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0)
2023(5352)
2022(4487)
2021(4150)
2020(3568)
2019(8339)
2018(8511)
2017(15889)
2016(9112)
2015(10355)
2014(10241)
2013(9863)
2012(8851)
2011(7936)
2010(8288)
2009(7475)
2008(7242)
2007(6482)
2006(5593)
2005(4855)
作者
(27286)
(22757)
(22583)
(21451)
(14447)
(10811)
(10315)
(8939)
(8644)
(8206)
(7719)
(7676)
(7439)
(7358)
(7216)
(6999)
(6866)
(6689)
(6669)
(6487)
(5831)
(5788)
(5541)
(5208)
(5178)
(5137)
(5049)
(5020)
(4743)
(4575)
学科
(34063)
经济(34036)
管理(25509)
(21377)
(18250)
企业(18250)
方法(18114)
数学(16496)
数学方法(16006)
中国(8719)
(8518)
(8384)
理论(7511)
环境(7463)
业经(6973)
(6251)
(5830)
技术(5706)
地方(5624)
(5599)
金融(5599)
(5414)
(5384)
教学(5379)
银行(5363)
(5282)
(5185)
贸易(5181)
农业(5179)
(5133)
机构
学院(124476)
大学(121458)
管理(45877)
(43374)
经济(42303)
研究(41017)
理学(39523)
理学院(39131)
管理学(37833)
管理学院(37651)
中国(30690)
科学(28793)
(25921)
(24715)
业大(22153)
(22069)
研究所(20321)
农业(19655)
(19193)
(19014)
中心(18850)
技术(17182)
北京(16348)
(15684)
(15486)
财经(15170)
(15152)
师范(14858)
(13944)
(13643)
基金
项目(87520)
科学(66455)
研究(60275)
基金(59832)
(54294)
国家(53865)
科学基金(44984)
(37478)
社会(35021)
社会科(33182)
社会科学(33171)
自然(31103)
(31095)
基金项目(30764)
自然科(30381)
自然科学(30373)
自然科学基金(29788)
教育(28981)
资助(26141)
编号(24393)
重点(20395)
成果(19418)
(18717)
(18700)
课题(18529)
计划(18437)
(17487)
创新(17469)
科研(17031)
科技(16999)
期刊
(45139)
经济(45139)
研究(31023)
中国(25646)
学报(24490)
(22165)
科学(20292)
大学(17647)
管理(17496)
学学(16834)
教育(16710)
农业(15210)
(14673)
技术(14042)
(9762)
金融(9762)
(8865)
统计(8757)
业经(8329)
(7992)
经济研究(7323)
决策(7209)
科技(7194)
财经(6933)
业大(6871)
(6608)
职业(6456)
技术经济(6272)
林业(6084)
(5894)
共检索到17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张雨  曹奕  姚国兴  蔡永祥  王超  
为检验文蛤(Meretrix meretrix)红壳色选育系F_3的生长性能,连续比较了同等养殖条件下选育系F_3和自然对照组CG的生长情况,并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和Brody 4种非线性模型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F_3的生长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以研究文蛤红壳色选育系F_3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文蛤红壳色选育系F_3在浮游期、稚贝中间培育期和塘口养殖期内的生长均显著快于对照组CG(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  刘志刚  孙小真  王辉  杜晓东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为实验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统计,对经过3代壳色及生长速度群体选育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黑、白、红、黄4种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F3选育系的壳色纯化率分别达到黑壳色95.83%、白壳色88.33%、红壳色100%、黄壳色95.0%;各选育系的生长速度均大于普通养殖群体,系间的生长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4种壳色选育系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82.51%,81.93%,75.30%,77.0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3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海军  陈明强  邓正华  李有宁  王雨  马振华  于刚  
为比较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R?ding,1798)]海南金唇选育系(GLHH)、海南白唇选育系(WLHH)、广西金唇选育系(GLGG)和广西白唇选育系(WLGG)的生长存活差异,及了解4个选育系的生长规律,自2018年1月底至2018年12月底连续监测养殖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的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F_3的存活率及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体重的生长情况。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生长模型拟合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雨  陈爱华  姚国兴  吴杨平  曹奕  
2014年7月分别以江苏红壳色文蛤(Meretrix meretrix)原种、子一代中的红壳色文蛤和普通壳色文蛤为亲本建立子一代红壳色文蛤群繁选育系RF1、子二代红壳色群繁选育系RRF2和对照组CG(control group)。对各群繁选育系的受精卵直径、孵化率及壳长生长进行测定,并对各群繁选育系壳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各群繁选育系受精卵直径、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浮游期日生长率RRF2>RF1>CG,RRF2、RF1壳长显著大于CG(PRF1>CG,壳长RRF2>RF1>CG(P<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姚国兴  张雨  蔡永祥  王超  高波  张如国  
从采自江苏如东(S)、广西北海(G)、日本本州(J)的3个不同地理群体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中选取红壳色个体组成亲贝群,并以5%的选择压力从中挑选最大壳长个体作为育种基础群,按照双列杂交的方式,建立9个交配组合,每组3个家系。实际获得6个交配组合(Gs、Gj、Sg、Sj、Gg、Ss),共18个家系,比较各家系的育种值,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和杂交优势分析,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早期存在母本效应,自13日龄之后,杂交组合(Gs、Gj、Sg和Sj)的壳长均大于自繁组合(Gg和Ss),且杂交优势越来越显著。杂交组的Kung育种值和综合评定值均大于自繁组,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愚  王培培  袁宗伟  杨宾兰  郑海涛  卢飞麟  吕业坚  覃俊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鹤鸣  董迎辉  姚韩韩  包永波  林志华  
为了解文蛤体内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清道夫受体B类I(Mm-SRBI)与红壳色形成的关联性,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基因编码区进行SNP筛查和关联分析,并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了Mm-SRBI蛋白在红、白壳色文蛤外套膜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Mm-SRBI基因的编码区筛选到15个SNP位点,位于保守序列上的4个突变位点c.647C/T、 c.723A/G、 c.818C/T、 c.1037A/G与红、白壳色存在显著关联,其中c.723A/G位点为非同义突变(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且4个位点在遗传上存在强连锁性;蛋白免疫印迹与免疫荧光结果表明,Mm-SRBI在红壳中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壳文蛤,主要表达部位为外套膜边缘膜的纤毛处。研究表明,Mm-SRBI基因的高表达与变异可能导致文蛤对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产生差异,从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导致红壳色的形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浩  刘少军  张轩杰  罗琛  周工健  姚占洲  刘筠  
采用血细胞培养制片法和肾脏细胞直接制片法对红鲫 (♀ )×湘江野鲤 (♂ )杂交种F2 和F3 代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F2 代染色体数目为 10 0条 ,染色体组型为 :2 2m +34sm +2 2st +2 2t ,NF =156;F3代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 ,染色体组型为 :4 4m +68sm +44st +44t ,NF =312。为证明红鲫×湘江野鲤杂交后代由异源二倍体转变为异源四倍体发生于F2 与F3代之间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培  陈爱华  沈和定  张志伟  姚国兴  吴杨平  张雨  王成暖  周娜  
利用9对SSR引物和6条ISSR引物对江苏省文蛤良种场保存的红、黄两种壳色文蛤选育亲本(分别以PR和PY表示)及其子一代(红壳色文蛤亲本的后代产生壳色分离分别为红壳色子一代RF1R、黄壳色子一代RF1Y,黄壳色文蛤亲本的后代全部为黄壳色YF1)进行遗传多样性监测。9对微卫星引物在文蛤5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43 0~0.704 9之间,表观杂合度(Na)在0.745 5~0.794 6之间,期望杂合度(Ne)为0.717 5~0.752 0。6条ISSR引物在5个文蛤群体中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1%~97.37%,Shannon多样性指数(I)PR最高为0.503 3,RF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闫喜武  张跃环  霍忠明  孙焕强  杨凤  张国范  
于2007年9月,对选育的菲律宾蛤仔不同壳色品系(C:对照组;Tr:两道红品系;Tw:两道白品系;Ab:玛瑙黑品系;Or:海洋红品系;Pw:珍珠白品系;Z:斑马蛤品系;W:波纹蛤品系)F1和F2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龄F1的壳长以Pw最大,与Tr差异不显著(P>0.05),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其它品系,Z壳长最小且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P<0.05),C的壳长明显小于Tw、Ab(P0.05);F1鲜重也以Pw最大,Z最小,且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P0.05),但明显大于C(P<0.05);F1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何田妹  晁敏  
采用壳长与软体部组织湿重回归、温度实验、饥饿实验以及摄食实验获得估算文蛤(Meretrix meretrix)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 DEB)生长模型构建所需的7个关键参数。壳长与软体部组织湿重回归得到文蛤形状系数δ_m,其值为0.374;温度实验获得阿仑尼乌斯温度T_A,测得的阿仑尼乌斯温度值为(5 849.31±328.11) K。进行45 d的饥饿实验,测定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_G]以及单位体积的最大存储能量[E_M],其值分别为28.35 J·cm~(-3)·d~(-1)、5 682.84 J·cm~(-3)和2 549.32 J·cm~(-3);摄食实验测定25℃时文蛤的摄食参数,主要包括:单位体表面积的最大摄食率■和单位表面积的最大吸收率■,其值分别为120.84 J·cm~(-2)·d~(-1)和87.00 J·cm~(-2)·d~(-1)。研究获得的7个生物学参数是构建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必不可少的,可为今后构建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提供数据资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彬  林志华  何琳  
本研究通过在养殖水体中添加底泥或单胞藻调节悬浮颗粒浓度,研究了悬浮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变化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保留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硬壳蛤及菲律宾蛤仔的保留效率分别在粒径为8、6和6 μ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1%、59.6%和62.6%。随数量浓度的增加,文蛤在低(4.32× 10~(7) cells/L)、中(5.27×10~(7) cells/L)、高(6.65×10~(7) cells/L) 3个数量浓度级下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逐渐增大,分别为9、13和14 μm,保留效率最大值分别降至49.7%、33.4%和26.2%;与文蛤相似,菲律宾蛤仔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也分别增大至9、12和14 μm,但最大保留值无明显变化;硬壳蛤保留效率的最大值保持不变,但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略有增大,分别为8、9和10 μm。随质量浓度的增加,文蛤、菲律宾蛤仔在低(5.7 mg/L)、中(11.8 mg/L)、高(23.3 mg/L) 3个质量浓度级下的保留效率最大值和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均无明显变化;硬壳蛤保留效率最大值显著降低,分别为60.7%、27.6%和25.5%,但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保持不变。本研究表明,文蛤和菲律宾蛤仔的保留效率对食物颗粒数量浓度变化更敏感,而硬壳蛤的保留效率受质量浓度变化影响较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虎  张俊波  杨晨星  贲成恺  袁健美  胡海生  肖悦悦  吕泽华  万荣  
文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利用数学模型准确模拟预测其在自然水域中的生长过程,对文蛤生态容量评估等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根据动态能量收支理论,基于R语言构建了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采用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法估算模型参数,通过对比围塘环境下文蛤壳长、湿重、软体部湿重的实测值与模拟值验证模型,并应用于模拟黄海海域滩涂区文蛤的生长过程。结果显示:文蛤模型主要参数形状系数、阿伦纽斯温度系数和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能量分别为0.57、9278 K和2056 J/cm~(3);实测与模拟的文蛤壳长、湿重和软体部湿重相关系数R~(2)平均为0.996,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3.58%;如东沿海区域6月实测文蛤软体部干重为0.48 g,壳长3.12 cm,模型模拟的软体部干重、湿重和壳长分别为0.476 g,6.6 g和3.2 cm。本研究构建的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可真实地反映出文蛤在自然水域中的生长过程,为评估文蛤生态容纳量及构建文蛤相关的生态系统模型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雷明  白志毅  刘晓军  李清清  殷浩  李家乐  
以选育系紫色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F_4和非选育系三角帆蚌为亲本建立后代家系群体,比较选育组与对照组贝壳珍珠质颜色和生长性状,以评价F5贝壳珍珠质层颜色与生长性能选育效果。结果显示,选育组明度L*、饱和度c*、色差值d E*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跃环  闫喜武  王艳  霍忠明  杨凤  张国范  藤利平  杨坦光  
利用3种壳型的菲律宾蛤仔,即壳宽型(H)、中间型(M)和壳扁型(P),采取双列杂交方式,成功建立3种杂交组合(PH、HM和MP),每个杂交组合由4个杂交家系组成,共12个杂交家系。结果表明,不同壳型亲本形态差异显著(P0.05,n=120)。幼虫浮游期间,3种杂交组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存活优势。PH杂交组合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与HM、MP组幼虫大小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