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2)
- 2023(6254)
- 2022(4819)
- 2021(4154)
- 2020(3163)
- 2019(7139)
- 2018(6898)
- 2017(13216)
- 2016(6861)
- 2015(7611)
- 2014(7887)
- 2013(7858)
- 2012(7747)
- 2011(7430)
- 2010(7632)
- 2009(7291)
- 2008(7009)
- 2007(6397)
- 2006(6007)
- 2005(5739)
- 学科
- 济(58065)
- 经济(58024)
- 管理(20700)
- 方法(16043)
- 业(15961)
- 地方(15225)
- 企(14258)
- 企业(14258)
- 数学(13100)
- 数学方法(13000)
- 地方经济(11888)
- 中国(11144)
- 业经(11000)
- 学(10843)
- 财(7808)
- 理论(7603)
- 经济学(7338)
- 农(7144)
- 融(6863)
- 金融(6863)
- 环境(6824)
- 产业(6775)
- 和(6725)
- 制(6647)
- 银(5962)
- 银行(5959)
- 发(5927)
- 体(5922)
- 行(5764)
- 信息(5710)
- 机构
- 大学(116160)
- 学院(114239)
- 济(60659)
- 经济(59629)
- 研究(43057)
- 管理(41390)
- 理学(35310)
- 理学院(34885)
- 管理学(34402)
- 管理学院(34173)
- 中国(31893)
- 财(26387)
- 京(23934)
- 科学(22242)
- 所(21081)
- 财经(20902)
- 经济学(20870)
- 经(18886)
- 研究所(18766)
- 经济学院(18318)
- 中心(17722)
- 江(16677)
- 范(16060)
- 师范(16000)
- 北京(15621)
- 财经大学(15360)
- 院(15008)
- 州(13341)
- 师范大学(13133)
- 社会(12876)
- 基金
- 项目(65857)
- 科学(53054)
- 研究(50458)
- 基金(49258)
- 家(41411)
- 国家(41092)
- 社会(35738)
- 科学基金(35710)
- 社会科(33935)
- 社会科学(33925)
- 基金项目(25014)
- 省(23813)
- 教育(22532)
- 自然(20097)
- 资助(19952)
- 划(19904)
- 自然科(19602)
- 自然科学(19597)
- 自然科学基金(19272)
- 编号(19216)
- 成果(16519)
- 发(15645)
- 国家社会(15499)
- 部(15255)
- 重点(14915)
- 济(14248)
- 经济(14117)
- 教育部(13899)
- 发展(13568)
- 人文(13542)
共检索到18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阮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经济转型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独树一帜 :它完全建立在不对称信息理论基础上 ;它产生于新经济和知识经济迅猛成长的背景中 ;采取了经济理论批判的方法 ,先破后立 ;把经济转型同全球经济与金融安全问题连结起来 ,使经济转型理论颇具时效性。斯氏经济转型理论就其理论观点而言是一个更详细、更正规的政府模型。它强调了政府对转型的主导作用的合理性在于不完全信息的市场经济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它所包括的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是 :明晰产权关系 ;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 ;解决信息问题。这些建议已经或者正在受到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立 封永平
在西方理论界对经济转型模式的大讨论中,斯蒂格利茨运用信息经济学范式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认为必须破除关于市场作用的神话;主张建立体制转型与经济稳定增长统一的目标模式;强调政府对转型的主导作用及信息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政策建议包括:明晰产权关系;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注重转型顺序和速度的安排;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等。这些建议已经或正在进入转型国家的改革实践中。
关键词:
斯蒂格利茨 不完全信息 经济转型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毛增余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意料之中的事——“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他将来很可能获诺贝尔奖,也许同伯克利从事类似研究的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分享。”①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也曾这样为斯蒂格利茨写推荐信:“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比我聪明。”②斯蒂格利茨在宏观经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春玲 倪志良
本文首先阐述了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进而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国债投资的方向。从资源配置角度考察,近几年的国债投资明显倾向于公共产品,但我们只注重对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等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对教育、基础科研、法制建设和社会保障等软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从分配职能角度考察,政策的设计虽然考虑到政府的分配职能,但效果并不理想;从稳定和发展的角度考察,国债投资还应该寻找更好的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孝兵
蒂博·西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系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191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35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开始其学术生涯。他在经济学领域的建树颇丰,研究的主题涉及到财富的增长与经济福利、信息与经济效率的相互关系、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与治理对策以及经济学本身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他有关福利经济理论的著述,为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许多贡献提供了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业
一本推翻萨缪尔森理论体系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评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本书是一本入门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其中译本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是美国较年轻的第一流经济学者。他毕业于美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经济增长理论是以如何增大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研究内容的理论。长期以来,它的发展沿四条主线展开:“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人力资本论”和“收益递增论”。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学者认为,从发展趋势看,资本积累论声势渐小,技术进步论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人力资本论逐渐渗透和融合于其它理论,而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的“新增长理论”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主流。而诺斯却大胆创新,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托,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他指出,以往能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敏华
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实施权力下放,它们逐步地把政治、财政和行政权力赋予地方政府。最近,在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课题组,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它考察了发展中国家权力下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志远 贾瑞霞
斯蒂格利茨越说越生气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他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了市场失效的原因。他的获奖似乎预示着21世纪的经济学将与20世纪的经济学风格迥异。20世纪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当属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一样,斯蒂格利茨几乎在经济学的所有重要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但是,和萨缪尔森不同的是,斯蒂格利茨不满足于书斋中的平静生活,曾长期在美国政府和重要的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斯蒂格利茨曾经是克林顿时期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兵
斯蒂格利茨乃美国经济学家,现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专家。不知是什么原因,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斯蒂格利茨旋风,兴起了一股斯蒂格利茨热(以下简称斯氏)。比如,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斯氏《经济学》一书的中译本(据说卖得很火),1998年吉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廖运凤 徐振宇
介绍了现代西方合作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阐明了合作经济的内涵和合作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西方合作经济理论合作经济的适用范围和不能成为社会普遍经济组织形式的原因,并对西方合作经济理论进行评价。指出:现代西方合作经济理论对经济学有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局限性。同时借鉴西方合作经济理论对中国发展合作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世行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美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主张以离经叛道著称,最近他在接受法国《世界日报》记者采访时,就亚洲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发展问题,发表了他的高见。1997年7月发生在亚洲并蔓延至全球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令人痛苦的,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