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0)
2023(13897)
2022(11950)
2021(10923)
2020(9458)
2019(21577)
2018(21508)
2017(40915)
2016(22392)
2015(25664)
2014(25941)
2013(25470)
2012(23743)
2011(21591)
2010(21769)
2009(20467)
2008(20036)
2007(18279)
2006(15905)
2005(14118)
作者
(66210)
(55651)
(55582)
(52871)
(35296)
(26598)
(25487)
(21803)
(21146)
(19830)
(18965)
(18795)
(17750)
(17542)
(17329)
(17276)
(16686)
(16426)
(16152)
(15933)
(13996)
(13715)
(13560)
(12925)
(12674)
(12435)
(12224)
(12141)
(11331)
(11070)
学科
(110258)
经济(110143)
管理(64897)
(57372)
(47351)
企业(47351)
方法(46668)
数学(40803)
数学方法(40246)
中国(25477)
(25133)
(24767)
地方(23611)
(23489)
业经(20658)
(18641)
理论(16955)
农业(16186)
(16059)
贸易(16053)
(15822)
(15478)
环境(14915)
(14783)
(14723)
财务(14717)
金融(14714)
财务管理(14673)
地方经济(14558)
(14452)
机构
大学(333567)
学院(331964)
(141146)
经济(138143)
管理(125197)
研究(111669)
理学(107105)
理学院(105895)
管理学(103868)
管理学院(103248)
中国(83438)
(69967)
科学(68368)
(64716)
(56787)
(53970)
中心(51741)
研究所(51426)
财经(51422)
(50796)
业大(48334)
(46363)
(44392)
经济学(44339)
师范(43941)
北京(43722)
农业(42396)
(40033)
经济学院(39602)
(39523)
基金
项目(216213)
科学(169577)
研究(157243)
基金(156384)
(135999)
国家(134895)
科学基金(115435)
社会(100201)
社会科(94842)
社会科学(94816)
(84944)
基金项目(81830)
自然(73877)
教育(73196)
自然科(72181)
自然科学(72158)
(71265)
自然科学基金(70836)
资助(64869)
编号(63918)
成果(52929)
重点(48902)
(47982)
(46569)
课题(44535)
(43980)
科研(41533)
国家社会(41512)
创新(41256)
教育部(41194)
期刊
(159848)
经济(159848)
研究(98712)
中国(62620)
学报(53456)
(52897)
(48291)
科学(47226)
管理(45736)
大学(40555)
学学(38263)
教育(35200)
农业(32188)
技术(31457)
(27385)
金融(27385)
财经(27348)
经济研究(25952)
业经(23927)
(23641)
问题(21113)
统计(19195)
技术经济(18234)
图书(17728)
(16581)
(16581)
(16423)
(15955)
决策(15436)
理论(15286)
共检索到49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丙涛  
本文试图从人类更为原始的种群生存目标出发来讨论人类的集体经济活动模式与利他性的公共经济活动规律。利用公共经济制度来定义文明,用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的变迁可解释国家与公共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因。基于此,作为一种实现种群生存目标的制度选择,国家制度、公共经济制度或文明模式的演变实际上遵循着集体博弈与群体选择的原则,所谓的现代文明演变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是各个社会的精英有意构建更为有效的公共经济制度的集体选择的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明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方法论的辩护策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最适宜的实证方法论。作者认为,无论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还是当前主流的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均无法有效地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辩护。相比较,诞生于新古基经济学初期的穆勒传统的凯恩斯实证方法,不仅仍能为当前主流的经济学原理提供辩护,而且也能克服当前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在不充分决定性和理论负荷等方面的不足,并能在区分抽象研究与具体研究的条件下与主流方法论相融合。因此,穆勒传统的凯恩斯实证仍是当前新古典经济学可行的辩护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汪浩瀚  
在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大厦和方法论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自始至终体现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之争。这种争论的本质涉及到个人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问题 ,因为社会产生于个人的行为 ,而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近年来 ,这种传统的二分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出现某种整合的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炳珍  
如何协调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以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集体主义的实现形式所要注重的几个基本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德林  魏崇辉  
从认知与均衡出发探讨政府生存世界构建应该是构建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政府研究框架的基点;依托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政府的衍生与性质、职能则是研究的重点;积极引用"可信承诺"以拓展研究的视阈,将加深动态性,增强真实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常庆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把中国经济建设的轨迹、经验、规律讲透彻。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形成和运用具有马克思主义渊源的、区别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但又吸纳了其思想中有益成分的新范畴。建设话语体系的理论研究的焦点,就是要尝试不断挖掘马克思的具体范畴的深刻内涵,结合实践的展开,赋予其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范畴,区别于经典理性选择模型中的"经济人"观念,从关系、历史和发展的视角对人做出的全面分析,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并且能够为解释利他行为、阐明公共目标的确立、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具有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基础范畴的巨大潜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国杰  吴连玉  安丽  
文章简略回顾评析管理学界关于管理研究的不同视角,基于WSR方法论建构了管理的物理、事理、人理的三维体系,对管理进行系统视角的界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金季  
弗朗索瓦·魁奈(1694—1774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之一,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出生于一个地主兼律师家庭,12岁开始学医,16岁做外科医师的学徒,24岁做外科医生,获医学博士学位。35岁时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宫廷医师,并被封为贵族。一生研究过化学、植物学、数学、哲学等,60岁左右开始研究经济学。先后发表了《农民论》、《谷物论》、《人口论》、《赋税论》和《经济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司言武  
本文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入手构建了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从而克服了传统庇古税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在次优税收理论架构下,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是不成立的,最优污染品课税的税率水平只能定位在低于庇古税税率水平上。但引入非同质性假设条件后论证表明,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可能是成立的,从而为环境税税率水平定位在高于庇古税税率水平之上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巍  
对中国GDP的估算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巫宝三先生和刘大中先生的工作为起点。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有人做了个别年份的时点估算,有人做了短时间序列估算。刘佛丁、王玉茹二位先生撰文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到1997年为止,不完全连续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方明  伏霖  金星晔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集体主义文化的视角研究了人们客观相对收入对主观经济地位的影响。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回归结果显示,人们在其所在区县的客观相对收入水平对其主观经济地位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即客观相对收入水平越高,则主观经济地位越高。进一步地,本文在"集体主义"变量构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集体主义"背景下客观相对收入对主观经济地位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的地区,人们的客观相对收入对其主观经济地位的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相对收入的分化和主观经济地位感知,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影响人们的幸福获得,政府在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区文化差异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本文论述了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方法,以及超边际分析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贸易理论、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方面的体现,从中归纳出超边际分析方法的八个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磊  
当下学界流行的方法论分类尚不足以把握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本质。从"唯心"和"唯物"的分类标准来看,用"心理"来解释"心理"是"经济人假设"内在的硬伤。20世纪中期以来,长期支配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唯心教条"遇到了来自社会学界、心理学界以及经济学界的挑战。如果说以往的挑战还缺乏实证分析的支撑,那么基于实证分析的"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挑战就不能再被视为无稽之谈了。于是我们看到,在放宽"假定"的不断退让中,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唯心"根基正在逐渐遭到侵蚀。承认这种"侵蚀",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危机,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洞察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