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
2023(1272)
2022(1202)
2021(1077)
2020(1019)
2019(2150)
2018(2092)
2017(3318)
2016(2316)
2015(2599)
2014(2610)
2013(2570)
2012(2562)
2011(2433)
2010(2361)
2009(2114)
2008(2002)
2007(1732)
2006(1479)
2005(1294)
作者
(10696)
(9051)
(9035)
(8591)
(6016)
(4681)
(4060)
(3655)
(3484)
(3237)
(3215)
(3144)
(3137)
(3115)
(3070)
(2999)
(2871)
(2777)
(2732)
(2731)
(2550)
(2457)
(2428)
(2113)
(2091)
(2070)
(2051)
(2047)
(1991)
(1961)
学科
(6542)
(5825)
经济(5821)
方法(3421)
数学(3111)
数学方法(3074)
(2984)
管理(2897)
水产(2843)
动物(2327)
(2256)
企业(2256)
(2121)
动物学(1944)
(1885)
生物(1842)
及其(1628)
虫害(1627)
环境(1532)
(1515)
(1506)
病虫(1479)
病虫害(1479)
防治(1460)
(1456)
中国(1393)
生态(1295)
(1210)
资源(1166)
(1116)
机构
大学(35339)
学院(34641)
研究(18524)
科学(17669)
(17226)
农业(14318)
(12668)
研究所(12236)
中国(11919)
业大(11582)
(10602)
实验(10402)
实验室(10094)
重点(9505)
农业大学(9202)
(8246)
(8201)
(8136)
经济(8035)
(7933)
中心(7267)
管理(7069)
(6949)
科学院(6865)
技术(6518)
理学(6396)
(6144)
理学院(6138)
研究院(6059)
资源(6024)
基金
项目(29813)
(22410)
国家(22280)
科学(21257)
基金(21150)
科学基金(16763)
自然(14790)
自然科(14436)
自然科学(14421)
自然科学基金(14131)
研究(12905)
(12532)
(11722)
基金项目(11111)
计划(9957)
科技(9927)
资助(9520)
重点(8152)
专项(7743)
(6993)
科研(6933)
(6658)
(6322)
(5845)
社会(5830)
教育(5744)
创新(5664)
(5577)
农业(5507)
技术(5479)
期刊
学报(17644)
(14980)
科学(12585)
大学(11121)
学学(11044)
农业(10259)
中国(7367)
(7187)
经济(7187)
业大(5953)
研究(5837)
(5376)
农业大学(5178)
自然(4012)
林业(3694)
(3658)
中国农业(3455)
水产(3359)
自然科(3242)
自然科学(3242)
资源(3087)
科技(2873)
农林(2659)
(2659)
管理(2468)
科技大(2381)
科技大学(2381)
渔业(2337)
(2159)
农业科学(2126)
共检索到4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欣娅  季策  谢子健  季帆  祖尧  任建峰  张庆华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人-兽-鱼共患的致病菌,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为了研究宿主嗜中性粒细胞清除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副溶血弧菌Vp57~(RFP)菌株感染受精后48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的斑马鱼(Danio rerio)幼鱼耳泡,建立局部感染模型,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01菌株为对照,系统比较了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存活曲线以及和嗜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RT-qPCR验证炎症相关基因il1b和il10在感染前后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斑马鱼幼鱼的LD_(50)分别为7.90×10~8 CFU/mL和1.14×10~(11) CFU/mL,与感染大肠杆菌相比,斑马鱼感染副溶血弧菌后招募嗜中性粒细胞的速度更快,且数量更多。RT-qPCR结果发现斑马鱼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在相同时间点能够激活更高的il1b和il10基因的表达,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建立的副溶血弧菌-斑马鱼幼鱼耳泡局部感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嗜中性粒细胞清除副溶血弧菌感染的动态过程,以及深入揭示天然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宸  
采用注射云芝多糖和副溶血弧菌灭活苗的方法免疫斜带石斑鱼后,测定了受免鱼的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杀菌功能和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云芝多糖组在第3天,吞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比(PP)达到峰值(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 m in和60 m in的杀菌率显著提高(P<0.05)。灭活苗组和云芝多糖+灭活苗组的PP值和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副溶血弧菌攻毒后,斜带石斑鱼的免疫保护率达87.6%。由此可见,灭活苗不仅能提高斜带石斑鱼的特异性免疫力,而且也能增强吞噬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旭锋  齐家伟  赵莉  李欢  董旭日  檀玲  王思琦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胞外聚合物分析法研究副溶血弧菌在最适生长温度(37℃)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以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37℃条件下,12~60 h时间段内,细菌由初始的单细胞吸附发展成为具有明显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成熟生物被膜,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表面产生裂痕。生物被膜的量在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出现变化,12~60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不断增加,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出现了轻微的减少;(2)副溶血弧菌在4、10、15、25、37和40℃条件下于鱼鳞表面生长60 h后均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其形成生物被膜的量由高到低的次序是:37℃>25℃>40℃>15℃>10℃>4℃;(3)酸性电解水对所有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处理后生物被膜变得稀疏,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被破坏,连续处理10 min对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4.54%和61.4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志勋  冯娟  王江勇  
通过检测注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淋巴内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H)浓度、血淋巴细胞浓度和血淋巴细胞的组成变化,研究斑节对虾血淋巴细胞对进入体内细菌的清除作用。实验显示,斑节对虾能够迅速清除注入其体内的鳗弧菌。注射鳗弧菌悬液(107~108CFU/mL)5 min后,血淋巴中可检测到的鳗弧菌浓度是(1.4±0.6)×106CFU/mL,而2 h后所检测到的鳗弧菌的浓度仅相当于前者的3.1%。7天后,仅在部分个体的血淋巴中检测到少量鳗弧菌。伴随着血淋巴液内鳗弧菌的减少,对虾的血淋巴细胞浓度发生变化。鳗弧菌注入对虾体内5 min后,血淋巴细胞浓度为(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藕琴  霍礼霞  罗满林  石存斌  张德峰  潘厚军  任燕  
分离纯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肾中性粒细胞、鉴定和检测其活性,目的在于为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免疫防御机制提供细胞材料。本研究使用鱼类脏器组织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和差异贴壁法分离获得草鱼肾中性粒细胞;应用迪夫氏染色、碘化钾-吡啰红G (KI-Py G)染色、电镜技术鉴定细胞形态,使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经MPA刺激的细胞活性,台盼蓝染色法和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获得的细胞大小均一,细胞核圆形或肾形,胞质有A、B型颗粒,表面有皱褶,具有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纯度达(99.3±0.53)%,细胞活力达(97.70±0.76)%,在体外培养24h内细胞存活率可保持在(89.91±3.56)%;在PMA刺激下检测到细胞表达MPO、ROS、NO和NETs的量显著提高(P<0.05),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结果证实,分离的细胞具有很好的活力,具有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特征。本研究成功建立草鱼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方法,细胞具有很好的活力,可为深入研究鱼类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免疫机制提供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亚飞  张家松  董宏标  王芸  张真真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陶保华  胡超群  任春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伟兴  范兆廷  方静杰  关庆芝  
硝基苯是重要的人造化工原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其可能成为水体和环境的污染源。为了解硝基苯对水产动物可能的致毒作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硝基苯染毒后的斑马鱼肝胰脏、肾脏、鳍条表皮和精子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当硝基苯的处理剂量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时(0.017 mg/L),对斑马鱼肝胰脏、肾脏和精子细胞DNA的损伤不明显,分别为30%、33%和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同样浓度下,鳍条表皮细胞DNA受损率则高达69%。当硝基苯的浓度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时,可引起斑马鱼肝胰脏、肾脏、鳍条表皮和精子细胞DNA的严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静晖  魏雅岚  严继舟  
为建立斑马鱼(Danio rerio)脑部细胞移植模型,先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供体胚胎细胞,再移植细胞到aB品系和两种转基因斑马鱼仔鱼脑部。荧光显微镜和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移植细胞沿组织或细胞间隙而不是通过血管向周围组织扩散,但细胞增殖分化不明显。在细胞移植24 h后,脑部组织学结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带有白血病基因的胚胎细胞在aB仔鱼的脑部没有产生肿瘤样增生和转移。相比之下,正常胚胎细胞在白血病模型的仔鱼脑部非白血病细胞聚集区出现较多增殖和迁移。这些结果提示脑局部微环境不支持移植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移植只能弥补局部细胞的空疏而不能用作细胞替代治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连德  邹玉蓉  
运用吖啶橙检测法研究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测定了中华鳖嗜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il)的吞噬和杀伤能力。结果发现 ,中华鳖嗜中性粒细胞分别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温育 30~ 180min ,吞噬百分率分别由 15%增加到 6 5%、由 9%增加到 6 3% ,杀伤百分率由 6 %增加到 6 2 %、由 2 %增加到 6 4 % ,吞噬指数由 0 .56增加到11.92、由 0 .14增加到 10 .77,杀伤指数由 0 .32增加到 0 .95、由 0 .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平  毛芝娟  胡大雁  陈昌福  
从2007年3月至6月,在宁波市5个不同的农贸市场共采集贝类样品360份,分离菌株71株,其中5株代表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弧状、具极生单鞭毛,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利用乳糖、蔗糖,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VP试验为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为阳性,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性,不产生H2S,初步判断为副溶血弧菌;进一步进行了基于16S rRNA和toxR序列的PCR检测,序列测定结果验证了该5株细菌确实为副溶血弧菌。以16S rRNA序列为基础,分析了分离株与相关细菌菌株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翟秀梅  王斌  毛连菊  郭郁  桂远明  
在自然条件下从患红体病的养殖南美白对虾肝脏内分离出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将该菌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对南美白对虾做感染实验,以探讨副溶血弧菌对南美白对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注射弧菌后南美白对虾死亡率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与半致死剂量呈负相关;虾体肌肉、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酶活性随弧菌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应激反应;酯酶同工酶(EST)酶带表现出缺失,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并且两种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最强。副溶菌弧菌感染后破坏了虾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机能的损坏,防病、抗病能力下降,进一步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侯艳雯  刘玮  姜蓬垒  张俊芳  韩兵社  
低温压力会导致鱼类生理功能失调、机体损伤甚至死亡,鱼类会产生各种适应性变化来应对低温压力,其中涉及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鱼类低温应激压力下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本研究对斑马鱼(Daniorerio)胚胎成纤维细胞ZF4进行短期低温胁迫(18℃处理3d、5d和10℃处理3d、5d)和长期低温胁迫(18℃处理30 d),然后用具有不同甲基化敏感性的同裂酶HpaⅡ和MspⅠ对细胞基因组DNA进行酶切以监测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短期低温胁迫下ZF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而经过长期低温胁迫的ZF4细胞对低温压力产生了一定适应性。并且低温胁迫下DNA甲基化水平呈现动态变化,短期低温培养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但是长期低温培养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反而下降。此外,研究发现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或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抑制剂KU-55933可以抑制18℃5 d低温处理后的ZF4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增高,说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和ATM的激活介导了DNA甲基化水平的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短期低温刺激下ZF4细胞ROS的产生导致DNA损伤,激活DNA损伤修复机制,进而导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上升,该研究为后期斑马鱼低温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苏兴琦   傅强   李旭鹏   孔杰   田吉腾   曹宝祥   刘宁   栾生   罗坤   孟宪红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主要由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携带的pVA1-like质粒表达毒力蛋白PirABVp所致。本研究通过2次定量口饲的感染方式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成虾进行弧菌胁迫,研究相对低摄菌量实验组(L组,105 CFU/尾)与相对高摄菌量实验组(H组,107 CFU/尾)的个体5个不同时间点(感染后3、6、9、24和48 h)的9种不同组织(鳃、胃、肠道、眼柄、肌肉、肝胰腺、第五游泳足、腹部神经和第二触角鞭)中弧菌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毒力蛋白PirAVp的基因表达量反映副溶血弧菌携带的pVA1-like质粒量,进而代表弧菌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显示,H组和L组的总体死亡率无差异,且均在3~6 h达到死亡高峰。2个实验组中病原质粒在各组织中的拷贝数不同,腹部神经与肠道组织平均质粒拷贝数均高于其他组织;同一组织内H组比L组的质粒拷贝数高1.9~4.9倍。质粒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质粒拷贝数变化情况与对虾摄菌时间、死亡率无显著关系。同时2个实验组的质粒拷贝数变化特点也不同。L组中,有6个组织的质粒拷贝数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胃、肠和肝胰腺中随时间呈波动变化;H组中,有7个组织的质粒拷贝数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但在胃和第五游泳足中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触角鞭和第五游泳足在各取样时间段均可检测出PirAVp,可作为保种成虾活体常态病原检测的候选组织。本研究探究了商品规格种虾感染不同浓度VpAHPND后在体内不同组织的分布及扩增动态变化的特点,可为AHPND精准抗性测试方案的制定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也为保种期成虾准确的病原监测的候选组织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苏兴琦   傅强   李旭鹏   孔杰   田吉腾   曹宝祥   刘宁   栾生   罗坤   孟宪红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主要由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携带的pVA1-like质粒表达毒力蛋白PirABVp所致。本研究通过2次定量口饲的感染方式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成虾进行弧菌胁迫,研究相对低摄菌量实验组(L组,105 CFU/尾)与相对高摄菌量实验组(H组,107 CFU/尾)的个体5个不同时间点(感染后3、6、9、24和48 h)的9种不同组织(鳃、胃、肠道、眼柄、肌肉、肝胰腺、第五游泳足、腹部神经和第二触角鞭)中弧菌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毒力蛋白PirAVp的基因表达量反映副溶血弧菌携带的pVA1-like质粒量,进而代表弧菌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显示,H组和L组的总体死亡率无差异,且均在3~6 h达到死亡高峰。2个实验组中病原质粒在各组织中的拷贝数不同,腹部神经与肠道组织平均质粒拷贝数均高于其他组织;同一组织内H组比L组的质粒拷贝数高1.9~4.9倍。质粒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质粒拷贝数变化情况与对虾摄菌时间、死亡率无显著关系。同时2个实验组的质粒拷贝数变化特点也不同。L组中,有6个组织的质粒拷贝数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胃、肠和肝胰腺中随时间呈波动变化;H组中,有7个组织的质粒拷贝数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但在胃和第五游泳足中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触角鞭和第五游泳足在各取样时间段均可检测出PirAVp,可作为保种成虾活体常态病原检测的候选组织。本研究探究了商品规格种虾感染不同浓度VpAHPND后在体内不同组织的分布及扩增动态变化的特点,可为AHPND精准抗性测试方案的制定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也为保种期成虾准确的病原监测的候选组织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