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8)
- 2023(3645)
- 2022(2973)
- 2021(2990)
- 2020(2326)
- 2019(5609)
- 2018(5672)
- 2017(8670)
- 2016(6155)
- 2015(7013)
- 2014(7262)
- 2013(6233)
- 2012(6039)
- 2011(5725)
- 2010(6174)
- 2009(5203)
- 2008(5320)
- 2007(4906)
- 2006(4539)
- 2005(4181)
- 学科
- 教育(18989)
- 济(13447)
- 经济(13428)
- 中国(10594)
- 管理(8024)
- 学(7999)
- 理论(7279)
- 业(6740)
- 教学(5830)
- 方法(5188)
- 企(5043)
- 企业(5043)
- 发(4260)
- 数学(4242)
- 数学方法(4074)
- 农(4011)
- 发展(3839)
- 展(3716)
- 思想(3629)
- 研究(3508)
- 革(3361)
- 政治(3263)
- 改革(3185)
- 高等(3181)
- 技术(3119)
- 思想政治(3064)
- 政治教育(3064)
- 治教(3064)
- 德育(3030)
- 财(2909)
- 机构
- 大学(85832)
- 学院(78663)
- 研究(35516)
- 教育(28490)
- 范(23647)
- 师范(23524)
- 科学(22487)
- 济(20938)
- 京(20774)
- 经济(20177)
- 管理(19807)
- 师范大学(19759)
- 所(18901)
- 中国(18207)
- 研究所(17512)
- 理学(16975)
- 理学院(16552)
- 管理学(15814)
- 管理学院(15651)
- 北京(14082)
- 江(14063)
- 中心(13532)
- 农(13393)
- 技术(13225)
- 院(12725)
- 职业(11740)
- 业大(11122)
- 教育学(10796)
- 州(10767)
- 农业(10651)
- 基金
- 项目(49459)
- 研究(41347)
- 科学(40004)
- 基金(32351)
- 家(28890)
- 国家(28497)
- 教育(28359)
- 社会(22403)
- 科学基金(22322)
- 社会科(20774)
- 社会科学(20768)
- 划(20433)
- 省(20061)
- 成果(19189)
- 编号(18921)
- 课题(17381)
- 基金项目(16079)
- 年(14771)
- 自然(13923)
- 自然科(13606)
- 自然科学(13598)
- 重点(13536)
- 自然科学基金(13343)
- 资助(13080)
- 部(12859)
- 规划(12510)
- 发(11779)
- 教育部(11378)
- 性(11344)
- 项目编号(10900)
共检索到13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采
斯多亚学派哲学是整个希腊化罗马时代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该学派的悖论性来自其所汲取的思想资源的复杂性。斯多亚精神强调理性、世界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主张"按照自然生活"与积极尽职责于家庭和国家,并重视伦理—治疗学。斯多亚精神反映在教育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对苏格拉底道统即唯智主义的强调,并带有明显的人文文化色彩,强调人道思索与公民责任,关心将修辞和美德以及有价值的事物联系起来,要求雄辩家在演说中承担伦理教育的任务,传达那些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高贵思想,并通过触动人的情感来激发他们的赞美和深刻的奉献。相对知识的传授来说,斯多亚教育思想更关注"人"的特性,重视人格完善,尤其强调人的品德培养对于社会和人生的...
关键词:
斯多亚学派 人道思索 博雅理想 教育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智杰
亚当·斯密是英国18世纪中叶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成长起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也是苏格兰古典伦理学的伟大代表。他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学说体系,他对人类文明的又一贡献则是在回应时代呼声时所阐述的“合宜美德论”,他所阐述的合理利己和高尚利他相结合的人性论也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英
"创业精神"是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是个人运用创造力、好奇心、想象力、冒险精神和团队协作等能力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份事业的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创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挖掘人的创造天性,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创业型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创业精神 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贝磊 桂勤
亚洲地区的比较教育研究发展及其意义贝磊桂勤在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第41届年会上,谢尔曼·斯温在题为“从欧洲主义到后殖民主义”(1997)的文章中曾谈到比较教育地区性的发展及其意义。他说:最初主要是欧洲学者加上后来的北美学者从事比较教育研究,这批学者以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兴国
亚里士多德把羞耻定义为"一种由于做了或正在做或将要做似乎有伤自己名誉的坏事而引起的苦恼或不安的情绪"。羞耻因行事卑劣而被行为者自己所看重的人视为可耻而产生,其构成包括行为的发生、他人的道德评价、行为者的自我认知、情感意向以及痛苦与不安的情感体验。羞耻产生于可耻的事情,同时会对个体未来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亚里士多德的羞耻概念启发我们,培养羞耻感虽非教育的最终目的,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知耻则是羞耻感产生的重要条件。羞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功用,因而其教育的意义亦有其限度。
关键词:
羞耻 道德情感 亚里士多德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兵有 范益民 吴臣辉
佤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培育的民族,在佤族人际伦理、群己伦理、族际伦理、国家伦理等伦理生态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伦理精神。这些社会伦理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族地区平安社会建设、提升边疆治理水平、促进平安中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佤族 社会伦理 精神 现代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一、意识形态与“韦伯命题”如同西欧经济变迁引发过人们对欧洲中世纪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即宗教观念及其变革方式的关注一样,近几十年来东亚经济的迅速成长,引起了人们对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考。这种认识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所依据的是儒家思想的边缘、外围地区而不是它的本土或核心文化圈内的经济成长的经验;它所比照的是先发性国家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形态的自发成长过程中正统思想的某种适应性转化或理性化过程对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后发性国家在制度示范、传递乃至竞争面前的制度安排和意识形态的调适过程;它所着眼的依然是西方社会的那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尽管带有某种理性个人主义色彩)经由宗教或心理媒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洪平
科斯定理及其借鉴意义张洪平[关键词]科斯定理,社会成本问题,经济效率在当前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问题的讨论中,经济学家们争论最多的莫过于经济效率。产权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争论直接或间接源于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科斯定理的评价。本文试图从这方面谈点个人看...
关键词:
科斯定理,社会成本问题,经济效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艺林
批判诠释论在西方虽然只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理论 ,影响却很大。我国学者时有介绍 ,但尚未紧密结合国内教育研究的具体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运用。为此 ,本文针对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论述了它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指出 :它不仅能提供方法论基础 ,而且可启示教育研究“少炒时髦”、增强问题意识并通过净化概念等工作而引导教育行动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批判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保华 杨晨
诺丁斯是关怀伦理学和关怀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基于对传统人文教育的批判性分析,诺丁斯主张课程与教学必须以关怀为核心重新组织,这为我们重新理解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关系型关怀;教学方式的实质是为学生的学习建构新的意义而非知识的传递;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超越学科知识;教学评价不是通过考试、分数控制学生的手段,而是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性力量。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教育 教学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文珊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海外市场的开发,凭借本国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输出,逐步形成了商贸式的特色职业教育出口战略模式。通过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可以透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特点,并总结提炼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借鉴意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支持自1982年以来,澳大利亚教育服务出口以平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中政
五四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对其的阐释略有不同。第一阶段(1919~1949)对五四精神的解读饱含激情,但略显分散;第二阶段(1949~1978)对五四精神的解读中有强烈的革命色彩;第三阶段(1979~2000)在五四精神中融入较多开放、启蒙的元素;第四个阶段(2000~2019)将五四精神凝练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无论哪个时代,爱国精神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点。新时代五四精神仍是大学生宝贵的精神财产,是增强海内外青年民族认同感、塑造青年理性爱国品格和培养青年爱国责任意识的有力武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彦桥
马来西亚近年来积极引进外国教育资源,既满足了本国人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也吸引了大批外国留学生。本文在介绍了马来西亚引进外国教育的类型、特点,分析了其动因、得益及存在的问题后,着重评价了该国对教育输入的质量保证措施。马来西亚对私立教育实施与公立教育分类管理的措施,制定专门法律,设立质量保证机构,强化质量保证,并且特别重视保护本国利益,这对于输入外国教育的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来西亚 教育输入 质量保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白宗新
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是知识的两种不同储存方式,都应受到重视。个人知识具有个人性、内在性和自组织性;社会知识具有公共性、外显性和多样性。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是互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教育对知识的选择应围绕促进个人知识生长的目的,整合社会知识,突显个人知识以及重视社会知识中的内隐知识和个人知识中的缄默知识。
关键词:
个人知识 社会知识 教育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捷根 (GergenK .J.)以其特有的综合而深刻的视角审视了教育 ,揭开了长期统治教育领域的传统知识论弊病的根源 ,提出“对话”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语言是知识积累、传输与表征的基本形式的观点 ,从而使基于微观社会关系层面上的教育研究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