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
2023(1214)
2022(1040)
2021(954)
2020(897)
2019(2163)
2018(2042)
2017(3678)
2016(1901)
2015(2139)
2014(1776)
2013(1691)
2012(1696)
2011(1513)
2010(1436)
2009(1307)
2008(1202)
2007(1124)
2006(936)
2005(848)
作者
(7388)
(6195)
(5968)
(5873)
(4039)
(3190)
(2669)
(2391)
(2371)
(2272)
(2192)
(2160)
(2149)
(2141)
(2089)
(2078)
(1946)
(1941)
(1899)
(1874)
(1645)
(1611)
(1505)
(1449)
(1439)
(1423)
(1412)
(1391)
(1370)
(1347)
学科
(7156)
经济(7150)
(3307)
管理(2680)
关系(2523)
(2433)
对外(2341)
方法(2313)
外经(2258)
对外经济(2253)
经济关系(2227)
数学(2159)
水产(2145)
数学方法(2117)
动物(1824)
(1749)
企业(1749)
地方(1534)
动物学(1407)
(1402)
(1322)
贸易(1322)
(1284)
及其(1166)
中国(1108)
地方经济(923)
农业(844)
(825)
环境(811)
生态(778)
机构
大学(26159)
学院(25917)
研究(12903)
科学(10676)
(10006)
农业(8443)
中国(8326)
(7897)
(7766)
经济(7599)
研究所(7588)
业大(7001)
管理(6574)
(5963)
实验(5805)
理学(5747)
理学院(5621)
实验室(5552)
(5452)
(5350)
管理学(5342)
(5317)
管理学院(5307)
中心(5259)
重点(5244)
农业大学(5133)
研究院(4826)
(4807)
技术(4498)
(4426)
基金
项目(21043)
(14745)
国家(14653)
科学(14547)
基金(14019)
研究(11400)
科学基金(10658)
(8716)
自然(8248)
自然科(8055)
自然科学(8050)
自然科学基金(7903)
(7883)
基金项目(6953)
资助(6416)
科技(6242)
计划(6094)
社会(5794)
重点(5614)
社会科(5489)
社会科学(5489)
专项(5072)
(5065)
(4839)
科研(4817)
教育(4749)
(4590)
(4215)
创新(4081)
(4000)
期刊
学报(10020)
(7701)
(7451)
经济(7451)
科学(7207)
大学(6309)
学学(6229)
农业(5168)
研究(5063)
中国(4890)
(3131)
业大(2840)
林业(2596)
管理(2387)
水产(2352)
农业大学(2305)
(1955)
渔业(1916)
技术(1875)
(1810)
自然(1744)
科技(1735)
教育(1684)
中国农业(1515)
自然科(1515)
自然科学(1515)
科技大(1401)
科技大学(1401)
经济研究(1387)
(1330)
共检索到3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凤禄  张琴  黄国强  迟淑艳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通过配制7种含不同水平精氨酸(2.13%、2.42%、2.71%、2.95%、3.20%、3.48%、3.74%干物质)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研究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52±0.02g),饲喂8周。结果显示,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精氨酸水平为2.95%的斜带石斑鱼获得最大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13%、2.42%和2.71%组(p<0.05);3.20%组体蛋白达到最大,显著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董晓慧  杨俊江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鱼油,配成5种不同脂肪水平(7.07%、9.92%、12.92%、15.95%和19.04%)的等氮饲料,投喂体重278.5 g的石斑鱼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石斑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逐渐上升后显著下降趋势(P0.05)。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后稳定,全鱼灰分含量逐渐下降;全鱼水分、粗蛋白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灰分含量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肥满度和脏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逐渐上升后稳定;肝体比逐渐上升。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沈钰博  王际英  李宝山  刘财礼  王晓艳  黄炳山  王世信  孙永智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精氨酸含量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相关酶活的影响,以确定其对精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L-精氨酸配制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39%、1.83%、2.34%、2.80%、3.39%和4.08%的6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和D6)。饲喂初始体重为(12.03±0.03)g的许氏平鲉幼鱼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精氨酸含量的升高,1)实验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先升后降,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1、D2、D5和D6组(P<0.05);饲料系数(FCR)先降后升,在D3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D1、D2、D5和D6组(P<0.05);2)D3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和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性差异;3)全鱼和肌肉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氨基酸(ΣAA)含量均先升后降;4)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先降后升,D3组显著小于其它组(P<0.05),一氧化氮(NO)含量先升后降,D3和D4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先升后平;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均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先降后升,D2-D4组显著低于D1、D5和D6组(P<0.05)。本实验条件下,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许氏平鲉幼鱼(12.03±0.03)g饲料中精氨酸适宜需求量为2.78%(占5.56%饲料粗蛋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彦飞  周铭文  李家旭  何凌云  叶继丹  
为探讨饲料牛磺酸含量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TauT mRNA表达量及牛磺酸合成关键酶(CSD和CDO)活性的影响,实验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0DT)中分别添加0.5%(0.5DT)、1.0%(1.0DT)、1.5%(1.5DT)的牛磺酸,配制成4种不同牛磺酸含量的饲料。将平均体质量为(13.85±0.25) g的320尾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循环水族箱,每箱放养20尾鱼,每组分别投喂一种相同实验饲料,每天定时投喂实验饲料至表观饱食状态,实验为期84 d。结果显示,在0DT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显著提高饲料效率、摄食率、增重率和全鱼粗蛋白含量,而显著降低肝体比和全鱼粗脂肪含量。组织中肝脏、肌肉、肠道TauT mRNA表达量在1.0DT组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当饲料牛磺酸含量继续增加至1.5DT组时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0DT和1.0DT组。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浆、肝脏、肠道和肌肉中牛磺酸含量与饲料牛磺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够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中CSD活性,同时降低血浆、肝脏、肠道和肌肉中CDO活性,但对血浆CSD活性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够明显促进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增加鱼体蛋白沉积,同时降低鱼体脂肪沉积,上调组织中TauT mRNA表达水平及提高牛磺酸蓄积,降低牛磺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目标,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饲料中牛磺酸的适宜含量为0.9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晓  韩凤禄  迟淑艳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和免疫的影响。配制7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精氨酸浓度分别为2.13%、2.42%、2.71%、2.95%、3.20%、3.48%和3.74%。随机挑选健康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初始体质量[(80.11±0.03)g]分成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精氨酸浓度为2.71%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3%和2.42%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13%组。2.71%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2.13%组和3.48%组,2.71%组的蛋白质沉积率与2.95%组无显著差异,显著大于其他组。以增重率为判据,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出,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的2.73%(饲料蛋白质的5.40%)。斜带石斑鱼血清胰岛素在3.20%组达到最大值,与3.48%组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组。肌肉TOR mRNA水平3.48%组显著高于2.13%、2.42%及2.71%组。2.42%组后肠b~(0,+) AT基因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95%和3.28%组肾脏b~(0,+) AT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适宜水平的饲料精氨酸可以刺激斜带石斑鱼IGF-I的分泌,进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鱼体肠道、肾脏及肝脏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鱼体生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艾春香  李少菁  王桂忠  林琼武  
主要综述了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主要内容包括 :(1)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 (2 )石斑鱼饲料的研制概况。 (3)针对石斑鱼营养学研究以及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还是以小杂鱼为主 ,配合饲料使用率很低的现状 ,对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艳亮  彭士明  高权新  张晨捷  施兆鸿  
以初始体重(15.58±0.22)g的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不同维生素E水平(11.09 mg·kg-1、47.52 mg·kg-1、91.38 mg·kg-1、134.57 mg·kg-1、178.92 mg·kg-1)的等氮等能饲料,对云纹石斑鱼进行56 d的饲育实验,探讨饲料维生素E水平对该鱼生长、营养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作用明显,饲料维生素E在149.59 mg·kg-1左右时云纹石斑鱼的增重率较高;云纹石斑鱼组织中维生素E积累量与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呈正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海发  刘晓春  刘付永忠  王云新  林蠡  黄国光  舒琥  罗国武  林浩然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 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 7.5~8.5的海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晓  韩凤禄  迟淑艳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蛋白质沉积和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配制7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精氨酸浓度分别为2.13%、2.42%、2.71%、2.95%、3.20%、3.48%和3.74%。随机挑选健康的斜带石斑鱼[初始体质量(80.11±0.03) g]分成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精氨酸浓度为2.71%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3%和2.42%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13%组。2.71%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2.13%组和3.48%组,2.71%组的蛋白质沉积率与2.95%组无显著差异,显著大于其他组。以增重率为依据,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出,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的2.73%(饲料蛋白质的5.40%)。斜带石斑鱼血清胰岛素在3.20%组达到最大值,与3.48%组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组。肌肉雷帕霉素靶蛋白(TOR) mRNA水平3.48%组显著高于2.13%、2.42%及2.71%组。2.42%组后肠b0,+AT基因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95%和3.20%组肾脏b~(0,+)AT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适宜水平的饲料精氨酸可以刺激斜带石斑鱼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分泌,进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鱼体肠道、肾脏及肝脏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鱼体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振鑫  陈超  吴雷明  李炎璐  王鲁  翟介明  
观测研究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幼鱼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幼鱼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特性,用SPSS 17.0软件中的Curve Estimation对相关数据进行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经过122 d的养殖,七带石斑鱼幼鱼平均体质量由(114.836±25.343)g增加到(213.861±38.604)g,相对增长率为0.707%,全长(TL)与养殖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TL=-0.006t3+1.622t+13.954,体质量(W)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W=0.436BL2.055;云纹石斑鱼幼鱼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建盛  陈刚  张健东  汤保贵  王忠良  周晖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的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以温度(2133℃)和pH(6.58.5)为因子,以耗氧率和排氨率为响应指标,探讨了在低盐条件下温度和pH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随着温度的上升,耗氧率(MO_2)和排氨率(MTAN)呈上升的变化;随着pH的上升,MO_2和MTA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一次效应对幼鱼的MO_2影响极显著(P<0.01),二次效应对幼鱼的MO_2影响显著(P<0.05);pH一次效应对幼鱼M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晨捷  彭士明  陈超  高权新  施兆鸿  
采用蛋白和脂肪水平双因素实验,通过检测云纹石斑鱼血清、肝脏和肌肉中免疫与抗氧化指标,为饲料蛋白和脂肪的适宜配比提供依据。以鱼粉和豆粕作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混合油作脂肪源,3个蛋白水平分别为:35%、40%、45%,每个蛋白水平分别设3个脂肪水平:9%、12%、15%,每组3个重复。LZM活力和IgM含量在蛋白水平40%~45%时较高,也呈现随脂肪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蛋白水平比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LZM和IgM有更显著的影响。肝脏SOD活力在40%蛋白水平时较高,在低蛋白水平(35%)时SOD活力随脂肪水平上升而增强,而高蛋白水平(45%)时则相反。蛋白、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CAT活力均有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丛林梅  王蔚芳  高淳仁  黄滨  雷霁霖  王桂芹  
为探讨2种不同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91.47±3.70)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10 542尾,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757尾,分别投喂商品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太平洋玉筋鱼,养殖75 d。结果显示,冰鲜太平洋玉筋鱼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R)及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著低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差异不显著。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