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6)
2023(5056)
2022(3451)
2021(3101)
2020(2462)
2019(5402)
2018(5567)
2017(10422)
2016(6002)
2015(6694)
2014(6851)
2013(6402)
2012(5586)
2011(5016)
2010(5000)
2009(4478)
2008(4446)
2007(4067)
2006(3681)
2005(3448)
作者
(17589)
(14540)
(14459)
(13714)
(9336)
(6766)
(6673)
(5636)
(5449)
(4989)
(4829)
(4780)
(4736)
(4527)
(4513)
(4501)
(4342)
(4269)
(4220)
(4037)
(3649)
(3593)
(3444)
(3348)
(3285)
(3265)
(3233)
(3202)
(2980)
(2975)
学科
(21318)
经济(21281)
管理(15741)
(15147)
(12244)
企业(12244)
中国(8563)
(7730)
业经(7442)
(6340)
方法(5704)
农业(5350)
(5034)
地方(4911)
技术(4759)
(4573)
(4517)
发展(4439)
(4424)
理论(4307)
(4170)
产业(4145)
(3977)
(3938)
银行(3928)
(3903)
金融(3903)
信息(3848)
数学(3839)
数学方法(3773)
机构
大学(83640)
学院(82456)
(30491)
研究(30267)
经济(29794)
管理(29509)
理学(24982)
理学院(24667)
管理学(24168)
管理学院(24026)
中国(22399)
科学(19662)
(18075)
(15855)
(15775)
研究所(14387)
(14207)
中心(13699)
(13192)
(12892)
师范(12730)
业大(12577)
农业(12525)
北京(11063)
财经(10988)
(10766)
(10510)
师范大学(10378)
(9958)
技术(9814)
基金
项目(55421)
科学(44223)
研究(41285)
基金(40178)
(35616)
国家(35333)
科学基金(29960)
社会(25824)
社会科(24425)
社会科学(24420)
(21603)
基金项目(21157)
自然(18745)
教育(18542)
(18481)
自然科(18330)
自然科学(18327)
自然科学基金(18016)
编号(17702)
成果(15751)
资助(14448)
重点(12661)
(12547)
(11931)
课题(11691)
(11562)
项目编号(11438)
创新(11198)
国家社会(11173)
科研(10419)
期刊
(35089)
经济(35089)
研究(23822)
中国(18791)
(16315)
学报(14865)
科学(13446)
教育(11856)
管理(11267)
农业(11070)
(10912)
大学(10864)
学学(9953)
(8102)
金融(8102)
图书(7097)
技术(6578)
(6311)
业经(5963)
经济研究(5474)
财经(5163)
问题(5007)
情报(4878)
书馆(4785)
图书馆(4785)
科技(4555)
(4496)
(4465)
世界(4331)
现代(4279)
共检索到12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马创新  陈小荷  
【目的/意义】文本的可视化知识表示是把用文字符号表示的知识转化为用图形、图像或动画表示的知识,其目的在于让人直观地观察到核心信息和关键数据,从而快速发现其中蕴含的知识。【方法/过程】首先分析文本可视化大量涌现的原因,然后综述文本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在文本的结构、主题、情感态度和关联信息等领域典型的可视化知识表示方法,指出文本可视化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晓  冉敏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一个个知识点,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知识点网络的可视化表示,使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的结构,以便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靖培栋  周洪双  
探讨《中图法》分类体系XML存储的规则,基于《中图法》分类体系的XML存储,利用Java技术将其解析为DOM树,通过遍历DOM树获取类目的大小。解释树图及嵌套树图的含义,利用有序树图的构造算法将DOM树映射为树图,实现《中图法》类目大小的可视表示,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获取《中图法》同级类目的大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随着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开发其视觉表征成为重要命题。反思目前的视觉表征设计状况,存在重平面符号元素,轻视觉传播过程;重工具应用的步骤,轻设计者的创造性过程;重表达知识的功能,轻建构知识的方法等问题。采用信息理论研究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把视觉表征的应用过程看作信息认识的过程,可以在分析视觉表征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然而在理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信息时,学习者必须先了解其形式,分析其内容,进而把握其效用。据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包括形式设计、内容设计和效用设计三个层面。尽管三个层面的设计分别展开,但又是密切相关的,因而需要综合起来。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宁  陈勇跃  金大卫  张会平  
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彼此独立地发展,但它们又有很大的相关性。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一种协作机制,对它们进行有效整合,本文首先比较了信息和知识的概念,阐述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的基本思想,然后从10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它们协作的方式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学福  
信息检索可视化是指把文献信息、用户提问、各种情报检索模型以及利用检索模型进行信息检索过程中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在一个二维或三维的可视化空间中显示出来,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的技术。基于知识模型的文本信息检索可视化,是利用信息资源的元数据信息来进行可视化检索。图1。参考文献29。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浩  马静  朱恒民  姚静  
本文旨在以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展现防务快讯文本挖掘下的挖掘结果,为情报工作者获取知识提供方便。当前,文本挖掘的可视化展现在方法和技术上都是一个难点,本文尝试在文本挖掘系统中引入SOM神经网络算法,该方法在知识可视化方面效果比较突出,配合国防词汇本体非常清晰的层次结构,能够很好地将文本挖掘系统采集到的防务信息聚合成有序的知识并以色块图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聚类结果准确,可视化展示界面简单明了,方便用户了解热点问题、获取知识,便于支持决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在教育技术领域,知识可视化指视觉表征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知识的图解手段。随着知识可视化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视觉表征已经成为知识可视化研究的新要求。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目前已经从知识、技术、图像等角度开展,然而缺少了观看者和制作者等因素,并且尚未剖析因素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信息论可以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根据理解信息需要先形式、后内容和再效用的过程,并结合教育技术专业注重设计的特征,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应该包括形式分析、内容构建、意义解读和设计方法。其中,形式分析侧重于视觉表征符号结构的特点,内容构建侧重于如何赋予视觉表征知识内容,意义解读侧重于观察者解读视觉表征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余红梅  梁战平  
竞争情报实践离不开收集大量资料,在这些收集到的公开资料中有大量自由文本,从这类文本中正确高效地提取出情报是非常重要的。从可视化技术角度,把文本可视化划分为文本内可视化和文本间可视化技术,并分别就这两大类技术下的各类文本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竞争情报文本分析进行阐述,提出文本可视化是竞争情报分析的新的重要手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娟  陈嘉勇  刘世希  
介绍对W eb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中的新闻事件演变进行可视化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总结归纳文本可视化基本方法,并且结合成功的应用,提出应用在单个新闻事件、同时发生的新闻事件和先后发生的新闻事件上的新闻事件演变的可视化形式。指出综合利用基于词频、语义、聚类、时间序列的可视化技术是对新闻事件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的关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光  翁梦娟  侯西龙  雷珏莹  
注疏是对古代典籍注释及再注释而形成的文本,不仅反映注疏者对古籍文本的认知理解,也是后人理解、传承与传播思想与文化的重要基础。利用本体和纳米出版物等语义技术对注疏文本进行知识表示和语义化建模,可以揭示注疏文献中蕴含的知识间的语义关系,并实现注疏文献的语义化出版与再造。为验证注疏知识表示和语义化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本文设计了包含引用关系的阐释本体,并以部分注疏文本为语料,实现了以纳米出版物为独立出版单位的注疏语义化表示与引用关系推断。实验证明,阐释本体可作为单语篇注疏知识单元结构化和跨语篇注疏知识单元关联化的数据模型,助力注疏文献的数据化处理与价值增值。注疏知识的语义化表示路径可以为古籍知识库建设、语义出版和数字化再造提供参考。图6。表5。参考文献41。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宁远  王晓光  
叙事性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记录,也是人文学者的研究对象与基础,对叙事性文本的阐释更是人文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人文学者对远距离阅读与策略型阅读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构成叙事性文本的基本单元,事件和情节是文本解读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文学者阅读需求的转变,建构叙事性文本智慧数据,支撑数字人文研究,以情节为视角,以事件为基础,对广泛存在的叙事性文本进行深层次语义表示与结构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较为成熟的文本表示方法更适用于结构相对清晰、统一的科学文本,不能很好地表示叙事性文本中存在的复杂叙事结构,因此,以知识表示与知识组织为出发点,构建符合叙事性文本特征的语义结构化表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叙事学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事件知识表示、事件本体与叙事本体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叙事文本中存在的事件、事件间关系进行语义建模与表示,同时完善了对情节的定义,构建了基于事件的情节本体EBPO,提出了叙事性文本的"层次—网络"结构模型,用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表示。初步标注的实验结果表明,借助情节本体及结构模型,可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处理。图8。表4。参考文献61。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绪堪  房道伟  蒋勋  苏新宁  
知识组织过程的核心就是知识存储和利用,目的是通过提供知识服务解决用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颗粒度的知识,而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不同颗粒度大小知识的转化。为了描述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首先利用粒度原理对知识进行粒度化表示,通过知识粒度概念和构成来表示不同的知识,并用知识聚合度来量化知识之间关联程度,然后充分结合用户需求和已有的规范,通过文献著录规范、文献标引规范、知识表示规范、知识融合规范等四个层次制定知识划分和粒度化规范,从而确保知识共享和重用,为解决用户的问题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绍华  王非  
提出一个比较和评估各种知识表示规范的框架。该框架有4个维度:表示充分性、表示属性、支持的推理方法、推理属性。然后使用此框架对逻辑、语义网、产生式规则及框架规范这4种常用的知识表示规范进行了比较。最后认为此框架可有效地帮助问题求解中知识表示规范的比较和选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培彦  
术语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构建知识组织系统的重要语言单位。术语作为客观世界在认知主体的投射符号,可以将术语与现实世界的映射关系进行建模,进而,将术语所蕴含的知识分为概念知识、语言知识和形式化知识三类,构建统一的术语知识表示模型,最后采用XML语言对知识内涵进行形式化描述,为知识组织和知识计算提供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