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1)
2023(15390)
2022(13135)
2021(12031)
2020(10601)
2019(23851)
2018(23478)
2017(44949)
2016(24743)
2015(27512)
2014(27352)
2013(26938)
2012(24858)
2011(22351)
2010(22193)
2009(20538)
2008(20364)
2007(18132)
2006(15307)
2005(13538)
作者
(73667)
(61692)
(61394)
(58531)
(39169)
(30051)
(28051)
(24166)
(23229)
(21897)
(20945)
(20756)
(19564)
(19366)
(19304)
(19207)
(19145)
(18287)
(17812)
(17790)
(15452)
(15162)
(15015)
(14022)
(13991)
(13765)
(13735)
(13656)
(12557)
(12401)
学科
(98784)
经济(98663)
管理(72045)
(69452)
(57459)
企业(57459)
方法(52330)
数学(46998)
数学方法(46430)
(28546)
(25476)
中国(24073)
(21493)
业经(20543)
(19722)
(19493)
贸易(19488)
(18961)
(18884)
财务(18835)
财务管理(18795)
企业财务(17924)
地方(17299)
农业(16916)
(15931)
银行(15870)
技术(15575)
(15183)
金融(15180)
(14931)
机构
大学(355531)
学院(351464)
(140743)
经济(137774)
管理(137079)
理学(119645)
理学院(118360)
管理学(116116)
管理学院(115489)
研究(115332)
中国(85597)
(73194)
科学(73143)
(66610)
(65168)
业大(58198)
(58011)
中心(55429)
研究所(53164)
农业(53122)
财经(53009)
(52762)
(48288)
北京(44820)
(43836)
经济学(43682)
师范(43210)
(41599)
(41528)
经济学院(39849)
基金
项目(245627)
科学(192837)
基金(180780)
研究(169890)
(160711)
国家(159424)
科学基金(136395)
社会(108462)
社会科(103031)
社会科学(103001)
(96077)
基金项目(95811)
自然(92309)
自然科(90303)
自然科学(90270)
自然科学基金(88700)
(81836)
教育(80021)
资助(74754)
编号(66658)
重点(55732)
(54430)
成果(53039)
(51211)
(50842)
科研(48928)
创新(47981)
计划(47438)
教育部(46462)
大学(45916)
期刊
(141971)
经济(141971)
研究(94950)
学报(63994)
中国(63555)
(57568)
科学(55032)
(52004)
大学(47319)
管理(47027)
学学(44858)
农业(38322)
教育(34397)
(31199)
金融(31199)
技术(29201)
财经(26229)
经济研究(23236)
业经(23082)
(22407)
(20764)
问题(19260)
(18599)
统计(18323)
技术经济(16863)
(16854)
图书(16620)
理论(16384)
科技(16290)
业大(16153)
共检索到497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李凤  甘犁  
本文利用X省2004-2007年一本上线考生的数据,包括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和录取情况,构建了一个估计考生录取概率的计量模型,从文理考生录取率的角度分析取消分科对考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取消分科之后,上线文科考生的录取概率将有所增加,可以提高高分文科考生比例,消除文理考生录取率差异较大的现象,对维护考生利益、推进教育公平具有深刻的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吴红斌  蒋承  
本文采用2017年"高中生发展和核心能力测评"(ACC)大型实验研究项目的测试与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偏离度、逐步回归、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就新高考改革下资优高中生的文理科科目选择及新高考改革对文理科成绩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后资优高中生在文科科目选择的偏离度上相对较大,更多的具有文科兴趣的资优高中生放弃文科科目而选择理科科目。新高考改革对资优高中生的文科成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理科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新高考改革对文科成绩的负向影响在高分位上更加明显,而对理科成绩的显著影响则在低分位上更为明显。因此,对于资优高中生群体,不必过多担心以物理为代表的理科科目选择比例的下降,更应重视和合理引导资优高中生根据兴趣选择文科科目,以避免未来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优质人才的缺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红昊  张文杰  
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升学选择空间,新高考改革从投档单位、科目要求、志愿数量、专业分配等多维度重塑了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这一制度调整对高校各专业的录取情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基于2016—2018年浙江省高考录取数据,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各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由于高考改革释放并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偏好,经济学类、计算机类以及医学类专业的招生位次在高考改革后有所上升。值得担忧的是,土木工程类、材料工程类、电气工程类、能源工程类以及机械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招生位次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基于院校选拔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各专业生源质量的波动集中体现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本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投档方式从院校平行志愿改革为专业组平行志愿或专业平行志愿。基于2019、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南五省(直辖市)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专业组和专业平行志愿改革的平均效应均是提升考生与本科高校之间的录取匹配质量;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匹配,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非高校之间的匹配;大多数情况下,专业组平行志愿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专业平行志愿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祥云  刘亚丹  张凡永  
分类高考中,考生的选择行为总体上是理性的,选择时首先会从感知上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在考生的不同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考生及其家庭对未来收益的感知与判断;考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所在地不同,其选择有显著差异。所以政府和社会应当为考生及其家庭对"成本—收益"的感知与判断提供帮助,以引导他们摆脱考分的强势制约,向"感知成本—收益"所主导的选择方式转轨,为考生的高等教育选择提供服务。在推行分类高考制度时,要密切关注和回应考生选择的差异,从政策和制度上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浩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实施以来,在破解高考"唯分数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我国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中国"985高校"2018年自主招生相关数据以及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对比"985高校"自主招生在中国各地理区域、各省市、各城市招录质量、招录数量及招录专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并对其原因和趋势进行分析。"985高校"自主招生的地区差异违背了自主招生机制的公平性,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走入困境的内在原因,更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升级和调整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化均衡化发展,保障每位考生平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升级和"强基计划"创新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菲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高考文理分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其对学生素质发展影响的争论,文理分科所造成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被主流的声音所遮盖。有数据表明,文理分科的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之所以未引发强烈关注,是基于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的正当性认识、后天选择产生的自致性后果,以及不可比性和程序正义的合理性渲染。然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来看,文理分科所产生的入学机会不公平的扩散效应是长远和显要的。取消文理分科并不会对文科生造成新的"机会劣势",但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制订和制度设计中,以质量和公平为共同关照,审慎推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王天骄  
基于2016-2020年全国高考录取数据和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披露信息,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和自然实验设计下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参与并取得评估结果的学科的本科生源质量显著更高;学科评估结果披露能够显著提高相应本科生源的录取最低分,但对录取平均分的影响不显著;学科评估结果披露对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以及非STEM学科本科生源录取最低分的提升作用显著更强。为改进和完善学科评价,提升评估结果价值,应关注并完善学科评估标准体系中本科培养质量相关指标,进一步增强高校各学科参与学科评估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科展示渠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军  丁秀涛  张青华  温红博  
高考的公平性包括对考生报考条件限制的公平性,命题的公平性,试卷印制、运输、保管及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考试实施过程的公平性,评卷的公平性,考试分数(结果)的公平性等方面。实证性分析表明,北京市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各科试题、考试准备及实施过程、考试分数、各项相关政策对全体考生、对各亚群体考生都是公平的。为了使高考更具公平性,今后还需要建立"高考公平性标准"和"高考公平性检测评估报告"制度,加强高考试题质量公平性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世建  
近年来,我国中职生均公共财政投入现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着投入总量不足,地区之间差距明显等问题。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呼唤"公平优先"。本文以近十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为研究对象,选取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为考核指标。考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性。并在得出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投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相对差距在起伏中略有上升,局部性公平程度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财政体制中立性程度有所增强等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状况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颖  
在高考录取中,公平与效率是必须兼顾的两个原则。长期实行的"志愿优先"录取机制则在公平和效率上都有所缺失。新推行的"平行志愿"机制则能够弥补该不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向改进。为保证新机制发挥实效,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许锐  
高校的更名行为缘于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对优质生源的竞争,然而更名并非没有代价,因此有必要检验、评估更名对高校生源质量的提升作用。以河南省2015—2022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为基础,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更名的平均政策效应表现为显著提升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但生源质量提升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且无法持续稳定存在。与生源省份信息联系越是紧密,该省高校更名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效果越小。此外,不同类型高校更名对生源质量的影响差异较大。除独立学院更名外,其他类型的更名非但没有提升高校的生源质量,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媛  
自考远程教育是区别于传统面授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统观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自考远程教育将逐渐成为与面授教学并驾齐驱的教育模式,或将成为新时期考生首选的社会助学形式。本文立足于天津市开展自考远程教育的实践,结合对考生开展的满意度调查,对自考开展远程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覃红霞  郑铭敏  方芳  
学生学业表现是衡量学生发展和评价教育制度系统的重要依据。围绕学生学业表现,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公平理论构建的整合模型,实证考察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审视新高考的育人功能以及公平性价值。通过对全国13 749名经历过新高考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与传统社会支持理论不同,在新高考系统中,仅学校支持对学生学业表现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家庭支持和朋辈支持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公平感知与学习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另外,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公平感知的教育价值。在新高考全面推进阶段,需要继续推动改革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关注学校系统的差异性;重视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朋辈支持资源的互动并释放更多的公平信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首位  刘萍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招生宣传工作影响考生报考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招生宣传工作到学生报考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对336名考生开展问卷调查,并使用AMO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招生宣传通过影响考生的报考态度、考生主观规范和考生感知行为控制来影响报考意愿,从而影响考生的报考行为;并对高职院校提升招生宣传效果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