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0)
- 2023(16713)
- 2022(14565)
- 2021(13677)
- 2020(11357)
- 2019(25717)
- 2018(25219)
- 2017(48307)
- 2016(26222)
- 2015(29139)
- 2014(28748)
- 2013(28138)
- 2012(25690)
- 2011(23023)
- 2010(23129)
- 2009(21509)
- 2008(19931)
- 2007(17147)
- 2006(15254)
- 2005(13293)
- 学科
- 济(102220)
- 经济(102108)
- 管理(70288)
- 业(65190)
- 企(53649)
- 企业(53649)
- 方法(42913)
- 数学(36709)
- 数学方法(36232)
- 中国(34255)
- 地方(28498)
- 融(27542)
- 金融(27538)
- 农(27238)
- 银(25936)
- 银行(25896)
- 行(24997)
- 财(24349)
- 业经(23336)
- 学(21878)
- 制(19952)
- 农业(18833)
- 理论(18343)
- 贸(17081)
- 贸易(17064)
- 环境(16777)
- 易(16438)
- 务(15847)
- 财务(15779)
- 财务管理(15751)
- 机构
- 学院(353551)
- 大学(352652)
- 管理(137496)
- 济(134271)
- 经济(130913)
- 研究(119177)
- 理学(118739)
- 理学院(117274)
- 管理学(115041)
- 管理学院(114401)
- 中国(93078)
- 京(76102)
- 科学(76013)
- 财(61412)
- 所(58980)
- 中心(55887)
- 农(55278)
- 研究所(54049)
- 江(51890)
- 业大(51860)
- 范(50445)
- 师范(49993)
- 财经(49457)
- 北京(48142)
- 经(44799)
- 院(44171)
- 州(43618)
- 农业(43207)
- 师范大学(40613)
- 经济学(39901)
- 基金
- 项目(246731)
- 科学(193716)
- 研究(180814)
- 基金(177409)
- 家(154376)
- 国家(153083)
- 科学基金(131858)
- 社会(112838)
- 社会科(106850)
- 社会科学(106822)
- 省(97397)
- 基金项目(95390)
- 自然(86062)
- 自然科(84039)
- 自然科学(84023)
- 自然科学基金(82442)
- 教育(82351)
- 划(82025)
- 编号(75112)
- 资助(71909)
- 成果(59791)
- 重点(55357)
- 发(53850)
- 部(52501)
- 课题(51592)
- 创(51224)
- 创新(47767)
- 科研(46891)
- 国家社会(45763)
- 项目编号(45685)
共检索到521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闫静
阅读空间是旅游城市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顾客感知构建了对旅游城市阅读空间“旅游功能”和“阅读功能”的评价维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阅读+”和“旅游+”为目标,从选址与主题定位、场景营造与沉浸式体验、文化挖掘与产品提供、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优化发展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璞妮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链和价值链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对构建文旅新空间、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生产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空间辩证的理论范式,为公共阅读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维度,透过公共阅读空间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其空间生产的逻辑,并提出探索多元空间表达、构建多重话语体系、促进多维价值阐释等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炜
跨界重构是文旅融合背景下阅读空间创新与业态升级的重要路径。上海阅读与演艺的跨界融合已探索出“书店+演艺”“图书馆+演艺”“文化馆阅读空间+演艺”“历史街区阅读空间+演艺”等4类空间模式。文章借鉴共生理论框架分析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阅读+演艺”空间是在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协同驱动下,由阅读单元、演艺单元、消费单元的多元主体,基于物理嵌合、社会衔接、场景耦合三位一体的共生介质进行能量交互,并通过经济互利、偏利寄生、培育服务、社会互惠等行为模式与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等结构模式实现空间共生的产物;初步显现出对宏观城市更新、中观文化生态优化、微观文化生产模式转型等的价值意义;下一阶段可通过政策工具引导、共生单元拓展、共生网络构建等措施推动“阅读+”空间的系统营造。
关键词:
“阅读+演艺”空间 跨界重构 共生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汤诚 刘晓霞 王春迎
[目的/意义]为理解、阐释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增加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析新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关联及该理论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适用性。[结论/发现]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在城市发展、维度分析、设施组合和文化数据库等方面具有耦合性,书店、咖啡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旅游景点等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不同组合体现出场景理论中的不同维度。在该理论观照下,城市管理者应从满足人的文化价值需求出发,注重融合性、审美性、便利性、舒适性、地方性和互动性原则,像设置戏剧场景一般来规划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创新/价值]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更为强调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与关联,为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夏立新 郑路 代沁泉 毕崇武
【目的/意义】针对全民阅读推广中信息资源过载,读者需求不易获取、个性化服务不理想以及服务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在记录个人阅读轨迹、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及全民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借助移动App服务实现资源、读者、服务的三方互联的共享空间,改善阅读氛围,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方法/过程】借助共享空间理论,分析其与全民阅读推广结合的可行性,构建个人阅读空间模型,并以该模型为指导,开发了个人阅读空间移动App。【结果/结论】个人阅读空间增加了全民阅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构建个人知识库与个性化服务的功能,弥补了全民阅读推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共享空间 个人阅读 移动应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淼
随着当前大众泛阅读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与文旅融合业态发展,将城市书馆转型实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拓展书馆经营思路,还能“以旅彰文”促进城市书馆公共文化价值传播。文章从“文旅+阅读”视角探索城市书馆的融合发展思路,认为城市书馆应立足“城市+阅读+场馆”价值核心积极融合文旅业态,以阅读“馆”塑造城市人文景观、以阅读场景深化城市文化体验、以书馆IP重塑城市文旅品牌,致力于发展为城市文创空间、社区阅读生活场及城市文化超级“打卡地”。
关键词:
城市书馆 文旅融合 公共阅读 文化产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璞妮 杨红岗 淳姣
城市阅读空间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全民阅读的宏观战略与个人阅读行为的微观实践。文章以成都10个代表性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从高频词分析、情感倾向等方面对公众评论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现场调研,基于场景理论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维度探究阅读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了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为城市阅读空间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生琴
本文列举了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建筑,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首先应是富有人性、富有人情的空间,然后提出阅读的空间这个命题。论述了图书馆建筑空间应当是读者赖以阅读、学习在其中的那种人文与艺术相交融的环境空间。着意于创造一种既幽静又亲切,既与自然相通又与人情相交,使读者可全身心投入的环境空间。
关键词:
图书馆 建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从"深阅读""浅阅读"的释义出发,阐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在阅读推广研究领域给"深阅读"进行界定,应该扩大"深阅读"的内涵和外延,着重关注4个维度的特征,即文本媒介维度、信息获取维度、文化交流维度和感受体验维度。提出在全民阅读语境下,新环境、新媒介、新读者呼唤新的"深阅读"思维模式,"深阅读"应该着眼于"多元"和"整合",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景交融、体验愉悦、交流共鸣为导向来策划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并且以"海尚悦读寻梦上海——海派文化阅读推广"为例,说明"文化阅读推广"由于主题明确,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果以引导读者"深阅读"为目的,在策划时充分考虑"深阅读"推广4个维度特征,多途径整合图书馆媒介资源,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可以说是对"深阅读"推广的一种很好的践行,值得更多的图书馆从适合本馆或本地方文化的方面去尝试。
关键词:
阅读推广 海派文化 全民阅读 深阅读推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艳
2023年以来,阅读市集服务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得以兴起与开展。其中,江西省图书馆的“城市客厅唤醒计划”是阅读市集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文章通过梳理“城市客厅唤醒计划”的主要内容,指出阅读市集服务的三大系统:空间要素系统、内容要素系统与形式要素系统;论述阅读市集的3大本质:作为第三空间、作为文化景观、作为文旅融合;总结公共图书馆阅读市集的8大做法:表征实践赋能空间生产、文化符号建构集体记忆、多元活动构建集体狂欢、感官体验形塑阅读样态、从内到外延伸服务触角、模式共享实现业务引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嵌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协作;阐释阅读市集的8大价值:在场与体验价值、社交与归属价值、轻松与娱乐价值、美育与审美价值。最后,针对阅读市集存在的浅度问题、融合问题、同质问题与偏移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娜娜 肖先沛
随着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的不断深入和阅读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化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该研究以郑州市高新区为例,实地调研郑品书舍、方塘书舍、知阅儿童中英文阅读教育三个城市阅读空间,采用访谈法、观察体验法开展研究,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品牌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经验,最后从运营主体、产品服务、宣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阅读空间品牌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城市阅读空间 品牌化 社会力量 全民阅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则谦 孙金瑛 张博文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一种复合型文化空间,能够满足公众以阅读为基础的多元化需求。城市书房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深入探究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服务可以有效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扬州市“24小时城市书房”项目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其建设现状,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其服务效果。研究发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在选址规划、室内环境、开放时间管理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在资金保障、空间建设、读者反馈等方面存有不足,可从资源配置、服务效能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磊 江仔玲 刘宇婷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演进,社交媒体中各种数据变得可获取、可利用。据此,开展了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社会化阅读内容计量研究。[方法/过程]首先,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文本挖掘技术对阅读推广类微信公众号基本信息和公众号推送文章内容进行采集。其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了各微信公众号在分类、地域、认证上的分布,以及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数、阅读数、平均阅读数、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并通过运用信息计量学相关理论及技术,利用自编脚本得到了单篇推文传播指数(Single Tweets Communication Index, STCI)、标题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推文重复次数的微信公众号耦合矩阵。同时,提出最高STCI微信推文发布延时指数(Publish Delay Index of Highest STCI Wechat Ariticle, HSPDI)算法来考察推文重复发布次数对推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最后,采用人工研读高STCI推文的方法对其内容特征进行归纳。[结果/结论]阅读推广类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平均阅读数与平均点赞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许多微信公众号之间存在严重的推送相同文章现象;文章是否是微信公众号首次推送对其传播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对高STCI推文内容分析后得出高STCI推文特征主要包括: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满足读者的自我表达需要和满足"屏阅读"时代特征的写作法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慧勤
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性质的特殊性,使得中职学生的手机普及率、信息化课堂普及率、网络技术运用率均有所提高。读屏时代正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绕不开的话题。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屏行为的表征,寻找读屏行为与传统阅读的"背反",致力促成两种阅读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开展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读屏 阅读教学 背反 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三亚市为例
旅游城市卫生问题与垃圾桶设计——以对三亚市的调查为例
基于游客感知的三亚旅游演艺产品发展研究——以《三亚千古情》为例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观下城市山体保护法制创新——以三亚市为例
新区产业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耦合关系——以北京市海淀新区为例
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文旅融合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建筑+”全民阅读推广模式探究——基于PESTLE分析法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以温州市东屿电厂为例
“立体阅读”:多元融合的阅读推广新模式探析——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学习进阶理论视域下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素与策略——以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