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9)
2023(10128)
2022(9013)
2021(8556)
2020(7233)
2019(16888)
2018(16835)
2017(32296)
2016(17835)
2015(20090)
2014(20000)
2013(19889)
2012(18198)
2011(16459)
2010(16256)
2009(14647)
2008(13988)
2007(12059)
2006(10479)
2005(9106)
作者
(52613)
(43286)
(43153)
(40974)
(27683)
(20916)
(19550)
(17197)
(16669)
(15463)
(15045)
(14548)
(13828)
(13719)
(13495)
(13367)
(13184)
(13082)
(12394)
(12321)
(11014)
(10572)
(10545)
(10009)
(9793)
(9711)
(9670)
(9457)
(8801)
(8631)
学科
(66973)
经济(66894)
管理(49481)
(45973)
(38698)
企业(38698)
方法(32545)
数学(27995)
数学方法(27656)
(17575)
中国(17547)
(17500)
(16027)
业经(14892)
地方(13526)
理论(12413)
农业(11780)
(11672)
(11411)
贸易(11406)
(11051)
(10998)
技术(10736)
教育(10662)
环境(10598)
(10195)
财务(10136)
财务管理(10117)
企业财务(9591)
(9525)
机构
大学(250809)
学院(246699)
管理(99239)
(91860)
经济(89703)
理学(86554)
理学院(85569)
研究(84666)
管理学(83971)
管理学院(83563)
中国(60214)
科学(56065)
(54659)
(43411)
(43324)
业大(40641)
(40393)
研究所(39980)
中心(37502)
(35028)
北京(34626)
农业(34460)
(33694)
师范(33296)
财经(32923)
(31145)
(30045)
(28672)
技术(27540)
师范大学(27114)
基金
项目(176145)
科学(137003)
基金(126652)
研究(126417)
(111863)
国家(110936)
科学基金(94097)
社会(76412)
社会科(72189)
社会科学(72166)
(69090)
基金项目(67897)
自然(63766)
自然科(62227)
自然科学(62209)
自然科学基金(61080)
(59149)
教育(58000)
资助(52586)
编号(51874)
成果(42022)
重点(39519)
(38264)
(37138)
(36502)
课题(35854)
科研(34190)
创新(33975)
计划(33061)
大学(32561)
期刊
(98181)
经济(98181)
研究(72064)
中国(46356)
学报(44529)
科学(39742)
(38798)
管理(35929)
大学(32852)
教育(31145)
学学(30533)
(28731)
农业(27549)
技术(21495)
(17301)
金融(17301)
图书(15961)
业经(15815)
经济研究(15265)
财经(15207)
(14017)
科技(13058)
(12825)
理论(12801)
问题(12553)
实践(11982)
(11982)
业大(11835)
(11726)
技术经济(11525)
共检索到35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世伟  
文章提出了文字训诂之学是学术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基础之学的命题,并结合作者数十年的学术生涯进行了阐述。论文分别从早期学术训练、学术成果、学术方法、顾廷龙导师、文字训诂之学的溢出效应、文字训诂之学的长期主义等视角进行了案列分析,指出在图书馆古籍整理进一步受到重视并不断推进之际,提出文字训诂之学的基础作用,对于古籍整理的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国庆  
王夫之的学术研究及其特点是明末清初社会变革、政权更迭和学术演进的理性反映。他的学术活动和思想主张(包括实学学术和社会启蒙思想),引领清代学术与思想的发展路径,启开传统学术在近代转型的帷幕。他不是埋头书斋、闭门造车的腐儒,而是时刻关注现实社会发展,追随时代潮流的开明学者。他倡导稽考经典文本,辨虚取实;主张经世致用,忧虑国计民生;鼓吹思想启蒙,重视文化教育;借鉴诸子百家之优长,吸取儒佛道思想之精华。他在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方法及其特点,值得认真思考、分析、总结和学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我看古籍整理邓云乡(著名学者、教授):整理古籍,在当前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是承上启下的工作,是关系到未来时代、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感情依托、文化绵延不断的大问题。人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在世界上是有名的文明古国,这不只是因为中国有长城、有秦...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申利  
利用数字化资源能大大提高古籍整理效率。笔者在整理北宋文彦博的作品集《文潞公集》的过程中,在版本考证、辑佚、校勘、注释四个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了古籍整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并就利用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珂  
版权问题已成为古籍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羁绊。引发古籍整理与开发利用中版权矛盾和利益纠纷的原因包括思想认识偏颇、经济利益驱动、法律依据阙如、行政监管不利、行业自律不够等。文章从古籍整理作品的独创性判断、创作法律关系辨析、抄袭剽窃行为的鉴别、侵权赔偿数额确定等视角阐述了相关版权问题的特殊性,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管理、开展版权实践、研发版权技术等解决之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阳  顾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古籍整理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在搜集整理当前研究与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从古籍的自动录入、自动断句、自动编纂以及自动翻译等方面对基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古籍整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同时分别探讨这几个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今后的研究工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景海峰  
古籍整理的三种境地景海峰(深圳大学副教授):我国古代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举世罕匹。早在西汉,太史公论先秦六家之要旨,于儒已有“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之感叹。下及两千余年,丰富的历代文献、发达的校仇董理之学、难以计数的经籍大师……这一切足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克征  
文章分析古籍、古籍整理作品的可版权保护性,以及古籍整理涉及的版权法律关系,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古籍整理中保护和管理版权的对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恩辉  
海峡两岸古籍整理学术交流之我见我思金恩辉ABSTRACTBothsidesoftheTaiwanStraithaveacommonnationalculturaltradition.InApril1996,aconferenceonthearrang...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青松  
冯友兰先生认为讲自然科学可以抛开科学史来讲,但讲人文学科却离不开学术史,必须"接着讲"。美学家叶朗先生特别推崇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多次强调"人文学科的理论创造必须‘接着讲’",认为"人文学科的新的创作必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必须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我们的人文学科要有所创新,应该从这些前辈大师那里‘接着讲’"。(1)中国的语言研究历史悠久,在西方语言学传入之前,已经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琢  
先秦文献正文训诂分为"王官学"与"诸子学"两大阶段,前者属于早期的文化解释行为,在正名思想、教育普及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它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在学术精神上,正文训诂的释义重心由词义外延转向词义内涵,以词义互证为基本路径,形成了训诂学特有的释义原则;在学术内容上,正文训诂从体式、内容、类型、术语等角度奠定了中国训诂学的学术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广义的"解释"凝聚为以语义为中心的"训诂",体现出训诂学的发生规律。立足中国训诂学的历史起点进行溯源性反思,可以深入理解训诂学的古今之际,把握其学科特质与现代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蕙  
随着古籍数字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的免费古籍数字资源。充分利用免费古籍数字资源能够为古籍整理提供范本,为古籍标点、校勘提供借鉴,为古籍的注释、今译提供背景资料,为古籍提要的编写提供相关信息,为古籍版本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应当重视免费古籍数字资源的搜集、整合与利用,依据古籍整理工作的需求,选择高质量的免费数字资源为古籍整理工作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致忠  
从图书馆古籍书目编制和古代文献保护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图书馆工作者在传统典籍保护领域所作的大量工作,并重点介绍了主要工作项目和重点科研成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国强  
文章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古籍整理出版的繁荣、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古籍分类和编目、古籍整理理论研究成果五个方面评介了中国1978—1997 年间古籍整理的基本成就。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明杰  
中国的古籍整理以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和固化的模式,其标志就是西汉成帝时刘向等人开创的文献整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这套程序和方法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深远的学术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典籍整理的基本范式。近代以来学科的发展和分化,使得两千年来稳定不变的古籍整理范式细化出四种适应于不同学科需要的类型: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古籍语义的解释性整理、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和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古籍整理中的深度应用,以上四种范式也从传统的纸本古籍整理延伸到了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之中,并衍生出一种新的范式类型——古籍知识的数据化整理,即不仅把数字化古籍看作古籍整理的结果,更是把它作为下一步古籍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