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
2023(2046)
2022(1849)
2021(1762)
2020(1417)
2019(3294)
2018(3428)
2017(5832)
2016(3586)
2015(4111)
2014(4554)
2013(4259)
2012(3978)
2011(3670)
2010(3888)
2009(3398)
2008(3435)
2007(3316)
2006(2969)
2005(2800)
作者
(11383)
(9264)
(9081)
(8786)
(6055)
(4578)
(4279)
(3668)
(3665)
(3584)
(3272)
(3262)
(3184)
(3087)
(3001)
(2982)
(2795)
(2757)
(2748)
(2588)
(2437)
(2391)
(2332)
(2258)
(2243)
(2149)
(2004)
(1999)
(1985)
(1951)
学科
(9799)
经济(9783)
管理(9640)
(7849)
(6551)
企业(6551)
(3973)
(3724)
理论(3588)
(3475)
教学(3401)
中国(3273)
教育(3105)
(3016)
业经(2741)
方法(2579)
(2477)
财务(2466)
财务管理(2449)
地方(2431)
农业(2428)
(2341)
土地(2338)
学法(2274)
教学法(2274)
企业财务(2252)
(2067)
银行(2061)
资源(2033)
(1912)
机构
学院(49944)
大学(47248)
研究(16600)
管理(14409)
中国(13652)
(13342)
经济(12684)
科学(12021)
(11248)
理学(11244)
理学院(11029)
管理学(10688)
管理学院(10605)
(10331)
(10327)
(9796)
研究所(8594)
(8466)
技术(8213)
农业(8208)
(8205)
(7989)
业大(7988)
中心(7895)
(7848)
师范(7720)
北京(7221)
职业(7099)
(6275)
财经(5852)
基金
项目(27191)
研究(20900)
科学(19312)
基金(16212)
(14573)
国家(14400)
(12336)
科学基金(11257)
编号(10671)
教育(10545)
(9987)
社会(9880)
成果(9133)
社会科(9129)
社会科学(9125)
基金项目(8258)
课题(8003)
自然(7689)
自然科(7444)
自然科学(7441)
自然科学基金(7280)
资助(7022)
(6897)
重点(6471)
(5954)
项目编号(5865)
(5777)
(5390)
大学(5222)
科研(5179)
期刊
(21260)
经济(21260)
中国(15104)
研究(14998)
教育(11077)
(9184)
学报(9143)
(8045)
科学(7721)
农业(6141)
大学(6069)
管理(5820)
技术(5536)
学学(5384)
图书(5069)
(4557)
金融(4557)
业经(4229)
书馆(3886)
图书馆(3886)
职业(3876)
财会(3438)
资源(3363)
(3309)
(2974)
(2961)
论坛(2961)
通讯(2641)
会通(2620)
技术教育(2582)
共检索到85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太方  奚鑫基  蒋民生  
本文报道斑头陡盾茧蜂(Ontsira palliatus)的引种繁殖及田间防治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的效果。林间放蜂当代寄生率达46.60%~61.11%,当代扩散半径达200m左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博  孟玲  李保平  
为探究寄生蜂寄生率与寄主密度的依赖方式及其与寄生蜂搜寻选择寄主行为的关联,以斜纹夜蛾幼虫为寄主在大豆田进行了斑痣悬茧蜂野外释放-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寄生率与寄主密度的依赖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一个密度阈值(≈8头.株-1),在低于此阈值的密度范围内,寄生率随密度增大而明显降低;高于此密度阈值时,寄生率保持约50%的水平。采用跨栏模型分析寄主体质量对寄生概率和过寄生程度的影响表明,寄生率随寄主体型(用体质量表示)增大而降低,但寄主体型大小对过寄生程度(用寄主体内的卵数表示)没有显著影响,过寄生率为23.9%。根据研究结果推测,斑痣悬茧蜂在大豆植株上对寄主幼虫的搜寻采取随机方式,在寄生健康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林芳  孟玲  李保平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空间位移比例(8.19%)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2.04%),在植物叶正面的比例(47.00%)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24.27%),但在叶背面与未被寄生的寄主幼虫无显著差异。在植株的上部、中部和外部,两类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直到幼虫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植株上部和外部,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6.09%、5.89%)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8.8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以一  李保平  高小文  孟玲  
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制剂是新近研发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细菌性杀虫剂。为评价其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研究了短稳杆菌浓度与寄主感病时间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子代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分别用低(1.5×108mL-1)和高(3.0×108mL-1)浓度短稳杆菌液处理的大豆叶片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2龄幼虫24h,然后饲喂健康叶片,并分别于处理后第1、2、3、4和5天(感病时间)供斑痣悬茧蜂寄生。结果表明:寄主存活率随感病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短稳杆菌处理使子代蜂成虫体型减小,但高、低浓度处理之间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凤益  陶大云  杨桂芬  杨江义  
1992年在中国云南及其它20多个国家或地区同时进行IURON(国际陆稻观察圃)试验。根据IRRI(国际水稻所)汇总资料分析表明:国外中秆、中早熟材料在云南种植后仍然表现为中秆、中早熟;各试点(除孟加拉国外)粳稻比籼稻更适应陆稻生产条件,粳稻的综合评价优于籼稻;株高、生育期在云南与各试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依此规律提出相关方程供云南引种时参考。云南陆稻引种策略应以中秆、中早熟粳型陆稻为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和  陈敏  段兆尧  
利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转管繁育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研究转管对发育历期、繁蜂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转管繁育缩短了管氏肿腿蜂的产卵前期,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的数量有较显著影响,第1次转管时这3项指标较为理想.综合比较了发育历期、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数量和性比等各项指标后认为:转管繁育是提高管氏肿腿蜂繁蜂量的一种优良技术,繁蜂量比不转管增加3.97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谌电周  屈灯龙  曾爱平  游兰韶  
小腹茧蜂是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蜂,报道越南水稻、棉花等作物害虫育出的6种小腹茧蜂及其寄主和分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佳丽  李保平  孟玲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取食干旱胁迫下小麦的黏虫及其幼虫寄生性斑痣悬茧蜂的生长发育表现。[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置不同干旱胁迫水平(0、0.05、0.10和0.20 g·mL(-1)PEG6000)处理盆栽小麦造成生理性干旱,然后接黏虫初孵幼虫于叶上取食直至成虫羽化,观察其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并以3龄幼虫为寄主供斑痣悬茧蜂寄生,观察寄生蜂生活史和形态特征。[结果]干旱胁迫小麦对黏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体鲜质量、成虫体干质量等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高水平干旱胁迫(0.20 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慧  李保平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了斑痣悬茧蜂(M eteorus pulchricornis)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幼虫的选择以及后代的生长发育表现。在非选择性试验中,斑痣悬茧蜂虽然寄生所有1~5龄幼虫,但寄生率不同,对2~4龄幼虫的寄生率(>70%)显著高于对1龄(53%)和5龄(20%)幼虫的寄生;寄生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后代寄生蜂生长发育表现亦存在差异,寄生2~4龄寄主幼虫的寄生蜂结茧化蛹率(>95%)和羽化率(>90%)高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而发育历期短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但后代寄生蜂成虫的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随寄主幼虫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毅  李保平  孟玲  
[目的]为揭示寄生蜂发育表现是否与土壤施氮量有关,以及该关系是否依赖于寄生时的寄主龄期,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在该因素处理下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方法]用不同施氮水平(20、50、100、200、300Mg·l-1)的盆栽大豆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分别以2龄和4龄幼虫为寄主供斑痣悬茧蜂寄生,观察子代蜂发育指标。[结果]施氮量、寄主龄期及其互作均显著影响子代蜂存活、历期、成虫体型大小和寿命,但影响的程度和格局不同:施氮量对子代蜂存活和发育历期的影响明显大于寄主龄期,而对子代蜂成虫体型大小和寿命的影响明显小于寄主龄期。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骏  陈家骅  宋东宝  
研究了茧蜂科与蚜茧蜂科昆虫在我国云南省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区系成分.基于多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的标本采集记录和已发表文献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云南省记录茧蜂科11个亚科64属193种,其中分布于云南的特有种48种;蚜茧蜂科9属23种,其中分布于云南的特有种6种.分析该地区的区系成分,发现云南省茧蜂和蚜茧蜂有很强的东洋区成分,同时存在较多的古北区与其他陆地动物区系共有分布的属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兰韶  罗庆怀  周至宏  
雌雄外生殖器仍然是进行种类鉴别的可靠手段 .经观察湖南蝽茧蜂 Aridelus hunanensis You,Xiong etZhou和橙足蝽茧蜂 Aridelus rutilipes Papp的形态和雌雄外生殖器的形态 ,并比较了黄长柄茧蜂 Streblocera f lavaYou et Xiong和冈田长柄茧蜂 Streblocera okadai Watanabe雄性外生殖器的差异 ,指出湖南蝽茧蜂和黄长柄茧蜂均为有效的独立种 ,与陈学新和 C.van Achterberg(1997)认为湖南蝽茧蜂是橙足蝽茧蜂新异名、黄长柄茧蜂是冈田长柄茧蜂异名的观点相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俊华  王德安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体黑色,腹部有时呈黑褐色,第2+3节背板赤黄色;触角黑褐色,柄节基部多半红褐色。须淡黄色;足赤黄色,基部或中后足基节基部黑褐色;翅基片淡赤色,翅稍带烟褐色,翅痣和翅脉暗褐色,翅痣基部有黄白色斑。 头横形,向后圆形收窄。颜面和颊具革状细皱。额和头顶具细刻点。唇基基部稍隆起,与颜面微分开;幕骨陷深。颚眼距稍长于上颚基宽。单复眼间距约为单跟直径的2.8倍。触角18节,约与体等长;雄性较粗而长。上颊等于(♀)或稍长于(♂)复眼横径。前胸背板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东宝  陈家骅  杨建全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 1新种 ,即版纳绒茧蜂Apantelesbannaensissp .nov .。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引进研究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义  蔡宏玉  王革新  
用颜色遗传稳定、经济性状较差的黄茧家蚕品种与经济性状较好的现行白茧家蚕品种杂交,培育成经济性状优良、颜色稳定、茧层颜色分布改善的一代杂交种。其全茧量平均比原种提高71.32%,茧层率提高29.71%,平均纤度为3.23D,其他指标均符合生丝原料茧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