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3)
- 2023(7940)
- 2022(6902)
- 2021(6309)
- 2020(5629)
- 2019(12377)
- 2018(12244)
- 2017(22949)
- 2016(13020)
- 2015(14912)
- 2014(15191)
- 2013(15428)
- 2012(14821)
- 2011(13758)
- 2010(14247)
- 2009(13449)
- 2008(13789)
- 2007(12904)
- 2006(11204)
- 2005(9698)
- 学科
- 济(57021)
- 经济(56955)
- 业(34661)
- 管理(30421)
- 农(28418)
- 方法(26157)
- 企(23151)
- 企业(23151)
- 数学(23088)
- 数学方法(22841)
- 农业(18797)
- 学(15675)
- 业经(14229)
- 中国(14088)
- 财(13353)
- 地方(12149)
- 制(11225)
- 贸(10185)
- 贸易(10181)
- 易(9867)
- 银(8765)
- 银行(8726)
- 和(8523)
- 融(8508)
- 金融(8502)
- 发(8497)
- 行(8273)
- 环境(7866)
- 理论(7673)
- 务(7662)
- 机构
- 大学(204945)
- 学院(204243)
- 济(78674)
- 经济(76845)
- 研究(73571)
- 管理(70912)
- 理学(61113)
- 理学院(60269)
- 管理学(58912)
- 管理学院(58540)
- 中国(54419)
- 农(51306)
- 科学(50090)
- 京(43523)
- 所(40402)
- 农业(39987)
- 业大(37720)
- 研究所(37182)
- 财(35757)
- 中心(33872)
- 江(32487)
- 范(28698)
- 财经(28487)
- 师范(28285)
- 北京(26778)
- 农业大学(26049)
- 经(25658)
- 州(25463)
- 院(25118)
- 省(24701)
- 基金
- 项目(135178)
- 科学(103556)
- 基金(96427)
- 研究(93839)
- 家(85858)
- 国家(85091)
- 科学基金(70081)
- 社会(57558)
- 省(54487)
- 社会科(54038)
- 社会科学(54018)
- 基金项目(51315)
- 自然(46306)
- 划(45976)
- 自然科(45151)
- 自然科学(45124)
- 自然科学基金(44308)
- 教育(42895)
- 资助(39338)
- 编号(38458)
- 成果(32610)
- 重点(31145)
- 发(30082)
- 部(29456)
- 创(27133)
- 课题(27087)
- 计划(27077)
- 农(26876)
- 科研(26645)
- 创新(25534)
共检索到29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燕 王中康 陈环 冯二艳 殷幼平
【目的】研究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SpLPDI)的表达特性以及在莱氏野村菌入侵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为深入探讨斜纹夜蛾应答莱氏野村菌侵染的免疫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斜纹夜蛾脂肪体抑制差减杂交文库(SSH)中筛选的PDI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结合SMART RACE技术,克隆SpLPDI的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半定量RT-PCR和定量qPCR进行该基因的组织分布与差异分析;用qPCR研究SpLPDI被莱氏野村侵染诱导后的表达特性;用原核表达来研究其蛋白特征。【结果】斜纹夜蛾SpLPDI的cDNA全长为2 367 bp,包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维媛 彭小东 王欢 周换景 张义明
研究了来自山东、安徽、河南的3株莱氏野村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物学性状,并测定了它们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3株莱氏野村菌的菌落形态类似,但产孢量差异显著,其中以来自安徽的菌株Nr19的产孢量最高,为1.64×108个/cm2;3株莱氏野村菌对斜纹夜蛾幼虫都有明显的致病效果,致死率和僵虫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其中以Nr19菌株的综合致病效果最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7.62%和84.09%,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4.044 1 d。
关键词:
莱氏野村菌 斜纹夜蛾 生物学性状 毒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盛晔 闵丹 李轶女 张志芳 朱越雄 朱江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株基因ORF13的结构与功能。【方法】根据SpltMNPV Ⅱ ORF1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并克隆ORF13。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础上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和转录时相分析。构建ORF13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后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起始密码子上游-84bp处发现杆状病毒晚期启动子基序ATAAG,没有发现明显的早期启动子基序。启动子活性分析和转录时相分析证实,ORF13是一个早期和晚期都表达的基因,在病毒感染2 h就开始转录,18 h达到最高峰,24 h以后转录水平有所下降,但基本维持恒定。pET-28a-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丰良 董小林 许小霞 任顺祥
【目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编码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GOBPⅠ(SlGOBPⅠ)的cDNA。【方法】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的方法克隆SlGOBPⅠ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pET-32a/BL21(DE3)系统中进行原核表达。【结果】从斜纹夜蛾触角中克隆了GOBPⅠ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086372),序列分析表明,SlGOBPⅠ开放阅读框序列为495bp,编码16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3kD,等电点为5.54。SlGOBPⅠ具有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即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呈酸性。SlGOBPⅠ氨基酸序列与鳞翅目昆虫的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梦玲 闫超 毛根林 徐汉虹
【目的】克隆斜纹夜蛾受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ACE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在斜纹夜蛾卵巢细胞中克隆TCTP基因的全长。根据不同物种间TCTP基因的同源性来构建进化树,并在原核细胞中对斜纹夜蛾TCTP进行表达。【结果】克隆得到斜纹夜蛾TCTP基因全长cDNA,登录号为HQ896486.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829 bp,开放阅读框长519 bp,编码含172个氨基酸的蛋白,蛋白分子质量19.67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斜纹夜蛾TCTP基因属于受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家族,与其它物种TCTP基因有很高相似性。构建重组质粒p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水金 秦文婧 陈琼
【目的】研究斜纹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CYP4M14和CYP4S9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两个基因在斜纹夜蛾抗、感品系6龄幼虫中肠和脂肪体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斜纹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M14和CYP4S9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CYP4M14编码区长1512bp,编码504个氨基酸;CYP4S9编码区长1473bp,编码491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肠中,CYP4M14和CYP4S9在抗性品系中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敏感品系中的4.85和18.63倍;在脂肪体中分别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雯 郭巍 张霞
昆虫围食膜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一个半透膜结构,由中肠分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性损伤和细胞微生物感染。以害虫生物防治的新靶标——中肠围食膜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和鉴定甜菜夜蛾中肠围食膜蛋白基因。依据免疫学筛选方法,用制备的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对甜菜夜蛾中肠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筛选。获得231个围食膜蛋白阳性克隆,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得到8个几丁质结合蛋白,2个肠粘蛋白;并对结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研究结果为揭示围食膜分子结构,进一步以中肠围食膜为靶标进行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琪 胡波 李升云 董双林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重要农业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气味结合蛋白基因GOBP2的顺式作用元件,为揭示GOBP2的转录调控机制和开发基于嗅觉干扰的害虫防治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5′RACE技术克隆GOBP2的5′UTR,确定转录起始位点;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chromosome walking)克隆GOBP2的5′侧翼区,并利用在线网站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PCR克隆GOBP2的5′侧翼区逐步缺失片段,并构建到pGL3-Basic载体上;将各重组载体分别转染Sf9细胞,48 h后收获细胞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转录活性。[结果]获得斜纹夜蛾GOBP2长23 bp的5′UTR,由此确定GOBP2的转录起始位点。通过染色体步移获得斜纹夜蛾GOBP2的5′端调控区2 025 bp的序列,发现启动子的典型TATA框;针对-1 000 bp序列的转录活性分析表明,最强转录活性区域位于-243~-207 bp,具有1个增强子;此外,在-971~-891 bp及-890~-811 bp各有1个增强子,在-244~-315 bp存在1个沉默子。[结论]获得斜纹夜蛾GOBP2的转录起始位点及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研究GOBP2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修伟明 董双林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雄蛾触角扩增得到2个分别为275 bp和281 bp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BP)cDNA片段:SlitPBP1和SlitPBP2,其分别由92个氨基酸残基和9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且具有5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全序列应有6个)。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表明这2个序列与已知几种夜蛾科昆虫的PBP氨基酸序列具较高的同源性。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触角 信息素结合蛋白 序列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国华 李苗孟 胡美英 罗倩 胡黎明
应用RT-PCR扩增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斜纹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GOBP2)基因Slit-GOBP2全序列。SlitGOBP2的阅读框全长489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16ku和5.43。cDNA和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159979和ABM54824。SlitGOBP2氨基酸序列含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具有GOBP2的典型特征,与16种鳞翅目昆虫GOBP2同源性为94%~75%;编码蛋白呈酸性,整个分子呈亲水性,在第40~60位和100位以后的氨基酸表现亲脂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慧鑫 王磊 汪林庆 周茜 陈松林
本研究克隆得到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氨酸酶Ⅱ基因(ArginaseⅡ,Arg-Ⅱ)全长cDNA序列,并检测了Arg-Ⅱ在牙鲆免疫组织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cDNA全长1882 bp,包含105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8.02 kDa,等电点为6.42)。Arg-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精氨酸酶结构特征,推测与哺乳动物中的功能类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鱼类Arg-Ⅱ基因合成一簇,其中,Arg-Ⅱ基因与鲈鱼(Lates calcarifer)相关度最高(93%)。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在健康牙鲆的肝、脾和鳃等免疫组织中有较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的牙鲆成鱼中,主要免疫组织中Arg-ⅡmRNA的表达量在细菌感染后6~12 h显著上调,随后表达量恢复正常。离体培养的牙鲆巨噬细胞经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后,Arg-Ⅱ基因也呈显著上调模式。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Arg-Ⅱ基因参与牙鲆响应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过程,揭示Arg-Ⅱ基因可能在牙鲆抗病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冠华 李鑫 郭长宁 于建光 侯茜 辛文
【目的】对金纹细蛾Hsp9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深入研究金纹细蛾prHsp90与生长发育和抗逆行为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金纹细蛾Hsp90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rT-qpCr技术检测Hsp90在金纹细蛾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高温胁迫后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金纹细蛾Hsp90基因的一条长度为942bp的片段序列,命名为prHsp90,登录号为Kp671600。序列分析显示,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的相似性很高,与棉铃虫(ADp37710.1)、斜纹夜蛾(ADK55516.1)、烟夜蛾(ADM26742.1)等鳞翅目昆虫的同...
关键词:
金纹细蛾 热激蛋白 生长发育 高温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慧 侯海霞 杨琼 王淑会 毛旭连 刘永杰
【目的】克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基因cDNA全长,研究虫酰肼对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DNA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采用饲料浸毒法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用亚致死剂量虫酰肼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DD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了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 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5′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广祖 陈斌 李正跃 肖肖
以分离自鳞翅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gnate)罹病虫体的3个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菌株NY-LE01、NY-PL02和NY-AA00为材料,研究了各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量、萌发率、抗旱力及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株NY-LE01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培养24 h的孢子平均萌发率及抗旱能力明显高于NY-PL02和NY-AA00菌株。菌株NY-LE01、NY-PL02和NY-AA00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侵染致病毒力回归方程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家旺 孟宪红 孔杰 史晓丽 栾生 罗坤 董丽君 陈宝龙
为了研究对虾免疫致敏过程中Dscam基因的表达规律,实验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中国明对虾FcDscam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FcDscam基因的cDNA全长为6624 bp,其中包括171bp的5′端非编码区,459 bp的3′端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为5994 bp,编码1996个氨基酸。推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一个信号肽、10个Ig结构域、6个FNⅢ功能区、1个胞质尾区和1个跨膜结构域。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Dscam基因与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