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8)
- 2023(5109)
- 2022(4424)
- 2021(4152)
- 2020(3438)
- 2019(7727)
- 2018(7749)
- 2017(13768)
- 2016(7239)
- 2015(7906)
- 2014(7874)
- 2013(7533)
- 2012(7143)
- 2011(6348)
- 2010(6562)
- 2009(6278)
- 2008(6413)
- 2007(6109)
- 2006(5385)
- 2005(4766)
- 学科
- 管理(28692)
- 业(28513)
- 企(26532)
- 企业(26532)
- 济(25732)
- 经济(25699)
- 技术(14666)
- 方法(11580)
- 技术管理(11437)
- 数学(9149)
- 数学方法(8539)
- 中国(7794)
- 学(7063)
- 业经(6963)
- 理论(6802)
- 财(6596)
- 农(6139)
- 制(5810)
- 策(5294)
- 划(5143)
- 银(4855)
- 银行(4846)
- 和(4794)
- 行(4641)
- 教育(4553)
- 融(4433)
- 金融(4433)
- 教学(4417)
- 地方(4260)
- 务(4253)
- 机构
- 大学(105924)
- 学院(105061)
- 管理(42150)
- 济(38333)
- 经济(37357)
- 理学(36232)
- 理学院(35828)
- 管理学(34909)
- 管理学院(34706)
- 研究(33232)
- 中国(25988)
- 京(22747)
- 科学(21876)
- 财(17828)
- 江(17069)
- 所(16649)
- 中心(16023)
- 农(15611)
- 业大(15274)
- 研究所(15025)
- 北京(14338)
- 范(14008)
- 财经(13965)
- 师范(13850)
- 州(13602)
- 技术(13248)
- 经(12521)
- 农业(12282)
- 院(12185)
- 商学(11156)
- 基金
- 项目(69300)
- 科学(55622)
- 研究(50086)
- 基金(49779)
- 家(43798)
- 国家(43411)
- 科学基金(38131)
- 社会(31412)
- 社会科(29795)
- 社会科学(29789)
- 省(28653)
- 基金项目(25921)
- 自然(25354)
- 自然科(24912)
- 自然科学(24907)
- 自然科学基金(24485)
- 划(23871)
- 教育(23767)
- 创(20843)
- 资助(19890)
- 编号(19384)
- 创新(18313)
- 成果(16446)
- 重点(15536)
- 部(14422)
- 发(14241)
- 课题(14172)
- 业(13892)
- 计划(13160)
- 大学(12885)
共检索到163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闵珊华
文学与数学是文理两科的代表科目,两者之间似乎并无联系可言,然而许多文学创作者却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数学思维方法,一但发现个中奥秘,你会发现编故事并非一件难事,只要你掌握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定爱 杨华
现代作家许地山的"圣徒"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亡妻林月森生前死后的情愫及自我人格追求上的严于律己,还表现为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爱情圣徒"与"道德圣徒"形象。许地山的"圣徒"情结源自于一种用德性重建时代精神的努力。"圣徒"人物的塑造表达了许地山等现代学人在重塑民族性格、探寻民族前途方面执著的求索和思考,其构成了许地山小说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方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他的文学成就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炜
乡土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线。赵树理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的生存形态来书写农民生活,拓展了乡土文学的大众化和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农民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真实内心欲求、困境与向往。文章通过分析赵树理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特征,解读赵树理"亲农"的情感核心特质。
关键词:
乡土文学 赵树理 亲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国城
徐霞客的贡献主要是在地理学和地貌学,但是他在游记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内容上,更重要是,他在描写各种奇险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机地记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探险家发掘这种自然美,追求这种自然美的探险过程,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印象,而是执着发掘的探索精神与藏奇蕴秀的自然美的结合。艺术上,他能吸收前人和同代人游记创作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俐欣
大数据以其强大的数据储存与分析手段影响了影视文学的创作与评估,使影视文学的主题日益多样化,并带有娱乐化、大众化的倾向。同时,文学书写的方式也从重语言向重画面改变,而对于经典文学的改编也颠覆了传统人物形象的意义生成。影视文学创作所面临的问题,亟需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思考。
关键词:
大数据 影视文学 于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葛雪梅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高晓声在家乡生活长达45年,常州民俗滋养了高晓声的精神世界,进而成为高晓声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高晓声在文学创作中或穿插或化用了大量鲜活的常州民俗事项,这些散落的常州生产、生活和信仰等风情习俗,体现了常州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鲜活的地域文化色彩,使高晓声的作品散发出恒久的美与善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高晓声 文学创作 地域文化 常州民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霞
森鸥外留学德国,潜心于卫生学、军医学、文学、哲学、美学、艺术的研究。回国后,积极开展社会启蒙与文明批判,在西方哲学中寻求审美与人生的价值,发表了浪漫的青春三部曲———《舞姬》、《水沫记》和《信使》,其作品表现出来的近代性和浪漫性开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为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森鸥外 浪漫主义 文学创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春景
我国学术界对于"东方文学"的研究从五四时期开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其真正勃兴是源于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兴起之后,更多的东方裔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获奖者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之中,这一研究视角恰好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席卷全球的后殖民文化理论重合,殖民问题、民族问题、历史视角和文化冲突都是东方文学中的敏感话题,进而把整个东方文学的研究方向带入到国际视野中。齐园博士、刘静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渭绒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以往学界对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可谓毁誉掺半。评论界一方面批评她缺乏对历史的观察与扫视,从而使文学题材局限于英国乡村的几户人家;一方面却被她作品中准确而精到的人性表达所吸引,指出她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一股稳妥从容的古典力量。她一生中创作了6部小说,她作品中关于爱情与金钱、理智与爱情的讨论在今天仍然极具价值,不断地吸引着后世的读者对其进行重读。她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写作观、婚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她自己则在某种意义上改写与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历史。研究以一种熔炉的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晓军
我国新时期小说创作从“伤痕”小说到“反思”小说的历程 ,清楚地阐释了创作主体的阅历、知识、思想 ,尤其是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起着“烛照”作用 ,作品的主题是创作主体思想意识的外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俊虎 邱跃强
文学受众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和时代等因素的变化,文学受众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切,将导致诗人的诗歌创作发生变化。朦胧诗经历了由地下时期到正式登上诗坛时期的转变,与此相应,其文学受众也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朦胧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文学受众 朦胧诗人 诗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明华
蒙太奇是以视觉艺术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广泛存在的思维形式。影视作品赋予了蒙太奇最初的生命力,但在对文学、艺术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蒙太奇作为一种创作思维和理念,其产生既不仅限于影视作品,其应用也更超过剪辑手段,而是已经作为融合创作手段、艺术风格、哲学思想的理念,融入于一切创作进程中。因此,蒙太奇在设计素描中的应用,不是背离常理的盲目联想,而是在蒙太奇思维下赋予设计素描创作的全新视角与理念。《蒙太奇漩涡中的解离-联聚-整体性》一书由张晖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该书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德布林与庄子思想之间的哲学比较,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了多位思想家的异同之处,通过这些比较尝试以道家理论语汇为主体,捕捉德布林诗学的核心本质;二是德布林作品与庄子思想之间的文学比较,通过以庄子思想为出发点,探索、归纳德布林作品中的蒙太奇片段,为德布林作品思想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考察视角和阐释发轫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松
表现性油画传达出一种精神性的意蕴,其表现内涵也恰恰符合古典美学的范畴。建筑室内空间的语境表现为人内心深处的抽象形态和建筑室内空间所展示出的视觉效果互相融合所形成一种的心象,也是主客观美学情感的统一。通过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的风格或情感传达,从而作用于人内心,并促使正能量激发而促进工作和生活,进而形成建筑室内空间的场所精神。亦或是在建筑室内空间中与表现性油画“对话”,通过材质、材料、色彩、绘画技巧、笔触质感等形成抽象、具象、情感等思维模式。形成人们内心活动的同时,在建筑室内空间的“情景交融”“意蕴感知”等精神与美学方面产生共鸣。因此,表现性油画的创作思维在建筑室内空间的语境表达,是值得当下研究和探索的。
关键词:
建筑室内空间 油画作品 油画创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雪飞
"海派文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都市文化、商业文化、现代文化。"海派文学"则是在"海派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类型,主要表现上海现代都市生活和市民心理,并采用了多种现代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先锋性。"海派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也给现代文学创作带来了本质的转变。具体说来,"海派文学"在创作意识、创作方式和文学性质等方面都受到"海派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海派文化"属性的直接体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华
一、将数学思维应用于高级财务会计处理的必要性高级财务会计主要介绍两类特殊财务会计问题:其一,单个企业的特殊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其二,企业集团的特殊财务会计问题。其内容决定了高级财务会计具有专题性、新颖性、多维性、变动性等特点,是财务会计系列课程中深度最大、难度最高的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