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7)
2023(3383)
2022(3071)
2021(3020)
2020(2513)
2019(5874)
2018(5825)
2017(10773)
2016(6165)
2015(7025)
2014(6873)
2013(7082)
2012(6995)
2011(6639)
2010(6824)
2009(5773)
2008(5636)
2007(4914)
2006(4744)
2005(4456)
作者
(19186)
(15897)
(15882)
(15175)
(10308)
(7963)
(7497)
(6186)
(6139)
(5989)
(5538)
(5384)
(5312)
(5256)
(5185)
(4959)
(4883)
(4835)
(4623)
(4519)
(4224)
(4090)
(3846)
(3846)
(3586)
(3548)
(3503)
(3500)
(3359)
(3277)
学科
(20860)
经济(20845)
管理(10930)
(10865)
贸易(10860)
(10736)
(10684)
图书(10380)
书馆(9800)
图书馆(9800)
(9608)
方法(8496)
地方(8166)
数学(7806)
(7765)
出口(7763)
出口贸易(7763)
数学方法(7717)
(7348)
中国(6928)
(6728)
工作(6420)
(6088)
企业(6088)
教育(5746)
(5667)
研究(5206)
(4821)
农业(4650)
(4389)
机构
大学(90595)
学院(82302)
研究(32884)
(31593)
经济(30663)
管理(28035)
理学(23043)
理学院(22623)
管理学(22092)
管理学院(21884)
中国(21860)
图书(21811)
书馆(21250)
图书馆(21249)
科学(20629)
(19870)
(17792)
(17243)
研究所(15630)
中心(14353)
(14337)
(14128)
(14076)
业大(14039)
农业(14020)
师范(13992)
(12474)
北京(12398)
(11847)
(11698)
基金
项目(56037)
科学(41779)
研究(41571)
基金(39349)
(35201)
国家(34945)
科学基金(28048)
社会(24945)
社会科(23676)
社会科学(23671)
(21253)
基金项目(20748)
教育(18675)
编号(18667)
(18212)
成果(17454)
自然(17214)
自然科(16820)
自然科学(16810)
自然科学基金(16517)
资助(15804)
重点(12516)
(12504)
(12230)
项目编号(11946)
(11904)
课题(11675)
(11067)
科研(10957)
大学(10810)
期刊
(34721)
经济(34721)
图书(29794)
研究(25241)
书馆(24407)
图书馆(24407)
中国(21058)
学报(20483)
(16093)
大学(14068)
科学(12564)
教育(12018)
农业(10624)
学学(10619)
(9916)
(7853)
论坛(7853)
管理(7678)
情报(7521)
(6959)
(6694)
(6379)
金融(6379)
(6357)
国际(5821)
经济研究(5291)
图书馆学(5190)
财经(5152)
技术(5051)
问题(4978)
共检索到145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廖洛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春明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图书馆遭到严重破坏,图书损毁严重,致使教育、科研资料严重缺乏。基于当时情况,我国图书馆界开展了文献请援活动,通过中华图书馆学会、战时图书征集委员会及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的努力,得到了英美等国的大力支持,收到了大量的图书、设备及钱款,有效地缓解了我国文献紧张的局面,对我国图书馆界战时的工作及战后的恢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彭元  
七·七事变以前日本在我国台湾、东北甚至关内北平、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都举办有图书馆。日本在华举办图书馆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一部分,这些图书馆在日本对我国的侵略和扩张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一心  
通过对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国图书馆学术活动的考察,包括专著出版与论文发表相关数据、图书馆协会组织活动状况的统计分析,证明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学术研究与进程曾产生深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三  陈传杰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军事哲学上的重大贡献唐建三,陈传杰抗日战争,是一场极其艰难、复杂、曲折和待久的战争。解决这场战争的方法,“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然而,它却在客观上为有才华的军事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场战争中,毛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天籽  
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即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纪念日。80年前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中俄两国都曾表示要共同努力,抵制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行径。习近平曾提出:"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世界和平的明天。"普京总统指出:"深入揭示战争的历史真相,有助世人永远铭记父辈的功勋,为培养年青一代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重大的贡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天籽  
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即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纪念日。80年前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中俄两国都曾表示要共同努力,抵制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行径。习近平曾提出:"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世界和平的明天。"普京总统指出:"深入揭示战争的历史真相,有助世人永远铭记父辈的功勋,为培养年青一代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重大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倪德茂  
抗战期间,由于财政困难和图书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致使国民政府为部队提供战地图书服务倍感困难。在国外战地图书服务成功事例的影响下,在国内有识之士的呼吁下,部分组织毅然地承担起了向军队提供战地图书服务的义务。文章通过对国统区战地图书服务的描述以及将它们与国外战地图书服务的比较,阐明国统区战地图书服务丰富了战士的业余生活,强化了对战士的政治与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最终战胜日军奠定了基础。但是,与战地图书服务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战地图书服务还发展不成熟,它对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成效有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德坤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抵制了英美的绥靖政策。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苏盟国在世界各个战场上的作战,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并在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创建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捍卫二战胜利的成果,要维护在二战胜利基础上由美英苏中等战胜国重建的国际秩序,才能确保世界和平与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严冰  方光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高校形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大迁移。面对战争的残酷环境,中国高等教育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在发展趋向上呈现出新的气象,形成了"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战略,注重理工类教育、边疆教育、社会教育等,呈现出蓬勃生机,凝练了中国大学强烈的爱国思想、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学精神。抗日战争促进和改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并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植入西北地区,为国家与民族培养、积蓄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发展与创新了大学组织体系与民主管理体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奕  石庆功  肖希明  
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重镇之一。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历史档案进行深入挖掘。从毕业生视角回顾和梳理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推动科研创新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分析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社会贡献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岳传龙  
岳良木先生是文华大学图书馆专科早期毕业生,他于192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圣雅各初级中学并直升入武昌文华大学中学部,1923年又直升文华大学大学部,曾任学生会主席,师从韦棣华女士。毕业后先去北京图书馆工作,后又至美国哥倫比亚大学学习,其毕业论文获全美外国留学生最佳论文奖,1936年回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敬虞  
本文以华北沦陷区为对象,在探明华北沦陷区工业资本、就业与生产实绩的前提下,试图进一步探讨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的所谓"开发"和"建设"的计划,例如工业区位的规划、生产专业化的提高以及生产设备的充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开发计划",总的看来,是侵略的继续。受限于资料,本文讨论的时点,主要是1939—1942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洪斌  
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并继续在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不仅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必要前提,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且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