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9)
- 2023(7781)
- 2022(6530)
- 2021(5874)
- 2020(5051)
- 2019(11401)
- 2018(10953)
- 2017(20459)
- 2016(11450)
- 2015(12393)
- 2014(12032)
- 2013(11618)
- 2012(10643)
- 2011(9625)
- 2010(9500)
- 2009(8751)
- 2008(8436)
- 2007(7209)
- 2006(6196)
- 2005(5367)
- 学科
- 济(46752)
- 经济(46700)
- 管理(31572)
- 业(30523)
- 方法(26426)
- 企(24744)
- 企业(24744)
- 数学(24352)
- 数学方法(23960)
- 学(12236)
- 农(11276)
- 财(10918)
- 中国(10547)
- 贸(9422)
- 贸易(9420)
- 易(9196)
- 业经(8981)
- 农业(7806)
- 技术(7379)
- 环境(7146)
- 制(6891)
- 务(6767)
- 财务(6750)
- 财务管理(6735)
- 地方(6680)
- 企业财务(6422)
- 理论(6356)
- 划(6208)
- 融(5931)
- 金融(5931)
- 机构
- 大学(165729)
- 学院(163810)
- 济(64270)
- 经济(63160)
- 管理(61439)
- 研究(60474)
- 理学(54945)
- 理学院(54288)
- 管理学(52781)
- 管理学院(52540)
- 科学(43469)
- 农(42885)
- 中国(42671)
- 京(35060)
- 业大(34856)
- 农业(34742)
- 所(33368)
- 研究所(31329)
- 中心(26420)
- 财(25919)
- 江(23182)
- 农业大学(23117)
- 院(21979)
- 财经(21622)
- 北京(21503)
- 省(20354)
- 室(20034)
- 经(19912)
- 经济学(19648)
- 科学院(19619)
- 基金
- 项目(124113)
- 科学(96541)
- 基金(92197)
- 家(86906)
- 国家(86266)
- 研究(76316)
- 科学基金(71676)
- 自然(52140)
- 自然科(51024)
- 自然科学(51007)
- 自然科学基金(50132)
- 省(48946)
- 社会(48893)
- 基金项目(48586)
- 社会科(46441)
- 社会科学(46427)
- 划(42981)
- 资助(38612)
- 教育(35095)
- 重点(28960)
- 计划(28401)
- 编号(26807)
- 部(26360)
- 创(26148)
- 发(25815)
- 科研(25505)
- 科技(25466)
- 创新(24507)
- 业(23169)
- 大学(21682)
共检索到223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斌辉 刘子会 张文英 李源 栗雨勤
通过对不同根型的2个小麦品种盆栽起身期断根,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使得断根后期小麦光合速率升高,小根系旱地品种晋麦47断初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而大根系品种石4185断部分次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同时晋麦47产量降低,而石4185在断部分次生根后产量增加;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会 柳斌辉 李运朝 郭秀林
通过盆栽小麦起身期断根试验,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降低了断根初期小麦光合速率,而促进后期光合速率;同时,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以及产量;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断根 光合速率 起身期 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笃旭 徐振和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刘少坤 李庆方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的植株为中心,沿行向分别在植株两侧10 cm(T-10)、20 cm(T-20)处侧向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CK),共6个处理,研究在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
关键词:
夏玉米 根系 断根 叶片光合性能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祯 梁哲军 齐宏立 王玉香 邵新胜 聂安全
以旱地小麦晋麦 4 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水肥藕合方式对旱地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和产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拔节期水肥藕合方式 (补水 2 0m3+N2 0 P2 0 K16 )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分别比对照 (不补水 +N2 0 P2 0 K16 )高出 4 1 4 6 % ,31 79% ,10 5 2 8%和 97 8%。产量比对照高出 30 5 %。小麦增产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为 :单位面积成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关键词:
不同时期 旱地小麦 水肥藕合 光合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晔 胡正华 刘超 刘晓萌 于凌飞 张琳 孙文娟 尤钰杰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设置CK(对照,环境大气CO_2浓度)、T_1(CO_2浓度比CK增加40μmol/mol)和T_2(CO_2浓度比CK增加200μmol/mol)3个CO_2浓度水平;在每个OTC内设置不施氮(N_0,0 kgN/hm~2)、中氮(N_1,220 kgN/hm~2)和高氮(N_2,400 kgN/hm~2)3个氮肥处理水平,分析冬小麦光合作用、生物量和产量结构变化,探讨CO_2浓度升高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光强(PAR≤200μmol/(m~2·s))和CO_2浓度(C_i≤300μmol/mol)水平下,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_n)值均呈直线上升,随后趋于平缓。与CK相比,T_2处理下P_n增加了19.93%(P=0.013),但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ay))、光呼吸速率(R_p)等无显著影响。在拔节—开花期,不同CO_2浓度处理下N_1、N_2与N_0相比显著增加了株高、叶片和茎鞘干重;在抽穗—开花期,T_2N_1与CKN_1相比显著增加了茎鞘干重,增幅为37.4%(P=0.035)。与T_1N_0相比,T_1N_1、T_1N_2显著增加了籽粒数,增幅分别为29.69%(P=0.006)和42.27%(P=0.001);与T_2N_0相比,T_2N_1、T_2N_2显著增加了籽粒数,增幅分别为16.66%(P=0.011)和19.19%(P=0.005)。与T_2N_0相比,T_2N_1、T_2N_2显著增加了千粒重,增幅分别为7.79%(P=0.004)和6.23%(P=0.015)。T_1N_2与CKN_2相比显著增加了小麦经济系数,增幅为3.70%(P=0.025)。研究表明,CO_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光响应曲线的P_n;CO_2浓度升高与施氮处理促进了冬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其中施氮对生长前期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CO_2浓度升高与施氮处理主要通过增加籽粒数和千粒重共同影响小麦产量结构,其中T_1N_2处理对籽粒数的促进作用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军 吕世华 张福锁 毛达如
通过二室根盒试验研究了根际施锰和土体施锰对3317和川麦22两个基因型小麦锰营养以及根际锰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锰条件下3317的生物量和吸锰量均显著高于川麦22;前者不施锰或土体施锰即可基本满足其正常生长对锰的需求,后者则只有根际施锰条件下才能完全消除其缺锰症状。从根际变化可进一步发现,两基因型小麦根际pH值均低于土体而有效锰含量则相反(土体施锰处理除外),并伴随近根际(离尼龙网0~5mm)有效锰的相对富积。不同基因型比较,3317根际pH低于川麦22;而根际和近根际有效锰含量明显高于川麦22,但这种差异在施锰特别是根际施锰条件下大大缩小。综合以上结果,初步认为根系活化溶解锰氧化物能力强是...
关键词:
施锰方式 小麦基因型 缺锰 根际动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乔玉强
为小麦持续节水增产增效提供理论帮助和科学依据,在人工防雨玻璃篷下研究了9种灌水方式(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组合)对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根尖数皆以W1处理(全生育期水分充足)最高,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可获得与W1相当的根系性状。小麦冠层叶绿素密度灌1水下以W2(拔节期45 mm)和W3(抽穗期45 mm)灌水处理最高。总灌水量相同,增加灌水次数对小麦光合的影响不大,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组合是灌2水下最佳灌水时期组合。抽穗期灌水与其他生育期灌水处理相比,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W1处理的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最高,其次为W2,且二者间...
关键词:
根系特性 叶绿素密度 光合 品质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斌辉 孟东霞 刘子会 郭秀林 李广敏
以旱地小麦晋麦47和高水肥小麦石4185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充分供水和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根系导水率(Lpr)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晋麦47单株耗水量、根系干质量和单株干质量皆低于石4185,但根系水分利用率(WUEr)、茎叶水分利用率(WUEs)、单株水分利用率(WUE)以及根系导水率均高于石4185。轻度干旱胁迫下,石4185根系干质量稍有增加,晋麦47变化不明显,两者单株干质量均降低;两品种根系、茎叶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石4185根系水分利用效率反而高于晋麦47;但两品种根系导水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晋麦47下降幅度大于石4185并最终低于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秀林 白小梅 王艳华 崔四平 李广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峰 王才斌 李新国 徐平丽 万书波
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花生(MC)为对照,观测分析了麦田套作(RC)对花生光合色素、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花生相比,套作花生苗期和饱果期光合色素含量高,盛花期延迟,花期较长,日开花数少;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及侧枝数均比单作小或少,但结果枝数和果针数多于单作,荚果产量低于单作;根茎叶生物产量低,饱果数、百果数及百仁重小,秕果数多。
关键词:
花生 套作 光合色素 性状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娜娜 李慧 裴艳婷 石玉华 田奇卓 谢连杰 王树亮 刘鑫 徐凤娇
【目的】研究不同行株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类型品种超高产栽培的行株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多穗型济麦20和大穗型山农8355为材料,探讨5种行株距配置对产量构成及生育后期光合、衰老特性等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均等行株距和窄行宽株距可显著提高孕穗至花后7d的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净光合速率。旗叶净光合速率随着行距扩大和株距的缩小而提高,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不同行株距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旗叶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与丙二醛含量相反。大穗型山农8355灌浆中后期抗衰特性和光合速率优于中多穗型济麦20。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不显著,群体光合速率与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明镜 晋凡生 池宝亮 陈奇恩
以晋麦43号为材料,对3种覆膜条件下,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下其产量为地膜穴播>条播盖苗>膜侧条播>露地条播(对照)。覆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高峰期比对照提前,地膜穴播和膜侧条播小麦增产潜力大,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慢,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灌浆速度等生理指标都显著高于条播盖苗和对照。
关键词:
冬小麦,覆膜,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英 李雁鸣 韩金玲
为明确不同种类硫肥对小麦光合性能等性状的影响,进行了3种硫肥效果的比较研究。施用硫肥的处理都表现为旗叶光合速率提高,旗叶和倒三叶及各生育时期顶部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且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所提高。在对提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效果上以石膏的效果最明显,硫酸铵次之,硫磺的效果最差,而在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却依次为硫酸铵、硫磺和石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买文选 陈玲 田霄鸿 陆欣春
为了探明CaCO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Zn吸收的影响,采用人工春化后的小麦幼苗在温室中进行了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缺Zn和在营养液中添加100 mg/L CaCO3对小麦分蘖和生长发育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影响,而供试的3种基因型小麦(远丰998、中育6号及小偃22)的分蘖数及长势有明显的差异。与缺Zn相比,供Zn使小麦根部P吸收量增加25.6%,但对N,K吸收无明显影响。供Zn显著提高了小麦植株各部分尤其是根中的Zn含量和吸收量,而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添加CaCO3未降低对Zn的吸收。添加CaCO3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降低21.4%,但对小麦植株的Fe吸收无明显影响。据此推测叶绿素SPA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