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2)
- 2023(12943)
- 2022(11287)
- 2021(10560)
- 2020(8636)
- 2019(20047)
- 2018(20110)
- 2017(38499)
- 2016(20868)
- 2015(23629)
- 2014(23866)
- 2013(23686)
- 2012(22006)
- 2011(19967)
- 2010(20187)
- 2009(18256)
- 2008(17797)
- 2007(15699)
- 2006(13998)
- 2005(12583)
- 学科
- 济(89017)
- 经济(88927)
- 管理(57868)
- 业(56001)
- 企(45376)
- 企业(45376)
- 方法(36661)
- 数学(31054)
- 数学方法(30574)
- 中国(26168)
- 地方(24011)
- 农(23906)
- 业经(20465)
- 学(20003)
- 财(18951)
- 农业(16424)
- 和(15193)
- 贸(15053)
- 贸易(15039)
- 制(14796)
- 理论(14751)
- 易(14484)
- 技术(14235)
- 环境(14225)
- 银(14045)
- 银行(14003)
- 融(13673)
- 金融(13668)
- 行(13466)
- 发(13129)
- 机构
- 大学(299081)
- 学院(297325)
- 管理(117872)
- 济(115188)
- 经济(112447)
- 研究(103233)
- 理学(101109)
- 理学院(99909)
- 管理学(98069)
- 管理学院(97536)
- 中国(77057)
- 京(65826)
- 科学(65385)
- 所(52696)
- 财(52025)
- 农(48548)
- 研究所(47783)
- 中心(46440)
- 江(44735)
- 业大(44524)
- 北京(42484)
- 范(42105)
- 师范(41739)
- 财经(41141)
- 院(37728)
- 农业(37727)
- 经(37241)
- 州(37056)
- 师范大学(33629)
- 经济学(33008)
- 基金
- 项目(200592)
- 科学(156831)
- 研究(148256)
- 基金(143037)
- 家(124417)
- 国家(123307)
- 科学基金(105425)
- 社会(90971)
- 社会科(86097)
- 社会科学(86073)
- 省(78948)
- 基金项目(76001)
- 自然(68511)
- 教育(67646)
- 自然科(66888)
- 自然科学(66875)
- 划(66531)
- 自然科学基金(65635)
- 编号(61914)
- 资助(59409)
- 成果(51094)
- 发(46339)
- 重点(44585)
- 部(43341)
- 课题(42895)
- 创(41185)
- 创新(38313)
- 项目编号(38125)
- 科研(37972)
- 发展(36906)
- 期刊
- 济(133782)
- 经济(133782)
- 研究(91653)
- 中国(61278)
- 学报(47227)
- 农(44680)
- 管理(44438)
- 科学(43665)
- 教育(38948)
- 财(37232)
- 大学(35407)
- 学学(32599)
- 农业(31547)
- 技术(27155)
- 融(26628)
- 金融(26628)
- 业经(22925)
- 图书(21026)
- 经济研究(20400)
- 财经(19019)
- 问题(16999)
- 经(16096)
- 业(15818)
- 理论(15301)
- 技术经济(15085)
- 科技(15044)
- 书馆(14332)
- 图书馆(14332)
- 实践(14190)
- 践(14190)
共检索到452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余厚洪 丁华东
少数民族档案是文献田野的"记忆场"。在少数民族档案研究中,以"文献"作为"田野",有利于发掘档案的知识意义、历史学意义、社会学意义、文化学意义。可通过文献识读、文献解释、文献诠释、文献考证等田野技法对少数民族档案意义进行充分而深入的发掘。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华林 朱天梅 吴雨瑶
通过对实物档案研究主题数据分析,从少数民族实物档案管理佐证视角,梳理我国实物档案研究发展脉络,分析存在问题,探寻其研究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实物档案研究所展现出的逐步成熟,内容趋向专业和时代性等发展规律,以及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全面性、专业性与多元性特色对其他档案研究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实物档案 档案管理 少数民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次第
在传统文献学理论影响下,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着薄弱点。已往研究更多地是在探讨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数字化等方面的内容,而对少数民族文献范围的认识过于狭隘,对其社会发展意义强调不够。文章提出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工程性建议,即建立少数民族纸质文献中心、少数民族数字文献中心,建设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献 文献资源建设 项目建设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陈子丹 谯丹 廖可佳
当代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新形势下,应积极探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领域,广泛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培育与打造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档案品牌,充分挖掘和弘扬独特深厚的民族档案文化。
关键词:
开发利用 档案资源 少数民族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饶圆
少数民族民间档案是我国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资源建设中,应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民间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本文提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档案保护主体应构建一个多元体系,包括各级各类档案局(馆);古籍办、方志办、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有关的教学科研机构;档案、民族、历史、文化、收藏、艺术等类社会组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等。目前各主体针对少数民族民间档案的保护虽有一定的成果和成效,但仍有不足,需要通过有效举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间档案 保护主体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华林 石敏 杨娜 邓甜
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是保护与传承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民族记忆构建传承的视角,分析云南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从馆藏资源构建设计、或缺资源征集、资源整序和数字化资源集中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馆藏资源的设想。以全面性、多样性与原始性原则,优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对云南民族记忆的完整构建、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胡莹 刘为 朱天梅
少数民族档案开发,可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并满足全社会的利用需求。鉴于少数民族档案内容民间性、草根性,收藏机构基层性等特点,相较于传统档案开发专业性过强,本文认为少数民族档案开发模式应更亲和、灵活多元、传播便捷。运用受众广泛的现代技术,面向不同用户的开发利用实践,对于现阶段的少数民族档案事业而言,具有实践可行性与理论积极性。
关键词:
少数民族档案 面向用户 开发利用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华林 宋梦青 王柳
云南省档案局(馆)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中形成卓有成效的"云南模式",这一案例的研究、推广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发展。论文以云南省档案局(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为案例,梳理建设特色,分析理论建树与实践价值,提炼有益启示。本文认为,以发展少数民族档案事业为保障,以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云南模式",切合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发展规律,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
云南省档案局(馆) 资源建设 少数民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和晓应 彭俊玲
云南有着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古籍,对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文学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整理了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出版的主要成果、分析总结出版开发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对少数民族古籍出版开发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少数民族古籍出版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古籍 保护 出版 开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次第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外向型模式包含特定的社会发展价值,从而决定记录和描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献具有突出的社会发展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是测算评价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贡献的根据、民族融合过程的证明、构造民族文化板块的参考、实施民族文化博展的内容参考、推测民族发展趋向的根据等。为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应建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实验室、音像文献传播中心、印刷文献传播中心和民族文化博展园。
关键词: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 文献 社会价值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枫云 任亚萍
流失海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追索是一个需要应对各种显性或隐性风险的过程,有效的风险识别对于确保追索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风险识别包括一般识别与具体识别两个层面。前者指,要明确流失海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追索中的风险,通常包括,档案占有国的政治和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追索主体行动中的风险等多种类别,以及这些风险普遍具有客观性和多源性、不确定性和伴生性、可预测性与可规避性等特征。后者指,对某一准备展开的具体追索行动,要了解其风险识别,主要包括筛查、监测和评判等多个环节,并根据需要,有选择地组合运用德尔菲法、分段识别法、风险树识别法、情境分析法、蒙特卡罗法等风险识别方法,以确保对海外追索行动风险最大限度的识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裴非 陶玉婷
对建国前期刊文献的现状与保护对策及其价值进行阐述,提出建国前期刊数字资源建设的观点。利用共建共享达到全国范围的统一且完整的文献资源布局,实现文献资源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玲 黄闽英
<正>书名: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与档案信息化建设作者:关鑫,展银辉,石晓玲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5848612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定价:46元图书馆是一个集档案保存、书刊借阅、文化娱乐、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尤其是文献档案保存这一项内容,是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文明成就得以保存、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满足多元化的信息文化服务需求,图书馆的功能也在逐渐拓展,包括书刊借阅、信息采集、信息检索、统计分析、档案保存等在内的服务功能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优化,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正朝着科学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茫
当前,数字孪生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具有数字化、智能化与服务化的先进理念,为少数民族档案文化的创新实践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厘清数字孪生与少数民族档案文化间的内在关联与关键问题,通过多案例分析归纳5种典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化DT服务方式及其机理机制。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档案文化的数字孪生服务,包括多维体系复刻、数字场景建模、海量数据镜像、虚拟网络映射和沉浸虚拟体验等方式;同时,从战略地图、智能基建、关键技术、运行机制和孪生馆员等维度,思考其未来的创新实践路径与管理服务措施。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少数民族 档案文化 服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