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1)
- 2023(8917)
- 2022(8155)
- 2021(7788)
- 2020(6533)
- 2019(15267)
- 2018(15265)
- 2017(29532)
- 2016(16392)
- 2015(18446)
- 2014(18486)
- 2013(18315)
- 2012(16747)
- 2011(15028)
- 2010(14816)
- 2009(13470)
- 2008(12804)
- 2007(10989)
- 2006(9397)
- 2005(8057)
- 学科
- 济(61284)
- 经济(61212)
- 管理(46565)
- 业(43649)
- 企(37500)
- 企业(37500)
- 方法(30644)
- 数学(26014)
- 数学方法(25707)
- 学(16745)
- 农(16107)
- 中国(14645)
- 财(14369)
- 业经(14140)
- 地方(12459)
- 理论(11419)
- 和(11092)
- 农业(10771)
- 贸(10404)
- 贸易(10398)
- 技术(10162)
- 易(10075)
- 制(9993)
- 环境(9738)
- 务(9524)
- 财务(9465)
- 财务管理(9451)
- 教育(9436)
- 划(9071)
- 企业财务(8954)
- 机构
- 大学(230842)
- 学院(227892)
- 管理(93831)
- 济(82750)
- 理学(82302)
- 理学院(81366)
- 经济(80780)
- 管理学(79916)
- 管理学院(79527)
- 研究(74891)
- 中国(53182)
- 科学(50586)
- 京(49451)
- 农(40091)
- 所(38265)
- 业大(38059)
- 财(36500)
- 研究所(35405)
- 中心(33386)
- 江(32039)
- 农业(31774)
- 北京(30799)
- 范(30321)
- 财经(30079)
- 师范(29950)
- 院(27595)
- 经(27398)
- 州(26384)
- 技术(25345)
- 师范大学(24310)
- 基金
- 项目(164684)
- 科学(128469)
- 基金(118954)
- 研究(117839)
- 家(104427)
- 国家(103573)
- 科学基金(88734)
- 社会(71112)
- 社会科(67176)
- 社会科学(67158)
- 省(65276)
- 基金项目(64270)
- 自然(60627)
- 自然科(59208)
- 自然科学(59193)
- 自然科学基金(58089)
- 划(55056)
- 教育(53874)
- 资助(49117)
- 编号(48304)
- 成果(38881)
- 重点(36424)
- 部(35395)
- 创(34291)
- 发(34286)
- 课题(33014)
- 科研(32031)
- 创新(31902)
- 计划(30932)
- 大学(30403)
共检索到317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瑶 曾令兵 徐进 周勇 肖艺
为研究斑点叉尾呼肠孤病毒(CCRV)诱导斑点叉尾肾脏细胞(CCK)发生凋亡的机理,以CCRV感染的CCK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DNA片段化检测、TUNEL反应、亚G1期细胞检测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检测等方法进行实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感染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后,细胞变圆、皱缩,随后细胞脱落,细胞单层呈网状,感染72h后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感染48 h后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的染色质固缩、核边缘化或破裂,可观察到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增加;DNA片段化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细胞12 h后细胞基因组DNA出现片段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令兵 李晓莉 张林 徐进 张燕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肾脏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系,定名为CCK,目前已稳定传代培养70多次。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最佳培养基为M199,最适培养温度范围为28~32℃,培养基血清体积分数为10%。在此条件下,CCK细胞的倍增时间为38.9~41.0h。斑点叉尾肾脏细胞的集落形成效率为(74.16±3.54)%,第9代传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58,第33代传代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60。液氮冷冻保存6个月后复苏的细胞经台盼兰染色检验,(86.69±1.0...
关键词:
斑点叉尾 肾脏组织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彦 肖汉兵 曾令兵
简要介绍了斑点叉尾病毒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诊断与防治方法以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检测技术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锋涛 熊海林 曹胜波 熊传喜 王敏 王卫民 吴兵 刘玉林 刘学芹
为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CCV新型亚单位疫苗,将CCV的囊膜蛋白基因ORF6克隆至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TM 1质粒中,并将阳性重组转座质粒转化进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得重组子rBacmid-ORF6。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该重组子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ORF6。AC-ORF6感染的sf9昆虫细胞,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重组杆状病毒呈多粒包埋,经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ting检测,CCV的ORF6蛋白可以在感染了AC-ORF6的sf9细胞中表达。研究表明,获得了插入ORF6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且该基因可以在重组杆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钱续 刘渊 金海林 孙长莲 吴万红 李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敏 李琪 王启龙 路飏 陈松林 沙珍霞
分别用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和斑点叉尾鮰呼肠孤病毒(channel catfish hemorrhage reovirus,CCRV)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进行感染实验,取感染后0h、12h、24h、48h、72h和7d的头肾、肠、肝脏和脾脏,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TLR5和TLR5S基因在这4种免疫相关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征,探讨它们与斑点叉尾鮰先天免疫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链球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能够引起TLR5和TLR5S强烈的上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玉东 陈孝煊 吴志新 王敏 刘迁 夏君 王树云 李莉娟
针对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CCV)的ORF6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PCR产物在扩增过程中标记地高辛,探针5′端用生物素标记,建立了CCV的敏感、快速、环保的PCR-ELISA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CCV DNA,与各对照均无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该方法对CCV DNA的检测阈值为5 fg,敏感性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倍。用此方法对人工感染样品进行检测,能够检测到感染组织中的CCV DNA。该方法能够定性和半定量检测CCV DNA,可用于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的检测、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流行病的诊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启超 张志强 吴恒
用改良的龙桂开浸银法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胃肠道嗜银细胞的总数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胃至肠道各段均有分布,分布密度呈波浪形,即胃体部最高,中肠其次,胃幽门部最低。嗜银细胞在胃贲门部和中肠常成群分布,大多数嗜银细胞呈棒状、梭形、三角形和蝌蚪形等,胃部和后肠中偶见呈圆形的细胞。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斑点叉尾胃肠道嗜银细胞主要行使外分泌功能,其数目和形态特征可能与其食性、消化特性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陈德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元土 罗莉 林仕梅 曾端 别之龙
采用胃、肠道的离休灌注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斑点叉尾鮰胃、肠道对L-亮氨酸的吸收。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胃、肠道均能有效地吸收、运输L-亮氨酸,在120min内,肠道于90min时的吸收量达到最大值 5 μmol/g·组织;胃在 120min时达到 2 μmol/g·组织;胃、肠道对 L-亮氨酸的吸收率受L-亮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L-亮氨酸浓度达到10mmol/L时吸收率趋于稳定,显示出典型的吸收饱和动力学特征;胃和肠道的前段、中段、后段在相同条件下对L-亮氨酸的吸收量有差异,它们各自对L-亮氨酸在40min内的吸收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2%、27.5%、29%和31.5%。肠道对L-...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L-亮氨酸 胃 肠道 吸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建国 周进 金宏
对11尾斑点叉尾鮰的部分可量可数性状、生长特点、食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血细胞数目、肌肉成分和部分微量元素等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的红细胞数为2.16×106个/mm3,白细胞数为6 900个/mm3 ,鲜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5.76%,粗脂肪含量为8.66%,水分含量为74.56%,微量元素中铁为1.76 mg/kg,锌为0.366 mg/kg,鲜样中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比为1.89?0.27?1.6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杰英 刘俊魁 刘希泰 张跃红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atatus),亦称沟鲶。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淡水养殖鱼类中主要饲养对象。1988年10月我们从湖北省引进体全长9厘米的斑点叉尾鮰700尾,经过4年的培育平均体重已达到2.5公斤,部分已达到性成熟。1992年我们对该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对受精卵的胚胎及胚后发育作了连续观察,记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索纹纹 刘永涛 艾晓辉 吕思阳 杨秋红 余少梅
为了研究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静水条件下经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浓度后,直接对水族箱泼洒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粉剂后采集斑点叉尾皮肤、肌肉和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ESI/MS/MS)测定样品中氯硝柳胺的浓度,结果表明,静水条件下25%氯硝柳胺乙醇胺对斑点叉尾的安全浓度为0.113 mg/kg;养殖水环境中氯硝柳胺能快速消解,实验第2天即低于1μg/L,并呈无规律性持续较长时间;用药24 h内,氯硝柳胺在鱼体肌肉和鱼皮中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但48 h后,其在鱼皮和肌肉中呈现快速消除至较低浓度,但后期消除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华伟 简少卿 贾小芳 虞舜 何宝荣 曾艳 张丽军 虞鹏程
实验探讨了富硒酵母对斑点叉尾肝脏的毒性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56 d后正常组和有机硒组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硒含量均值为0.15和0.81 mg/kg。H.E染色显示有机硒组肝细胞有明显的疏松化,部分发生脂肪变。通过二维凝胶电泳结合ImageMaster软件分析,鉴定出8个表达差异蛋白质点,其中3个在有机硒组表达上调,5个在有机硒组特异表达,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鉴定,这些蛋白质分别是伴侣蛋白TCP1-亚基8、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4SNc-Tudor蛋白、腺苷激酶、酮糖移转酶、丙氨酰-tRNA合成酶。富硒酵母饲料对斑点叉尾肝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有机硒调控4SNc-Tudo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