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1)
2023(5321)
2022(4361)
2021(3875)
2020(3222)
2019(6956)
2018(6550)
2017(12083)
2016(6688)
2015(6975)
2014(6551)
2013(6300)
2012(5642)
2011(5038)
2010(4810)
2009(4338)
2008(4125)
2007(3421)
2006(2853)
2005(2228)
作者
(21907)
(18382)
(18295)
(17018)
(11537)
(9031)
(7990)
(7291)
(6974)
(6295)
(6152)
(5979)
(5929)
(5891)
(5706)
(5559)
(5549)
(5494)
(5272)
(5167)
(4917)
(4524)
(4238)
(4182)
(4132)
(4008)
(3983)
(3954)
(3882)
(3681)
学科
(23801)
经济(23771)
管理(18720)
(18642)
(14119)
企业(14119)
方法(11841)
数学(10872)
数学方法(10793)
(7531)
(6870)
(6507)
贸易(6507)
(6366)
(6091)
中国(6014)
业经(5602)
农业(5334)
技术(4667)
环境(4510)
(4296)
财务(4295)
财务管理(4291)
企业财务(4090)
(3952)
产业(3848)
地方(3633)
(3596)
(3524)
银行(3483)
机构
大学(94253)
学院(93854)
(37369)
经济(36829)
管理(35374)
研究(33300)
理学(32063)
理学院(31680)
管理学(31058)
管理学院(30911)
(26870)
科学(24295)
中国(23217)
业大(21887)
农业(21879)
(19073)
(18004)
研究所(17119)
农业大学(15151)
(14978)
中心(14797)
财经(12668)
(12588)
(12022)
(11743)
(11648)
(11532)
经济学(11517)
北京(11274)
(11188)
基金
项目(74191)
科学(57501)
基金(55513)
(52569)
国家(52156)
研究(44988)
科学基金(43310)
自然(31059)
自然科(30382)
自然科学(30367)
基金项目(30358)
社会(30082)
自然科学基金(29864)
(29144)
社会科(28643)
社会科学(28633)
(25377)
资助(21403)
教育(19987)
重点(17166)
计划(16962)
(15997)
(15549)
(15512)
科技(15471)
编号(15351)
科研(15312)
创新(15004)
(14889)
(13285)
期刊
(32998)
经济(32998)
学报(25508)
(23177)
研究(20881)
科学(20179)
大学(17880)
学学(17590)
农业(15577)
中国(15034)
管理(10826)
(10640)
(8496)
业大(8053)
农业大学(6894)
经济研究(6515)
(6471)
业经(6302)
(6132)
金融(6132)
科技(5970)
财经(5932)
林业(5349)
技术(5222)
(5024)
商业(4940)
中国农业(4813)
问题(4807)
自然(4610)
资源(4507)
共检索到121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锴  赵长星  王月福  陈安余  王铭伦  
为了探究花生适宜的断根深度,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采用箱栽方法,研究了断根深度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断根深度处理在短时间内均造成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叶面积、茎叶干物重、根系干物重、荚果干物重降低,并随着断根深度的加深降低幅度呈加大的趋势。之后适度断根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叶面积、茎叶干物重、根系干物重、荚果干物重均高于对照,且有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过度断根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叶面积、茎叶干物重、根系干物重、荚果干物重则一直均低于对照。说明适度断根在前期可以控制花生茎叶根系的生长,之后具有补偿甚至超补偿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雯雯  高小丽  马瑞瑞  杨秋歌  马淑蓉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探究连作对糜子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明确导致糜子连作障碍的生理机制,为糜子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糜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糜子连作和芸豆与糜子轮作(对照)2个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成熟期,测定连作、轮作下糜子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植株主茎绿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1)连作显著降低了糜子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植株主茎绿叶面积,在抽穗期和开花期影响尤为显著;(2)连作导致糜子抽穗后植株衰老进程加快,籽粒灌浆被迫提前终止,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籽粒产量下降。【结论】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秋  王欣  后猛  唐维  闫会  张允刚  刘亚菊  李强  马代夫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杨  于吉琳  齐华  刘明  
通过对云烟202旺长期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烟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不同光照强度下Pn、Cond、Tr和WUE的光响应。结果显示: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旺长期中部叶位烟叶叶绿素、Pn、Cond、Tr和WUE变化规律相似,即K2>K3>K1>K4>K0。这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秋  王欣  后猛  唐维  张允刚  刘亚菊  李强  马代夫  
为了筛选抗旱品系,以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为材料(徐薯28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分析评价干旱胁迫对紫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干旱胁迫20 d时对其叶片光合特性及干旱胁迫70 d时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参试紫甘薯品种(系)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单株薯块鲜质量和干质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CCI和Pn值较高的品种为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6号;烟薯0747和泰中11号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中,徐紫薯6号、徐紫薯1号、徐薯33、徐102903、漯紫薯1号、商077-1、宁紫薯1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娜  郭庆  张晓军  赵长星  王铭伦  王月福  
为明确花生根系生长是否存在冗余,探讨花生根系生长的适宜土壤深度,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尼龙网袋限根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深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但当限根深度超过60 cm,再增加土壤深度后增加幅度变小。在生育前期各土壤深度之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在生育后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冠比增大。荚果干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到限根深度60 cm处理时荚果干质量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慧  王涛  闫宏山  邢璐  解慧芳  李龙  王淑君  宋中强  何庆  刘金荣  冯佰利  
为探究华北夏谷区谷子品种的产量形成特性,以‘豫谷18’为对照(CK),测定不同类型谷子品种(系)‘S 410’、‘豫谷35’和‘张杂13’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谷子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弯曲中穗型‘豫谷35’的产量、千粒重、出谷率和实收穗数比‘豫谷18’(CK)分别高0.35%、0.31%、0.80%和5.40%。2)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_n)由高到低均表现为‘豫谷35’>‘豫谷18’(CK)>‘张杂13’>‘S 410’;灌浆期冠层光合能力以‘豫谷35’最高、‘豫谷18’和‘张杂13’次之、‘S 410’最低。由拔节期至成熟期,‘豫谷35’、‘豫谷18’、‘张杂13’和‘S 410’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G_i)和蒸腾速率(T_r)均表现为开花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3)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转移量、转运率和收获指数均表现为‘豫谷35’最高,分别比CK高16.45%、17.40%、17.17%和7.31%。4)不同籽粒部位灌浆持续时间、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和灌浆活跃期持续时间均表现为上部>下部>中部;弯曲中穗型‘豫谷18’与‘豫谷35’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0.42和0.46g/(1 000粒·d),且均高于弯曲大穗型‘张杂13’(0.29g/(1 000粒·d))和直立小穗‘S 410’(0.33g/(1 000粒·d))。5)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P_n显著正相关,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率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在华北夏谷区应选育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移量和干物质转移率,较高的光合速率和冠层光合能力以及灌浆速率相对较高的弯曲中穗型品种,是实现谷子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天天   刘亚楠   张向前   路战远   陈立宇   李金龙   王伟妮   郝永河  
为明晰缓释氮肥不同施用量下玉米光合日变化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利用光响应曲线拟合,以期为农牧交错区春玉米丰产栽培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德5号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于2019,2020年分别测定分析了玉米抽雄—吐丝期穗位叶在N 0(N0,CK),120(N8),180(N12),240 (N16),300(N20),360(N24) kg/hm~2 6个氮肥梯度下的SPAD值、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干物质积累规律。2 a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N16处理最高,且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光响应曲线拟合分析得出,N16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2019,2020年N16处理分别比N0、N8、N12、N20、N24处理提高37.48%,29.51%,31.85%,18.17%,37.32%和80.04%,59.73%,50.30%,6.42%,62.51%。全株干物质及穗部干物质积累与最大净光合速率、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得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志海  高娃  金鸿明  郝娜  杨美英  凌凤楼  张治安  
【目的】阐明吉林省主推粳稻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为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不施氮(CK)、1N(纯氮70Kg/hm2)、2N(纯氮140Kg/hm2)和3N(纯氮210Kg/hm2)4种施氮水平下,研究3个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吉农大505,吉农大603,吉农大809)灌浆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随施氮水平的增加,灌浆期株高、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大。吉农大505在2N条件下剑叶和倒三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吉农大603在3N条件下倒三叶净光合速率较高,吉农大809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受施氮水平影响不明显,3个品种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甜  庞婷  杜青  陈平  张晓娜  周颖  汪锦  杨文钰  雍太文  
为了探究带宽和大豆密度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以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个带宽水平(BW_1:2.0 m、BW_2:2.2 m、BW_3:2.4 m),副因素为4个大豆种植密度(D_1:52 500株/hm~2、D_2:67 500株/hm~2、D_3:82 500株/hm~2、D_4:97 500株/hm~2),调查不同田间配置下的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器官分配比率、籽粒灌浆及产量。结果表明:带宽增加有利于大豆光合特性、群体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百粒质量、单株粒数和产量的增加,BW_3的大豆产量较BW_1和BW_2显著提高了37.2%和19.6%。各密度水平下,大豆产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D_3的大豆产量较D_1和D_4显著提高了9.4%和6.0%。在BW_3下不同密度处理间的大豆产量表现为:D_2>D_3>D_4>D_1。在玉米-大豆间作中,带宽2.4 m,大豆种植密度在67 500~82 500株/hm~2时,大豆光合特性改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大豆产量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亮  李艳  王桥江  杨志兰  刘志刚  张力  韩萍  魏建军  
为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栽培模式,于2015年以高产油用大花生新品种花育36号为试材,利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花前揭膜(UPF)和全生育期覆膜(MPF)2种种植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PF和MPF 2种方式下,花育36号的农艺性状、各器官干、鲜质量动态变化以及荚果产量间均存在不显著差异。与MPF种植方式相比,UPF方式有利于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主茎绿叶数和主茎节数等。同时,UPF前期根茎叶和荚果的鲜质量以及根茎叶各器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志勇  万勇善  刘凤珍  李向东  孔德贵  
以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高产栽培大田为材料,结荚初期人工摘除50%叶片、摘除50%果针,以不进行处理的作对照。结果表明:在处理后前期,摘叶处理虽然单叶光合速率上升,LAI增长速率增大,对叶片减少有补偿效应,但是叶绿素降解加快,含量下降,衰老加快而形成早衰现象,物质积累少,单果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低于对照。摘除果针处理单叶光合速率虽有降低,但叶绿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明显延缓植株衰老,LAI一直处于高水平,物质积累量大,荚果充实好,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对照和摘叶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腾  马履一  段劼  贾黎明  彭祚登  
通过盆栽小区试验,研究不同供氮量下文冠果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以确定文冠果育苗最佳氮肥施用量。试验共设5个处理,氮素用量分别为0,130,180,230,280 mg·seedling-1,以N0,N1,N2,N3,N4表示,每处理各栽植20盆。各处理氮肥在生长季分12次等量施入,每周施氮肥1次。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幼苗各个时期的生长指标,其中N3处理效果最好,生长旺季叶片氮钾养分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64%和60.97%,生长季末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2.70%,27.43%,7.71%和105.36%,根茎部氮养分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7.5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汕  贾永红  孙鹏  刘冲  王欢  罗四维  石书兵  
为探明匀播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新冬22号’(‘XD 22’)和‘新冬46号’(‘XD 46’)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播种方式设匀播(UN)和常规条播(DR)2个处理,副区施氮量设0(N_0)、150(N_(150))、300(N_(300))、450(N_(450))和600(N_(600))kg/hm~2 5个水平,测定冬小麦分蘖成穗、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转运、分配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与DR相比,UN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也增大,尤其增大了灌浆期叶面积指数。2)随着施氮量增大;匀播提高了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尤其提高了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3)随着施氮量增大,小麦花前茎鞘、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均先增大后减小;与DR相比,UN提高小麦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穗数、穗粒数和产量,2个品种于N300和N450水平下产量达到最大;在N_0、N_(150)、N_(300)、N_(450)和N_(600)水平下,‘新冬22号’UN比DR分别增产11.79%、5.36%、4.55%、5.24%和8.73%;‘新冬46号’分别增产10.98%、7.07%、14.81%、14.55%和16.10%。综上所述,匀播方式改善了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中、下层的光合特性,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中的转移,进而提高产量,尤其施氮量为300和450kg/hm~2增产效果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璐阳  房增国  
为了明确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分配规律与施氮之间的关系,以鲜食型甘薯(YS25和LS9)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两鲜食型甘薯品种藤蔓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均随之增加,而薯块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却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过量施氮会降低其在薯块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两鲜食型品种甘薯形成100 kg薯干需吸收的养分量也逐渐增加,且K2O>N>P2O5。总体来说,LS9的N、P2O5、K2O生产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YS25的养分生产效率及干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