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1)
2023(15056)
2022(12484)
2021(11598)
2020(9043)
2019(20670)
2018(19959)
2017(37272)
2016(19670)
2015(21383)
2014(20989)
2013(20645)
2012(19203)
2011(17346)
2010(17758)
2009(16510)
2008(15350)
2007(13670)
2006(12423)
2005(11318)
作者
(54622)
(45758)
(45427)
(42542)
(29113)
(22223)
(20567)
(17589)
(17328)
(16390)
(15802)
(15549)
(14784)
(14523)
(14197)
(14021)
(13430)
(13360)
(13344)
(13303)
(11520)
(11031)
(11012)
(10551)
(10494)
(10282)
(10170)
(10061)
(9218)
(9143)
学科
(80437)
经济(80371)
(57367)
管理(54558)
(44348)
企业(44348)
中国(31119)
地方(29630)
(29222)
(26747)
金融(26743)
(25171)
银行(25154)
(24500)
方法(24022)
业经(21842)
技术(19752)
数学(19407)
农业(19197)
数学方法(19146)
(17716)
(17547)
(16144)
贸易(16124)
(15535)
地方经济(14540)
(14419)
理论(13722)
(13540)
环境(13432)
机构
学院(268165)
大学(259468)
(106969)
经济(104505)
管理(99051)
研究(95355)
理学(83673)
理学院(82594)
管理学(81259)
管理学院(80720)
中国(77670)
科学(58214)
(56216)
(49363)
(47569)
(46705)
中心(45579)
(45496)
研究所(42979)
(39235)
师范(38834)
(37904)
财经(37872)
业大(37618)
(35437)
北京(35416)
农业(35037)
(33975)
经济学(31284)
(31232)
基金
项目(177663)
科学(140066)
研究(135358)
基金(124079)
(107700)
国家(106647)
科学基金(91528)
社会(85229)
社会科(80776)
社会科学(80759)
(75428)
基金项目(66645)
(60864)
教育(60732)
自然(56598)
编号(55767)
自然科(55210)
自然科学(55198)
自然科学基金(54196)
资助(48514)
(45405)
成果(44235)
(42333)
课题(40800)
重点(40500)
创新(38640)
(36889)
发展(36833)
(36223)
国家社会(34345)
期刊
(130806)
经济(130806)
研究(82659)
中国(63541)
(44052)
(39153)
金融(39153)
管理(38940)
科学(37416)
学报(36739)
(36348)
教育(35008)
农业(29968)
大学(28101)
学学(26202)
技术(25068)
业经(24911)
经济研究(19753)
财经(17464)
问题(16632)
(16558)
(15097)
科技(14866)
资源(13844)
技术经济(13038)
(13005)
论坛(13005)
(12949)
商业(12886)
(12725)
共检索到42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毅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常州市聚焦自身定位,提出了打造“长三角文旅中轴”的发展战略,“文旅中轴”描绘了常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这也是在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切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非遗文化,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文章以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路径为目的,以江苏常州的非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产品开发现状、文化内涵、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汲取其他文创产品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开发路径,以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金智鹏  
<正>从特定角度来讲,文化旅游即指旅游者通过参观旅游景点、体验地区特色文化,充分满足自身经济需求与京生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历史文旅,以体验、感受旅游地点景观和历史遗址为主;民俗文旅,以感受地区民间风俗为主;现代文旅,侧重体验旅游地区现代文明特色;精神文旅,主要体会旅游地区知名人物和著名事件。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若想实现地区文化旅游长足发展,必须从创新角度入手,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由钟晟编著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一书,由六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阐述了文化旅游的全球发展背景;第二章提出中国文化旅游传统与历史渊源,内容囊括中国古代文化旅游传统、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初期旅游事业的发展;第三章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旅游的发展成就,即探索期、成长期、繁荣期;第四章论述文化旅游的业态繁荣,如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乡村文化、城市文化旅游等;第五章研究了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第六章分析了文化旅游的中国道路,表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升人民美好生活、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这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也为2023-2024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与创作项目“基于联动理论的古街沉浸式旅游发展研究”(2023KYY052)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通武  
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是彰显江苏运河文化产业独特魅力,建设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游客行为视角,从非遗项目受关注程度、市场服务标准水平、文创产品实用情况、文创产品品牌效应、游客获取信息及消费渠道5个维度对2 036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行业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实用性不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的产业基础条件因素,也有管理机制、创新能力、企业实力、营销水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建议在游客的情感黏度、信任度、体验感、忠诚度、消费意愿方面优化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机制,以赢得游客对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品牌的认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娜  
在“十四五”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背景下,文章切入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这一细分领域,从狭义文创的视角出发,梳理其他省市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理论模式与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与山西本土实际相结合,以期为山西省图书馆文创工作予以参考支持。文章认为,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文创应注重挖掘在地文化、布局知识产权、吸收其他文化文物单位优秀经验、牢记初心与使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晓宁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提升文化自豪感,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南京为例,通过分析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3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文创产品对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弘扬地区精神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南京非遗文创产品的具体发展情况论述了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创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莹莹  李桂华  
[目的/意义]探索文旅融合的实质,从文旅融合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分析创新路径的实践样态,为相关单位的实践提供思路借鉴。[方法/过程]采用逻辑推演的方法对文旅融合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4种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路径的实践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各种路径的发展重点与突破点。[结果/结论]发现旅游客体文化属性的发挥与旅游主体文化体验的满足是文旅融合的两个关键环节,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提炼出挖掘图书馆象征意义、营造图书馆意义场域、促进游客文化身份认同、助推游客文化情境感知4种服务创新路径。不同服务路径有着鲜明的发展特色与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情况,发展与之匹配的实践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婷  
以江苏镇江非遗文化"镇江三怪"为例,通过对镇江非遗文化及文创市场的调研,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认为应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希望给新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鑫   郑妍   叶丁菱  
特色文化场馆作为特色文化的承载体,在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特色文化场馆参与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区域特色文旅产业和文旅产业特色化发展。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家上海特色文化场馆,借助fsQCA探索特色文化场馆参与文旅融合的必要条件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特色文化场馆的高旅游热度不是由单一条件实现,其组态路径包括以馆藏陈列和旅游服务为核心的自身优势突出型路径、以馆藏陈列和形象认知为核心的场馆-感知平衡型路径和以形象认知和游客获得感为核心的游客感知突出型路径;馆藏陈列和形象认识在实现特色文化场馆高旅游热度的过程中至关重;当人文气息不够浓郁时,馆藏陈列和游客获得感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李娥   张磊  
在乡村旅游中挖掘、呈现、传播乡村文化特色,实现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个案,分析了常州开展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调查了城镇居民对文化乡村游的期待和需求,指出常州市乡村文旅产业融合目前存在产业发展定位比较模糊、产业发展结构零散、产业区域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提出推动常州市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游娅娜  
景区文创产品指的是依托景区文化打造的各类创意产品,不同于一般形式的纪念品设计,景区文创产品对于景区传播力提升、景区创收具有重要意义。该景区文创产品设计集合美观性、实用性、纪念性,通过现代简约的造型、具有景区特色的图案,使其能够在日常使用中为人带来共情的效果。在造型设计上,以倒圆锥几何体为灵感来源,灯架考虑传统木工艺中的榫卯构造,既赋予了文创产品几何形体之美,又赋予了工艺精致之美,同时也增加了产品使用的舒适度。在图案设计上,提取景区文化特征,以创造的卡通人物形象或景区地域特征形象为视觉图案来源,使得图纸静物被有序复刻,突出视觉图案的标识性。为了强化文创产品的精美性,秉持去繁就简的美学原则,去除了文字形式的描述或介绍,并对图案进行简化处理,留下主体构造再用色彩予以刻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琪  李雨珂  许臣  周逸辉  
[目的/意义]提出校地文旅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促进彼此文化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分析了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校地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校地文旅融合共同举办活动过程中旅游传统观念及校地之间隶属关系、级别等障碍,结合第九届驻徐高校大学生传承普及徐州历史文化系列活动案例,通过深入分析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的概念、内在特征及其与教育的相关性,进而提出通过加强校地文旅观念融合、组织融合、平台融合、资源融合,建立创新融合机制。[结果/结论]校地文化深度融合,活用资源,优势互补,把地方文旅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高校校园文化转化为地方文旅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活力,是时代要求,也是彼此内在发展的需要,能够填补双方发展的空白,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志伟  孙巍巍  汪作朋  
黑龙江“四小”民族包括赫哲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他们有着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四小民族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和创新困境的分析,力争探索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方法与路径,从而促进“四小”民族民族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也能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创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通过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框架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东巴文为例,探讨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分析新媒体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价值传递和发展,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非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的多样性流传与和谐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与办法,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