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2)
- 2023(5316)
- 2022(4573)
- 2021(4210)
- 2020(3654)
- 2019(7988)
- 2018(8090)
- 2017(14434)
- 2016(8618)
- 2015(9904)
- 2014(9921)
- 2013(9415)
- 2012(9108)
- 2011(8313)
- 2010(8294)
- 2009(7500)
- 2008(7377)
- 2007(6847)
- 2006(6126)
- 2005(5630)
- 学科
- 济(24864)
- 经济(24820)
- 管理(19182)
- 业(16671)
- 企(12813)
- 企业(12813)
- 学(11265)
- 中国(8927)
- 方法(8883)
- 农(8795)
- 制(7905)
- 数学(7238)
- 数学方法(7079)
- 财(6975)
- 体(6608)
- 理论(6060)
- 地方(5793)
- 业经(5587)
- 农业(5550)
- 贸(5535)
- 贸易(5533)
- 银(5412)
- 易(5371)
- 银行(5357)
- 融(5309)
- 金融(5301)
- 教育(5265)
- 行(5220)
- 和(4428)
- 体制(4056)
- 机构
- 大学(119780)
- 学院(119370)
- 研究(53296)
- 科学(38801)
- 济(38625)
- 中国(37844)
- 经济(37433)
- 农(36955)
- 管理(35411)
- 所(31548)
- 农业(29954)
- 理学(29307)
- 研究所(29290)
- 理学院(28788)
- 京(28417)
- 管理学(27841)
- 管理学院(27648)
- 业大(26200)
- 中心(22934)
- 江(20837)
- 省(20669)
- 院(19701)
- 室(18627)
- 技术(18575)
- 农业大学(18486)
- 财(18474)
- 北京(18162)
- 业(17332)
- 科学院(16983)
- 范(16659)
- 基金
- 项目(83492)
- 科学(61027)
- 基金(56040)
- 家(54883)
- 国家(54389)
- 研究(53451)
- 科学基金(41653)
- 省(34627)
- 划(30811)
- 自然(30290)
- 自然科(29567)
- 自然科学(29552)
- 自然科学基金(29016)
- 社会(28795)
- 基金项目(28698)
- 社会科(26837)
- 社会科学(26827)
- 教育(24900)
- 资助(24201)
- 编号(21138)
- 重点(20449)
- 计划(20369)
- 科技(19828)
- 成果(18653)
- 发(18521)
- 课题(17451)
- 创(16964)
- 部(16942)
- 科研(16919)
- 农(16572)
共检索到19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国强 林志华 董迎辉 柴雪良 陆荣茂 刘保忠
为了培育文蛤新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山东野生群体和江苏野生群体)的自繁和互交实验,获得了2个自繁群体和2个互交群体,运用方差分析对4个群体子一代的浮游幼虫和稚贝(1~12月龄)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受精卵的孵化率、胚胎发育和浮游幼虫生长无明显差异;2个月龄内稚贝各实验组生长发育差异不明显;3-12月龄稚贝生长性状主要表现为S♀×J♂>S♀×S♂>J♀×S♂>J♀×J♂,其中前3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第四组合差异显著;互交组的杂种优势率范围在6%~168%。杂种优势在不同性状表现不同,活体重的杂种优势高于壳长、壳高和壳厚;同时各性状指标受季节性温度变化影...
关键词:
文蛤 种群 自繁 生长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冀德伟 胡利华 闫茂仓 罗奎 陈相峰 张敏
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近交群体子代性状的影响,利用源自厄瓜多尔海区的野生群体群选F_1(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 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GE>EG>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EE>EG>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GE>EG>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跃环 秦艳平 张扬 李军 肖述 向志明 马海涛 喻子牛
为了改良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生长性能,以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熊本牡蛎为材料,以壳高为指标,按照10%留种率,采用截头法进行了两个品系的群体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随着个体增大而增加,且多嵴品系选择反应略高于无嵴品系。对于多嵴品系而言,幼虫期、稚贝期、养成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分别为0.33±0.04、0.19±0.02,0.46±0.03、0.26±0.02,0.63±0.11、0.36±0.07;无嵴品系的分别为0.30±0.04、0.17±0.02,0.43±0.03、0.25±0.02,0.58±0.10、0.33±0.06。经过1周年的养成,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琳 国增超 侯静 李淑娴
为分析簸箕柳木材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我们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07个子代的地径、苗高、生物量大小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了其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统计结果表明:木材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32%,变异范围为47.91%~56.69%;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5%,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平均含量为19.71%,变异范围为16.52%~23.10%;木材基本密度为0.391 5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此外,杂交群体的平均地径为11.43 mm,变异范围为7.64...
关键词:
簸箕柳 生长性状 木材材性 相关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林 许星鸿 涂康 刘志鸿 张天时 吴彪 周丽青 孙秀俊
采集我国南北沿海9个地理群体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利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评估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各群体壳长、壳高、壳宽和壳厚4个形态性状对菲律宾蛤仔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除壳厚外,其他形态性状与活体重和软体重呈显著相关(P < 0.05)。基于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大多数群体的壳宽对活体重和软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2个形态比例参数(壳宽/壳长和壳高/壳长)最大值出现在山东莱州群体(0.49和0.74),而最小值出现在大连东港群体(0.42和0.67)。壳厚的变异系数最大(22.74),而壳高的变异系数最小(9.47)。通过检验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建立了各群体形态性状对软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聚类分析表明,菲律宾蛤仔不同群体未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而呈现出不规律的南北交替聚类现象。本研究查明了蛤仔不同地理群体形态性状对体重性状的影响,为蛤仔地理群体的形态判别、种质资源分析和遗传育种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爱民 阎冰 叶力 兰国宝 张栋国 杜晓东
为了培育马氏珠母贝新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的工作,获得了3个自繁群体和3个杂交群体,BB1、DD1和SS1分别来自北海野生种群(BW)、大亚湾野生种群(DW)和三亚野生种群(SW)自繁一代;BD1、BS1和DS1分别来自BW与DW、BW与SW以及DW与SW杂交一代。运用方差分析对6个子一代群体的5个主要性状(壳长、壳宽、壳厚、总体重和壳重)进行了比较,3个杂交群体未表现出杂种优势。但获得的6个群体将成为进一步选育的基本群体。子一代的变异性增加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自繁 杂交 种群 性状 育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段清清 徐荣蕊 李旭青 车永和 张锦鹏 李秀全 杨欣明 刘伟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姚国兴 张雨 蔡永祥 王超 高波 张如国
从采自江苏如东(S)、广西北海(G)、日本本州(J)的3个不同地理群体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中选取红壳色个体组成亲贝群,并以5%的选择压力从中挑选最大壳长个体作为育种基础群,按照双列杂交的方式,建立9个交配组合,每组3个家系。实际获得6个交配组合(Gs、Gj、Sg、Sj、Gg、Ss),共18个家系,比较各家系的育种值,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和杂交优势分析,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早期存在母本效应,自13日龄之后,杂交组合(Gs、Gj、Sg和Sj)的壳长均大于自繁组合(Gg和Ss),且杂交优势越来越显著。杂交组的Kung育种值和综合评定值均大于自繁组,其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瀚声 冯建彬 谢楠 冯晓宇 李应森 李家乐
比较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太湖群体和鄱阳湖群体完全双列杂交F1代4个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太湖♀×鄱阳湖♂(TP)的F1代体长、体重的增加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大于鄱阳湖♀×太湖♂(PT)及自繁F1代,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炳谦 谷伟 贾钟贺 赵吉伟 牟振波 范兆廷
利用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虹鳟养殖群体(以A、B、C、D、E分别表示虹鳟的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加州养殖群体)为材料,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两种交配策略,于2004年12月14日,建立了虹鳟不同亲本的杂交系和自繁系,由20个正、反交组合与5个自繁群组成,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近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开食到1+龄鱼阶段(2005-03~2006-10),各杂交组合成活率的平均值与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加州自繁系相比分别提高了25.21%、2.34%、7.18%、4.18%和5.92%;各杂交组合饲料系数的平均值比渤海自繁系降低了19.74%,与其他养殖群体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B♂...
关键词:
虹鳟 养殖群体 杂交 F1 生产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栾启福 姜景民 张建忠 虞木奎 刘昭息
利用4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浙北7 a和6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皖南9 a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研究了不同杂种在不同地点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种类型在不同地点的生长差异非常显著。在浙北余杭试验点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生长最好,其中材积增长超过对照40%的杂交组合有PTCH20、PTCH12、PTCH41、PTCH17、PTCH61和PTCH16共6个,全部是火...
关键词:
松树杂种 生长差异 早期评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侯仕营 黄智慧 薛宝贵 杨志 曲江波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选取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不同群体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进行了1年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在3、6、9和12月龄,群体间体长和体重的差异均较大,在每一个生长时期各群体体长和体重的差异排序相同。4个群体的大菱鲆体长以线性速度生长,体重以指数形式生长。综合0~3月龄、0~12月龄的绝对增重率和3~6、6~9、9~12月龄的绝对增重率和瞬时增重率,在生长速度上依次为法国、英国、丹麦和挪威群体,在生长差异上丹麦和挪威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丹麦、挪威和英国、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菱鲆各群体在3、6、9和12月龄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2.84%...
关键词:
大菱鲆 群体 生长性能 比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锡兵 章平生 张东北 吴仁超 吴剑 吴聪连 赖俊声 龚榜初
[目的]解析控制栗属农艺性状的自然等位变异并获得与其相关联的SSR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涵盖9个杂交组合的235份栗杂交子代混合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并将32个高多态性SSR标记与25个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统计概率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丹 唐婉 刘阳 蔡明 潘会堂 张启翔
以母本尾叶紫薇与父本紫薇‘香雪云’及杂交F1代192株为试材,对株高、地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5个性状在群体中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50对SSR引物筛选出F1群体亲本有多态性的引物对50个;5个表型性状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与其正态分布曲线拟合较好,并且彼此之间具有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SSR分子标记和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SSR3-153、SSR40-131、SSR40-137与紫薇的叶宽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25.5%、12.1%、11.6%;SSR34-158、SSR34-161与紫薇的叶长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7.8%、9.1%;SSR10-172与紫薇的株...
关键词:
紫薇 SSR 表型性状 连锁分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爱民 石耀华 周志刚
比较分析了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产生的 3个子一代群体 (BB1、DD1、SS1)和不同地理种群间杂交产生的 3个子一代群体 (BD1、BS1、DS1)的 11个形态性状、壳厚指数、壳重指数和肥满度。壳厚、壳重、总体重和绞合线深与壳长幂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 ,壳宽和绞合线长与壳长对数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为解决我国海水珍珠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我国马氏珠母贝选育的目标应该是提高生长速度和抗病力 ,兼顾提高珍珠的质量。壳长、总体重和壳重应该在马氏珠母贝选育过程中作为指示生长速度的主要形态性状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