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9)
2023(9964)
2022(8086)
2021(7303)
2020(5734)
2019(12798)
2018(12068)
2017(22259)
2016(12430)
2015(13412)
2014(12866)
2013(12599)
2012(11745)
2011(10660)
2010(10430)
2009(9429)
2008(9389)
2007(8251)
2006(7293)
2005(6340)
作者
(40897)
(34201)
(34157)
(32059)
(21960)
(16616)
(15097)
(13415)
(13234)
(11996)
(11935)
(11589)
(11181)
(11008)
(10787)
(10641)
(10560)
(10197)
(10037)
(10022)
(8922)
(8393)
(8323)
(7932)
(7856)
(7641)
(7500)
(7388)
(7096)
(6995)
学科
(47090)
经济(47020)
管理(32669)
(31417)
(24207)
企业(24207)
方法(20840)
数学(18346)
数学方法(18086)
(14930)
(14212)
中国(13100)
(11767)
业经(11570)
农业(10483)
(10322)
贸易(10317)
(10030)
地方(8720)
(8531)
环境(8079)
技术(7582)
(7174)
(7148)
金融(7146)
银行(7113)
(6873)
财务(6860)
财务管理(6843)
(6772)
机构
大学(182710)
学院(181098)
研究(69433)
(68997)
经济(67677)
管理(63529)
理学(56081)
理学院(55304)
管理学(53891)
管理学院(53604)
中国(49067)
科学(48959)
(45712)
(39296)
(37941)
农业(36940)
业大(36288)
研究所(35549)
中心(30002)
(29687)
(27100)
(25486)
财经(24286)
农业大学(24265)
北京(24164)
(23865)
师范(23372)
(22689)
(22264)
科学院(22025)
基金
项目(133731)
科学(103771)
基金(97768)
(91438)
国家(90717)
研究(86423)
科学基金(74616)
社会(55094)
(52642)
社会科(52162)
社会科学(52145)
自然(52114)
基金项目(51721)
自然科(50907)
自然科学(50884)
自然科学基金(50003)
(46232)
教育(39279)
资助(39211)
重点(31595)
编号(31513)
(29315)
计划(29137)
(28439)
(28258)
科研(26962)
创新(26523)
科技(26119)
(24643)
成果(24272)
期刊
(71298)
经济(71298)
研究(47698)
学报(44096)
(41007)
科学(36559)
中国(34102)
大学(31261)
学学(30155)
农业(28084)
管理(21870)
(20834)
教育(16359)
(14927)
(13574)
金融(13574)
业大(13343)
经济研究(12651)
业经(12348)
技术(12328)
(11781)
财经(11462)
农业大学(11115)
科技(10193)
(9824)
问题(9507)
林业(9341)
资源(8727)
商业(8023)
统计(8017)
共检索到257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铁霞  高凯  王琳  高阳  
通过对不同断根时间和断根半径条件下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的主根、一级侧根、须根、根茎生物量及水平分布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探讨断根对菊芋根系生物量及水平分布的影响,阐明断根对菊芋块茎生物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断根处理显著提高菊芋根系、主根、一级侧根、须根、根茎生物量(P<0.05),且随着断根半径的增加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随断根时间延迟,根系、主根、一级侧根、须根、根茎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系、一级侧根、须根、根茎生物量均随距离主根中心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减少趋势;断根时间和半径对根系、一级侧根、须根、根茎生物量的影响随着距离主根中心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庆  冯锴  张晓军  赵长星  王铭伦  王月福  
为明确花生适宜的断根程度,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采用箱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断根深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分布、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断根可以控制前期根系过快生长和延缓后期根系干质量下降,尤其能够促进后期深层土壤中的根系生长,增加中下部根系所占比例;适度断根能够延缓各土层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和下降的速度,同时降低花生根系丙二醛(MDA)的含量,延缓根系衰老;对产量而言,适度断根能够显著提高花生有效果数、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但过度断根则不具有这种效应。认为花生的适宜断根深度为10~15 c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成龙  周春霖  尹金来  刘兆普  徐阳春  沈其荣  
【目的】探讨菊芋幼苗耐碱性与生物量和可溶性渗透物质在不同器官分配积累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液砂培试验,以2个耐碱程度不同的菊芋品种‘南芋8号’(Ht1,耐碱)和‘南芋1号’(Ht2,耐碱性较弱)为材料,设置0.0、12.5、25.0以及37.5mmol·L-1Na2CO3溶液模拟碱胁迫,研究其幼苗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可溶性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碱胁迫下,2种菊芋幼苗各器官生物量比、Na+含量、K+含量、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Ht1在低碱胁迫(12.5mmol·L-1)时叶片保持了较高的K+含量,根系积累了较多的干物质;较高碱胁迫(25.0,37.5mmol·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克友  陶佳  刘璐璐  石佩  范崇辉  
【目的】探讨秋季断根、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苹果早丰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以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树为试材,以植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设置断根、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施肥)和断根后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断根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长密度、不同直径根系长度、光合作用及生长情况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断根施肥处理后树体根系长度、根长密度及根尖数显著增加,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显著减少;直径≤1.0 mm的根系长度显著增加,直径>1.0mm的根系长度减少。同时,断根施肥处理后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凯   饶良懿  
为探究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对不同浓度盐胁迫初期的响应机制,揭示生物炭对不同浓度盐胁迫初期菊芋渗透调节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短期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菊芋块根为材料,设置8种处理:无盐胁迫空白对照(CK)、1.67 g·kg~(-1)盐胁迫(Y_1)、3.35 g·kg~(-1)盐胁迫(Y_2)、5.02 g·kg~(-1)盐胁迫(Y_3)、无盐胁迫+5%生物炭(S_0)、1.67g·kg~(-1)盐胁迫+5%生物炭(S_1)、3.35 g·kg~(-1)盐胁迫+5%生物炭(S_2)、5.02 g·kg~(-1)盐胁迫+5%生物炭(S_3),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初期生物炭添加量对菊芋株高、地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菊芋能在0~1.67 g·kg~(-1)土壤含盐量范围内正常生长,当土壤含盐量超过3.35 g·kg~(-1)时会形成盐胁迫,显著抑制菊芋生长(P <0.05),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 <0.05),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2)生物炭可有效提高菊芋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菊芋生长抑制作用,其中,相比5.02g·kg~(-1)盐胁迫,生物炭处理的SP、SS、Pro增量分别下降了161.76%、16.83%、55.48%,MDA增量下降了61.83%,POD、SOD、CAT活性也分别降低了71.85%、66.25%、340.05%。因此,添加生物炭能有效缓解由盐胁迫导致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菊芋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杨婵婵  郭光华  张志刚  
为了解不同地径红枣根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提高红枣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剖面挖掘法和分层分段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幼龄期不同地径红枣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范围内,不同地径(3、6、9 cm)的红枣分布范围分别为0~200、0~275、0~300 cm,不同地径(3、6、9 cm)的红枣根系生物量70%以上都分布在距树干0~50 cm处;在垂直方向上,3 cm地径的红枣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30 cm处;6 cm地径的红枣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后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斌辉  刘子会  张文英  李源  栗雨勤  
通过对不同根型的2个小麦品种盆栽起身期断根,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使得断根后期小麦光合速率升高,小根系旱地品种晋麦47断初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而大根系品种石4185断部分次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同时晋麦47产量降低,而石4185在断部分次生根后产量增加;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根云  刘小俊  杨宏  倪国成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李跃建  
为了研究断根嫁接对冬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川砧1号’南瓜砧木和彭州’青粉冬瓜’进行断根嫁接。结果表明,利用"川砧1号"南瓜作为嫁接砧木,断根嫁接后,增加了冬瓜叶片长和宽,增大了叶片叶面积,能显著增加植株茎粗和冬瓜产量,平均单瓜增产达24.25%。断根嫁接后冬瓜果肉的糖酸比提高,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变化不显著。因此,以"川砧1号"南瓜为砧木的断根嫁接,既能够防治冬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增加产量,而且不会使冬瓜品质变差,可以在各冬瓜产区大力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浪军  梁宗锁  韩蕊莲  杨建伟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宝刚  陈飞  王健敏  陈晓鸣  杨子祥  蔡学勇  李彬  
利用标准木法测定了不同径级云南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物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云南松生物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5 7.5 cm径级云南松生物量为(6.642±1.129)×103g.株-1;7.6 12.5 cm径级为(2.533±0.387)×104 g.株-1;12.6 17.5 cm径级为(5.897±1.331)×104 g.株-1;17.6 22.5 cm径级为(1.063±0.211)×105 g.株-1;≥22.6 cm径级为(2.208±0.409)×105 g.株-1。在不同径级组成中云南松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存在一定的变化:随着径级的增大,主干和根部生物量呈现先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犇  金光泽  
以择伐40年后的阔叶红松林过伐林(以下简称为择伐林)和未砍伐的典型阔叶红松林(以下为原始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择伐对细根生物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原始林和择伐林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生物量和总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细根生物量以及活细根在6月以及9月存在显著差异(P<0.05),死细根在5月、7月以及8月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祥  丁贵杰  翟帅帅  陈模芳  杜华东  
以龙里林场17 a三种不同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逐层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对其平均标准木和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根系总生物量受密度影响显著,C(25.78 t·hm-2)>B(15.77 t·hm-2)>A(12.47 t·hm-2),占根系总生物量(根桩除外)的87.8%以上的根系分布于0~30 cm的土层中,不同径级根系中,以根桩和粗根所占比例最大。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受密度影响较大,除中根外,土层深度对小根和细根分布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水平方向,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变化趋势各异,细根和小根生物量在距离树干约1 m处达到最高,根系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距离树干0.5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在旱地 大田条件 下研究 了深 耘 断根 对 旱地 高产 小 麦花 后根 系 干重 及产 量 的影 响。 结果表明,4 个处 理中以 冬前深耘 断根最好 ,起身期 深耘 断根 与对 照( 不断 根) 次之 ,冬 前和 起身 期 都深耘断根 效果最差 。冬前深 耘断根 可增加中 、下层根 系的重 量和 比率, 降低 根系 生长 冗余 性,控 制最高总茎 数,提高 成穗数及 成穗率 ,使子粒产 量中来 自花后光 合器 官输 送的 比例 增加, 从而 使产 量提高,因 而在旱地 高产麦田 应推广 冬前深耘 断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司亚平  程孙亮  陈殿奎  
采用3种不同深度的50孔穴盘进行断根嫁接西瓜苗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苗龄20d时,处理间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等生物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与根际营养体积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嫁接苗龄25d后,3个处理间表现出株高、地下部干重、叶面积指数、壮苗指数及根系活力与根际营养体积显著相关,78.4cm3,82.9cm3的孔穴体积抑制了秧苗的生长和根系生理活性。研究认为:孔穴为78.4cm3和82.9cm3的穴盘苗嫁接后最佳苗龄为20d,最长不宜超过25d;孔穴为131.6cm3的穴盘苗嫁接后苗龄可达30d。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在宾  杨立杰  姜淑贞  薛峰  杨春霞  
选择适时种植的当年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产区,根据不同生长期,于块茎收获期(霜降)前第0、14、28、42、56和70天,分6个时间点取样。每次取样根据大田地形和土质,选择5个不同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 m2,收获地上和地下部分。测定植株地上(下1/3,中1/3和上1/3)和块茎(地下)产量,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及生物总能。结果表明,菊芋生长后期,新鲜、风干和绝干物质产量的地上不同部位、地上、地下部分、全株以及地上/地下的比例,都随着生长期发生极显著的变化(P<0.01)。整个地上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