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4)
- 2023(4118)
- 2022(3416)
- 2021(3192)
- 2020(2632)
- 2019(5755)
- 2018(5790)
- 2017(10692)
- 2016(5888)
- 2015(6520)
- 2014(6266)
- 2013(6014)
- 2012(5638)
- 2011(5163)
- 2010(5528)
- 2009(5091)
- 2008(5126)
- 2007(4920)
- 2006(4493)
- 2005(4322)
- 学科
- 济(20399)
- 经济(20371)
- 业(17957)
- 管理(17812)
- 企(15710)
- 企业(15710)
- 农(7495)
- 中国(7262)
- 制(6516)
- 业经(6313)
- 地方(5827)
- 财(5058)
- 银(5036)
- 银行(5035)
- 方法(4949)
- 农业(4860)
- 行(4843)
- 贸(4806)
- 贸易(4799)
- 策(4798)
- 易(4690)
- 理论(4424)
- 划(4370)
- 学(4013)
- 教育(3990)
- 和(3717)
- 体(3689)
- 度(3682)
- 制度(3681)
- 技术(3663)
- 机构
- 学院(79030)
- 大学(77304)
- 管理(29407)
- 济(28903)
- 经济(28039)
- 研究(27059)
- 理学(24087)
- 理学院(23804)
- 管理学(23409)
- 管理学院(23231)
- 中国(21777)
- 京(16947)
- 科学(15129)
- 江(14830)
- 财(14799)
- 中心(13125)
- 所(13036)
- 范(12429)
- 师范(12353)
- 州(11930)
- 研究所(11444)
- 北京(11025)
- 财经(10965)
- 农(10912)
- 院(10210)
- 经(9675)
- 师范大学(9655)
- 省(9589)
- 技术(9322)
- 业大(9204)
- 基金
- 项目(46056)
- 研究(36997)
- 科学(36206)
- 基金(31671)
- 家(26698)
- 国家(26405)
- 科学基金(22677)
- 社会(22331)
- 社会科(21050)
- 社会科学(21045)
- 省(18544)
- 教育(17909)
- 编号(16750)
- 基金项目(15950)
- 划(15545)
- 成果(14473)
- 自然(13869)
- 自然科(13540)
- 自然科学(13537)
- 自然科学基金(13304)
- 资助(12793)
- 课题(12235)
- 年(10820)
- 发(10530)
- 重点(10448)
- 项目编号(10203)
- 部(9688)
- 性(9680)
- 创(9447)
- 规划(9407)
共检索到13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萌
作为连接亚非欧航路的枢纽,斯里兰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方,也将是主要受益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斯里兰卡发展需求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斯方通过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能推动中斯自贸区建设、振兴本国经济,还能够增强对印度的外交筹码。但是斯里兰卡也面临着平衡印度"季风航路"构想、日本的"安保钻石"构想等挑战。斯里兰卡新政府实施"平衡外交"战略,在维持好斯印、斯日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斯中在经贸、金融、旅游等方面合作,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斯里兰卡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平衡外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申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经贸格局战略调整的延伸和体现。深圳地理区位优越、市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在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深圳应明确城市定位,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同质化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差异化合作;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载体,探索以开放促制度创新的试点;以湾区经济为依托,构筑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体系。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深圳 战略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博
斯里兰卡位于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汇点上,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中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分析了新形势下两国关系的走向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六十年来中斯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贯穿两国关系发展的主线。首先,中斯两国有着60年友好合作的基础,这对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政府在海上合作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最后,印度因素是发展中斯关系无法回避的变量,在未来的中斯双边关系中应该有所体现,努力开创"中国-斯里兰卡-印度"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它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国发展问题凸显的现实,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素自由化等国际合作的新潮流,可为沿线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主动权竞争与政策协调技术风险等方面挑战,确保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推动亚欧非各国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稳妥化危为安,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一要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合作机制;二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文刚 黄小珍 刘沛
广东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地理、历史、人文和经贸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产业政策不够系统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认识不够,华侨华商助力作用仍需发挥等问题。广东省应加强政策引导,着力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推进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搭建方便贸易往来的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侨商参与建设,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旭 王晓伟 周巧琳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港口互联互通尤其重要,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港口合作机制。在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港口合作内容及模式的基础上,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以解决港口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构建涵盖合作平台机制、合作主体机制、合作动力机制、合作运行机制、合作保障机制以及合作协调机制在内的港口合作机制,最后提出港口合作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汪洁 刘婉婷
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深港合作有所推进,但也受到一定影响,展望未来5~10年,一带一路战略为深港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三五"期间深港两地应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尤其在建立湾区跨境治理机制和统计制度、提升要素流动效率、共同打造创新平台、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 中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 中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 中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先进 黄靖兹
"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合作、双赢、可持续",其关键在于加强区域间多层次合作,最终实现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与中国政府加强北极资源开发和促进北极航道利用的利益诉求相符合。然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北极战略以及北极生态环境的制约,也为中国的进一步参与带来难度。因此,通过加强政策对话,推动北极国家合作开发与建设、参与相关国际立法,为合作提供有利的保障与约束等措施成为中国推动"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动力条件 现实制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昊光 秦清华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态急剧变化的时代,“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有助于实现包容性全球化、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新格局。文章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2010—2022年“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对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分工地位的影响,并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降低后向参与度,提高其分工地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有助于共建国家降低贸易成本、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宽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深度和广度,进而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以及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紧密的国家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受益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