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7)
2023(10640)
2022(8956)
2021(8191)
2020(6755)
2019(15028)
2018(14398)
2017(27772)
2016(14604)
2015(15841)
2014(15163)
2013(14963)
2012(13426)
2011(11954)
2010(11947)
2009(11212)
2008(9931)
2007(8640)
2006(7789)
2005(6449)
作者
(41060)
(33864)
(33782)
(31667)
(21416)
(16717)
(15437)
(13195)
(13043)
(11871)
(11559)
(11530)
(10922)
(10458)
(10453)
(10366)
(10203)
(9991)
(9774)
(9767)
(8335)
(8133)
(8042)
(7891)
(7815)
(7498)
(7484)
(7379)
(6836)
(6798)
学科
(55154)
经济(54988)
(38000)
管理(37130)
(30925)
企业(30925)
(25329)
金融(25326)
方法(23684)
(22849)
银行(22816)
(22121)
中国(21859)
数学(18701)
数学方法(18520)
(17741)
地方(16077)
(15802)
业经(15522)
(13355)
农业(12668)
理论(11223)
中国金融(11073)
(10690)
贸易(10681)
(10583)
财务(10565)
财务管理(10554)
(10370)
(10108)
机构
学院(194944)
大学(191723)
(76162)
经济(74505)
管理(73052)
研究(64323)
理学(63537)
理学院(62751)
管理学(61631)
管理学院(61275)
中国(54595)
科学(41141)
(39298)
(37462)
(35945)
中心(32408)
业大(31472)
(31450)
农业(29488)
财经(29030)
研究所(28939)
(28713)
(26318)
(26228)
(26211)
师范(25947)
北京(24170)
经济学(23700)
(23153)
经济学院(21633)
基金
项目(137643)
科学(107646)
基金(99913)
研究(97004)
(88458)
国家(87624)
科学基金(75045)
社会(64914)
社会科(60583)
社会科学(60561)
(56213)
基金项目(54713)
自然(48858)
自然科(47721)
自然科学(47705)
自然科学基金(46878)
(46273)
教育(42973)
资助(39432)
编号(37958)
重点(30799)
(30769)
(29355)
成果(28786)
(28667)
创新(27356)
科研(26881)
国家社会(26615)
课题(26169)
计划(25986)
期刊
(81442)
经济(81442)
研究(53260)
中国(36826)
(34332)
学报(34269)
(31382)
金融(31382)
科学(30709)
(27191)
大学(25422)
学学(24293)
管理(23437)
农业(22384)
教育(15587)
业经(14803)
财经(13669)
技术(13434)
经济研究(13005)
(11644)
(11539)
问题(10963)
(10356)
(9737)
资源(9518)
科技(9190)
商业(9007)
业大(8880)
理论(8553)
(8362)
共检索到28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洁  师小坤  
伴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标志着文化和旅游业进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让文旅产业走向更有诗意的远方,成为增加社会福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是需要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重要命题。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关联度高、辐射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倪定清  邱瑞琳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这是一个具有经济、环境、社会价值的课题。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温州市东屿电厂的案例,厘清其工业遗产现状和发展条件,基于此给出温州市东屿电厂工业遗产更新发展模式及策略,以期为同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雨平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的空间政策强烈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扬州1990年代以来推行的一系列空间政策和同时期城市形态演化以及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比照,试图剖析空间政策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机制,重点对行政区划和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阻碍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毅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常州市聚焦自身定位,提出了打造“长三角文旅中轴”的发展战略,“文旅中轴”描绘了常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这也是在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切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非遗文化,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文章以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路径为目的,以江苏常州的非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产品开发现状、文化内涵、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汲取其他文创产品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开发路径,以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军  
扬州大学昭文图书馆坐落于扬州大学扬子津新校区的中心地段,位于整个校园中轴线偏南位置,遥对扬州大学南门,比邻教学区,与各个学院实验区、办公区遥相呼应,是校园地标性建筑。新馆于2010年6月落成,预计于2010年9月正式开馆,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6层,呈回字形结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文化和旅游产业也在同步加速发展。在经济新常态、国家政策支持和文化经济大发展的趋势下,旅游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有许多城市把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作为建设目标,越来越重视城市品牌建设。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南宁市为例,探讨在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城市品牌建设,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城市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圆刚  张宏梅  何杨媚  季磊磊  
文旅融合与社会福祉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当前,在“十四五”规划新时代与新冠疫情挑战的复杂背景下,以高质量文旅融合增强人民幸福感的要求尤为迫切,文旅融合推动社会福祉的内涵更加复杂,亟待理论更新。基于此,文章从逻辑诠释、量化测度、机制框架等层面对文旅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研究及其需求进行提炼与探索。(1)研究厘清了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福祉的基本概念、宏观逻辑和“人本”逻辑。(2)研究明确了现有文旅融合和社会福祉测量方式及其不足,提出文旅融合推进社会福祉的测度创新,构建的测量模型既包含传统文旅产业耦合测度,也包括广义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度,并涵盖旅游者与居民的双主体测度。(3)研究提出文旅融合推动社会福祉的机制,涉及宏、中和微观层面,包括文旅融合多维度发展对宏观经济社会福祉的推动机制、文旅融合区域协同对目的地集体福祉的推动机制以及文旅融合体验优化对主客主观福祉的提升机制。研究提出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福祉的挑战与契机,为政府治理和目的地管理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卓民  芮晔  
本文就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在旅游景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着重分析了旅游景区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并以扬州凤凰岛景区为例 ,就该景区实施旅游清洁生产提出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尚正永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丽娅  
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引出"就业质量"这一概念,阐述了提升就业质量的现实意义,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心大学生就业率的前提下,人们往往忽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笔者以烹饪专业毕业生为例,通过对烹饪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全程就业指导、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打造学院特色品牌、拓展对外交流等五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以实现毕业生就业数量向就业质量的跨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小波  吴必虎  刘滨谊  
结合田野调查、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扬州市的"双东"街区为例,构建了旅游历史街区发展状态的测评体系,评判了"双东"的发展状态,解析了该状态蕴含的内在矛盾,并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对"双东"发展中存在的矛盾的缘由进行了解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兵  陈肖静  许俊  
城市旅游是旅游业传统而又新兴的产品类型,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生质变的表现形式。休闲消费作为一种城市功能体系,与旅游消费有着很大的关联,深入探讨城市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的关系,保持两者协调发展对于优化现代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扬州市为例,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地分析了扬州城市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意义及保障措施,指出了两者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马岩  
协商民主成为城市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是由城市社区空间、人口等因素及社区事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我国城市社区具备了公民协商的机制与平台。协商民主需要较多的先置条件,然而对扬州市社区实证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当下在城市社区里实施协商民主还存在公共理性不足、公共利益达成困难、居民能力不平等等困境因素。加强竞争民主的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及公平分配资源是化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通过对扬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评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缺少公民参与的决策项目往往与公民的真实愿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社会满意度偏低,现代社会公民有较高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和愿望,社会性别差异是政府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珍视民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重视性别差异对公共需求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