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2)
- 2023(10553)
- 2022(9293)
- 2021(8875)
- 2020(7338)
- 2019(17073)
- 2018(16963)
- 2017(33123)
- 2016(17967)
- 2015(20186)
- 2014(20200)
- 2013(19888)
- 2012(18010)
- 2011(16233)
- 2010(16027)
- 2009(14672)
- 2008(14107)
- 2007(12206)
- 2006(10523)
- 2005(9037)
- 学科
- 济(69942)
- 经济(69858)
- 管理(52699)
- 业(49093)
- 企(42019)
- 企业(42019)
- 方法(32594)
- 数学(27356)
- 数学方法(27041)
- 农(17894)
- 中国(17663)
- 财(17335)
- 学(16620)
- 业经(16193)
- 地方(14276)
- 理论(13685)
- 和(12493)
- 贸(12427)
- 贸易(12421)
- 易(12038)
- 农业(11985)
- 制(11819)
- 环境(11545)
- 技术(11488)
- 务(11286)
- 财务(11221)
- 财务管理(11201)
- 教育(11138)
- 企业财务(10596)
- 划(10159)
- 机构
- 大学(258187)
- 学院(254491)
- 管理(103322)
- 济(96828)
- 经济(94653)
- 理学(90136)
- 理学院(89144)
- 管理学(87725)
- 管理学院(87263)
- 研究(81780)
- 中国(58281)
- 京(54263)
- 科学(51651)
- 财(44291)
- 所(40239)
- 业大(37242)
- 研究所(36927)
- 农(36731)
- 财经(36467)
- 中心(36295)
- 范(35994)
- 师范(35743)
- 江(35183)
- 北京(34176)
- 经(33159)
- 院(29618)
- 州(29498)
- 师范大学(29122)
- 农业(28744)
- 经济学(28493)
- 基金
- 项目(177507)
- 科学(139508)
- 研究(132848)
- 基金(128326)
- 家(110762)
- 国家(109798)
- 科学基金(94558)
- 社会(82453)
- 社会科(78015)
- 社会科学(77995)
- 基金项目(69068)
- 省(68870)
- 自然(61230)
- 教育(60815)
- 自然科(59767)
- 自然科学(59757)
- 自然科学基金(58671)
- 划(58225)
- 编号(55049)
- 资助(51800)
- 成果(45162)
- 部(39274)
- 重点(39206)
- 课题(37209)
- 发(37198)
- 创(36886)
- 项目编号(34381)
- 创新(34215)
- 教育部(34034)
- 科研(33617)
- 期刊
- 济(105565)
- 经济(105565)
- 研究(76287)
- 中国(42182)
- 学报(40656)
- 科学(36984)
- 管理(36411)
- 农(33271)
- 财(32856)
- 教育(31621)
- 大学(30766)
- 学学(28625)
- 农业(23676)
- 技术(21058)
- 财经(18141)
- 融(18012)
- 金融(18012)
- 业经(17473)
- 经济研究(15956)
- 图书(15915)
- 经(15379)
- 问题(14005)
- 理论(13343)
- 科技(12678)
- 实践(12493)
- 践(12493)
- 现代(11942)
- 技术经济(11927)
- 版(11605)
- 业(11432)
共检索到358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金荣 田毅鹏
作为东北亚区域研究重要的理论架构,文明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东亚文明“浑然一体论”的束缚,进一步理解东北亚区域文明的基础构造,把握东北亚区域文明结构体系内部“中心—边缘”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处理好国别研究和区域文明整体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比较中加深我们对东北亚区域的理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傅朗云
经多方考证,东北亚土著民族的文明渊源,都离不开渔猎经济。形成炎黄文化的核心不是农业文化,而是渔猎文化。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论述了东北亚文明与炎黄文化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
东北亚文明,炎黄文化,“之”字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晗斌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北极航道通航,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东北亚区域围绕北极事务展开合作不仅能使各国共同受益,而且有利于北极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已明确提出或正在酝酿北极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北极事务合作。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即存在一定基础又面临多种挑战,应将北极事务合作纳入东北亚区域合作议程之内,加快推动北极事务合作机制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推动合作取得进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儒煜 冯建超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东北亚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成为区域内各国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积极展开了交通物流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东北亚区域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管道等交通物流体系方面已初步形成一个基本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建立一体化交通物流网络,将在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东北亚 交通物流合作 框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宏力
东北亚地跨欧亚两洲 ,包括中、日、俄、朝、韩、蒙 6国 ,涉及中、日、俄、朝、蒙 5种语言。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制度不同、信息资源渠道瓶颈较多。如何克服困难、广开渠道、多方收集东北亚研究所需图书资料 ,是深入开展东北亚研究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东北亚 信息 资料 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胜今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组织区域性的合作体系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等。在亚洲,各国学者提出了各种经济圈的构想,如东北亚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图们江经济圈(图们江三角洲)、华南经济圈、EAEG构想(东亚经济联盟)等等。实际上,这些构想都是从研究区域合作体系的立场出发提出来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正>2024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3.数字治理、数字经济与数字主权研究;4.世界大国战略竞争与亚太战略研究;5.东北亚各国战略转型与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研究;6.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7.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研究;8.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9.俄乌冲突与国际秩序演变研究;10.逆全球化冲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2020年选题参考1.中国大国外交战略与周边外交研究;2.重大全球性问题及全球治理研究;3.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研究;4.区域一体化前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5.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研究;6.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研究;7.东北亚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8.东北亚热点问题研究;9.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10.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2021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重大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改革研究;3.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研究;4.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研究;5.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6.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7.东亚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动向与前景研究;8.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9.东北亚区域人文交流合作研究;10.东北亚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11.全球及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
关键词:
东北亚论坛 微信公众平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2022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疫情冲击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与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研究;3.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1.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东北亚各国外交战略研究;5.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6.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展望研究;7.逆全球化冲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研究;
关键词:
东北亚论坛 发展趋势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2021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重大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改革研究;3.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研究;4.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研究;5.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6.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7.东亚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动向与前景研究;8.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9.东北亚区域人文交流合作研究;10.东北亚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11.全球及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东北亚论坛》为加快国际化、数字化进程,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从2015年开始推出微信公众平台。
关键词:
东北亚论坛 微信公众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