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5)
- 2023(12798)
- 2022(11356)
- 2021(10590)
- 2020(8778)
- 2019(20332)
- 2018(20307)
- 2017(38599)
- 2016(21400)
- 2015(24084)
- 2014(24436)
- 2013(23910)
- 2012(21516)
- 2011(19312)
- 2010(19259)
- 2009(17512)
- 2008(17141)
- 2007(14981)
- 2006(13129)
- 2005(11310)
- 学科
- 济(79749)
- 经济(79668)
- 管理(63318)
- 业(56516)
- 企(48433)
- 企业(48433)
- 方法(37560)
- 数学(31204)
- 数学方法(30763)
- 农(21526)
- 学(20009)
- 财(20002)
- 中国(19773)
- 业经(18968)
- 环境(17914)
- 地方(17523)
- 理论(16698)
- 和(15170)
- 农业(14512)
- 务(13737)
- 财务(13667)
- 财务管理(13630)
- 划(13444)
- 贸(13110)
- 贸易(13103)
- 制(12998)
- 技术(12983)
- 企业财务(12831)
- 教育(12730)
- 易(12663)
- 机构
- 学院(297957)
- 大学(295139)
- 管理(118901)
- 济(105868)
- 经济(103122)
- 理学(102839)
- 理学院(101642)
- 管理学(99744)
- 管理学院(99222)
- 研究(93748)
- 中国(68517)
- 京(63434)
- 科学(62459)
- 财(48951)
- 所(47039)
- 农(45657)
- 业大(45143)
- 江(44303)
- 中心(43010)
- 研究所(42999)
- 范(42796)
- 师范(42417)
- 北京(40303)
- 财经(39536)
- 州(36976)
- 经(35630)
- 农业(35474)
- 院(34735)
- 师范大学(34070)
- 技术(33583)
- 基金
- 项目(205002)
- 科学(159185)
- 研究(151533)
- 基金(144316)
- 家(125083)
- 国家(123968)
- 科学基金(106351)
- 社会(91780)
- 社会科(86643)
- 社会科学(86617)
- 省(83211)
- 基金项目(77886)
- 自然(69971)
- 教育(69874)
- 划(68881)
- 自然科(68174)
- 自然科学(68158)
- 自然科学基金(66863)
- 编号(63937)
- 资助(59543)
- 成果(51179)
- 重点(45520)
- 课题(44243)
- 发(43736)
- 部(43228)
- 创(42341)
- 创新(39244)
- 项目编号(39096)
- 科研(39020)
- 大学(37932)
- 期刊
- 济(119350)
- 经济(119350)
- 研究(82712)
- 中国(54965)
- 学报(47049)
- 科学(43098)
- 管理(41335)
- 农(40540)
- 教育(38950)
- 财(37479)
- 大学(34822)
- 学学(32411)
- 农业(28743)
- 技术(27050)
- 业经(21788)
- 融(20399)
- 金融(20399)
- 图书(18553)
- 财经(17447)
- 经济研究(17263)
- 科技(15238)
- 业(15028)
- 资源(15011)
- 问题(14983)
- 经(14702)
- 理论(14477)
- 版(14094)
- 技术经济(14007)
- 实践(13703)
- 践(13703)
共检索到425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小玫
"能至"、"能言"、"能文",乃旅游的三大境界。"能至"方可"言"、"文"。在旅游体系中,"能至"处于基础地位,"能文"则是最高境界。笔耕,无异于我国明代地理学家与探险家徐霞客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值此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之际,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根据自身对世界文学长廊中生态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认识,挖掘与解读《徐霞客游记》体现的创作姿态,以及它在生态保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等方面的价值。徐霞客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同时足以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状况,为整个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徐霞客 游记 生态文学 文学批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国城
徐霞客的贡献主要是在地理学和地貌学,但是他在游记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内容上,更重要是,他在描写各种奇险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机地记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探险家发掘这种自然美,追求这种自然美的探险过程,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印象,而是执着发掘的探索精神与藏奇蕴秀的自然美的结合。艺术上,他能吸收前人和同代人游记创作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钟楚依 吕佳 王奕铧
[目的/意义]立足数字人文视域,对《徐霞客游记》游踪信息和情感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细粒度剖析,在验证文学、历史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结论基础上,为学者们后续研究《徐霞客游记》提供助力参考。[方法/过程]藉由QGIS工具和GPT-3模型,通过数据采集、清洗、统计、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徐霞客游记》游踪信息和情感信息,挖掘游记文本背后的深层信息。[结果/结论]直观展现《徐霞客游记》的游踪及情感信息的时空分布,将数据思维引入《徐霞客游记》的内容挖掘中,丰富游记体裁研究范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小玫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地名转译与管理 《徐霞客游记》 文化生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 顾雨婷
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何谓绿色发展、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应整合理论资源、建构价值体系,找寻绿色发展动力注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质量维系(统筹协调生态治理)→公平实现(开放合作全民共享)的实践路径。只有探查我国在绿色发展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制度顶层设计、生态文化培育、协同治理创新及完善考评体系等层面多措并举,才能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提供现实参照,让民众在生态文明的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晋光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其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史料与环境保护经验。本文尝试对徐霞客的生态观做一分析和研究,以求充分认识徐霞客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与贡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徐霞客 旅行 生态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桥,杨载田
徐霞客的《楚游日记》 ,经济地理内容丰富。本文结合有关史料分析 ,概括出明代湘南农业、手工业、采冶业以及交通运输、集市贸易等有关经济地理要素的发展状况 ,对现代湘南经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楚游日记 湘南 经济地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於清
明代徐霞客不仅是一个注重地质科考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对明代生态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论述当时我国名山大川的环境破坏问题,蕴含者丰富的朴素生态文明观。深入发掘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从认识上可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继承传统生态智慧;从价值选择上可帮助人们寻找精神的栖息地,倡导绿色文明的诗意生活;从实践选择上可引导我们坚持道德引导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徐霞客 朴素生态文明观 实践 现代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廉红红
徐霞客一生从事旅游考察,足迹几遍天下。他以其“奇游”和“奇文”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泣。本文独辟蹊径,从他投身地理事业的客观环境入手,分别从家族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来探究形成徐霞客奇幻人生的驱动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桂生
"师",原为效法之义。由此引申为以可资效法或可资鉴戒之人为"师"。这种"师"的观念在传统的师资文化中,一直传承至今。在教与学组织萌生以后,逐渐形成以授业为职能之师,即弟子的"业师"。随着时代变迁、授业职能的演变,师资文化日益复杂。其中存在今古师资文化的异同与中西师资文化的异同,师资文化本该成为研究的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个中缘由也就值得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汪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价值旨趣。领悟这三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必将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汪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价值旨趣。领悟这三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必将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载田,谢庭生
徐霞客历尽艰难险阻 ,对永州地区的风景名胜进行了考察 ,热情赞美了永州地区山水风光和人文胜迹 ,对永州现代旅游开发富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徐霞客 永州 风景名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鲍道宏
教育行动研究问世70年来,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技术取向、实践取向和批判取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虽几经变更,但贯穿其中的却是不变的对话精神。它始终以理性的"行动研究"为基本形式与主要依据,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研究与行动之间谋求并达成对话。
关键词:
教育行动研究 取向 行动 对话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
长期以来,受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影响,我国音乐教育"工具性""单一性"的教条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忽视了诗性乐教,构成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李劲松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回归真正培育人的诗性乐教提供了宝贵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