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2)
- 2023(13903)
- 2022(11842)
- 2021(10756)
- 2020(8826)
- 2019(19856)
- 2018(19545)
- 2017(36945)
- 2016(20361)
- 2015(22107)
- 2014(22008)
- 2013(21411)
- 2012(20244)
- 2011(18449)
- 2010(18640)
- 2009(17447)
- 2008(17476)
- 2007(15777)
- 2006(14178)
- 2005(13195)
- 学科
- 济(83873)
- 经济(83747)
- 管理(60772)
- 业(56895)
- 企(45430)
- 企业(45430)
- 方法(28628)
- 中国(26180)
- 农(24835)
- 数学(24321)
- 数学方法(24026)
- 财(23104)
- 地方(21815)
- 制(21351)
- 业经(20515)
- 学(17686)
- 农业(16536)
- 贸(16236)
- 银(16228)
- 贸易(16222)
- 银行(16170)
- 易(15711)
- 融(15562)
- 金融(15560)
- 行(15517)
- 体(15111)
- 环境(14036)
- 技术(13678)
- 务(13491)
- 财务(13452)
- 机构
- 学院(287882)
- 大学(286787)
- 济(117911)
- 经济(115430)
- 研究(105200)
- 管理(103852)
- 理学(88146)
- 理学院(87053)
- 管理学(85511)
- 管理学院(84990)
- 中国(80726)
- 科学(65525)
- 京(61780)
- 财(57285)
- 农(57098)
- 所(55288)
- 研究所(49788)
- 中心(47423)
- 江(46162)
- 业大(45850)
- 农业(44935)
- 财经(43768)
- 经(39552)
- 北京(39174)
- 院(38060)
- 范(37766)
- 师范(37193)
- 州(36235)
- 经济学(36104)
- 省(35680)
- 基金
- 项目(188364)
- 科学(147118)
- 基金(135406)
- 研究(134056)
- 家(120556)
- 国家(119490)
- 科学基金(100627)
- 社会(86238)
- 社会科(81677)
- 社会科学(81659)
- 省(74978)
- 基金项目(71330)
- 自然(64761)
- 划(63325)
- 自然科(63267)
- 自然科学(63248)
- 自然科学基金(62137)
- 教育(60799)
- 资助(54797)
- 编号(52443)
- 发(45371)
- 重点(43402)
- 成果(43166)
- 部(41134)
- 创(39647)
- 课题(37999)
- 制(37564)
- 创新(37229)
- 科研(36136)
- 国家社会(35929)
- 期刊
- 济(140197)
- 经济(140197)
- 研究(87730)
- 中国(66492)
- 农(53371)
- 学报(52309)
- 科学(45895)
- 财(45384)
- 管理(41203)
- 大学(39146)
- 学学(37201)
- 农业(35814)
- 教育(32423)
- 融(31216)
- 金融(31216)
- 业经(23957)
- 技术(23625)
- 财经(22520)
- 经济研究(22232)
- 经(19395)
- 业(18747)
- 问题(18350)
- 版(15159)
- 贸(14707)
- 科技(14073)
- 业大(13700)
- 技术经济(13399)
- 国际(13216)
- 世界(13159)
- 商业(13145)
共检索到453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葛玲玲 宋佳坤 范纯新
鱼类侧线系统源自胚胎期的侧线基板,侧线基板的特化受到多种信号的综合作用。利用转基因斑马鱼hsp:wnt8a-egfp和hsp:dkk1-egfp,增强或抑制Wnt信号,通过YO-PRO-1染色和毛细胞计数,研究斑马鱼中Wnt信号对侧线系统发育的影响。热激诱导Dkk1过表达后,斑马鱼侧线系统的神经丘不能形成。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整体原位杂交结果表明:Wnt信号是神经丘毛细胞前体细胞以及侧线基板标记基因Eya1和Six2b表达所必需的。综上结果:Wnt信号可能通过调控侧线基板形成影响斑马鱼的侧线发育。
关键词:
斑马鱼 侧线基板 毛细胞 Wnt信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邵贝丽 严继舟
利用转基因斑马鱼(Danio rerio)189b动态观察侧线系统形成及其对新霉素处理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斑马鱼荧光细胞出现、迁移和定居与侧线神经丘的形成走向和发育时间基本吻合。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荧光点的形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最初的比较模糊的聚集在一起的荧光团,逐渐变成颗颗分明的荧光点,大小也由大变小。将受精后24 h和6 d带有荧光的细胞暴露于150μmol/L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新霉素)中,并不影响荧光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结果说明荧光标记细胞对新霉素处理不敏感,不是毛细胞,可能是神经丘形成的先祖细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婷婷 范纯新 邹莎 宋佳坤
机械感觉毛细胞对于脊椎动物的听力和平衡能力至关重要,低等脊椎动物毛细胞在遭受损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鱼类侧线神经丘毛细胞与内耳毛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功能、发育和再生过程。我们将受精后5~6 d的斑马鱼仔鱼置于400μmol/L新霉素溶液中处理1 h破坏神经丘毛细胞。分别对处理后2、4、8、12及24 h的斑马鱼仔鱼进行组织学切片及功能基因eya1和six1b的整体原位杂交。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对照组神经丘毛细胞与支持细胞形态及排布都很规则,毛细胞和支持细胞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处理后2~4 h,上层毛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处理后8~12h,支持细胞和毛细胞之间界限模糊,部分支持细胞变长,且与基膜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瑞祺 郝月月 宋银都 赵金良
鳜(Siniperca chuatsi)具有独特的捕食习性,只食活鱼、只对运动目标敏感,同时捕食行为复杂、多样。为研究鳜捕食行为相关主要感觉―视觉、侧线感觉调控的捕食行为特征,利用高速摄像与感官抑制技术对鳜独特捕食行为进行了分析,将实验鳜分为4组:G_(C)(对照组, 视觉与侧线感觉均具备),G_(V)(只有视觉),G_(L)(只有侧线感觉)和G_(DS)(视觉、侧线感觉均不具备) 4组。对各组鳜鱼投喂饵料鱼,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单位时间内鳜捕食行为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鳜在捕食行为中表现出5种捕食模式: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跟踪―偏移型、弹射型、偏移型,其中,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弹射型捕食模式主要由视觉控制,跟踪―偏移型、偏移型主要由侧线感觉控制,在视觉、侧线感觉均具备时优先利用视觉捕食,捕食行为趋于简化,相反,鳜仅利用侧线感觉捕食时,捕食行为变得复杂而多样;鳜在捕食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捕食行为模式是其具有独特摄食习性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解读鳜特殊捕食行为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研究资料。
关键词:
鳜 捕食行为 捕食模式 视觉 侧线感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 宋佳坤 郭弘艺 范纯新 程生福
通过阿利新蓝染色、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点纹斑竹鲨晚期胚胎侧线系统的分布、形态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点纹斑竹鲨的侧线系统与多数软骨鱼板鳃类相一致,包括有机械感受功能的侧线管和陷器,以及有电感受功能的罗伦氏壶腹器。侧线管分布呈典型的"七管模式",其内的管道神经丘位于侧线管内远离体表的一侧,由覆盖细胞、支持细胞和感觉细胞组成。陷器分布于背部两体侧线管之间,单个陷器位于两盾鳞间,深陷在真皮中,由1短管通向表面,管壁不规则,上段由表皮细胞组成,管深40~60μm。罗伦氏壶腹器由管孔、罗伦管和罗伦瓮3部分组成,呈长颈瓶状,很多罗伦管都较长,从1 mm~50 mm不等,管壁规则;罗伦瓮由7个罗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顾叶丹 王冰琦 王宏杰 胡沛男 祖尧
斑马鱼转录因子hoxb4a在心脏中的功能未见研究报道,为了阐明hoxb4a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本文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和mRNA基因过表达方法,分别在斑马鱼中敲降和过表达hoxb4a基因,发现抑制或过表达hoxb4a的胚胎在第3天出现心包腔肿大、心脏环化异常的表型。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对野生型及hoxb4a敲降胚胎进行心肌特异基因的原位杂交染色比较,测量结果显示hoxb4a敲降胚胎的心脏环化角度增大(P<0.05)。本研究表明斑马鱼hoxb4a沉默会导致心脏结构畸形、环化异常,并且调控了早期心脏发育基因的变化。本研究发现了hoxb4a在斑马鱼早期心脏发育中发挥作用,并通过原位杂交及qPCR结果初步探索了hoxb4a调控心脏腔室的分化及心脏环化过程,深化了人们对心脏发育调控网络的认识。
关键词:
hoxb4a 基因敲降 心脏发育 斑马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笑星 佟广香 闫婷 董乐 孙志鹏 徐欢 唐国盘 匡友谊
为阐明cilp基因在斑马鱼椎骨和肌间骨发育中的作用,利用CRISPR/Cas9建立了斑马鱼cilp基因敲除纯合突变系(cilp~(-/-)),对其进行了骨骼表型的观察,并进一步采用qRT-PCR分析了14个骨骼发育相关基因在突变体胚胎发育阶段和成鱼骨骼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斑马鱼相比,90 dph(days post hatched)cilp~(-/-)斑马鱼的肌间骨数量显著减少了10.27%(P<0.05),而肌间骨的长度无明显变化;同时突变体斑马鱼中椎骨发生异常融合及髓棘缺失。qRT-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ol1a1a、sp7、smad4a和smad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整个时期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突变体成鱼尾部骨骼组织中bmp2a、bmp2b、smad5、sp7、runx2a、runx2b和bglap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cilp基因敲除导致了BMPs和SMADs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并下调了下游的成骨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推测cilp功能缺失可能通过抑制BMPs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从而导致了肌间骨数量的减少和脊椎骨异常融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建 佟广香 郑先虎 孙志鹏 吕伟华 孙效文 匡友谊
为阐明肌间刺缺失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发育时期肌肉发育的影响,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分析了斑马鱼不同肌间刺表型间5个肌肉特异性基因(mef2、myf5、myod、myog和sox6)在囊胚期(3hpf,hourspost fertilization)、原肠胚期(6 hpf)、体节期(12 hpf)、咽囊期(24 hpf)和孵化期(72 hpf)5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了肌间刺缺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肌肉发育特异性基因的时序表达差异和肌肉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5个特异性基因在肌间刺缺失突变型与野生型斑马鱼各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yf5、myod基因在原肠胚期表达量升高,在体节期和咽囊期开始逐步下降;mef2、myog和sox6基因在囊胚期和原肠胚期表达量很低,在体节期和咽囊期表达量迅速升高,并在孵化期开始下降。此外,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的统计结果显示,肌间刺突变型与野生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推测肌间刺的缺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肌肉的发育没有影响。
关键词:
肌间刺 斑马鱼 胚胎发育 肌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雪 王雨果 郑奕 黄亚娟 鲍宝龙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对于脊椎动物脑神经起始、传播动作电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斑马鱼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scn1Laa在脑神经中的作用,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首次构建了可稳定遗传的生长没有受明显影响的scn1Laa缺陷型(scn1Laa~(-/-))斑马鱼家系。相比野生型,5dpf(dayspost-fertilization,受精后5天)scn1Laa缺陷型斑马鱼兴奋抑制性神经元(氨基丁酸类神经元)表达相对增加,兴奋类神经元(谷氨酸能类神经元)和成熟神经元显著减少,脑部细胞增殖也显著减少。受精后5d和90d的 scn1Laa缺陷型斑马鱼的运动较同时期野生型斑马鱼更为活跃,受精后90d的 scn1Laa缺陷型斑马鱼的运动具有明显的爆发性。以上结果表明,scn1laa缺失导致兴奋类神经元(谷氨酸能类神经元)以及神经细胞增殖减少,影响脑周围神经放电,导致运动神经调节障碍,出现运动行为异常活跃。即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scn1Laa参与斑马鱼脑神经发育和生长,间接参与运动行为调节。同时本文也为进一步探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脑神经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海英 杨启文 殷海成 宋平 张训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曹小龙 祖尧 张庆华 贾亮 李伟明
鱼类在遭受捕食后,受损的表皮会释放大量的化学信号物质,同种其它个体嗅到这些化学信号后会作出躲避反应,称为报警反应(alarm response),报警反应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发育阶段。采用斑马鱼(Dinio rerio)同种碾碎提取物(处理组,质量浓度为10-6g·l-1)作为报警物质,并设3个对照组:罗非鱼碾碎提取物组、双蒸水组、空白对照组,通过暴露处理实验,检测沉底累积时间(time of bottom)、呆滞累积时间(time of freezing)两项指标,研究了28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天数)、35 Dpf、42 Dpf 3个不同发育时期幼鱼的...
关键词:
斑马鱼 报警反应 发育 栖息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蕾 陈阿琴 吕为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尾加压素Ⅰ(UrotensinⅠ,UⅠ)和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在鱼类中,它们在渗透压调节、繁殖、营养代谢以及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0、1.5、3.7、5.3、8、10、16、24、48、72、96、120和144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早期发育样品,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发现CRH、UⅠ、UⅡα和UⅡβmRNA从0 hpf开始存在表达,而且CRH、UⅠ、UⅡα和UⅡβ的表达量随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改拓 周志杰 周泽斌 包林珠 邱军强 李伟明 张庆华
为探究斑马鱼ddx27基因对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根据NCBI网站在线数据库中分析得到的ddx27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斑马鱼ddx27真核表达载体pCMV-3×Flagddx27。通过亚细胞定位试验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验证ddx27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ddx27基因的过表达对tp53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ddx27 CDS区及阳性克隆的电泳片段大小以及测序比对均与预期结果一致。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Ddx27重组质粒可正常表达,且蛋白大小与预测结果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Ddx27蛋白表达于HEK293T细胞的细胞核中。而且,过表达pCMV-3×Flag-ddx27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显著增强tp53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pGL3-tp53-Luc的活性,为对照组的1.8倍(P<0.05)。以上结果表明,斑马鱼pCMV-3×Flag-ddx2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能够在哺乳动物的细胞核中表达,且ddx27基因可以促进tp53基因的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