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9)
- 2023(7361)
- 2022(6023)
- 2021(5821)
- 2020(4866)
- 2019(11430)
- 2018(11563)
- 2017(22052)
- 2016(12218)
- 2015(13914)
- 2014(13987)
- 2013(13557)
- 2012(12525)
- 2011(11404)
- 2010(12075)
- 2009(10877)
- 2008(10941)
- 2007(9867)
- 2006(8902)
- 2005(7555)
- 学科
- 济(47269)
- 经济(47227)
- 管理(31777)
- 业(25902)
- 方法(21757)
- 企(20873)
- 企业(20873)
- 数学(19140)
- 数学方法(18574)
- 农(14148)
- 中国(12796)
- 学(12516)
- 地方(11124)
- 环境(11116)
- 业经(10341)
- 理论(9722)
- 农业(9251)
- 财(9231)
- 和(8551)
- 划(7795)
- 制(7621)
- 生态(7040)
- 融(6930)
- 金融(6928)
- 发(6841)
- 贸(6841)
- 资源(6838)
- 贸易(6834)
- 易(6604)
- 银(6595)
- 机构
- 学院(170622)
- 大学(169943)
- 管理(62296)
- 济(60789)
- 研究(60414)
- 经济(59148)
- 理学(53199)
- 理学院(52472)
- 管理学(50857)
- 管理学院(50576)
- 中国(45365)
- 科学(40520)
- 京(37798)
- 所(31317)
- 农(31127)
- 研究所(28714)
- 财(28203)
- 中心(27577)
- 业大(27552)
- 江(27240)
- 范(25577)
- 师范(25298)
- 农业(24486)
- 北京(24056)
- 院(22705)
- 财经(21791)
- 州(21579)
- 技术(20876)
- 师范大学(20338)
- 经(19741)
- 基金
- 项目(115661)
- 科学(89714)
- 研究(83000)
- 基金(81306)
- 家(72504)
- 国家(71969)
- 科学基金(60435)
- 社会(49386)
- 省(46835)
- 社会科(46564)
- 社会科学(46547)
- 基金项目(42597)
- 自然(40762)
- 划(40155)
- 教育(39859)
- 自然科(39673)
- 自然科学(39661)
- 自然科学基金(38894)
- 资助(34350)
- 编号(34290)
- 成果(28373)
- 重点(27323)
- 课题(25251)
- 发(25099)
- 部(24583)
- 创(23518)
- 计划(22231)
- 科研(22131)
- 创新(22030)
- 大学(21059)
共检索到25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科 石宝军 马惠钦
斯坦纳的生态规划模式立足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系统要素及其结构进行设计,实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谐性和健康性。文章阐述了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的11个相互影响的步骤,并从倡导生态文化、提倡公众参与和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适用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对衡水湖生态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规划 生态文化 衡水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隆云滔 张富娟 杨国梁
对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运转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梳理其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其从发明专利技术披露、评估、专利申请以及市场化推广与收益分成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全过程开展跟踪与服务。在对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运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高校技术转移现状及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向炜 徐晓莉 徐莹
衡水湖湿地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整个衡水湖由草甸、水域、沼泽、林地、滩涂等多种环境组成,有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近年来,衡水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围绕着湿地周边建设了一些景观公园,在其建设与发展中融入了生态景观设计的思想。文章重在分析生态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在旅游景区建设中的意义及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并通过对衡水湖周边的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分析,来说明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子实 平雪花
本文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标准问题探讨,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成功经验作为个案研究,立足我国国情,从坚守"中国特色"一流理念、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内、外部管理机制以及打造一流学科品牌等视角,提出对策,以期推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有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碧波 黄凌翔
建设生态城市有重建新城和改造现有城市两条路径。审视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从理论背景、实践案例、局限性等方面分别梳理了重建型生态城市和改造型生态城市两种建设模式及其建设经验。进而探讨我国借鉴国外生态城市经验时遇到的问题,包括国情差异造成国外经验应用的局限性和生态城市部分目标不被接受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分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一般性选择路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建设模式 重建型 改造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杨
通过回顾“十五”期间环境和生态目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强化对重点地区的“点上治理”,并据此确定主要目标及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言强 牛犇 吴翔东
斯德哥尔摩市哈马碧湖区创立的独特生态循环模式是可持续城市社区发展的典范,该模式确立了双倍生态友好的环境总要求,在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筑、能源、交通、给排水和废弃物综合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环境保护目标,并以生态环境为中心实行一体化规划,各部门各行业采用创新性环境方案和生态友好技术,实现了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最大化和负面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这一模式本身及其工作方式,对我国建设生态循环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社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态循环 模式 哈马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佘清 尤小清
介绍了斯坦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看,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知、情、意、行等能力;从培养途径看,斯坦福大学运用多途径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这些途径涵括了从项目运行到学位授予的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从培养保障看,斯坦福大学构建了从资金、平台、人员、制度和环境在内的"网"状保障体系。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势在必行的当下,我国大学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时要着力在目标"整"、途径"拓"和保障"全"这三个方面谋求新突破。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军
英国、芬兰土地整治的经验与做法强化农地保护和生态价值保护体系。英国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农地保护,主要受益于"限制城市扩张"和"城镇与农村和谐共处"的规划制度,以及长期执行的规划政策和多种限制城市的具体措施。其中,"绿化控制带"是一项富有特色的土地保护政策。早在1938年,英国就颁布了《绿化地带法》,1955年发布修订的"规划政策指引"重申了其法律效力和永久性,授权规划部门划定绿化地带和限制开发区域,对占用绿化地带制定了严格标准,至今伦敦的绿化控制带变化不到5%。城市绿化控制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景观建设 耕地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静
《黄帝宅经》是一部关于建宅理论的书籍,其中提出的适度建设、顺应自然的生态建设观对于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启示。城市建设同样需要遵循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1世纪的城市应是注重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冀鹏
在马恩经典著作中,有很多论述与生态社会相关的思想。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响亮的声音重回历史舞台。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可以思考中国未来生态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观 生态意识 生态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冀鹏
在马恩经典著作中,有很多论述与生态社会相关的思想。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响亮的声音重回历史舞台。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可以思考中国未来生态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观 生态意识 生态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志敏 王红扬
文章首先总结了1930年以来英国区域规划体制诞生与演变的历程;然后,从英国规划政策背景、立法基础、规划目标与主体构成、基本程序、主要政策领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以及实施监控与回顾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了现行英国区域规划模式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最后,针对中国区域城镇规划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可以从英国区域规划模式中获得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现行模式 启示 英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
关键词:
衡水湖 湿地恢复 预案设计 生态环境需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冉圣宏 宋晓龙 李晓文 黎聪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内陆淡水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年来区内的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对保护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首先将保护区划分为13个生态单元,依据原则(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以及定量性等原则)并结合实际选择出评价因子,然后进行各生态单元的自然因素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社会因素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依据计算结果,将保护区中各生态单元划分为最敏感区、一般敏感区和弱敏感区3个等级,明确了生态敏感性的区域分异特征,为该区今后合理的产业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单元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