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6)
2023(10386)
2022(8662)
2021(7879)
2020(6278)
2019(14263)
2018(13580)
2017(26001)
2016(13769)
2015(15332)
2014(15122)
2013(14896)
2012(14160)
2011(12808)
2010(13296)
2009(12442)
2008(11308)
2007(9860)
2006(9229)
2005(8569)
作者
(38894)
(32066)
(31800)
(29873)
(20202)
(15515)
(14479)
(12488)
(12225)
(11511)
(10958)
(10742)
(10358)
(10073)
(9989)
(9838)
(9333)
(9280)
(9243)
(9201)
(8031)
(7898)
(7582)
(7395)
(7379)
(7216)
(7188)
(7039)
(6485)
(6471)
学科
(60603)
经济(60545)
(34990)
管理(33683)
中国(26500)
(25958)
金融(25955)
(25757)
企业(25757)
地方(23919)
(23758)
银行(23748)
(23202)
(18926)
方法(17101)
业经(15688)
(13914)
农业(13890)
数学(13814)
(13678)
数学方法(13651)
地方经济(11569)
(11149)
中国金融(11105)
(10055)
贸易(10036)
理论(9830)
环境(9814)
(9744)
(9607)
机构
学院(188130)
大学(183035)
(76470)
经济(74535)
研究(69173)
管理(66599)
中国(59449)
理学(55220)
理学院(54421)
管理学(53522)
管理学院(53143)
科学(41082)
(41070)
(36841)
(34303)
中心(33624)
(30958)
研究所(30641)
(30492)
(28889)
师范(28646)
财经(28004)
北京(26864)
(25893)
(25586)
(25142)
业大(25072)
农业(23651)
经济学(23191)
师范大学(23111)
基金
项目(119222)
科学(93654)
研究(91557)
基金(83384)
(71378)
国家(70662)
科学基金(60680)
社会(57893)
社会科(54958)
社会科学(54948)
(49344)
基金项目(44475)
(40589)
教育(40439)
编号(38156)
自然(36591)
自然科(35663)
自然科学(35658)
自然科学基金(34972)
资助(33821)
(32818)
成果(30859)
课题(27807)
发展(26890)
重点(26738)
(26434)
(24994)
(24551)
国家社会(23601)
创新(23331)
期刊
(94788)
经济(94788)
研究(62382)
中国(45852)
(34626)
金融(34626)
(30049)
(27323)
科学(25191)
管理(24675)
学报(24248)
教育(23595)
农业(20088)
大学(18744)
学学(17297)
业经(17244)
技术(16347)
经济研究(14537)
财经(12957)
问题(12450)
(11175)
(10773)
(10670)
资源(10012)
图书(9480)
(9471)
现代(9148)
商业(8893)
(8817)
论坛(8817)
共检索到311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彤   张毓利   刘红伟  
借助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内蒙古为案例地,对全区和各盟市进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和评估。结果表明:(1)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产业融合、战略融合和技术融合等多维度融合,基于“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指标层”结构,研究构建包含41个指标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评价体系;(2)利用属性解析—评价模型绘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评价矩阵,可将其划分为协同融合型、产业滞后型和技术领先型等8种类型;(3)内蒙古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属协同融合型,但全区技术融合水平较低,呼和浩特等4市属协同融合型,乌海等5盟市为传统融合型,通辽和巴彦淖尔2市是战略支撑型,乌兰察布市为产业滞后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彤   张毓利   刘红伟  
借助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内蒙古为案例地,对全区和各盟市进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和评估。结果表明:(1)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产业融合、战略融合和技术融合等多维度融合,基于“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指标层”结构,研究构建包含41个指标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评价体系;(2)利用属性解析—评价模型绘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评价矩阵,可将其划分为协同融合型、产业滞后型和技术领先型等8种类型;(3)内蒙古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属协同融合型,但全区技术融合水平较低,呼和浩特等4市属协同融合型,乌海等5盟市为传统融合型,通辽和巴彦淖尔2市是战略支撑型,乌兰察布市为产业滞后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海清  
我国业已开展的自然区划、部门区划、经济区划和功能区划均难以作为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单元,以至于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全国"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论文提出了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的概念并在内蒙古的煤炭开发领域进行了应用。在分区过程中,针对煤炭开发的生态影响、水资源影响和土地资源影响三类主导影响,构建了与行业特点相对应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水资源敏感性指数和土地资源敏感性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内蒙古进行了三类敏感性指数的分区,进而通过指数组合,将全区共划分为4类煤炭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对每个类型区的煤炭资源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镜   邱爽   张又萍   王丽娟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河南省18个地区的截面数据,运用3E体系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相对发展度以及障碍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南省2010—2021年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演变类型以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1)2010—2021年河南省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由严重失调向中度失调转变,整体处于萌芽阶段,各地区融合等级在逐年提升,且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中高东西低的聚集趋势;(2)根据融合发展类型归纳出3种融合类型、6种文旅融合演变类型,融合发展类型逐渐向优先文化发展演进的地区增多;(3)发展环境作为文化与旅游子系统中最显著的障碍因素,是河南省实现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需要重点攻克的因素,在文旅融合实践过程中以旅彰文显著,但以文促旅不足,旅游需积极向文化借力,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光文  
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沙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形成新的业态、增长极和动力源,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有利于发展异地消费型产业,有利于区域的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转化。根据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和发展方向分析,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应是休闲沙产业、创意沙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在文化产业与沙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创意和科技提供动力,地方政府提供服务。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在研发、设计中融合发展,在品牌管理中融合发展,在园区建设中融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琳  
从内蒙古地区图书馆发展起源开始,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为主线、其他高校图书馆为辅线,阐述目前内蒙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根据内蒙古地区高校的特点及目前图书馆的发展状况,针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鑫  
民族地区学生有自身的民族地域特点,慕课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应用和发展应根据民族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地域特点,结合慕课的开放性课程特征,从制作同步慕课资源补充课堂教学,引进优秀的慕课资源内化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慕课应用和发展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2023年“一号文件”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做出了新的部署,文件中提出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两大重点工作都涉及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内容。推动实现新时代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传承和发展农业文化,推动三产融合,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农文旅融合发展存在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缺失,乡村文旅用地矛盾较为集中,农文旅产业融合度较低,传统农业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够等系列问题,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臻  刘树明  孔祥斌  李月  张蚌蚌  张青璞  
从耕地质量监测角度出发,探索监测效率最优的耕地质量监测单元划分方法,并尝试构建耕地质量监测效率评价体系,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以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为例,采用因素组合法、主导因素法、图斑法以及网格法4种方法划分耕地质量监测单元,并从耕地质量监测效果、精度以及成本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4种方法的监测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因素组合法划分的耕地质量监测单元的总分值最高,为89.23分,网格法因考虑的耕地质量属性因素较少且划分的单元数目较多,监测效率评价综合得分较低。采用的监测单元划分方法中,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张梅青  胡雪峰  孔健  
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内陆待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行业。一般说来,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起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桂军  齐义军  
内蒙古作为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民族地区的一员,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第一位。但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煤炭资源种类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匮乏、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生态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强化清洁生产,强化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容量,逐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创新规避"资源诅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欣  刘艳  
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城市化发展途径、速度和道路等方面各地区都会不同。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民族地区可以采用点轴布局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产业优势,走以点带线、以线串珠的特色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