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
- 2023(1066)
- 2022(1115)
- 2021(1071)
- 2020(1192)
- 2019(1621)
- 2018(1523)
- 2017(2521)
- 2016(1826)
- 2015(2007)
- 2014(1980)
- 2013(1993)
- 2012(2017)
- 2011(1936)
- 2010(1992)
- 2009(1924)
- 2008(1823)
- 2007(1681)
- 2006(1463)
- 2005(1449)
- 学科
- 学(4984)
- 济(3465)
- 经济(3460)
- 业(2250)
- 管理(2249)
- 害(2193)
- 虫(2101)
- 虫害(1776)
- 水产(1773)
- 企(1677)
- 企业(1677)
- 防(1677)
- 生物(1652)
- 及其(1610)
- 病虫(1610)
- 病虫害(1610)
- 方法(1500)
- 防治(1467)
- 治(1462)
- 动物(1440)
- 农(1422)
- 数学(1154)
- 动物学(1138)
- 物(1137)
- 数学方法(1075)
- 中国(1056)
- 制(1016)
- 微(1015)
- 生物学(1006)
- 微生(994)
- 机构
- 大学(28918)
- 学院(28023)
- 农(15998)
- 研究(15620)
- 科学(14582)
- 农业(13020)
- 所(10858)
- 业大(10801)
- 研究所(10299)
- 中国(9927)
- 省(8621)
- 室(8584)
- 农业大学(8392)
- 实验(8260)
- 实验室(7945)
- 重点(7483)
- 业(7264)
- 京(7159)
- 院(6079)
- 中心(6047)
- 技术(5878)
- 江(5806)
- 研究院(5352)
- 科学院(5333)
- 济(5251)
- 部(5220)
- 经济(4999)
- 管理(4982)
- 科学研究(4910)
- 林业(4862)
共检索到4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芳 汪成竹 陈昌福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鮰对3种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斑点叉尾鮰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灭活菌苗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受免鱼产生了对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凝集抗体和交叉凝集抗体,与未接种菌苗的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露 汪成竹 陈昌福
利用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中提取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采用A. hydrophila活菌攻毒方法,比较了3种致病菌OMP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OMP对斑点叉尾鮰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鱼的血清中存在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燕 巩华 陶家发 梁慧丽 刘礼辉 石存斌 吴淑勤
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的一株细菌GD091027,对该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人工感染剂量大于1.0×107 CFU/尾时,能引起斑点叉尾100%发病死亡,对斑点叉尾的LD50为6.2×104 CFU/g。分离株GD09102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阴性,在25℃、35℃均有运动性,能耐3%的NaCl,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甘露醇及L-阿拉伯糖,不利用西蒙氏柠檬酸盐,不利用丙二酸,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产生硫化氢和吲哚,甲基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路 曾令兵 杨先乐
以绵羊红细胞为载体,建立了检测银鲫血清抗体的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用该方法研究了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免疫组在免疫7天后可以测到血凝抗体,21天达到高峰值4096,然后开始下降,35天时抗体滴度降为16。加弗氏不完全佐剂疫苗免疫组亦在7天时可以测到血凝抗体,21天达到1024,35天时为2048,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鱼体免疫后的保护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免疫组分别在7天左右和14天左右开始产生保护力。免疫保护力在鱼体免疫初期随着抗体滴度的增加而加强,随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强的水平,并不随抗体滴度的下降而减弱。浸泡免疫试验的结果亦表明,银鲫可以通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小亮 陈昌福 吴志新 罗宇良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脂多糖(LPS)和菌体外膜蛋白(OMP)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对A.hydrophila的3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和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斑点叉尾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疫苗均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3种疫苗的受免鱼均产生了特异性凝集抗体,接种F-Ah灭活菌苗的试验鱼最高,接种OMP疫苗的试验鱼其次,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秋胜 陈昌福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免疫接种异育银鲫 ,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 ,溶菌酶活性 ,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杀菌活性并通过鱼体攻毒试验 ,探讨了异育银鲫对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结果表明 ,接种 2 8d后 ,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溶菌酶活性均值分别为 1∶18.89和 15 6 .36U/ml,相应的对照组则为 1∶0 .83和 138.6 8U/ml;受免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分别为 6 3.38%和 6 .0 2 ,而对照组的分别为 47.95 %和 5 .0 8;免疫组和对照组白细...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嗜水气单胞菌 免疫应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开毓 邓龙君 肖丹 耿毅 黄小丽 陈德芳
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脂质体疫苗,通过灌胃分别给予各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脂质体疫苗(Ⅰ-Ⅲ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灭活苗(Ⅳ组)和生理盐水(Ⅴ组),每2周给药1次,共3次。于接种疫苗后第1天、14天、28天和第49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白细胞的杀菌活性和血清抗体IgM含量的变化,并用细菌攻毒实验检测免疫保护效应。结果显示,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疫苗粒径约为(0.9±0.3)μm,包封率为53.23%,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灭活苗相比能显著增强斑点叉尾鮰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和血清抗体IgM水平。腹腔注射活菌攻毒后,脂质体疫苗免疫的Ⅰ-Ⅲ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4...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脂质体疫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泽茂 柳阳 陈昌福 朱健 谢骏 徐跑
从湖北省宜昌市清江水库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鮰肝脏分离到1株细菌CH016,该菌可在淡水琼脂平板上生长,单菌落圆形白色,表面圆滑,边缘整齐。经腹腔注射回归感染试验,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从人工感染病鱼体内再次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表明该菌对斑点叉尾鮰具有致病性。经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显示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堂水 汪成竹 陈昌福
报道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11个菌株中的BH-001、BH-005、BH-009和BH-011等4个菌株属于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而BH-002、BH-015、BH-017和BH-019等4个菌株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BH-004、BH-013和BH-016等3个菌株尚未能...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致病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单红 张其中 刘强平 赵海涛 周晓扬 冉江波
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灭活菌苗为免疫原,以平均体重为86 20g人工饲养的健康南方(Silu rusmeridionalis)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原(浓度为1 0×108/mL)免疫,剂量为0 2mL/尾,并分别在免疫后的第1、2、4、7、14、21、28天对实验鱼尾静脉采血,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KC)可以增加南方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并引起不同种类白细胞组成比例的变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在免疫后第1、2、4、7、14、21、28天,南方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嗜中性粒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芬 张其中 冯汉茹 朱成科 袁娟 鉏超
以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为免疫原,平均体重(100±25)g的健康中华倒刺鲃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单次注射0、1、2、4、7、14、21、28、35d后随机从两组各取6尾实验鱼,尾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血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活性、抗体效价和蛋白质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第35天活菌攻毒。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AS)可诱导中华倒刺鲃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血清中总蛋白及球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也具有免疫功能,灭活茵苗的相对免疫保护力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楼丹 杨波 吴建军 吴雄飞 川合研儿 陈昌福
用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哈维弧菌 (Vibrioharveyi)菌苗对大黄鱼 (Pseudodciaenacrocea)幼鱼进行浸泡免疫接种 ,分别以 1.0× 10 8cells/mL、1.0× 10 7cells/mL和 1.0× 10 6cells/mL的菌液浓度 ,浸泡处理鱼体 1min、10min和 6 0min后 ,放入设置在象山港内的网箱中饲养 ,并且在浸泡免疫接种后的 12 6d内 ,定期检测试验鱼的免疫保护力 (RPS)。结果表明 ,在浸泡免疫接种后的 5 6~ 77d内 ,受免鱼的RPS达到了 95 %~ 10 0 % ,随后RPS稍有下降 ,但是 ,直到免疫浸泡接种后第 112...
关键词:
大黄鱼 哈维弧菌 灭活菌苗 浸泡免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礼辉 张德锋 李宁求 付小哲 林强 石存斌
【目的】建立可同时快速检测斑点叉尾鮰败血症3种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和鮰爱德华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Hly)、维氏气单胞菌脱氧核糖核酸酶Ⅰ基因(DNaseⅠ)以及鮰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eHa)的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并建立斑点叉尾鮰败血症3种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考察,并将其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当Hly基因、DNaseⅠ基因以及eHa基因的引物浓度分别为1.0,1.0和0.5μmol/l,退火温度为59.5℃时,各目的片段均可较好地扩增。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学婧 汪开毓 阳磊 周燕 王二龙 贺扬 陈德芳 耿毅
为评价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对斑点鲖的免疫效果,实验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海藻酸钠和鲖爱德华菌灭活疫苗为材料,制备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组、鲖爱德华菌灭活疫苗组、空微球组和对照组,以拌料口服方式进行免疫,通过检测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补体替代途径(ACH50)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体效价以及相对免疫保护率评价疫苗免疫效果,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口服疫苗对斑点鲖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能够较长时间增强斑点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血清凝集效价于第5周达到峰值,为1∶16,免疫后第7周仍可检测到特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