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5)
2023(11636)
2022(10008)
2021(9135)
2020(7584)
2019(16467)
2018(15999)
2017(30702)
2016(16354)
2015(17802)
2014(17347)
2013(16725)
2012(15100)
2011(13547)
2010(13822)
2009(13293)
2008(12464)
2007(11081)
2006(10013)
2005(9010)
作者
(45299)
(37462)
(37303)
(35081)
(23459)
(18182)
(17078)
(14249)
(14088)
(13314)
(12967)
(12474)
(11748)
(11590)
(11541)
(11496)
(11377)
(11141)
(11004)
(10703)
(9242)
(8992)
(8962)
(8554)
(8491)
(8338)
(8220)
(8145)
(7618)
(7581)
学科
(63845)
经济(63790)
管理(42538)
(40703)
(33187)
企业(33187)
方法(25997)
(25726)
金融(25724)
(23577)
银行(23552)
中国(23407)
(22898)
(21373)
数学(20806)
数学方法(20471)
地方(18737)
业经(16247)
(15159)
(14229)
(13932)
贸易(13920)
理论(13590)
(13526)
农业(13114)
(12867)
中国金融(11081)
(10385)
财务(10354)
财务管理(10333)
机构
学院(223440)
大学(217957)
(85277)
经济(83212)
管理(81041)
研究(73107)
理学(69313)
理学院(68437)
管理学(66879)
管理学院(66481)
中国(61992)
科学(46449)
(45704)
(39474)
(37759)
(36488)
中心(36249)
(34309)
研究所(33154)
(32904)
师范(32550)
业大(32174)
财经(31396)
农业(29761)
(28674)
北京(28445)
(28215)
(26260)
师范大学(26020)
经济学(25940)
基金
项目(148049)
科学(116408)
研究(109050)
基金(105753)
(91990)
国家(91185)
科学基金(78229)
社会(69526)
社会科(66077)
社会科学(66060)
(60695)
基金项目(55953)
教育(49832)
(49640)
自然(49308)
自然科(48184)
自然科学(48174)
自然科学基金(47289)
编号(45229)
资助(43386)
成果(35981)
(34096)
重点(33758)
课题(31370)
(31113)
(30874)
创新(28992)
国家社会(28528)
科研(28198)
项目编号(27577)
期刊
(97892)
经济(97892)
研究(63069)
中国(45277)
(35500)
学报(34676)
(32670)
金融(32670)
科学(32313)
(29535)
管理(28947)
教育(26862)
大学(26392)
学学(24734)
农业(24127)
技术(18680)
业经(18075)
经济研究(15323)
财经(14939)
(12961)
(12619)
问题(12248)
图书(11357)
(11066)
商业(10891)
(10467)
(10451)
统计(10334)
资源(10220)
技术经济(9833)
共检索到339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尚磊   刘聪   韩斯羽  
旅游地区特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物,节日庆典等元素是旅游纪念品所承载的内涵,在纪念品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为元素,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以传播文化。地域文化在旅游产品中“去”与“留”核心关键在于,将优秀的文化内涵中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部分提取用于激发提高市场价值,实现地域文化与旅游商品融合发展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莹  
陕北地区地域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因此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陕北地区城郊乡景观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然后提出了传承保护性、审美性、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保护传统民居、重塑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对陕北城郊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设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小琴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特色产物,以乡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为基础,独具地域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也极具潜力。文章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成因素,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两者的融合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洋洋  
<正>城市作为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集中地,集聚了众多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元素。旅游是居住在不同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参与精神文化活动、实现在地文化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旅游为目的的体验使城市发生创造和再创造,游客和居民的共存、城市空间所发生的创新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城市更新。文旅融合不仅推动了城市更新,同时城市更新也有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繁荣,二者形成了相互渗透的作用模式。?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新歌  虞虎  陈田  
地方"失忆、错忆、残忆、断忆"危机背景下,探究"留得住乡愁"的发展模式、传承和保护城乡记忆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一种有效途径,凝结着本地居民集体记忆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然而,目前鲜有学者对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案例,结合蚂蜂窝、携程网平台发布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相关游记文本,采用ROST CM6软件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扎根理论等分析方法,对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了识别,并构建其维度。研究发现: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游客视角下乡愁文化元素可归结为自然景观映像、建筑风貌格局、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乡土故事人物、传承技艺表达、地方节庆展演7个维度,不同维度相应地包含了多个范畴;游客对乡愁文化元素持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劳作场景、传承技艺类元素表现出普遍的欣赏和赞叹,而对于建筑风貌、社区生活、乡土故事、地方节庆,则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丰富了旅游地理学领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留住乡愁"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江苏苏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已然成为苏州文化旅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探索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风貌特色与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相结合的路径,重视社区网络、旅游功能、人文习俗的保护与开发,解决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存在问题,推进古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长效保护,以期助推苏州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塑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兆兴  
文旅融合为旅游院校处理传承红色文化与培养旅游人才的关系提供了新解法,红色文化与旅游职业"黏度"的增加让德技并修有了新动力,红色文化与"三全育人"的结合为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开辟了新空间,基于此,可初步构建起旅游院校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并演化出协同育人生态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江苏苏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已然成为苏州文化旅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探索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风貌特色与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相结合的路径,重视社区网络、旅游功能、人文习俗的保护与开发,解决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存在问题,推进古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长效保护,以期助推苏州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塑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应绍  
渝东北地区既是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其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实现渝东北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从坚持"人本导向、绿色发展、产城夯基、商旅立柱、文化铸魂及区域融合"等方面着手,探讨了"产城商旅文"融合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了渝东北全域旅游发展坚持"产城商旅文"融合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渝东北全域旅游发展坚持"产城商旅文"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立足"产城商旅文"融合的视角,从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的思想共识、夯实全域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提升全域旅游发展的质量效能、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的保障能力以及提高全域旅游发展的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渝东北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志奇  
随着观光市场发展遇到瓶颈,国家开始引领市场对目的地注入文化,提炼内容,打造更具情感体验的产品,以文化引领成为目的地突破发展瓶颈的新趋势。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技术进步升级,越来越多目的地开始注重线上投入及优化,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增加线上渠道,进行软硬件技术配套升级,加快智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晓娟  
在回顾当前国家层面关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标准化发展政策部署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实践需求。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出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首要的是把握好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定位。当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公共文化场所与旅游景点“二合一”,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向旅游服务领域延伸,三是旅游服务进入公共文化场馆。针对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旅游文化服务给原有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带来干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的现象等问题,标准化工作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总体来看,现有文旅融合标准数量较少、标准内容仍不均衡、兼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标准结构尚未形成,一些新兴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需要通过标准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可通过四条路径构建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在已有体系基础上调整完善,以服务为根本考量,修订与制订相结合,兼顾共性与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桂峰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呈现出地域分散化、布局多元化的特征。红色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分支,是集旅游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赓续于一身的理想载体。文旅深度融合既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村民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分布于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借助红色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产品营销、巩固脱贫成果是经济的一大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乡村红色旅游景区文旅融合现状,探索文旅融合视域下农村红色旅游的发展战略,寻求激发乡村经济发展内生活力的应对之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品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含量高低,在于其智力、精神和地域文化三大因素.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要处理好品位与艺术特色、消费文化、国际文化及科技含量的关系.我国在开发旅游纪念品中,要注重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间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燕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域旅游亟待破解的难点。以江西省井冈山市、湖南省韶山市等八个红色旅游重点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供给产品、旅游通达性、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环境质量、旅游管理水平五个维度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展开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井冈山市全域旅游综合发展排名第一。从具体维度指标来看,江西省井冈山市在旅游供给产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这两个维度居于首位;湖南省韶山市、浙江省南湖区、贵州省红花岗区分别在旅游管理水平、旅游通达性、旅游环境质量维度居于首位。通过深入研究,各县域在要素配套、文化体验感方面较为落后。进而建议:以红色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带动全域区域发展,构建多元红色旅游消费体系,明确政府主导定位,塑造展示城市性格内容IP形象,构建“国家引领,区域合作”新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小荣  段超  
文旅融合是现阶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经济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运用耦合分析法测算2009—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过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SCP模型,分析文旅融合对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实证显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逐渐增大,耦合协调等级不断优化;文旅融合与旅游业经济绩效单位根平稳,且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为单向因果关系;通过SCP模型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的指标主要是文旅融合水平、旅游业市场规模和旅游业市场消费水平,其中融合度和市场消费水平呈正向影响,市场规模呈负向影响。为保证我国旅游业经济健康成长,应建立文旅融合新产业体系,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经济高质量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