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8)
2023(8240)
2022(6806)
2021(6781)
2020(5558)
2019(12604)
2018(12707)
2017(22812)
2016(13005)
2015(15387)
2014(15133)
2013(13846)
2012(12381)
2011(11196)
2010(11728)
2009(10596)
2008(10492)
2007(9638)
2006(8397)
2005(7557)
作者
(34442)
(28364)
(28324)
(26987)
(18074)
(13760)
(13026)
(10933)
(10691)
(10524)
(9792)
(9575)
(9336)
(8900)
(8727)
(8610)
(8509)
(8476)
(8409)
(8210)
(7094)
(6880)
(6786)
(6677)
(6632)
(6426)
(6419)
(6248)
(5813)
(5567)
学科
(44618)
经济(44573)
管理(37883)
(34200)
(30507)
企业(30507)
方法(20973)
数学(18313)
数学方法(17674)
中国(14357)
技术(13509)
理论(13272)
教学(13216)
(11257)
教育(11203)
业经(10652)
(10008)
技术管理(9670)
地方(9153)
(8886)
(8776)
学法(8032)
教学法(8032)
(7689)
银行(7678)
(7413)
贸易(7402)
(7323)
农业(7192)
(7179)
机构
大学(172489)
学院(171643)
管理(63316)
(60340)
经济(58673)
理学(53790)
理学院(53119)
研究(52590)
管理学(51517)
管理学院(51191)
中国(39290)
(36954)
科学(32581)
(28691)
(28463)
(27102)
师范(26854)
(25509)
中心(24632)
北京(23519)
(23370)
研究所(22833)
业大(22693)
技术(22590)
财经(22122)
(22079)
师范大学(21138)
(19875)
教育(19842)
(19589)
基金
项目(108802)
科学(85185)
研究(84809)
基金(73879)
(62799)
国家(62226)
科学基金(54309)
社会(50252)
社会科(47437)
社会科学(47424)
(46128)
教育(43827)
基金项目(37833)
(37753)
编号(37114)
自然(34241)
自然科(33541)
自然科学(33536)
自然科学基金(32887)
成果(31571)
资助(30854)
课题(27781)
(25639)
重点(24947)
创新(23796)
大学(23330)
(23185)
(22949)
(22816)
项目编号(22797)
期刊
(69647)
经济(69647)
研究(54970)
中国(44206)
教育(42523)
管理(27179)
(24030)
学报(23524)
科学(21466)
技术(21214)
(20162)
大学(19776)
学学(16487)
(14164)
金融(14164)
农业(13645)
图书(12722)
业经(12310)
职业(11714)
经济研究(10975)
财经(10817)
(9713)
统计(9597)
(9446)
科技(9402)
书馆(9265)
图书馆(9265)
(9125)
论坛(9125)
技术经济(9115)
共检索到26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建兵  
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轴,以思想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其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从而造就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文静  王河江  
提问是教学设计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是指在课堂进行时教师有计划、有准备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及时发现其困惑之处并加以指导和纠正,继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阐述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的基本概念、应用原则、课堂实践和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斌  
教育的真谛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而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必须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式为主,它不能很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应用对于改变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的弊病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承智  范永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佳芬  陆雪萍  田芳  
基于宁波市达敏学校社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智力障碍学生的社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从实践成效对该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了论述,以期提供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新思路,以适应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学以致用",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丹丹  史晓东  
"微实验"是将微课程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形式,可辅导学生进行实验课学习。"微实验"能够实现重点实验内容的微型化和可视化;基于"微实验"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开展网络学习,并为未来通过移动终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容  
职业教育从规模拓展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型过程中,课堂教学一直是其关键点。本文提出"生本课堂,活力教学"的理念,推出中职"136"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项目(或主题),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六步教学过程(信息收集→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通过"136"课堂教学的实施,使学生的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情感价值观得到不断的提升,使学生最终成为符合生产、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出成效,获得了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极具推广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开君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全世界范围教学和日常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英语教学在中国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尽管我国的英语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学校的英语教育在语言应用方面始终差强人意。我们更多时候把英语当作一种专业化知识,而不是一种交流性工具去教去学。这种教育理念和相应的教学方式所导致的弊端日渐明显,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勤  
"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读写能力强但听说能力差的"哑巴英语"问题,吸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以及当代教学理论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互动"教学法,即在课后及学生寝室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交流活动,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通过制定七大教学原则及八大长效联动措施来规范和保障"英语寝室"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学校创新文化的构建,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有了突出的提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金焕  
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看教师所授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更依赖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握。其中,教学导入语设计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精心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的导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文静  王河江  
深度学习的兴起,既是教育应对时代变革所做出的回应,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在历史课堂中开展关于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将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产生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深度学习的涵义、开展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来华留学生尤其是学历教育留学生数量迅猛增长。传统的留学生单独编班、单一语言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外学生同堂授课、双语教学的趋同化模式,才能推动大学加快国际化发展、融入全球竞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俊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促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传统、单一时代向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转变,多模态教学理论采用了视觉、声音、图片等各种符号资源,有助于提升多感官语言学习效果。目前,我国多模态教学模式与英语教学整合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由郭万群撰写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一书,对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与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清晰展示了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吴亚萍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 ,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 ,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作斌  牛换霞  
"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是以"开发潜能、内化知识、促进创新"为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前阶段""课堂教学中阶段""课堂教学后阶段"三阶段和"引导""研习""检验""精讲""互动"五模块为基本架构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