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2)
2023(15613)
2022(13394)
2021(12678)
2020(10681)
2019(24244)
2018(24360)
2017(46059)
2016(25472)
2015(28655)
2014(28219)
2013(27153)
2012(24304)
2011(21440)
2010(21978)
2009(20585)
2008(19467)
2007(16886)
2006(14539)
2005(12477)
作者
(69562)
(57338)
(57207)
(54459)
(36812)
(27645)
(25989)
(22371)
(21666)
(20669)
(19667)
(19211)
(18054)
(17999)
(17521)
(17497)
(17198)
(17069)
(16441)
(16431)
(14278)
(14104)
(13889)
(13135)
(12877)
(12785)
(12737)
(12670)
(11543)
(11335)
学科
(93475)
经济(93377)
管理(75974)
(69809)
(60758)
企业(60758)
方法(44728)
数学(38252)
数学方法(37537)
中国(25902)
(24661)
(23855)
业经(22283)
(20347)
技术(19598)
地方(19493)
理论(18297)
(17043)
(16395)
财务(16311)
财务管理(16237)
(16127)
贸易(16108)
农业(15880)
(15614)
(15435)
企业财务(15359)
环境(14630)
教育(14199)
(14121)
机构
学院(340557)
大学(340536)
管理(135944)
(126902)
经济(123889)
理学(118230)
理学院(116972)
管理学(114455)
管理学院(113861)
研究(107141)
中国(79769)
(72783)
科学(68298)
(59322)
(52862)
(50740)
业大(50407)
(50189)
中心(49081)
研究所(47948)
财经(47398)
(46218)
师范(45817)
北京(45105)
(42974)
(41381)
(39660)
农业(39612)
技术(37754)
经济学(36923)
基金
项目(236015)
科学(185713)
研究(174915)
基金(168583)
(146111)
国家(144871)
科学基金(125530)
社会(107698)
社会科(102002)
社会科学(101972)
(94724)
基金项目(89314)
教育(82560)
自然(82341)
自然科(80459)
自然科学(80441)
自然科学基金(78930)
(78818)
编号(73146)
资助(69406)
成果(59452)
重点(52939)
(51037)
(50853)
课题(50848)
(49691)
创新(47473)
项目编号(45797)
科研(45106)
大学(44518)
期刊
(135838)
经济(135838)
研究(98666)
中国(70836)
学报(51828)
管理(50551)
教育(47552)
科学(47281)
(46743)
(45268)
大学(39657)
学学(36442)
农业(31850)
技术(31732)
(25748)
金融(25748)
业经(23701)
经济研究(22650)
财经(21757)
图书(21109)
(18592)
科技(17353)
(17264)
问题(16714)
技术经济(16554)
(15517)
理论(15516)
财会(15233)
统计(15022)
商业(14848)
共检索到494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融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治理理念下,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职能定位。新“三线模型”的提出契合了上述理念,高校需要从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提供独立且客观的确认和咨询、审计结果的传达三个层面转变自身职能定位。面对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存在的诸多问题,案例高校依次从组织机制优化、治理功能强化、揭露功能强化和增值功能强化四个层面逐步实现内部审计职能转型,同时三线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高校风险管理,实现了“1+1+1>3”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巩凤  
2020年7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了新版"三线模型",对组织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新版"三线模型"要求,结合高校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实际情况,构建高校新"三线模型"结构图,进而探讨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位和组织模式,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功能的更好发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崔霞  戴斐斐  孙常鹏  贾晓亮  李博  刘德玉  张耀心  
为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司战略发展,通过运用新“三线模型”重塑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价值,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为重要使命,创新构建“内部审计职责地图”。通过与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构建监督体系、完善治理结构、创新审计方法、优化作业等方式,有效为企业提供监督、洞察和价值增值建议,从而为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琦  
经济合同管理是高校内控建设的基本环节。为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本文在分析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及法律风险的基础上,以新“三线模型”理论为框架,从强化法律思维、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内控机制、明确经济合同管理各方职责、完善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与监督、提高经济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丽红  马兴国  
2020年7月,ⅡA发布新“三线模型”,强调组织治理是通过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内部审计共同努力达成的结果,明确内部审计向治理机构负责,内部审计独立于管理层,又必须与管理层定期互动,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性。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探索运用新“三线模型”先进理念抓好内部审计整改,收到良好效果,并对如何借鉴相关先进理念、优化内部审计整改进行了思考,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志强  
数字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由于创新不足等原因引发诸多问题,如风险识别不准确、审计覆盖不全面、重大风险事件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应对、对业务的支撑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新三线模型为基础,提出业审融合的数字化体系架构方案,以期为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艳   刘佳   刘飞   付雨萱  
在全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探索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策略,对于助推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进程,服务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目前国企混改以及内部审计存在的结构问题,基于内部审计“三线模型”梳理了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任务,深入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内部审计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路径。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审计助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形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闭环审计服务体系、加强审计整改和强化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背景下内部审计在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志光  
近年来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家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之后,社会各界对高教内部成本的关注更是不断加温。文章以北京B高校为例,通过分析高校内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建立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内部成本核算模型,通过定义成本核算的五大要素,确定成本动因率以及作业成本,确保高校内部成本核算结果能准确反映高校的教育成本,增强高校教育资源增值能力以及高校成本控制意识,意在不断降低高校的内部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智鸿  
新常态下高校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内部审计质量、视野、方法手段带来了新的影响。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职能、定位、内容、范围、组织模式等方面相应地调整转型。通过对高校内审环境的调研分析,本文认为应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与高校、外部审计、职能部门等的关系及准确定位,并提出用审计需求确定审计供给、提升监督的精准力度、合宜地调整管理程度和监督角度、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审计成果新形式和加强成果利用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玲  
一、持续改进循环模型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学者、实践工作者已经从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内部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全过程控制等角度对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浩瀚、庞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含许多有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这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许斌  
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有效评价绩效指标实现情况,为组织提供更加客观、权威的评估结果。本文探索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开展研究型审计,让审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审计对象行为特征,为组织决策提供专业支持,并以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主要办学指标,构建高校内部审计对象画像标签体系,拓展研究型审计实施方式,更好地推动实现内部审计增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潘银兰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已不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离现代审计也有较大的差距,有必要更新观念实现转型。文章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促进高校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需要,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提升审计理念,转变审计视角,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法的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雅楠  
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理论(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特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是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版本,指出内部控制是某一主体在一定环境下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达成主体效益,保护资产完整,保障会计信息资料正确,保障经营理念实施,保障主体战略目标达成,而针对主体内部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活动与策略的结合,由此进一步保证主体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英  马宏双  吴佳栋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呈现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学校基础设施的投资、改扩建规模不断加大,高校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较多等规模化发展趋势,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比较高,必须加强高校内部的管理。高校内部审计对高校的各项活动起着"免疫系统"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单独设置以党委会机构为负责人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积极拓展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郎付山  
网络治理体现着公共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发展趋势,是高校有效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理论范式。内嵌于高校网络治理体系之中的内部审计,承担着对网络治理的评价、监督、咨询和服务等功能,高校治理日益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带给内部审计责任与挑战的同时,也赋予了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机遇。树立"增值与成长并重"的工作理念,构建实质性独立的组织框架体系,培育协同共生的生态系统,顺应信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高校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