)
- 2022(8889)
- 2021(8487)
- 2020(7113)
- 2019(16113)
- 2018(15454)
- 2017(28764)
- 2016(15192)
- 2015(16723)
- 2014(15955)
- 2013(15829)
- 2012(14692)
- 2011(13405)
- 2010(13471)
- 2009(12948)
- 2008(13082)
- 2007(11647)
- 2006(10361)
- 2005(9705)
- 学科
- 济(62046)
- 经济(61944)
- 管理(49877)
- 业(47218)
- 企(38180)
- 企业(38180)
- 方法(23629)
- 中国(21630)
- 数学(20404)
- 数学方法(20200)
- 财(18782)
- 农(18250)
- 制(17833)
- 技术(14249)
- 业经(14129)
- 贸(13920)
- 贸易(13909)
- 易(13667)
- 银(12833)
- 银行(12813)
- 行(12358)
- 农业(12300)
- 体(12242)
- 融(11860)
- 金融(11857)
- 学(11242)
- 技术管理(10520)
- 体制(10276)
- 务(10271)
- 财务(10240)
- 机构
- 大学(216852)
- 学院(212099)
- 济(99832)
- 经济(98199)
- 研究(80273)
- 管理(79466)
- 理学(67485)
- 理学院(66739)
- 管理学(65870)
- 管理学院(65433)
- 中国(63871)
- 财(49091)
- 京(46554)
- 科学(43123)
- 所(39541)
- 财经(37681)
- 研究所(35359)
- 中心(35079)
- 经(34453)
- 经济学(32956)
- 江(31538)
- 农(31247)
- 北京(30325)
- 经济学院(29483)
- 院(29374)
- 财经大学(28151)
- 业大(26766)
- 范(26330)
- 师范(26125)
- 州(24321)
- 基金
- 项目(138649)
- 科学(111353)
- 基金(104369)
- 研究(104118)
- 家(91426)
- 国家(90717)
- 科学基金(77462)
- 社会(70946)
- 社会科(67477)
- 社会科学(67465)
- 基金项目(53497)
- 省(49886)
- 教育(47025)
- 自然(46432)
- 自然科(45426)
- 自然科学(45412)
- 自然科学基金(44671)
- 划(42980)
- 资助(42194)
- 编号(38652)
- 成果(33332)
- 部(33022)
- 制(32230)
- 重点(31819)
- 国家社会(31725)
- 创(31398)
- 创新(29827)
- 发(29665)
- 教育部(29013)
- 中国(28883)
共检索到340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艳 谢小芹 简小鹰
第一书记扶贫脱贫制度是国家通过第一书记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实践党建引导和统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受益于费孝通对中国政治生态分析而提出的"双轨政治"概念的启发,提出的新"双轨制",指涉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与村书记制度的新型"双轨"在贫困领域中的交汇、互动和嵌入。新"双轨制"大大提升了扶贫绩效,然而,也面临系列困境,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可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的"四位一体"进行完善。新"双轨制"是对中国扶贫脱贫工程中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性总结和概括,期望为中国扶贫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本土分析框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艳 谢小芹 简小鹰
第一书记扶贫脱贫制度是国家通过第一书记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实践党建引导和统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受益于费孝通对中国政治生态分析而提出的"双轨政治"概念的启发,提出的新"双轨制",指涉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与村书记制度的新型"双轨"在贫困领域中的交汇、互动和嵌入。新"双轨制"大大提升了扶贫绩效,然而,也面临系列困境,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可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的"四位一体"进行完善。新"双轨制"是对中国扶贫脱贫工程中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性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进仓 王建锋 刘永平
新密,位于豫西山区。1994年,该市工农业总产值达8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6元,财政收入1.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封清云 张金
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教育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采取特殊措施、精准发力,着力扩大农村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依托职业教育拔除穷根,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贡献率,提升贫困地区教师整体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支持,畅通贫困学子纵向流动渠道,扩大资助帮扶政策覆盖面,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育精准扶贫须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确保精准,各项支持政策既要有利于贫困家庭子女自强自立,还要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
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春艳
打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首要的就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精准扶贫与粗放扶贫相对,指向具体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当前实施精准扶贫,需要改变输血式扶贫方式,破解粗放扶贫带来的扶贫困境,弄清贫困地区复杂情况,重点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为具体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精细化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志琼
通过对近年来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报纸上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不难发现,截止到2019年8月31日,已公开发表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竟多达22,604篇,可见这一主题显然成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们对此问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该主题研究,分别以"扶贫攻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攻坚战""扶贫对象"等为选题展开了理论探索、实证调查研究。从选题看,已有研究基本覆盖了"精准扶贫脱贫"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分析这一主题之下不同选题的已发表文献数量及其发表平台,学术界所开展的"精准扶贫脱贫"问题中显然存在着选题聚焦并非完全精准、研究选题和同类选题的研究成果严重同质化的问题;在"双扶""科技扶贫""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选题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少,而且多发表于一般学术期刊和报纸,并未得到学术界包括学术期刊界应有的重视。从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看,这样的状况于"精准扶贫脱贫"目标的顺利达成,不能不说是一缺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焦玉海 杨洁
我国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林农最丰厚的家产。多年的扶贫工作实践证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业产业,是一项兴林富民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的双赢之策。"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关键词:
脱贫 林业 精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雨磊 苏杨
本文对中国的脱贫成就给出了一个从"中国之治"看"中国之制"的理论解释框架。中国近些年的脱贫成就全球罕见,这个成就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但是将经济增长的红利高效转化为脱贫成就,这还有赖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的国家治理体制及相关运行机制。本文将扶贫领域的这个机制定义为精准行政扶贫模式,其由行政统筹机制、资金机制、扶贫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村组织建设机制、考评和问责机制组成,将扶贫工作要素全部纳入其中,且考评和问责机制又能反过来作用于其他机制,形成一种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看闭合且具有信号和反馈系统的精准运行机制。这样的模式,不仅能集中行政力量高效精准地进行扶贫,且将扶贫工作与其他行政工作有效衔接、协作,使行政体系整体成为扶贫体系。这一模式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体制的集中体现,但相对下阶段乡村振兴等目标也有不适应之处,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市场力量的协同治理,才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檀学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2017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尤其是要严格选好项目实施主体,注重形成物化资产,实施贫困户优先的分配政策。资产收益扶贫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生动实践方式。一方面,资产收益扶贫在
关键词:
资产收益 贫困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邵瑛 邓彬彬
文章分析了包括职业教育扶贫在内的湖南教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视域,从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责任落实、精准扶助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精准扶助对策主要包括精准扶弱扶基、精准培训培养、精准技术支撑、精准资助招生、精准放权增效、精准宣传发动、精准组合施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若要实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仍然复杂而艰巨,这就需要我们围绕"精准扶贫",创新各项相关机制,打好脱贫攻坚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明 郑晨光
精准扶贫到了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在分析了现阶段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来研究区块链与精准扶贫脱贫融合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精准扶贫和区块链的适应性特点,设计构建了基础层、业务层和治理层,进行了创新性融合区块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体系。同时对区块链与脱贫后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接融合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共享理念的提出,是积极应对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矛盾、合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之举。而作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最重要的抓手,扶贫工作被放到了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三五"规划当中专设一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就是最好的明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将贫困置于中国自身的政治与治理语境中进行考察,这将有利于拓展贫困的本土研究。基于费孝通的"双轨政治",文章提出"双轨治理"概念,认为其既包含国家治理又包括基层治理,特指国家在"攻坚拔寨"特殊时期设置的第一书记制度与在改革开放后一直延续至今的村支书制度在扶贫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治贫格局。然而"双轨治理"也潜藏着造假共谋和形式主义、权力博弈与不合作、农民边缘化与基层自治力量削弱,及村庄公共性瓦解等新问题。完善"双轨治理",可从政府与社会有限度的自主性、互惠性的资源依赖、合作型的治理及村落共同体的重建四方面入手,最终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关键词:
第一书记 精准扶贫 “双轨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将贫困置于中国自身的政治与治理语境中进行考察,这将有利于拓展贫困的本土研究。基于费孝通的"双轨政治",文章提出"双轨治理"概念,认为其既包含国家治理又包括基层治理,特指国家在"攻坚拔寨"特殊时期设置的第一书记制度与在改革开放后一直延续至今的村支书制度在扶贫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治贫格局。然而"双轨治理"也潜藏着造假共谋和形式主义、权力博弈与不合作、农民边缘化与基层自治力量削弱,及村庄公共性瓦解等新问题。完善"双轨治理",可从政府与社会有限度的自主性、互惠性的资源依赖、合作型的治理及村落共同体的重建
关键词:
第一书记 精准扶贫 “双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