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1)
2023(9367)
2022(8475)
2021(8009)
2020(6750)
2019(15767)
2018(15764)
2017(30117)
2016(16790)
2015(18854)
2014(18770)
2013(18643)
2012(17091)
2011(15198)
2010(14995)
2009(13502)
2008(12856)
2007(10981)
2006(9408)
2005(7951)
作者
(50752)
(41896)
(41712)
(39571)
(26730)
(20256)
(18798)
(16661)
(16151)
(14901)
(14490)
(14087)
(13365)
(13188)
(12994)
(12948)
(12892)
(12490)
(11995)
(11795)
(10732)
(10220)
(10152)
(9460)
(9452)
(9441)
(9396)
(9145)
(8571)
(8447)
学科
(60416)
经济(60350)
管理(45268)
(42661)
(35897)
企业(35897)
方法(30192)
数学(26006)
数学方法(25687)
(17412)
(16072)
中国(14694)
(14431)
业经(13640)
地方(12518)
(11047)
理论(11035)
农业(10791)
(10630)
贸易(10625)
(10289)
技术(10096)
环境(10042)
(9709)
(9531)
财务(9471)
财务管理(9451)
教育(9122)
企业财务(8938)
(8694)
机构
大学(234326)
学院(231891)
管理(92728)
(82208)
理学(81188)
理学院(80234)
经济(80198)
管理学(78662)
研究(78365)
管理学院(78277)
中国(55057)
科学(54779)
(50606)
(44940)
业大(41474)
(40877)
研究所(37990)
(35984)
农业(35798)
中心(34758)
(32906)
北京(31711)
(30535)
师范(30101)
财经(29576)
(28952)
(27258)
技术(26986)
(26937)
师范大学(24401)
基金
项目(169712)
科学(130654)
基金(121237)
研究(118558)
(108104)
国家(107230)
科学基金(90511)
社会(70358)
(67608)
社会科(66470)
社会科学(66450)
基金项目(65543)
自然(62786)
自然科(61271)
自然科学(61252)
自然科学基金(60117)
(57368)
教育(53810)
资助(50290)
编号(48190)
成果(38444)
重点(38179)
(35903)
(35672)
(35191)
计划(33535)
科研(33420)
课题(33181)
创新(32808)
大学(30955)
期刊
(86423)
经济(86423)
研究(63190)
学报(45865)
中国(40550)
科学(39912)
(39821)
大学(33173)
管理(32666)
学学(31450)
农业(28231)
(25641)
教育(25240)
技术(19486)
(15028)
金融(15028)
业经(14703)
(14691)
图书(13915)
财经(13249)
科技(13210)
经济研究(13031)
业大(12877)
理论(12124)
林业(12074)
(11975)
实践(11490)
(11490)
问题(11195)
(11045)
共检索到32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伟星  华雪铭  钟国防  税春  雎敏  王坛  王刚  陈晓明  吴钊  孔纯  
为研究斑点叉尾[体质量(115.55±7.54)g]对全植物蛋白饲料的胃排空,实验比较了3种常用数学模型对其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同时探究了摄食过程中消化道内容物的水分、p H和消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3种数学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斑点叉尾胃排空曲线,平方根模型最适于定量描述,指数模型次之,线性模型较差。根据平方根模型分别计算得到斑点叉尾胃50%排空时间为12.8 h(以干重计),完全排空约36 h。在摄食后0~36 h内,内容物水分含量在后肠保持不变,在胃部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在前肠和中肠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消化道各段内容物p H在摄食后3 h内均显著下降,3~30 h间总体保持平稳状态,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梁丹妮  姜雪娇  庄苏  
为了探讨高脂肪条件下不同的蛋白和能量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2个蛋白水平(22%,28%),2个脂肪水平(10.0%,14.0%),2个消化能水平(12.56 kJ/g,14.23 kJ/g),共8组,分别为P28L10E14.23,P28L14E14.23,P22L10E14.23,P22L14E14.23,P28L10E12.56,P28L14E12.56,P22L10E12.56和P22L14E12.56。试验饲料配方使用鱼粉和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玉米油=1∶1)调节脂肪含量,α-淀粉、次粉和麸皮调节消化能含量,并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物,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文秀  陈效儒  文华  吴凡  胡伟  郜卫华  田娟  袁汉文  徐树德  
为探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范围,在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8、1.6 g/kg蛋白酶,制作成6组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18±0.11)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8周。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①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4 g/kg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在添加量为0.4和0.2 g/kg时达到最高值。经折线回归分析,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分别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24、0.23 g/kg时有最佳值。②腹部肌肉和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平稳,均在0.2 g/kg组有最大值。③肠道及肝胰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先增加后缓慢降低,均在0.2 g/kg组出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④血清总蛋白含量在0.4 g/kg组出现最大值;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均在0.4 g/kg时出现最小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0.2和0.4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丙二醛含量有最小值。⑤肝胰腺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有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酶适宜添加量为0.16~0.40 g/k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望城  龚世园  田罡  
以豆粕、菜粕、棉粕为主要植物蛋白源,配制3种蛋白含量为46%的配合饲料,分别饲养人工繁殖的黄鳝苗(体质量12.56±1.17 g)60 d,探讨不同植物蛋白源饲料对黄鳝生长性能与肉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粕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145.01%、1.47%、88.2%和2.46,在3组中生长性能表现最佳,与其他2组差异显著,豆粕组次之,菜粕组表现最差;3组黄鳝在肝体指数、内脏指数、肥满度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豆粕组黄鳝肌肉粗蛋白含量3组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组;菜粕组黄鳝肌肉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豆粕组与棉粕组;豆粕组与菜粕组黄鳝在肌肉粗灰分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仁党  林建斌  黄种持  肖剑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王煜衡  李向飞  庄苏  
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P32L10,P36L10,P28L7.5,P32L7.5,P36L7.5,P28L5,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有显著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光平  黄钧  吴登华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uormes)鱼回科(Icaaluridae)。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在水产品市场中属中档品种。其肌肉纤维细且短,肉质细嫩,久煮不老,可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团辉  高湘萍  梁萌青  王新星  郑珂珂  常青  吴立新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38.80±0.11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用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的0(FM1为负对照,含豆粕55%、鱼粉19%)、0(FM2为正对照,含豆粕45%、鱼粉25%)、11%(FPH11)、16%(FPH16)、21%(FPH21)、26%(FPH26)制得7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1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FPH11、FPH16、FPH2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琳  杨义  周小秋  姜俊  刘扬  
试验考察了酶解植物蛋白对建鲤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体质量为(9.18±0.21)g的建鲤90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酶解植物蛋白替代相应完整植物蛋白0、20%、40%、60%、80%和100%的试验饵料,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酶解蛋白替代完整蛋白40%时,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摄饵量、蛋白和灰分沉积率最高;替代比例在60%以下时,肠重和肠皱襞高度、肠道脂肪酶、碱性磷酸酶、Na+,K+-ATP酶的活性随着替代比例的上升而显著增加;替代比例超过60%以后,生长速度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升高,肠道酶活、皱襞高度、蛋白沉积率下降,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牟玉超  梁萌青  郑珂珂  卫育良  
本研究利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设计了4组等氮等能的高植物蛋白饲料,研究不同水平低分子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4.16±0.01)g]生长性能、鱼体组成及肝脏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ir)表达的影响。水解鱼蛋白分别替代总蛋白的5%(uf-5)、10%(uf-10)、20%(uf-20)的鱼粉,无添加fph组为对照组(uf-0),用这4种饲料饲喂大菱鲆幼鱼84 d,结果显示,uf-0、uf-5和uf-1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uf-...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二超  曾嶒  禹娜  熊泽泉  陈雪芬  刘立鹤  陈立侨  
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下(3和22),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配制6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饲养试验为期40 d。结果显示:(1)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可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肥满度和肝胰腺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重率随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升高而升高,但当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升至29∶8时,增重率不再明显升高,其它指标均先随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升高至一定程度,而后则稍有下降;(2)盐度22组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和肥满度显著高于盐度3组对虾,肝体指数却显著低于盐度3组,不同的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3)双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探春  刘焱  邓放明  
以蛋白质水解度为考察指标,从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的适宜蛋白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种蛋白酶中复合蛋白酶的水解度最高;复合蛋白酶酶解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5℃,时间4 h,pH 9.0,酶质量浓度2 500 U/g,料液比1∶3,在该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为53.2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惠  黄峰  胡兵  周艳萍  张丽  
以发酵豆粕25%、50%、75%和100%的比例分别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25%~75%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时,斑点叉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稍高(P>0.05),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以发酵豆粕100%的比例替代鱼粉时,上述5种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斑点叉尾日粮中发酵豆粕可以100%替代鱼粉,其中以25%的比例替代效果更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霖  蔡春芳  叶元土  王永玲  刘猛  孔丽  
以鱼粉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25%和50%的豆粕、花生粕、菜粕和棉粕这4种植物蛋白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肠道形态结构的变化。试验鱼初始体重为(22.95±0.35)g,饲养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植物蛋白添加水平在25%时,豆粕组黄颡鱼的肠道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花生粕组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晰,空泡较多。黏膜下层有所增厚,但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菜粕组和棉粕组肠道黏膜高度均显著下降,且棉粕组黏膜下层增厚,上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肌层也显著变薄。添加水平达到50%时,各试验组黄颡鱼中肠结构均产生明显变化。从蛋白质效率看,50%的豆粕组和棉籽粕组与对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启源  向远鸿  刘国华  周美兰  邹应斌  
1996— 2 0 0 0年对从中国南方稻区征集的百余个水稻品种 (品系 ,组合 )在湖南进行了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筛选 ,确定了湘早籼 2 4号等 7个近期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早、晚籼饲料稻品种 (组合 ) .同时表明 :协调高蛋白与超高产的关系是饲料稻品种选育和栽培的共同主攻目标 .制订饲料专用稻品种标准时 ,应考虑蛋白质含量测定样品的代表性 ,建议采用省区域试验中 3~ 5个有代表性试点的样品 ,并且以湘早籼 2 4号为早籼对照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