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3)
2023(8156)
2022(6731)
2021(5929)
2020(4796)
2019(10699)
2018(10375)
2017(19389)
2016(10474)
2015(11648)
2014(11684)
2013(11813)
2012(11386)
2011(10451)
2010(10709)
2009(9677)
2008(9514)
2007(8606)
2006(7984)
2005(7375)
作者
(33331)
(27968)
(27905)
(26185)
(17616)
(13383)
(12471)
(10741)
(10473)
(9987)
(9432)
(9364)
(9276)
(8966)
(8780)
(8526)
(8234)
(8151)
(8127)
(8049)
(7130)
(7088)
(6806)
(6379)
(6346)
(6261)
(6251)
(6234)
(5714)
(5645)
学科
(54253)
经济(54211)
(24897)
管理(22744)
地方(20571)
(17667)
企业(17667)
中国(17268)
(15695)
业经(14482)
方法(14409)
地方经济(11917)
(11311)
产业(11216)
农业(11149)
数学(10765)
数学方法(10679)
(10368)
环境(8924)
(8801)
金融(8801)
技术(8665)
(8638)
银行(8621)
(8505)
(8099)
贸易(8086)
(8041)
发展(7695)
(7679)
机构
学院(156117)
大学(150849)
(63146)
研究(62222)
经济(61789)
管理(53804)
中国(46475)
理学(44744)
理学院(44052)
管理学(43271)
管理学院(42970)
科学(40478)
(34157)
(32876)
(30196)
研究所(29837)
(28102)
中心(27577)
(26042)
(24795)
师范(24498)
农业(23431)
业大(23145)
(22718)
北京(22240)
财经(21300)
(21177)
(20976)
师范大学(19719)
科学院(19622)
基金
项目(101136)
科学(80052)
研究(73483)
基金(71283)
(63235)
国家(62696)
科学基金(52723)
社会(46184)
社会科(43915)
社会科学(43910)
(42643)
基金项目(38319)
(35212)
自然(33349)
自然科(32456)
自然科学(32452)
自然科学基金(31863)
教育(31460)
(30476)
编号(28923)
资助(28274)
发展(24394)
(23970)
重点(23955)
成果(22862)
课题(21920)
(21398)
(20313)
创新(20058)
计划(19388)
期刊
(81500)
经济(81500)
研究(48389)
中国(36747)
(29299)
科学(25255)
学报(25251)
管理(20805)
农业(20186)
(19103)
大学(18270)
教育(17454)
学学(17351)
业经(16001)
(15858)
金融(15858)
技术(13085)
经济研究(12705)
问题(10884)
(10700)
财经(9755)
资源(8874)
(8652)
商业(8539)
科技(8381)
(8363)
(7518)
技术经济(7500)
(7456)
经济问题(7426)
共检索到25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齐子鹏  张薇  
文脉是一个地区的背景,文脉不仅影响着旅游资源禀赋结构的生成,而且它还包融在每一旅游资源之中,这恰是一个地区遵循比较优势开发旅游产品,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通过文脉分析,一方面文脉能最恰当的表述在一个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和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是如何满足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另一方面,文脉牵引着一个地区由拥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入到产生、形成和发展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铮  李山  
文脉是旅游区的文化主题和文化精神,是旅游区实体形象的文化补充,是旅游形象的内在文化精神。赋予旅游区独特鲜明的文化主题和文化精神,形成内在的文化脉络,不仅能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而且能以差别性的文化特征与其他旅游区识别,从而能在日益涌现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文脉是旅游区的重要质量因子.根据产品质量管理原理,对文脉的规划和构造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文脉是游客可以理解的;文脉需要有历史继承性;文脉要体现旅游区特定的功能;文脉是符合现代美的;文脉要求旅游区的整体配合;文脉是全局的;文脉是需要改进的;文脉指导旅游区营销形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娟娟  
本文在对地方文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地方文脉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具有保护地方文脉显性要素、展示传播地方文化、激发村民乡土自豪感的作用。按照搜集查阅资料、挖掘梳理乡村文化脉络,构建乡村旅游开发主题,选择地方文脉展示载体的先后顺序进行应用,将有利于匹配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确立乡村旅游总体形象、指导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并以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学同  雷若欣  刘锐  
"有巢氏文化"、"焦姥文化"和"淮军文化"是环巢湖区域的核心文脉资源,极具旅游开发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文脉挖掘不深、旅游形象不明、龙头项目欠缺、市场培育不足等诸多问题。优化旅游资源组合、健全旅游产品体系、统一旅游形象定位、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等路径有利于环巢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亮  
从跨境教育的四个维度——跨境教学、师资培训、文化传播和学生体验来解析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在培育跨境教育空间所呈现的教育现象,可以发现它在语言教学上所营造的符号表征、在师资培训方面所表现的共享表征、在文化传播上所传递的文化表征、在学生体验上所培育的情感表征,结构性地促使它构建出适应当地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跨境社会表征。从社会表征的视角来透视孔子学院在异域社会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创新,为我国有效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范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燕  赵振斌  褚玉杰  张铖  
文章以贵州各官方网站和曾游览过贵州的游客发表在网络上的摄影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质性分析法、图片内容分析法及符号学方法,借助NVivo 10,Ucinet 6和SPSS20.0等软件,探寻官方网站通过摄影照片表征的旅游地意象与游客感知表征意象间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类照片的内容要素在10个节点类目上都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通过可视化方法构建的偏好照片组合模型也表明两类照片存在诸多不同;其后对地方标志形象的符号学探究则显示官网与游客对旅游地的表征又存在一致性,但这种一致并不是绝对的,两类照片背后隐含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城市文脉在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文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文脉现实载体概念,并对其构成进行分析,并以成都为例,提炼出"天府"、"古蜀"、"悠闲"的成都城市文脉的核心特点,最后结合成都城市文脉核心特点提出"古蜀天府,悠闲成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兆锋  
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当前利用生态理论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理论,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出发,认为旅游生态资源潜力、集群生态成长机制、集群生态外部环境等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选择集群生态资源潜力、集群生态结构、集群外部环境等指标,将旅游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成熟、衰退——转型等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最后提出开拓旅游产业集群生态营养源泉、构建旅游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和谐互动机制、维护旅游产业集群内部生态平衡等相关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宏浩  
中国出境旅游产业有其自身特殊规律。中国出境游组团社的规模持续扩大,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境外服务空间不断扩展;出境游组团社占旅行社总量比重很小,但贡献度极高。出境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区域性寡头垄断格局,组团社批零一体化体系开始呈现内部化趋势,组团社在产业链条上的控制力逐步增强,并开始以管理和信息技术来推动出境旅游商业模式创新。组团社产品开发模式多元化,产品创新呈现常态化,且注重对出境旅游产品品牌的塑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融合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在共生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创立一种新型的业态和一种新的共生产品,并且这种新业态和新型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能够迅速成长为一种新的行业。旅游产业协整,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共生发展中通过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在发展中不同产业仍保持着清晰的产业边界,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化的新业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扬   张文举   田畅  
随着各地方政府相继完成换届选举,新一任地(市)文旅主管官员们作为文旅“前线指挥员”肩负新时代下推进文旅融合以及疫情后旅游产业迅速复苏的双重重任。现有基于“高阶层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逐步关注到政府行政长官个人特质对行政绩效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西方政治体制下的政府高级官员,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还较少,更鲜见于对地方具体行政主管官员的分析。本文通过手工收集中国295个地(市)文旅主管部门的521位在职主管官员的个人特征变量,分析了文旅主管官员的个人特征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初步探讨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文旅主管官员的职业专业背景契合度、非领导职务职级,以及身份同构都与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显著正相关,且年轻的女性官员更有助于促进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本文也发现女性文旅官员负向调节了身份同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而文旅主管官员的名校经历则正向调节了职业专业背景契合度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本文不但丰富了“高阶层理论”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应用研究,也对地方选拔文旅干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9月3日,"2011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幸福旅游,和谐发展"的主题畅谈中国旅游产业的美好前景与发展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钱津  
旅游产业的形成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是卖景点阶段,第二是卖文化阶段,第三是卖劳务阶段。发展乡村旅游是从第三阶段开始的,其定位应是度假旅游。搞好乡村旅游不仅要突出饮食文化,而且要以保证现代化的卫生条件为服务要点。积极的客源开发是实现乡村旅游效益的关键。在现阶段,乡村旅游要向300公里内的周边城市开发客源,向特殊群体开发客源,向高收入阶层开发客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尹华光  
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主要注重经济因素而较少注重社会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信用资本、人力资本的产业经济增长模型,研究旅游信用资本、人力资本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29个省市,东、中、西部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旅游业人力资本、信用资本积累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私人生产性的教育消费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总体上促进了旅游业人力资本积累;旅游业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于政府培育信用资本的公共支出更加有利于促进旅游业信用资本积累;信用资本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