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1)
- 2023(7991)
- 2022(5960)
- 2021(5394)
- 2020(4171)
- 2019(9058)
- 2018(9098)
- 2017(17690)
- 2016(9502)
- 2015(10554)
- 2014(10681)
- 2013(10569)
- 2012(9454)
- 2011(8560)
- 2010(8699)
- 2009(8060)
- 2008(7893)
- 2007(7387)
- 2006(6781)
- 2005(6060)
- 学科
- 济(49181)
- 经济(49143)
- 农(48489)
- 业(34684)
- 农业(32423)
- 业经(19865)
- 管理(17579)
- 地方(13979)
- 中国(13869)
- 企(13412)
- 企业(13412)
- 农业经济(12416)
- 发(12099)
- 方法(11971)
- 产业(11232)
- 发展(10610)
- 展(10605)
- 数学(10169)
- 数学方法(10130)
- 村(9436)
- 农村(9418)
- 制(8843)
- 技术(7808)
- 策(7604)
- 建设(7547)
- 体(7502)
- 土地(7488)
- 人口(7103)
- 收入(7014)
- 及其(6910)
- 机构
- 学院(140785)
- 大学(132658)
- 济(64238)
- 经济(63148)
- 管理(53555)
- 研究(49032)
- 理学(46571)
- 理学院(46168)
- 农(46028)
- 管理学(45501)
- 管理学院(45266)
- 中国(38163)
- 农业(34543)
- 科学(28719)
- 业大(28129)
- 京(27105)
- 所(24183)
- 财(23619)
- 中心(23617)
- 江(22401)
- 研究所(21873)
- 农业大学(21117)
- 经济管理(18811)
- 经济学(18729)
- 财经(18657)
- 范(18450)
- 师范(18312)
- 发(17593)
- 州(17415)
- 经济学院(17050)
- 基金
- 项目(94670)
- 科学(75441)
- 研究(74357)
- 基金(67624)
- 家(57929)
- 国家(57306)
- 社会(49846)
- 科学基金(49308)
- 社会科(46909)
- 社会科学(46901)
- 省(40042)
- 基金项目(36521)
- 编号(32105)
- 划(30861)
- 教育(30648)
- 农(28436)
- 自然(27835)
- 自然科(27130)
- 自然科学(27127)
- 自然科学基金(26658)
- 发(24652)
- 资助(24539)
- 成果(24520)
- 课题(21039)
- 发展(21036)
- 国家社会(20998)
- 重点(20793)
- 展(20723)
- 部(20525)
- 创(20174)
共检索到211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永飞 徐孝昶 许佳君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滞化、弱化、退化的真实写照,是一个集空间、人口、社会层面问题交织于一体的社会事实。它有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农村社会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断裂之症。治疗这一断裂之症的良药便是进行"集聚效应"思维下的农村产业化集聚与发展,以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知识、资源集聚和回流,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构,促进农村的和谐与发展,进而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做好准备。
关键词:
断裂 重构 空心化 产业化 集聚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斗 曲峻熙
城镇化发展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显,且已经严重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有效地治理与改善对于未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运行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基于此,本文全面阐释了农村空心化的内涵及其基本表现,通过对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及成因的深层次论证,从治理目标、治理主轴、治理保障和治理依托四大层面构建出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基本框架,认为未来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必须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开发农业新功能和新市场、弘扬本土文化并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全面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对中国的未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意义,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它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主要有四个挑战: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农村养老面临挑战、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挑战、农业生产面临挑战。为了应对这四大挑战,需要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长期历史高度实施两大战略,即农业转型战略和农村养老战略。
关键词:
农村人口空心化 农业转型 农村养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过度外流,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和农村小康的建设。这一现象被高度概括为农村人口空心化,它的出现受到了现实因素、经济压力、生存状态以及农民生活追求演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应该统筹考虑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全局因素,尝试建立农村发展主体储备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应机制、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发育机制并强化政府涉农支农扶持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姜凯帆 孙永福
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外流的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城乡收入差异、家中有未成年学生、有老人需要赡养和国家的政策等与农民外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口空心化 农民外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文勇
与平原或低丘陵地区相比,黄土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空心化表现出农村聚落空心化比例较高、新扩带与空化带的界限相当模糊、新建住房沿交通线和山脚展布、破坏和浪费的土地数量更多等特点。农村聚落空心化不仅破坏了农村聚落生态环境,而且加剧了黄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也使以窑洞景观为典型特征的村镇形态面临消失的危险。农村聚落空心化涉及农村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因此,其对策研究要重视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生命周期与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地揭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本质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村聚落空心化 黄土丘陵地区 晋西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德荣
农村空心化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勾连:农村的空心化导致了职业教育的异化,职业教育的异化加剧了空心化。破除农村空心化,需要以职业教育为依托,从引起空心化的直接对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入手,通过有利于农村、农业发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远风
中国现代部门的工资决定已经摆脱了传统部门保留工资的约束。依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但中国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格局依然存在,刘易斯拐点之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过度吸纳导致的农村空心化成为二元经济的最主要表征。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逐步消除经济二元性,应剥离土地的社会功能,使农业转变成利润导向性产业,使再生产性资本能够在农业或农村寻找到足够的经济机会,改造传统农业,引入农业新技术和新的生产要素,培育农村经济组织,丰富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内涵,使农业劳动力配置摆脱耕作经验的硬约束,从而打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波
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拥有技术专长、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减少,村庄形成一种房屋、土地被大量闲置的现象,这就是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既有利也有弊,具有明显的两面性。本文通过简要概括农村"空心化"现象而分析了其产生的利弊,指出:在应对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时,应扬其利而去其弊,进行科学的整治和改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力求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 “空心化”现象 空心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国刚 刘彦随 王介勇
农村空心化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影响农村空心化演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环境禀赋、农业生产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推进、社会文化变迁、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计多元化转型、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及管理政策等。研究发现,根据各因素作用力方向的差异,可划分为内核推动力、外援拉动力和系统突变力3类驱动力。内核推动力对农村空心化的演进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内发性推动作用,而农村外援系统的拉动力是主导驱动力,系统突变力可能带来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突变,共同构成农村空心化演进的"三力"驱动机理。农村空心化演进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快速成长阶段、后期波动稳定阶段和转型消退阶段4个阶段,各阶...
关键词:
空心村 驱动机制 演进阶段 调控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王文彬
农村小康谁来建?无论是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还是农村空心化,究其根本皆源于农村人口空心化,即农村生产建设主体和乡村治理主体的缺失与弱化。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力资本的空心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多年持续外流是其直接原因,而其根本成因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前期投资的不足和当期的严重流失。在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既是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适宜路径,也是推进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开腾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空心化问题开始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空心村的内涵分析、形成机制、重大挑战、治理途径等四个方面。当前的研究缺少对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的全局性把握以及对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专门化关注。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应成为未来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
农村 空心化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凤 占鹏飞 吕赞
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的理论梳理,明确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农村社区应具备的特征。基于对辽西五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从社区与行政村建制、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角度探讨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农村社区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为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从社区建设机制、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功能和社区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